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浴血抗战 >

第435章

浴血抗战-第435章

小说: 浴血抗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下午,埋伏在广德城外路边的侦察兵战士,发现了日军第11师团和第13师团出城。日军的出击方向不是距离广德最近的宣城,而是沿着皖浙交界的天目山脉,绕开宣城,直扑向皖南的绩溪、歙县等地。

    李峰指挥部,他的桌子上放着上午和下午发来的四封电报。

    上午的两封电报,分别由芜湖的侦察兵和南京城内的特工发出的,两封电报的内容大致一致,都是说日军两个师团已经从芜湖出发,攻击目标是繁昌、南陵一带;下午的两封电报,分别由广德的侦察兵和杭州的特工发出,两封电报内容也是大致一致,说日军两个师团已经从广德出发,并没有去宣城,却是直扑皖南!

    李峰凭借着敏锐的嗅觉,预感到日军即将对泾县进行合围之势!

    “长官,我们在繁昌、南陵、绩溪、歙县等地还有天目山,都有我们的人,是否让他们组织防御作战,御敌于皖南门外?”王耀武问道。

    李峰拿起红蓝铅笔,在地图上比划着,半晌都没有说话。边上的人都看到他眉头紧锁脸色铁青,都已经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过了大约二十多分钟,李峰把红蓝铅笔往地图上一丢,抬起头下令道:“立即通知繁昌、南陵、宣城、绩溪、歙县、休宁、黟县、五城、祁门和徽州各县部队,让他们配合民兵部队,立即疏散当地老百姓!由民兵组织百姓的撤退工作,主力部队随时待命,我会根据随时获得的情报,组织他们层层阻敌!”

    李峰的民兵部队,是由原来各县的民团收编之后,在民团基础上扩编的非正规军。原民团成员经过筛选,合格的留下来担任民兵部队军官,不合格的驱逐出去,而一些曾经作奸犯科之辈,则被送进监狱。由民兵军官,扩充民兵部队,民兵成员,是泾县已经周围各县的城镇居民和村民,平时劳动训练两不误,战时辅助正规军作战,负责疏散百姓,帮忙挖掘工事、运送弹药等工作。

    民兵部队武器极其粗劣,原本收编的民团中,好歹有些盒子炮和汉阳造老套筒之类的老旧武器。但因为李峰扩编了川军,把收缴的汉阳造拨给川军,然后把川军手中的单打一换下来给民兵骨干力量。至于那些新加入的,由城镇居民和农民编成的民兵士兵,连单打一步枪都没有,只有土造火枪和冷兵器。

    李峰的计划是,香港送来的新式武器到货之后,给精锐主力部队换上,换下的武器拨给其他部队,最后把换下的汉阳造老套筒之类的武器拨给民兵。

    根据李峰的命令,驻扎在各县的精锐部队集结,向山中撤退。杂牌部队同民兵配合,沿途埋设地雷,布置机关,利用地形阻扰敌军。同时,李峰向杂牌部队各部派遣精锐特种兵,由特种部队配合杂牌军作战。

    自然特种兵不会和杂牌军站在一起打阵地战,而是在杂牌军正面层层阻敌,有计划的放弃阵地的过程中,由特种部队袭击骚扰敌军,利用地形同敌人周旋。

    准备执行袭击机场任务的精锐特种兵部队也在组建之中。

    这几日之内,李峰从自己的特种部队中精心挑选出了三支突击队,每支突击队由十二名最精锐的特种兵组成。第一支突击队队长刘宝富,第二支突击队队长陈玉国,第三支突击队队长赵鹏云。

    三支特种部队,将分别袭击南京大校场机场、杭州笕桥机场和上海龙华机场!

    刘宝富、陈玉国、赵鹏云站在队伍跟前,三十多名荷枪实弹的勇士们站得整整齐齐,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坚毅。

    李峰对特战队进行了出发前的动员:“弟兄们,你们肩上的担子很重!我们整个第二十九集团军的安危,乃至中华民族的命运,都掌握在你们手里!你们的任务就是,不管采取什么办法,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给我把鬼子的飞机摧毁在地面!最好能把鬼子在上海龙华的陆军航空兵司令部也给老子端了!”

    特战队即将出发,李峰让人战士们上酒。

    李峰端起酒碗,向站在面前的特战队员们敬酒:“弟兄们,我李峰,以这碗浊酒预祝各位马到成功!”

    说完,李峰第一个仰头喝完酒。

    刘宝富、陈玉国和赵鹏云三人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所有的特战队员们也一饮而尽。

    三十六只空碗,铿锵有声在石头上摔得粉碎。

    看着勇士们远去的背影,黄小凤挽住李峰的胳膊,落下两行滚烫的热泪:“李大哥,他们去了,还能不能回来?”

    李峰以衣袖轻轻擦去黄小凤的泪水:“黄妹子,不要难过了,他们都是英雄!相信他们,一定能活着回来的!”

    其实说这话的时候,李峰心里十分难过,他知道这些壮士大部分都不能回来,尤其是去上海的那一组,可能就是全军覆没!但他已经见惯了生离死别。在以前的时代,李峰见过的只有别人的血。来到这个时代,见到多少兄弟的血!

    “壮士一去不复还,他们虽死犹荣啊!”李锐几乎泣不成声。那些战士中,还有两人是他从小玩到大的伙伴。

    “孩子,记住了,有这样的英雄在,中华民族不会亡!”

    泾县兵工厂开始搬迁,工人们拆除设备,搬上车跟随部队转移。拖拉机厂最后生产出一批土制战车之后,找地方掩埋那些沉重的设备,以免落入敌人手中。粮食仓库、弹药库和各种仓库都清理一空,一粒米和一颗子弹都不留下来给敌人。

    繁昌、南陵、宣城、绩溪、歙县等各县,精锐部队开始撤退,二线部队和民兵配合,开始疏散百姓。

    可是大部分的老百姓都不愿意离开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有人发问道:“我不走!李将军不是大英雄吗?难道李将军都不能保护我们?”

    战士们和民兵耐心的劝导,告诉他们这次鬼子来势汹汹,兵力是守军的数倍,而且天上还有飞机,地面还有重炮,守军是无法挡住的。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希望所有的老百姓都尽快撤退。

    经过耐心劝说,大部分人都跟着民兵撤退。

    但还有少数老百姓,怎么说都无效,声称要和自己的房子共存亡。还有一些有钱人,舍不得自己的家业,也不肯撤退。

    对那些实在说不动的人们,李峰部的官兵们只好默许他们留下,但是警告他们,日本人来了之后,他们只能选择当鬼子的“良民”,否则会有杀身之祸。

    大部分的老百姓撤走之后,各地的二线部队和民兵配合,在各条道路上埋设地雷,布置陷阱机关,寻找合适的伏击地点,并选好了撤退线路,准备边打边退。增派的特战队和狙击手赶到各地,准备袭扰敌人。

    2月23日上午,事先在江阴港登陆日军第1师团集结完毕,浩浩荡荡出发,在日军独立第7战车联队的伴随下,途径无锡、宜兴,直扑向第一个目标:宣城。当日下午,日军第3师团、第18师团从南京出发,直扑宣城。

第二十章 北线骚扰战() 
芜湖和繁昌交界处,长江的支流漳河隔断了两县县界。

    长江江面上,飘扬着膏药旗的伏见号、飞鸟号、四坂号等炮舰和菊号、葵号、芙蓉号等驱逐舰缓缓逆水而上,朝着着繁昌和贵池方向驶去。

    漳河对岸有数座小山,抵达河边的樋口季一郎表情冷峻的看着对岸的小山,他隐隐觉得,对手必然会在对岸小山中埋伏兵力。若是第9师团这时候渡河,只要对岸山头机枪扫射再以迫击炮轰击,日军必然遭到惨重损失。

    “通知海军,让他们开火!”樋口季一郎对通讯军官下令道。

    江面上,高悬着膏药旗的日军军舰吐出一团团火球,炮弹呼啸着砸落在漳河西岸山头上,腾起一团团黑红相间的烈焰。天空中出现了一架架涂着猩红色膏药的海军轰炸机,对准了对岸山头俯冲投弹,把数百吨炸弹倾泻到山头高地。

    听着震天动地的爆炸声,樋口季一郎拿起望远镜观察对岸可能藏有伏兵的山头,只见对面山上已经烧成一片火海,郁郁葱葱的树木被火焰舔舐着,纷纷倒伏在地上。滚滚黑烟冲上千米高空,整片山地已经布满弹坑。

    “师团长阁下,我们是否通知海军停止炮击?”参谋长中川广问道。

    樋口季一郎放下望远镜,转头道:“海军的弹药多,就让他们多炸一会儿吧!”

    日本海军舰炮和轰炸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炮击和轰炸,把对岸山头硬生生削平一片,整片山头和山炮都已经变成了月球表面,樋口季一郎中将才让中川广向海军发电,说第9师团即将渡河,可以停止火力准备。

    担任先头部队的日军一个大队,抬着橡皮艇和木排,纷纷下了河。

    很快日军先头大队就渡过了漳河,在对岸站稳一处立脚点。

    该大队的日军扩大范围,布好了一处安全的渡河区域。随后,河东的日军第9工兵联队就开始架设浮桥,准备让主力部队渡过河去。

    日军先头大队一名手持38式步枪的士兵,探头探脑向西面和南面观察,执行警戒任务。谁知就在这个时候,远处响起一声枪声,这名日军哨兵胸膛炸开,应声倒地。

    “支那人!”另外一名日军士兵大喊一声。

    话声未落,又是一声枪响,这名日军士兵腹部中了一发7。92毫米子弹,当场被开膛破肚,肠子从破开的腹部流了出来。

    一名动作极快的日军闻声趴下,只可惜他的脑袋还没有藏好,一颗呼啸而来的子弹就把这名日军士兵的头部炸得稀巴烂。

    “支那神枪手!”日军士兵大喊道。

    所有的日军全部趴下,过了许久,没有再听到枪声。等到日本人以为安全了,站起身的时候,对面700米外竹林中再次响起几声零星的枪声,又是三名倒霉的日军得到免费船票,被送去见了天照大神。

    日军大队长拔出指挥刀,对着竹林一指:“支那人不多!一个中队上!”

    一个中队的日军端着步枪,心惊胆颤的向竹林方向一步步逼近。

    “砰”一声枪响,步枪上挂有膏药旗的一名日军军曹倒下。

    紧接着,又是一阵枪声,几名日军士兵接连中弹。

    气急败坏的日军大队长下令,架起步兵炮,对竹林轰击了一阵,再让士兵上去。半路上,又有几名日军士兵踩上地雷,非死即伤。折腾了许久,等到日本人走进竹林,除了找到几颗子弹壳之外,却连一个中国士兵的影子都没找到。

    “八嘎!该死的支那人!怎么不敢出来和皇军面对面交手!偷偷摸摸的打冷枪,算什么英雄好汉!”日军中队长气得大骂。

    就在此时,又听到一声枪响,一颗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飞过来的子弹击穿了日军中队长的粽子帽。几乎在一秒钟之内,又连续几声枪声,日军机枪手、掷弹筒手、小队长、曹长等重要骨干一个接一个倒下。

    失去中队长,这个中队的日军失去理智,在幸存小队长的指挥下,向枪声响起的方向发起了冲锋。

    600多米的距离,成为日本人的死亡之路。冲锋的日本人,一个接一个倒在冷枪下。有残存的日军掷弹筒手和轻机枪手,好容易冲入到450米距离上,正准备架起机枪和掷弹筒,对狙击手进行火力压制,却被中国狙击手先发制人击毙。

    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