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浴血抗战 >

第363章

浴血抗战-第363章

小说: 浴血抗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峰微笑着道:“没想到我准备疑惑鬼子的办法,却疑惑了友军啊!”

    郭伟焦急的问了句:“长官,我们是不是要改变进军线路?否则第八十八师会用危险!目前鬼子两个师团,已经被我们调动了,他们的目标就是前往宜兴一带拦截我军!如果第八十八师突出中华门,向东南方向推进,必然会落入日寇重围之中!”

    “不必了!我们按我们的计划行事!那孙元良,还是鬼得很的!他见势不妙,就会想方设法借口退兵!我们不必去担心他!”

    这时候,李峰的先头部队,还是继续向宜兴方向发起佯攻。

    松井石根得知宜兴一带兵力薄弱,于是下令,让第16师团和第101师团各出动一半兵力,火速赶去宜兴方向增援,同时日军第16师团和第101师团剩下的一半兵力,向东南方向压缩,向李峰部发起攻击。在西北方向,日军的第13师团也向李峰的右后侧围堵过来,进一步压缩新6军的空卷。与此同时,松井石根又下令,让第6师团和第9师团加紧追击,力图把李峰的新6军歼灭在长荡湖和滆湖之间的狭小区域。

    李峰的先头部队,向都山荡一带发起攻击。

    虽然说河网地区不利于李峰的装甲部队发挥,但是驻守在这片河网地区的日军数量并不是很多。

    李锐率领的少年警卫营,在特种兵部队的配合之下,轻轻松松歼灭了驻守在东安镇的一个日军中队。紧接着,少年警卫营、特战中队、一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营和一个轻型装甲骑兵营,在河流上架设了浮桥,先头部队过了河。

    炮声隆隆,炮兵向对岸的日军猛烈开火,122毫米榴弹炮、75毫米山炮和120毫米迫击炮弹掠过夜空,呼啸着砸在日军阵地上。

    先期过河步兵营战士们,已经抵近了日军前沿阵地,正在同日军进行激战。黑暗中,一道道红色橙色绿色的弹痕,向着远方漆黑之处窜去。不时还有数发迫击炮弹落下,在日军的阵地上炸开一团团火光。不断还有照明弹腾空而起,把大地照得白昼一样。那些吐着火舌的日军火力点,一座接一座被抵近的战防炮炸飞到空中。

    浮桥上,威风凛凛的bt…7快速坦克和ba…20装甲车疾驰而过。

    坦克过了河之后,立即配合步兵,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

    江南地带的湿软泥土性质,注定难以修建工事。中国人难以修筑工事,日本人也一样。那些没有坚固工事的日军,在先头部队的猛烈攻击之下损失惨重。

    这时候,日军一方面向宜兴方向调兵遣将,同时让第16师团和第101师团一部向东南方向进行压缩,并让第13师团从新6军的右后侧攻击;第6师团和第9师团向新6军的左后侧发起攻击,围追堵截李峰部队。

    负责断后的部队,是黄德俊第89师。

    李峰给第89师加强了一个坦克团、一个重炮营和一个防空营。

    日军的重炮炮弹不断落在守军的阵地上,腾起了一团团耀眼的火球。日军的豆战车、小豆战车、“中型”坦克和步兵骑兵,一次次发动疯狂进攻。

    断后部队并没有什么坚固的防御工事,如果是采取死板的固守战术,必然会被日军优势的重炮火力撕成碎片。因此黄德俊指挥着战士们,在敌人进攻的时候,逐步后退,放开一条路子让日军进入纵深,再从日军的两翼发起攻击,以装甲兵配合步兵,并配以强大的炮兵火力,一口一口吃掉日军的攻击波次。同时,他还不断派遣精锐的小部队,对日军的后线迂回攻击。但是日本人也在迂回攻击,黑暗中,敌我军队不断发生遭遇战。

    李峰让黄德俊采取的办法,事实上是后来薛岳发明的天炉战术,是以退为进,拖着日军进入己方纵深,再发起攻击;同时配合部分部队迂回敌人后路,以主动加诱敌的方式,来一口口吃掉日军的兵力。

    天炉战术,针对当年日军的多层次多波次攻击战术,十分有效。

    因为日军的战术事实上是一种添油战术:他们在攻击的时候,都是以小股部队先进行试探性的攻击,试探出对手的火力之后,再以重炮覆盖。火力准备完毕之后,就把大规模的部队拆散成一个个中队,分成多层次多波次的攻击,前后部队之间距离在100米左右。这样的战术,己方炮火不容易误伤到己方。而前期突入的中队,一旦攻势受挫,日军立即以重火力压制守军,以牺牲一个中队来消耗十多倍甚至是几十倍的守军兵力。

    而李峰,却是以小股部队歼灭日军试探性攻击的小分队;等到日军火力准备之后,以大部队分散攻击,他就让自己的小股部队拖着敌人进入决战区,再发动雷霆一击。

    这种情况下,日军的重炮火力来不及延伸,等到他们一个接一个中队被吃掉,再让重炮火力延伸的时候,守军的位置又发生了变化。

    事实上,李峰的“天炉战术”和后来薛岳的天炉战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李峰没有坚固的据点和工事,但是拥有“移动的堡垒”:坦克!

    因此李峰的战术,事实上是以攻势为主,而薛岳是守势为主。

    敌动,我也动。

    敌人追击,我方步兵向后撤退,坦克迂回攻击两翼;我方轻步兵在装甲车配合下,迂回包抄敌人后路,进行尾随攻击。

    而日军的正面攻击部队,往往是被快速机动的活动堡垒坦克吃掉;日军的迂回部队,往往遭遇了李峰的精锐步兵和装甲车之后,也是损失惨重。当日军吃了亏,向后退,并准备炮火轰击的时候,李峰部也快速移动,避开日军炮火。

    第89师不仅堵住日军一次次疯狂进攻,而且歼灭了大批日军,让日本人吃够了李峰“装甲天炉战术”的苦头。

    日本人采取火力覆盖的办法攻击,可是李峰的部队在采取了快速运动的办法,往往是在日本人的重炮炮弹到来之前,就撤离了歼敌地点,使得日本人白白浪费了不少炮弹。更有甚者,因为日军攻势过猛,还被第89师的一个步兵营和装甲营,在迂回到日军后侧之后,攻击一个重炮兵大队。

    黑暗中,日军的重炮轰鸣,尽管是寒冬腊月,但是炮兵阵地上却热浪滚滚,那些日军炮手脱掉上衣,打着赤膊,不断往炮膛里装填炮弹,向可能隐藏中国人的地方倾泻去巨量的重炮炮弹,把前方炸成一片火海。

    就在日军重炮正在肆虐的时候,突然从不远处照射来无数雪亮的灯柱。

    原来,李峰在战地上到处都布置了侦察兵和特工人员,很容易找到日军的炮兵阵地。刚才李峰得到侦察军官的汇报,得知日军一个炮兵大队位置过于突出,于是果断的下令,让轻装甲部队迂回过去发起攻击。

    由于敌军也是经常迂回攻击新6军,为了保证迂回攻击的轻装甲部队的安全,李峰先让一个步兵营在前面迂回。果然那个步兵营半路上遭遇了日军同样迂回的一个中队,在遭遇战中日军吃了一个大亏,于是日军的中队长便召来两个大队,对那个营发起攻击。结果是,轻装甲部队趁着敌我双方激战的机会,成功从敌人的缝隙中穿过。

    还没有等日军反应过来,这支轻装甲部队便已经出现在敌人面前。

    担任日军炮兵警卫部队任务的日军一个步兵中队,在转眼之间,就被那些咆哮着冲过来的ba…20装甲车一片片撂倒,被碾压到车轮下。

    装甲车冲到日军炮兵跟前,机枪塔来回转动,不断喷吐着火舌,把那些四处乱窜的日军炮兵纷纷打成了筛子。配合装甲车一起作战的步兵,用半自动步枪、冲锋枪和通用机枪,尽情的扫射那些在近距离上等于是手无寸铁的日军炮兵。

    袭击日军重炮兵大队的小规模战斗打得干净利落,很快就把日军的这个重炮兵大队打得七零八落。

    “长官,这些炮怎么办?”一名战士指着那些已经失去了主人的重炮。

    ba…20装甲车具备有牵引火炮的能力,但是牵引了重炮之后,装甲车的最大时速将会从80公里的公路速度和60公里的越野速度下降到20公里的公路速度和15公里的越野速度。因此一旦牵引上了重炮,将会很快被日军的坦克追上!

    装甲营长果断的下了命令:炸掉这些重炮!

    得令之后,战士们打开炮闩,把炸药包塞进炮膛内。而另外一部分的战士,则是在日军的弹药堆上防止了炸药包。

    这次战士们并没有布置诡雷来等敌人,而是直接炸毁这些重炮和弹药。因为战士们很清楚,鬼子一次次吃了诡雷的亏,这次如果故伎重演,继续布置诡雷的话,恐怕鬼子就肯定不会上当!他们肯定会先让工兵来拆除诡雷,才会拿回重炮和弹药。

    数条导火索拉好,几名负责爆破任务的战士点燃了导火索,然后跳上装甲车,在夜幕下疾驰而去。

    大约半分钟后,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日军的重炮被炸成了废钢烂铁,他们的弹药、重炮牵引车和弹药车,都被炸成碎片。

第三十六章 南京外线(5)() 
日军第16师团和第101师团以第19步兵旅团、第101步兵旅团、骑兵第20联队、野炮兵第22联队和骑兵第101联队的兵力,向宜兴方向增援,以第20步兵旅团、第103步兵旅团和野炮兵第101联队的兵力,向李峰的主力部队压缩。

    松井石根并不明白,李峰攻击宜兴的部队其实是佯攻部队。

    “打得如此凶猛,火力如此强大,必然是支那人的主力部队!”松井石根判断说。

    但偏偏攻势十分凶猛的先头部队,只不过是一支佯攻部队!

    日军第19步兵旅团的先头部队:第9步兵联队出现在李峰部队的中腰部。第37师同新招的杂牌军混编的主力部队,遭遇了这个日军步兵联队。

    双方军队都在运动之中,与其说是遭遇战,但日军是已经做好了攻击的准备,按计划就是要攻击李峰军队的中部;而李峰的军队,有侦察兵和特工的情报,也早已做好战斗准备,知道敌人将会向自己发动进攻。

    黑暗中,行进的第37师保持着高度的戒备,随时准备同日军激战。

    队伍行动之中,有人忽然大叫一声:“鬼子!”

    话声刚落,数发照明弹就被射上夜空。镁铝剂绽放着耀眼的白光,前方小河被照明弹的亮光映射得如同白昼一般,河对岸那些身穿土黄色军装的日本军队,清清楚楚映入第37师官兵们的眼帘中。

    日本人被突然腾空的照明弹一晃眼,居然有些短暂的发愣。

    “打!”随着一声怒吼,轻重机枪、通用机枪、步枪子弹下雨一样向对岸突然冒出来的日军人群中倾泻而去。照明弹亮光的照射下,无数弹痕编织成密集交错的火网,不时还有一排排的榴弹,在照明弹亮光下腾起,向对岸砸落。

    第37师的反应实在是太快了,日本人都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子弹像是收割杂草一样撂倒了一片,接着又被落下的榴弹炸得血肉横飞。

    “支那人!对面是支那人!”日本人反应过来。

    尽管劈头盖脸的一通打击,让日军伤亡不少,但是发现了中国人的踪影,却让这些日本人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进攻!杀嘎嘎!杀光对面的支那人!”日军军官拔出指挥刀咆哮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