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第149章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149章

小说: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容盛的老婆兰妃第一时间获悉了这份情报,秘密通知慕容盛,不让他奉诏晋见,慕容盛便声称有病,执意不出房门,兰汗本就决心不够,原计划也不了了之。

    而慕容盛的信念可是万分坚定的,已悄悄准备发动政变了。

    兰穆讨伐两个叔叔的战争十争顺利,兰汗为此大摆筵席,犒赏将士,慕容盛借着众人喝得不省人事的绝佳机会,翻墙跳进东宫,与李旱等人会回,先诛杀了兰穆,又砍了兰汗,迅速掌握了局面。

    李旱等人都是后燕的良将,兰汗为了拉拢人心,而把他们当作亲信,却不知这些人竟然私底下与慕容盛秘密达成盟约。

    兰汗一死,龙城的军民全都表示归附,奉慕容盛为领袖,慕容盛接着派人攻破了令支和白狼,并斩了兰汗的两个儿子兰和、兰扬,兰堤和兰加难两兄弟随后也在逃亡途中被搜捕斩首,龙城内外全都平定。

    兰汗以皇亲国戚的身份倒行逆施,本就不得人心,得知慕容家族重新控制局面,全城的百姓都欢庆鼓舞,逃亡的宇文拔也率数百人回归,慕容盛任命他为皇族事务部长。

    7月21日,慕容盛亲自到皇家祖庙祭祀,向神灵报告削平叛徒的经过,忍不住对身边的人感慨说:“仰仗五位祖先的洪福,和文武官员的努力,皇庙和祭坛,终于脱离黑暗,再见光明,不仅我个人可以洗雪家族的大仇,所有臣民也可以彰显一身清白!”

    部属们都劝他登极称帝,但他为了表示谦虚,只用原来长乐王的头衔,主持朝廷政务,各亲王都降为公,让东阳公慕容根担任政府左副行政长官,改慕容宝的谥号为惠闵皇帝,祭庙称烈宗。

    大事进展顺利,但仍领兵在外的慕容奇却有些不满,认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大辛苦,反而让慕容盛得了便宜,于是拒绝了复员的号令,率军三万人挺进到横构,准备与慕容盛一较高低。

    横沟距龙城十里左右,慕容盛亲自出城迎战,大破慕容奇,诛杀其党羽一百多人,然后下令慕容奇自杀了事。

    慕容恪的子孙至此全部死绝。

    龙城终于恢复平静,慕容盛可以专心重组政府了,任命河间公慕容熙为高级咨询官、车骑大将军、中央禁军总监、京畿卫戍总司令,城阳公慕容元为首都卫戍司令官,其他参与龙城政变的所有将领都获得了相应封赏,且都晋封公爵。

    慕容元是慕容宝的儿子,经过数月的战乱,龙城的慕容家族人丁凋零,十几岁的年轻人都成了独当一面的国家重臣。

    慕容盛以复仇起家,上位后仍然一副苦大仇深的作派,慕容崇因为曾被段速骨利用,并对慕容宝造成极大伤害,慕容盛很快就以勾结乱党之名,让慕容崇与其弟慕容澄自杀,既为亡父出了口恶气,又断绝了慕容崇兄弟另起炉灶的威胁。

    其实慕容崇只不是被别人当枪使罢了,他自己哪有什么邪念,起码此时是没有的,但慕容盛的成功之路虽然传奇,却也正如此,慕容盛担心被别人炮制,索性把所有潜伏的危机全都除掉,防患未然,不只是慕容家族的人,其他参与政变的将领,不久之后也都被诬陷谋反,然后逐一杀害。

    但他有这种想法已注定不能让后燕重振了,完善自身才是关键,一味在别人身上挑毛病,还能有什么出息。

    解决了慕容崇,后燕的官员都知道慕容盛终究是要称帝的,再一次向他奉上皇帝尊号,这一次他没有继续谦让推辞,于10月17日,正式称帝,尊皇后段氏为皇太后,太妃丁氏为献庄皇后。

    段太后是慕容宝的正室,丁太后则是慕容令的正室,因为慕容令早死,丁太后守寡多年,后来意外与帅气的小兄弟慕容熙搞到了一起。

    新朝廷建立,几乎所有人都得到了不错的回馈,唯独慕容盛自己的老婆却要承受巨大的痛苦,非但没有受到任何优待,若非丁太后等人的保全,险些被慕容盛诛杀,但仍旧被限制一生都不能当皇后。

    可怜的兰妃为了丈夫而背叛了父亲,可是当父亲身死,丈夫却把自己一脚踢开,人情之冷漠何以言说!

    (本章完)

第252章 殷王二乱() 
26岁的慕容盛复仇成功,并让后燕政权得以延续,虽然他不算是合格的国君,个人修养也一般,但有此建树,仍不失为慕容家的好孩子。

    拓跋珪因为要着力于新征服地区的战后重建工作,短期内顾不上辽东的后燕小国,双方进入微妙的和平。

    于是神州大地的焦点再度回到长江以南,东晋政府积蓄多年的内乱终于彻底爆发。

    南郡公桓玄本想借着殷仲堪起兵的机会,谋求政治利益,可惜王国宝一死,殷仲堪失去了继续兵变的理由,桓玄计划泡汤。

    但他并未因此罢休,上书请求担任广州督导官一职,以扩大政治影响。

    会稽王司马道子本就忌惮桓玄,不愿让他长期待在荆州,于是顺水推舟,把他任命为交广军区司令官、广州督导官。

    桓玄接受任命,却并不想去广州赴任,仍旧在江陵与殷仲堪暗中谋划。

    与此同时,豫州督导官庾楷,因为司马道子强行分割他的四个郡划入了江州督导官王愉所辖的军区,上疏争辩:“江州位于内地,而西府却与贼寇相接,不应分给王愉管辖。”

    换作以前,庾楷只能吃哑巴亏,但此时中央已经失去了威望,地方官员自然不会逆来顺受。

    可是司马道子正在培植自己的势力,果断无视了庾楷的意见,庾楷大为恼怒,立即派儿子庾鸿前往游说徐兖二州督导官王恭,劝道:“司马尚之兄弟掌握权柄以来,作威作福,更超过王国宝,最近正打算假借朝廷的力量,消弱地方军区的实力,一旦他们的阴谋得逞,岂有我们的立足之地!现在应该趁还来得及,早做打算!”

    王恭早有此意,于是派人转告殷仲堪和桓玄,约定日期,大军同时开赴京师。

    殷桓二人便联合党羽亲信,推举王恭为盟主,正式与中央决裂。

    但这时全国戒严,码头关卡,搜查盘问十分紧张,殷仲堪只得把计划写在斜裁的绢绸上,然后密藏在箭杆之中,装上箭头,外面再涂上油漆,几经辗转,通过庾楷传送给王恭。

    王恭接到后,折断箭杆,取出书信,发现绢绸剪角处抽丝严重,纹路紊乱,无法证明是殷仲堪所写,反而认为是庾楷伪造,因为殷仲堪去年曾经有过违背盟约、不依照日期发动的记录,王恭也不理殷仲堪的日期,准备先行出兵。

    王恭的军政官刘牢之提醒说:“你是皇帝的舅舅,会稽王是皇帝的叔叔,会稽王当国秉政,从前曾为了你而诛杀他所宠爱的王国宝和王绪,后来又把王廞的阴谋向你揭发,对将军的尊敬,已经足够,最近所做的若干人事任命虽然不太恰当,但也不是严重的过失,而且把庾楷的四个郡割给王愉,对将军有什么损失?晋阳清君侧的战事,岂可不断发动?”

    刘牢之所说不无道理,但王恭起兵的理由当然不是因为庾楷受了委屈,更不是因为朝廷的任命不恰当,而单纯就是想找升自己的威望罢了,所以不管此行有多么违背道义,多么貌似不智,也必定阻拦不了出兵的决心。

    这一次王恭仍然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但讨伐的人变成了王愉和司马尚之。

    司马道子再度懵了神,紧急派人找到庾楷,传达了自己的意思:“从前你我情如同骨肉兄弟,帷帐之中,相对酣饮,可谓至亲至爱,而今怎敢舍弃老友,与王恭那种人联手背叛,难道你已忘记昔日他对你的欺辱?一旦他掌握大权,你真的以为他会宽厚待你?性命都保不住,何谈荣华富贵?”

    庾楷顿时咆啸起来,怒斥使者:“王恭那年参加先帝葬礼,相王忧愁恐惧,束手无策,我知道事情紧急,不久就率军抵达京师,王恭这才不敢发动,一直到去年兵变,我也在等候命令行动,我侍奉相王,从没有对不起的地方!后来相王惧怕王恭,反而诛杀了王国宝与王绪两兄弟,从那时起,还有谁敢为相王效力?我庾楷焉能把我全家上下一百多口,交给别人随意诛杀!”

    使者吓得不轻,匆忙返回建康复命,司马道子顿时没了主意,司马元显对父亲说:“上次因为没有讨伐王恭的缘故,才埋下了今天祸患的种子,这一次,如果再称他的心,如他的意,太宰的大祸就在眼前。”

    司马道子已是六神无主,也不知道如何是好,索性把所有军国大事都交付给儿子,每天只顾拼命喝酒解愁。

    司马元显本年17岁,读了不少书,对文章精义和处事之道,颇有些研究,行事果断,胸怀大志,时人都赞扬他有当年司马绍的风范。

    但他毕竟只是个后生小辈,由他坐镇,丝毫不能减轻朝廷内外的恐慌情绪。

    而地方的形势则越发严峻,大战一触即发。

    殷仲堪接到王恭发难的消息,因为去年自己没有遵守承诺,为了挽回声雀,这一次反应十分迅猛,立刻动员大军整装东下。

    遗憾的是殷仲堪丝毫不懂军事,所以也不担任统帅,而把大军全都交付给南郡郡长杨佺期兄弟,让杨佺期担任前锋司令,率长江水师五千人,桓玄作为第二梯队,殷仲堪则亲率二万人垫后。

    杨佺期的祖先、东汉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杨震,一直到他的父亲杨亮,九世以来,都以才能品德闻名于世,因此对自己的家世门第颇为自负,认为东晋所有人都没有资格与他相提并论,当时有人曾把杨佺期与政府左副行政长官王珣放一起评价,杨佺期还勃然大怒。

    可是杨家人在永嘉之乱时,并没有第一时间南下避难,而是在北方坚守,虽然他们自认是有气节,可是也错过了在江南崛起的有利时机,等到后来不得不南下时,东晋已经建立,各个家族也都占据了重要位置,早已没了杨家的立足之地。

    所谓先到先得,晚到没有,杨佺期因此甚至不能与名门望族结亲,只能娶平民家的女儿,仕途也极为坎坷,经营多年也不过在军中担任副手。

    这种内外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杨佺期对朝廷极为仇视,如今遇到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当然不肯错过,不但一味撺掇殷仲堪发兵叛变,也极力争取领兵奋战,在他看来,只要有了名望功勋,杨家的风光还将重现。

    一定意义来说,桓玄和杨佺期倒是同一类人,都是自视甚高,而实际处境堪忧,让他们并肩作战,倒真的是志同道合。

    (本章完)

第253章 桓修献计() 
398年8月,杨佺期与桓玄率领舰队突然在湓口出现,江州督导官王愉没有防备,仓惶逃往临川,被桓玄的特遣部队擒获。

    大祸已经开始,司马道子让世子司马元显为剿匪司令官,然后派首都卫戍司令官王珣、右将军谢琰,联合率军讨伐王恭,谯王司马尚之则率军讨伐庾楷。

    9月10日,司马尚之在牛渚大破豫州督导官庾楷,庾楷单人匹马投奔桓玄,司马道子于是任命司马尚之为豫州督导官,其弟司马恢之为骠骑将军府军政官、兼首都建康市长,司马允之为吴国郡长、司马休之为襄城郡长,每个人都手握强大武装部队,为司马道子声援。

    几天后,桓玄在白石大破朝廷军队,与杨佺期挺进到横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