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浴血抗战 >

第338章

浴血抗战-第338章

小说: 浴血抗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好!那我们就让小鬼子晚上睡不好吧!”

    紧接着李峰就做出安排,他让伴随着特种兵一起作战的迫击炮手们,携带着60毫米轻迫击炮准备去袭扰敌人。

    十多名特种兵战士负责给炮手清除障碍,在距离日军兵营一公里内的所有明暗哨和巡逻兵,都被特种兵战士轻轻松松消灭,给炮手们清除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随后炮手们携带着轻迫击炮,摸到距离日军兵营大约1200米位置上停止前进。

    “把炮架好,装好引信,加上四个附加药包!”炮兵军官下令道。

    炮手们架起一门门迫击炮,打开炮弹箱,取出炮弹,拔掉保险销,取下保护帽,并在炮弹尾部增加了四个附加发射药包,使得炮弹出膛的初速可达每秒148米,最大射程可达1440米,使得炮手们袭击了敌人之后有足够的时间撤退。

    从望远镜中看去,可以看到日军兵营呈现出一片白色,白色的帐篷,在夜幕下显得格外显眼,无疑是炮兵射击的最佳目标。当年日军行军携带的帐篷,都是白色,其实很容易对日军发起袭击,但是国民革命军不擅长夜战,而八路军又缺少相应的武器。到了抗战后期,八路军拥有大量掷弹筒和迫击炮的时候,日本人又是龟缩在据点和城镇中,使得八路军难以对日军坚固的据点进行袭击。

    一切准备完毕之后,炮兵军官一声令下:“放!”

    炮手们抓起炮弹,塞进炮口。

    一排炮弹呼啸着腾空而起,掠过夜空,砸到日军第6师团的兵营中。顿时远方腾起了无数橙黄色的火球,日军兵营内响起一片爆炸声,隐约还听到有人的哭喊声。

    60毫米迫击炮弹砸在日军兵营内,1。33公斤重的炮弹发生了剧烈爆炸,白色的帐篷,一顶接一顶被炸得飞了起来,变成一块块破布,在火光中四处飘散。很多睡梦中的日本人,还来不及跑出帐篷,就被当场炸死。

    哭喊着冲出帐篷的日本人,像是被火烧了尾巴的老鼠一样四处乱窜。炮弹不断落在日军人群中,腾起一团团扎眼的血雾。

    炮手们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急射,在半分钟之内,每一门炮都发出了20发炮弹!

    “撤退!”就在炮手们打得过瘾的时候,李峰一声令下。

    得令之后,战士们急急忙忙收起底板和炮架,扛起炮管仍然发烫的迫击炮,迅速撤离了发射阵地。随后就有特种兵战士跟在炮兵后面,给他们提供断后。

    这时候,日军兵营已经炸开了窝。

    “支那人!支那人在那边打炮!”有人向刚才射出炮弹的地方指了过去。

    数枚照明弹打上天空,把远处照得白昼一样雪亮。可是映入日本人眼帘的,却是一大片一人多高的芦苇荡。

    芦苇荡随风荡漾,似乎里面隐藏了千军万马。

    “哒哒哒”日军的92式重机枪响了,最大射程可达4500米的重机枪,在夜幕下抽打出一条条暗红色绿色的弹痕,子弹钻入芦苇荡,像是镰刀一样,把大片大片的芦苇割翻。但茂密的芦苇荡,就像是扫不完的一样,日本扫射了半天,还是没有发现中国人。

    “追过去!”有人大喊一声。

    一个中队的日军士兵,向晃动的芦苇荡追了过去。

    结果不用说也知道,这区区一个中队的日本人,根本不够特战队塞牙缝的。

    不过半个小时的功夫,一个中队的日军就全部被歼灭在芦苇荡中。

    炸了窝的日军兵营闹腾了大约一个多小时,什么结果也没有,于是谷寿夫下令,让各部继续睡觉。但过了半个小时,日军兵营再次遭到迫击炮轰击。

    这次日本人出动了一个大队,对袭击者可能的藏身处进行拉网式搜索,但连一个袭击者都没有找到,反而被人用冷枪、地雷、陷阱和机关等手段,消灭了一百多人。最终那个大队的日军垂头丧气的回来。

    不得安宁的谷寿夫,下令让炮兵做好准备,炮口对准了袭击者可能藏身的地方。一旦遭到对手袭击,立即用山炮、野炮和步兵炮进行反击。

    但是等到天快亮的时候,袭击者却一直没有出现,可是周围不时响起的枪声,却让日本人如同惊弓之鸟,一个晚上都睡不安稳。到了早晨5点10分的时候,中国迫击炮手们从另外一个方向,向日军进行了15秒钟的炮击,10门迫击炮射出100发炮弹。等到日军炮兵反应过来,调转炮口,中国人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谷寿夫气得暴跳如雷,但又无可奈何。

    天终于亮了,日军的侦察机出动,在四周进行了搜寻,但他们什么都没发现。

    于是谷寿夫再次下令,拔营启程,按上级的计划,向上海市区开拔。

    这时候,满脸疲惫的李峰却已经坐在顾祝同的指挥部中。他是在炮兵完成第一次袭击之后,就离开特战队,乘船连夜赶回市区。随后又骑着摩托车到了苏州,在天亮的时候,李峰走进顾祝同的指挥部。

    “顾长官,鬼子从杭州湾登陆了!第六十三师被他们打跑了!”李峰见到顾祝同,敬了个礼之后就向他汇报。

    顾祝同眉头紧锁,心思重重的微微顿了下头:“我知道了!第六十三师退下来的时候,给我们发来电报!根据他们汇报,日本人在杭州湾登陆的兵力不少!海面上黑压压的都是鬼子的军舰啊!”

    “顾长官,既然鬼子发起了杭州湾登陆,依我看,上海快守不住了!我们只能是留下少数兵力牵制敌人,主力部队尽快撤退吧!如果走晚了,损失会很大的!现在我们必须保存实力,准备在南京阻敌了!”李峰提议道。

    顾祝同摇了摇头:“云龙啊!委座没有下令让我们撤退,我们怎么能丢下上海呢?这仗都打了快三个月了吧?虽然我们损失很大,但小鬼子也没占到一点便宜啊!他们的损失也很大!委座说了,只要我们再坚持下去,友邦就会出面调停!”

    李峰感到十分失望,都到了什么时候了,蒋介石还寄希望于那些英美“友邦”!蒋介石以为,这次淞沪会战,还会和上次的128抗战一样,西方列强会考虑到自己在上海的利益,出面调停,让中日之间坐下来谈判。只可惜,蒋介石没想到,这次松井石根制定的计划是:攻克南京,彻底消灭蒋介石,扶植一个听话的傀儡政府!

    蒋介石没有意识到,这次日本人是要灭亡中国,他还以为,日本人是想要在中国获得最大利益。

    李峰告诉顾祝同说:“顾长官,全面抗战已经爆发,中日之间不可能再调停了!这一战将会是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虽然说最终胜利属于我们,但我们根本别想在三个月到半年之内打败敌人!那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尽可能的保存实力!如此之多的军队拥挤在河网地带,在他们的优势火力下损失太大啊!”

    “李云龙,你不是在城内修筑了大量工事,要和敌人打巷战的?”

    “顾长官,打巷战也得要给战士们留下一条退路啊!现在鬼子已经对我们形成了包抄之势,如果不尽快撤退,我们就没机会走了!对于南线攻击的日军,我已经沿着河流,布置了兵力,沿途阻击!但我手头人不多!就算是再多,我也不会把自己的战士大量投进去,去挨鬼子的炮轰飞机炸!我只能一点点的消耗敌人!时间不多啊!我李峰已经尽力给友军争取更多的撤退时间了!望顾长官三思!”李峰苦苦劝道。

    顾长官走到地图跟前,比划了几下,总算是稍稍松口:“好吧,我马上给委座发电,就说我们再打下去,恐怕要损失惨重,就看委座同意撤退不了。若是委座不肯,我也不能违抗委座的命令啊!”

    顾祝同的电报发到南京,却被蒋介石痛骂了一顿:“墨三啊,你糊涂啊!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是最重要的工业经济中心,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你最多只能让少数兵力先行退往南京,大部队都留下来决战!”

    真实历史上,最终蒋介石是接受了白崇禧的劝告,才下令撤军的。

    到了11月9日的时候,从杭州湾登陆的日军第6师团,已经推进到黄浦江上游的松江。此时在松江驻守的,是吴克仁的第67军。

    早已做好了撤退准备的第37师和第89师,并没有急着逃命,而是派遣出200名狙击手和从各部挑选出的500名神枪手,前往松江,协助吴克仁的第67军进行防御战。

    李峰早就已经做好准备,早在几年前,他就让在松江城外,沿着距离黄浦江大约600米的地方植树造林,目的就是为了方便狙击手藏身所用。

第六章 大撤退(3)() 
日军抵达黄浦江上游的松江附近,开始渡江作战。

    谷寿夫一声令下,第6师团和伴随作战的野战重炮兵大队的大小火炮向对岸的松江城砸去了数千发炮弹,把美丽的松江城炸成一片火海,滚滚浓烟直冲几百米高空,驻守在松江城内的国民革命军第67军损失惨重。

    炮击的同时,日军迫不及待的把橡皮艇、木筏和竹排推入江中,开始渡江。等到炮击停止的时候,第6师团的日军步兵已经上了岸,高举着膏药旗,嘴里喊叫着“板哉”的口号,如同黄色的狂潮一样涌向火光冲天的松江城。

    转眼之间,日本人就已经冲到城下200余米外。有人架起平射炮,有人手扶掷弹筒,有人架起轻重机枪。随着日军军官的指挥刀一指,轻重机枪飞射出无数窜动的火蛇,直扑城头;掷弹筒和平射炮,喷出灼热的火焰,钢铁碎片猛然向守军阵地上砸落。前面的日军步兵,随即拉开散兵线,开始攻城。

    松江城内的吴克仁部在刚才日军炮击的时候,就已经损失了不少弟兄。现在日本人发起猛烈的进攻,城内的守军士兵纷纷扒拉着从浮土中钻出,爬上残缺不全的工事,操起各种武器准备迎击前来的日军。

    等到日本人如潮水一样向阵地涌过来的时候,吴克仁部的官兵们开火了。

    城头,密集泼洒下的子弹钻入进攻的日军散兵线中,扎入柔软的肉体中,在人群之中撕开一条条猩红色的雾障。不少日本人惨叫着倒下。但那些打头阵的日军,都是一些由退役老兵再入伍编成的精锐,在他们遭到打击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趴下,借助着后面平射炮、掷弹筒和轻重机枪掩护的同时,时而匍匐前进,时而猫着腰走着“之”字形步伐,还不断的端起步枪,向城头守军射出子弹。

    日本人的枪法十分精准,角度又刁,弹道压得十分低矮。

    射上城头的子弹,不断夺走了守军战士的生命。不停落下的掷弹筒榴弹,在守军人群中炸开一团团飞散的血雾。不时飞射而至的平射炮炮弹,把守军的重机枪火力点一个接一个无情的撕开,在堡垒中炸成一团团火球。

    城头的排枪阵,连续被打得无法反击;城头的轻重机枪火力点,连续被击毁。

    守军火力被压制,一时间,日军的气焰嚣张到极点。有人高举着刺刀上带有膏药旗的步枪,嘴里高喊着“天皇陛下板哉”的口号,站了起来,带队冲向城头。后面的日军掷弹筒手还不忘记向城头持续压制。

    就在此时,忽然一颗不知道从哪里射来的子弹击穿了一名掷弹筒手的胸膛,只见一蓬血雾从胸口喷出,掷弹筒手闷哼一声倒下。几乎是在同时,一名正操着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