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浴血抗战 >

第273章

浴血抗战-第273章

小说: 浴血抗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轰轰”接连不断的炮弹劈头盖脑砸下,整片战线上,如同经历着一场暴风骤雨般的金属洗礼。闪电般的火光,在守军阵地上交织绽放,爆炸的气浪掺和着横飞的破片铺天盖地席卷了大片的阵地。战壕、工事、铁丝网、树木接连在爆炸声中化为碎片,碎土、碎石和木头残片,随着喷涌而起的火光四处喷溅。

    成片的丘陵,犹如火山喷发一样,到处腾起浓烟烈焰,连绵成片的山头陷入火海之中。可以想象得到,在如此凶猛的炮火轰击之下,阵地上守军又能有多少人存活下来。按日军的估算,连续几轮炮击,至少可以消灭三分之一的守军。

    十五分钟炮击过后,谷寿夫拔出指挥刀向前一指:“杀嘎嘎!”

    成群结队的日军,高喊着“板哉”,端着上好刺刀的步枪,向守军阵地发起冲锋。后面跟随的机枪手,抬着重机枪,扛着轻机枪,跟在步兵后面,随时准备架起机枪,对守军进行火力压制。日军掷弹筒手,手提着掷弹筒,猫着腰一步步向前。

    日军的冲锋,没有遭到任何火力拦截。

    等到这些日本人冲上守军阵地,才发现已经被炸成月球表面的阵地上居然空无一人!

    “奇怪了,不是情报说这里是支那人的阵地吗?怎么一个人都不见了?”一名日军少佐看着空荡荡的阵地,百思不得其解。

    “报告少佐,那边也没有发现支那人!”一名日军士兵急匆匆跑过来,向大队长敬礼。

    就在此时,对面山林中响起“砰”一声清脆的枪声,那个刚刚转过头来的日军大队长太阳穴喷起一股血花,像木桩一样直挺挺倒在松软的浮土上。

    “支那神枪手!”所有的日本人纷纷趴下。

    又听到“砰”一声枪响,一颗不知道从哪里射来的子弹,一个动作较慢的日军士兵被击中翘起了的臀部。虽然子弹没有击中要害,但是那颗经过改造的7。92毫米,却把日本人的屁股炸得皮开肉绽,受伤的日军士兵痛得满地打滚。

    “支那人在那边!”遭到突然攻击的日本人大喊大叫起来。

    日军架起机枪,对准对面山林中,扫射过去横飞的子弹。日军的掷弹筒手,迅速向山林中泼洒去一阵冰雹一样的弹雨。日本人打了两分钟,对面山林中却没有听到任何动静。于是日军中队长下令停止射击。

    “哪些人过去看看?那边应该是支那神枪手,人不会太多!”日军中队长问道。

    五名不怕死的家伙站了出来,自告奋勇要前往对面看个究竟。

    其结果不用说也知道,五名探路的日本人,两人在半路上中了地雷,一死一伤;一人在下了山谷准备爬上山坡的时候,被一颗子弹夺走了性命;最后两个家伙,见自己连对手的面都没见到,就死伤过半,吓得扭头跑了回去。

    得到攻击部队的汇报,谷寿夫道:“该死的支那人!不敢和我们大日本帝国皇军面对面的决战!就用一两个神枪手袭击!给我传令下去,用一个中队过去!我就不相信一两个神枪手能对付我们一个中队的勇士!”

    日军一个中队,向对面山区扑去。

    事实上黄维刚留在这里牵制敌人的,不止两名狙击手,还有八挺轻机枪、两挺重机枪、两门迫击炮和一个营的步兵。刚才日军用机枪和掷弹筒扫射的时候,战士们躲在挖好的散兵坑中,上面覆盖上木板和泥土,躲过日军火力扫射。

    当一个中队的日军出现在山坡上的时候,八挺捷克式轻机枪、两挺重机枪和两门60毫米迫击炮同时发出咆哮声。“哒哒哒”一梭梭子弹满带着炙热,在那些日本人之间旋舞出可怕的死亡。猝不及防的日本兵在这猛烈的火力扫射下,瞬间便是横七竖八的倒下了一片。伴随着几声刺耳的呼啸声,猛然落地的迫击炮弹砸在七零八落的日军人群中,绽开的火光中,气浪掺和着弹片横飞,血肉碎块和泥土腾起,在空中飞扬。

    五百多支步枪,同时开火,成排的子弹扑向山坡下的日军。

    “支那主力!”遇袭的日军大喊大叫起来。

    按照日本人的情报,拥有八挺轻机枪、两挺重机枪和两门迫击炮的中国军队,至少是有一个团以上的编制!更何况,既然日本人认定中国人“耍诈”,那么这里肯定埋伏着至少一个团以上的精锐部队!

    突然响起的枪声,不仅没有吓跑日本人,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刚才连一个中国人都没有见到,就白白浪费了大批炮弹,还折损了好几个人。现在听到枪炮声,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支那人肯定没有跑远!就在附近!”

    “快趴下!让炮兵解决!”日军中队长大喊道。

    后面的日军炮兵,迅速调整了发射诸元,向守军埋伏的山头泼洒去一轮炮弹。

第二十五章 涿县会战(3)() 
一轮冰雹一样的黑点,劈头盖脸,向中国军队藏身的山林中狠狠砸了下来。四处腾起耀眼的火光,碗口粗的大树,被弹片拦腰斩断。飞扬的木屑和碎土,随着爆炸的气浪腾起。枝叶被火苗点燃,发出“噼里啪啦”的燃烧声。

    爆炸的硝烟尚未飘散,山林中又腾起一团团黑红相间的火柱。

    郁郁葱葱的山林在炮火蹂躏之下,很快就被推平了一大片。

    经过两分钟炮击,那个中队的日军稍等了片刻,等到第二个增援的中队赶来,便以两个中队的兵力,又一次发起冲锋。

    日本人以为,经过两分钟炮击,再以两个中队的兵力,足以击溃中国军队一个团。

    日军炮击刚刚停息下来的时候,中国士兵便纷纷打开盖在散兵坑上面的厚木板,从坑内钻出,走了几步路,翻过山头棱角线,架好机枪,端起步枪,瞄准山坡下冲过来的敌人。战士们把手榴弹摆放在阵头,咬开保险盖,露出拉弦。仅有的两名狙击手,早就瞄准好了两名日军掷弹筒手,只等着开火的命令。

    这些散兵坑,其实是一种最简单的反斜面工事。虽然没有时间去挖掘复杂的坑道,修筑坚固的地堡,但用来对付日军短暂的炮击,还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当然日军的炮击,也给中国军队造成一定的伤亡,有炮弹刚好越过棱角线,碰巧落在几处散兵坑上面,把藏在里面的战士炸成肉泥。不过那样的概率很低,刚才日军两分钟的炮击,仅仅造成四人牺牲。还有的炮弹,落在散兵坑附近爆炸,因为距离太近,弹片打在木板上,造成躲藏在里面的战士受伤。受伤的人也不多,只有十一人。

    对于一个五百多人的营来说,伤亡十五人,并不多。

    伤亡如此之小,还有一个原因是,日本人觉得对面只有一个团的兵力,不值得浪费100毫米以上的重炮炮弹,只需要75毫米山炮和70毫米步兵炮即可解决问题。

    漫山遍野爬上来的日本人越来越近。

    空气中,布满了炮轰后的硝烟味。每一名战士,都屏住呼吸,盯住爬上山坡的日本人。

    当日军距离阵地还有一百米左右的时候,营长大吼一声:“打!”

    两名狙击手率先开火,“砰砰”两声枪响,一名日军掷弹筒手头颅炸开,另外一名日军掷弹筒手胸口被呼啸的子弹旋开一个大洞。这两名日军掷弹筒手,连人带着掷弹筒,一起从山坡上滚落下来。

    轻重机枪,几乎是在同时爆发出怒吼声,成片的子弹泼洒出去,打得山坡上碎石泥土草根四处翻滚,暗红色弹痕犹如死神挥舞的镰刀,挥舞到哪里,那里的日本人就一片片抽搐着倒在血泊中。

    所有的步枪手,纷纷拉掉手榴弹拉弦,居高临下,向山坡上的日本人奋力投掷过去。

    “轰轰轰”接连的爆炸声如同夏雷一样,在山坡上响起,一团团火球爆裂,喷溅出的碎片把十多名躲闪不及的日军炸得从山坡上滚下。还有几十名日军,虽然没有被当场炸死,却被横飞的弹片打伤。

    步枪手干脆放弃了步枪射击,利用有利的地形,不断投掷手榴弹。

    从高处投下的手榴弹,飞行八九十米完全没问题,手榴弹落地之后,还能再滚一段距离,这样就有一百米的攻击距离。而且手榴弹的威力比子弹大得多,更何况,在一百米的距离上,步枪射击也未必都能打准。

    爆炸声不断响起,遭到机枪压制的日军,又被炸得死伤惨重。

    “掷弹筒!掷弹筒掩护!”日本人大喊大叫着。

    一名躲过机枪射击的日军掷弹筒手,从一株合抱粗的大树后面冒出,左手抚着掷弹筒,右手大拇指伸出,向前比划几下,目测了距离和风向,然后抓起一枚榴弹,正要塞进掷弹筒中的时候,一颗高速旋转的狙击步枪子弹呼啸而至,击中了这名日军掷弹筒手的锁骨。经过加工的7。92毫米子弹,切断了锁骨,在胸口炸开一个大洞,肺叶碎片、骨头碎片和破损的心肌碎块带着温热的鲜血,从胸腔内喷出。

    另外一名掷弹筒手,刚刚扶起掷弹筒,还没有做好射击准备,就被一发狙击步枪子弹击中了腹部。

    弹头用锉刀切开十字口的子弹,把这个日本人开膛破肚。腹部动脉被炸破,肠子流出的同时,一股血箭犹如涌泉一样从腹腔喷出。尚未断气的日军掷弹筒手倒在血泊中,不甘心的瞪大眼睛,仰视天空。

    不过两个中队的日军,一共有十八杠掷弹筒。

    区区两名狙击手,压制不住如此之多的日军掷弹筒手。

    “嘭嘭嘭”随着火药气体的膨胀声,十多发榴弹呼啸着腾空而起,落在中国军队的阵地上腾起浓烟烈火。十多名正在投掷手榴弹的战士当场牺牲,还有二十多人被下雨一样落下的弹片击伤,倒在阵地边缘。

    一挺三十节重机枪转过枪口,吐出了一长串火舌。

    “嗖嗖嗖”呼啸而至的子弹,在一名来不及躲闪的日军掷弹筒手胸口拉出一排弹孔。

    几乎是在同时,两名狙击手拉动枪栓,一枪一个,撂倒另外两名日军掷弹筒手。

    但是这时候,对面山头的日军却已经架好轻重机枪,对着七八百米外的对面山头,射出无数流星火雨一样的弹痕,绵密的子弹泼洒在中国军队阵地上。还有日本人,抬着大正十一年式平射炮,已经爬上山头,架起这种小炮,对准对面阵地。

    这种平射炮,重量轻,只有89公斤重,和重机枪一样,配备有三脚架。平时由四个人抬,也可以驮在马背上。作战时,平射炮就像重机枪那样摆放在地上,炮手趴在地上,瞄准对方的机枪火力点进行点射。

    因此,这种37毫米炮,也被称为“狙击炮”,专门用来配合步兵冲锋使用。

    日军架起两门大正十一年式平射炮,只用了两个点射,就把中国军队的两挺重机枪全部打得熄灭了火焰,三名重机枪射手牺牲,一人重伤,还有两名弹药手受到炮弹爆炸的波及,负了轻伤。两挺三十节水冷重机枪均被摧毁。

    营长见势不妙,大吼了声:“不要纠缠!快撤!”

    这个营的任务本来就是牵制敌人,而不是同敌人纠缠不休。

    得到撤退的命令,战士们纷纷收起自己的武器,离开阻敌阵地。

    就在这个营全部撤下山头的时候,日军的掷弹筒、平射炮、步兵炮和迫击炮,就把守军刚才所在的山头炸成一片火海。而且,迂回包抄的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