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浴血抗战 >

第201章

浴血抗战-第201章

小说: 浴血抗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百人收编他们一个师?”冯玉祥大吃一惊。

    李峰笑道:“冯长官,四天之后,我们回张家口,到时候您就看我表演就好了!”

    冯玉祥将信将疑,却也没有再说什么。

    几个人走进指挥部中,李峰看了看地图,又问:“罗勇,这里布置得怎么样了?白天打仗,小鬼子有空中力量,我们有不小的困难。他们可以用飞机轰炸我们,还能用侦察机给他们的炮兵引导目标,对我们来说很不利。”

    “长官,请放心,我知道不应该死守的!我已经把狙击手和一部分机枪手安排进了多伦城内。而且在前几天,我部已经和同盟军交换过意见,他们同意了您的巷战方案,并不坚守城墙,而是把敌人放入城内。”罗勇回答道。不过他心里还是十分纳闷,为什么有坚固的城墙不去利用,却要把敌人放进城内再打呢?历史上的守城战,城破,就意味着兵败。可是自己的长官却偏偏放弃城墙。

    对此李峰虽然解释过,但每个人都不理解。

    李峰看着多伦城的地图,从地图上来看,三天下来,这城内已经是面目全非。多伦虽说是一座不大的县城,但这里地处蒙古草原和山地森林交界之处,自古以来是蒙古人活动的区域。游牧民族,有资格住进城里的,多半是王公贵族。再后来,各地的汉族商人来到多伦同蒙古贵族在此交易,这座城城外有钱人的聚集地。有钱人的房子,当然是相对比较牢固,完全可以改造成工事。后来随着城镇的发展,不少蒙古族穷人,和其他民族的人也来到这里。当然那些平民的房子结构就极不牢固,根本无法用来充当堡垒。

    城内的居民,被全部疏散。很多人不愿意离开,被军队强行轰走。

    那些不坚固的房子,早就被推倒了。其实有些不坚固的房子,根本不需要推倒,半个多月前的多伦防御战,日军的炮火已经摧毁了不少民房。房屋的废墟,被清理出来,用来加固那些坚固的房子。同时,还对这些坚固的房屋进行“改造”,每一栋房子的门窗全部封死,在房屋和房屋之间挖出连同的小洞。

    有的火力支撑点,就设置在最坚固的房屋之中,分为上中下三层,构成了立体交叉火力。在射击孔和堵上的门窗这些薄弱位置前面布置了大量石头、沙袋、砖头、木头、房梁和其他加固的物体。立体火力支撑点的跟前,还散布着许多环形工事以及单兵地堡。大街小巷都经过改造,原来的通途被废墟堵上;原来没有路的地方开出新的路。

    大型火力点同城内的指挥部,都有电话线相连,随时可以汇报战况。而在吉鸿昌的指挥部中,有一台李峰赠送的电台,随时可以联系李峰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师。

    多伦城中有不少回民,那些回族人和蒙古平民英勇善战,都是天生的战士。这些老百姓有不少人踊跃参军,加入了李峰的部队,成为新的力量。同样的道理,有回民的地方就有清真寺。那些阿拉伯式的建筑物,多半是高大又坚固的建筑群。李峰把这些阿拉伯式建筑物再经过加固,在上面居高临下布置高射机枪。

    当飞机来临,高射机枪可以对空射击。日军地面部队进来,高射机枪可以扫射地面。

    新加入的回族和蒙古族战士,他们都是新兵,是日后宝贵的抗日力量,李峰可不想让这些没有经过什么训练的战士在战争中白白牺牲,因此他让罗勇尽力把这些新兵安排到后面的机动部队,担任装填手、弹药手等兵种,等待日后技能提高,再投入战场。当然在新兵中也有一些天生枪法准的猎户和牧民,他们被编入专门的后备狙击队。

    而多伦城不算是太大,同今天的城市相比简直是太小了。李峰认为,要完全凭借这样一座小城来抵挡数万日伪军的进攻,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李峰把自己的主力部队布置在城西,作为机动部队。只要进入黑夜,即可随时发动攻击。

    其实李峰是保守了,在那个年代,一座近十万人的县城,规模不算小。尽管比不上沈阳、长春、南京等大城,但要阻挡五六万日伪军,其实不是什么难题。

    李峰认为,倘若是一万多人,加上两万多同盟军困守孤城,其最后结果只能是在日军强大攻势之下灰飞烟灭。想要取得胜利,以坦克、装甲车、武装卡车和骑兵组成的高机动部队,必须要抓住时机果断出击。

    他手里的高机动部队,他们天生就是一支进攻的部队,而不是死守的部队。

    但机动部队在夜间最大的敌人自然是日军的炮兵部队。

    为了保证机动部队反击的安全,李峰还安排了特战连长曹铁明,并配备加强了三个机枪组和两个狙击组,寻找适当时机袭击日军运输线,吸引敌军回援,再抓住机会配合骑兵偷袭日军炮兵,以保证装甲兵的安全。

    多伦地形较为复杂,当年不像现在这样干旱,在多伦的四周,有不少森林、湖泊、丘陵等复杂的地形,在这些地带都能藏匿兵力,充当守城巷战的预备支援部队,并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发起反攻。

    李峰看着布置图,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我不在这几天,你们能完全按我所说的布置妥当,这我就放心了!只要鬼子进城,他们就会尝到我的新战术!”

第三十章 再战多伦(2)() 
李峰抬起胳膊看了看手表:“小鬼子还没有发动进攻,我们去城里看看去。”

    “师座,都已经七点了,鬼子很快就会发动进攻,城里太危险,您还是别去了。”余子才劝阻道。

    “我什么时候怕过危险?越是危险我越是要去!而且我这次回来就赶去张家口,还没见过多伦守将吉鸿昌长官呢!”说完李峰不顾众人劝阻,带上一个警卫排,便骑马向多伦城区赶了过去。

    想起自从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以来,还是第一次打一场正规的巷战。之前在128抗战中虽然中日双方也发生过巷战,但李峰并没有捞到巷战打。说实话,现代特种兵打巷战是专长啊!巷战就是依靠狙击手、突击小分队和精锐特战队,配合普通步兵、工兵,加上坦克和装甲车火力支援。现代巷战,比的不仅仅是科技,更重要的是士兵素质。

    想到即将爆发的巷战,李峰有几分激动。

    正在策马向多伦城疾驰的时候,忽然听到空中响起几声沉闷的轰鸣声。

    “师座小心!”一名警卫战士喊了声。

    李峰挥舞一下马鞭,转头喊道:“我们人少,鬼子飞机不会向我们投弹的!快!都跟上来,快点进城就能避开扫射!”

    三十多匹战马向城内疾驰。

    蔚蓝色的天空,从洁白的云层中钻出两个小黑点,向多伦城的方向呼啸而去。

    首先赶到的这两架飞机,是日军的88式侦察轰炸机。

    飞机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戴着飞行帽和防风镜的日军领航员从机舱探出头,探头探脑向机翼下的多伦城眺望,寻找值得攻击的目标,准备把发现的情况向总部汇报,以引导轰炸机和炮兵的攻击。

    “这城内,好像变了。”日军领航员说了句。

    飞机在高空盘旋一圈,日本人发现城头根本没有任何士兵守卫。整片的城墙,看起来空空如也,没有人,也没有沙袋和防御工事,看起来就像一座空城。城内,更是寂静得可怕,大街已经被废墟堵死。

    “我们飞下去一点看看去!”日军飞行员一压操纵杆。

    涂着猩红色膏药标志的双翼侦察机,发出刺耳的呼啸声,从高空猛然扎了下去,快速向低空俯冲。飞机即将接触地面的时候,日军飞行员又一拉操纵杆。“呜——”侦察轰炸机发出一声怪叫声,从一栋四层楼的屋顶掠过,机腹距离这座阿拉伯式建筑物的屋顶尖不到三十米的地方呼啸而过。

    “小心地面火力!”领航员喊了声。

    日军飞行员又拉起飞机,这架老式的双翼机就像是表演飞行特技一样,低空从一座两层中式大瓦屋的屋顶掠过,螺旋桨扇起的狂风,把屋顶瓦片一片片掀掉。

    “真是奇怪了,怎么城内连一条人影都看不到?”日军领航员感觉很诡异。

    此时电台里发出一阵杂音。日军领航员转动旋钮,调节一下频率。

    “那边好像有人过来了!”另外一架日军侦察机领航员的声音从耳机中传来。

    “木村君,你们过去看看!”日军飞行员对着话机喊道。

    另一架88式侦察机,向城西方向飞去。

    “那边有一队马队正要进入城内!”日军领航员说了句。

    “人数不多,只有三十余人,不值得我们浪费炸弹,飞近点,用机枪扫射他们!”日军飞行员道。

    日军88式侦察机迅速压低高度,发出尖啸声,向李峰他们的马群飞去。

    眼看着日军飞机即将靠近,李峰已经冲入城门洞内。

    “哒哒哒”一长串子弹犹如下雨一样从天而降。子弹“嗖嗖嗖”划破空气,打得地面泥土飞溅。这时最后一名警卫战士已经策马进入门洞,子弹紧擦过马屁股后面射在地面,迸溅起一阵飞沙走石。

    “把这狗日的打下来如何?”李峰下马问道。

    “可是我们没有机枪啊。”警卫排长满脸无奈。

    李峰抬起头,看了看门洞外面天空中盘旋的日军飞机,无奈道:“罢了,暂时放过这狗日的!我们先进去再说!”

    几人把马放在门洞中,徒步走进城内,日军飞机盘旋了一圈,又转了回来。正当日军飞机准备再次攻击的时候,李峰他们已经闪身进入城墙后面的藏兵洞内。

    日军飞机从低空掠过,没有发现目标,又一次拉起,迎着朝阳飞去。

    城内一座房子中,冒出几名同盟军官兵。有人喊了声“口令!”

    对上口令之后,对面那些官兵走走出一人。那人走进藏兵洞,走到李峰跟前,敬了个礼:“这位先生,请出示证件!”

    “原来是李先生!请你们跟我来吧!”那人道。

    天空中的日军侦察机也不可能只为了区区几十人纠缠不休,近距离盘旋一圈,没有发现目标便转身离去,对多伦城附近的草原、丘陵等地继续进行侦察。

    李峰跟着同盟军的官兵,从各房屋之间的通道走到吉鸿昌的指挥部。

    “到了,就这里!”那名军官把李峰他们带到一座清真寺跟前。

    上次吉鸿昌在多伦城内,把指挥部设置在一座民宅院子中,结果在日军的轰炸和炮击之下,那座不是很牢固的院子被炸成一堆废墟。现在他根据罗勇的提议,重新选择了自己的指挥部,选了一座最坚固的清真寺。这座建筑物还经过加固,楼顶布置了机枪,每一层的窗户都被堵死,只留下射击孔。指挥部就设在地下室之中,而且还用木柱子加固,即便是整座清真寺都被炸塌,地下室还能保证安然无恙。

    这指挥部,大约一百多平方米,立着不少用来加固顶部的木柱。地上铺着毛毡,走上去一点声音都没有,很安静。会议室中,放着一张大桌子,墙壁上还挂着地图。吊在顶部的几盏汽灯发出耀眼的亮光,把指挥部中照的灯火通明。

    “是李长官来了,有失远迎啊!”吉鸿昌笑着迎了上前,热情的伸出手。

    两人的手握在一起,寒暄一番,李峰走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