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宦 >

第219章

明宦-第219章

小说: 明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是说,如今你做了太子太保,等皇上登基便就是三孤,是瞧不上这锦衣卫里的差事了。”,杨光夔嘿嘿的笑着。

    “我是见你整日在我这里盘踞不离,约莫是盯上了我身后的这把椅子。”,唐旭反唇相讥。

    “那你还不赶快让贤?”,杨光夔哈哈大笑,作势就要把唐旭拖下来自己坐过去。

    “我昨日刚接到了兄长从蜀中发来的书信。”,笑过一场之后,唐旭招来也刚升做了所镇抚的郑瓢儿,让他领着周宣臣去卫所里商人,然后郑重其事的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向着杨光夔递了过去。

    “哦。”杨光夔立刻就反应过来,唐旭所说的兄长,应当就是马祥麟。

    “我早就想见见了。”,杨光夔目光炯炯,看起来极是期待。

    “如今蜀中已平,他致函于我之时,已是要押送叛俘赴京。”,唐旭突然觉得,兴许马祥麟和杨光夔真的会比较有共同的语言。

    一个是皇亲国戚,一个是世袭土司,都是标准的二世祖。而且都同样爱玩耍,可真正做起事情来却是有模有样。嗯还有一点,两人都有点没正经。

    “那兴许还能赶上圣上的登基大典。”,杨光夔兴奋的拍了下大腿。

    “嗯。”,唐旭微微的点了点头:“上次我去巴蜀时,银两沉重,所以走的慢。他这封书信是十日前发出的,如今应当已过西安,再过十日约莫便就可以到了。”

    “圣上刚及登基便收到这份大礼,定然欢喜,少不得也要赏你。”,杨光夔似笑非笑的看着唐旭:“是不是要”

    “不是已经赏赐过了。”,唐旭很清楚,他虽然口中说的是赏赐,可是主题却绝对不会是这个。凭他的习性,能有几样赏赐会被他放在眼里。

    “好像是赏赐过了。”,杨光夔焕然大悟一般歪了下脑袋,唐旭这个太子少保的名头,好像就是这么来的。

    “你便是整日去我那里,我也求之不得。”,唐旭又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我还是等兄长入京之后同去好了。”,杨光夔已经不满足于只和唐旭两人对饮。

    眼看着日头已经渐渐靠近了午时,略收拾了下东西,正准备去和杨光夔一起找个地方去用膳食,忽然又看见司里的门房从外头走了进来。

    “唐大人。”,门房见唐旭像是要出门的样子,连忙喊了一声。

    “嗯?”,唐旭微微点了点头。

    “唐大人,有客求见。”,门房见唐旭看着自己,忙不迭地急走几步迎上来。

    “何人?”,唐旭这个锦衣卫指挥同知,多少有些实权,平日里来往的人也不少,所以有客来访也不奇怪。

    “他只说唐大人看了这张名帖就知道。”,门房将手上拿着的一张名帖,恭恭敬敬的奉上。

    “冯犹龙?”,唐旭只看了一眼,便喜出望外。

    “快快请进来。”,唐旭挥舞着手臂,可是还没等门房转身却又立刻叫住:“不必请进来了。”

    门房诧异的看着唐旭,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做好。看同知大人的表情,明显是欣喜的,可是为何又改口不让叫进来?

    “杨兄。”,唐旭转身向着杨光夔喊道:“我这里又来了一位老友,正好一同去小酌几杯。”

    “全聚德。”,杨光夔不容置疑,斩钉截铁的回道。

    “今日不去全聚德了,孙老师在宣武门外开了家汇珍坊,我们去那里便是。”,唐旭连连摇头。

    孙承宗在唐旭的支持下开的饭馆,就叫汇珍坊,既然是唐旭在背后支撑着的,菜式和口味都和全聚德差不多。而且反正是吃饭,在哪里都差不多,虽然去汇珍坊要比去全聚德要多走上一段路程,但是不时地去几次,就当是捧个场子了。

    “孙翰林也会开店?”,杨光夔诧异的问道。唐旭支持孙承宗开店的事情,也不算什么大事,所以唐旭并未和他提起过。

    “我逼他开的。”,唐旭洋洋得意。

    “他这个做先生的,却总是被你这个做学生的逼着做事。”,杨光夔一边走着,一边在唐旭身后叹着气:“当真是师门不幸。”

    说话间,已经走到了门外。唐旭抬眼朝着四周看去,只见门外确有一人,正牵着一匹马,直直的站在路边。

    “犹龙。”,唐旭兴奋的挥了下手,脚下的步子也加快了几分。

    “唐大人。”,冯梦龙似乎也没想到唐旭居然会如此热情,一时间竟然有些不自在。

    “你从前可不是这么叫我的。”,唐旭上前一把握住冯梦龙的胳膊,转身朝着门房喊道:“替我把这位兄弟的马匹牵进去喂饱。”

    唐旭一直觉得,替别人把马喂饱,就像是当年替别人加油是一回事情。

    门房应声过来,从冯梦龙手上接过缰绳。

    “杨兄,这便是熊飞白熊经略身边的冯梦龙冯兄。”,唐旭哈哈笑着向着杨光夔说道。

    “唐大人,我”,冯梦龙显得更加拘束。

    “眼下正是午膳时分,你我正好一同去小酌几杯。”,唐旭颇有些庆幸眼下是大明朝,公务员没有工作时间禁酒令。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即使有禁酒令,对于唐少保这等级别的,也不会在限制范围内。

    “那小人就遵命了。”,冯梦龙恭恭敬敬的跟在身后。

    “冯兄何必如此。”,唐旭脸上现出一丝不悦:“当年在辽东时,你我可是以兄弟相称。”

    “在下当年鲁莽”,冯梦龙憨憨的笑了一声。

    “此人当真是你朋友?”,唐旭还没有任何表示,倒是杨光夔当先发作了起来。

    “这位是大长公主的之子,锦衣卫里的指挥佥事,杨光夔杨大人。”,唐旭尴尬的笑了一下,对着冯梦龙说道。

    “哦,见过杨大”,冯梦龙又要行礼。

    “别介。”,杨光夔却是撇了撇嘴,一把拦住冯梦龙,然后向唐旭说道:“唐贤弟,此人若是你朋友,为何竟是如此。”

    “这”,冯梦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又是在哪里得罪了这位小都爷。

    “冯兄,你我当年在辽东时,熊大人又待我如子侄,你亦是待我如兄弟。”,冯梦龙不知道怎么回事,可是唐旭却是明白:“如今唐旭虽是得了份官职,这份情义却不敢忘。”

    “唐”,冯梦龙张了张口,似乎想说些什么。

    “冯兄若是仍视我为兄弟,便不该如此。”,唐旭摇了摇头,面色有些颓然:“若是只因为唐某官职的缘故,便失了知己好友,唐旭做这个官还有什么意思。”

    “唐唐贤弟”,虽然有些勉强,可是冯梦龙仍然还是支支吾吾的改了口。

    “这便对了嘛。”,杨光夔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点了点头,也一把抓住冯梦龙的另外一支胳膊:“既是唐贤弟的好友,便也是我杨光夔好友,把酒同欢,岂不快哉?”

    “适才冯某落了俗套,还请杨兄弟莫怪。”,冯梦龙咧了咧嘴,脸上也现出几分红润。

    虽然宣武门要比只在正阳门外的草厂远些,可是仍不过一刻钟便到。

    汇珍坊里的掌柜,也是认得唐旭的,见唐旭是携人而来,立刻安排了楼上的单间。

    唐旭看了下店里的情形,虽然不如全聚德火爆,但是也坐满了大半,顿感颇为欣慰。

    “冯兄这回可是随熊大人一起前往辽东去的?”,熊廷弼重新起用的消息,唐旭是早就知道的。

    “不错。”,冯梦龙点了点头,向着唐旭敬一杯酒,以示谢意。

    “那熊大人可是也在京中?”,唐旭知道,冯梦龙对熊廷弼,向来就和郑瓢儿对自己一样,大部分情形都是追随在身边的。

    “熊大人已经先行出关上任,只命我入京办事。”,说到这里,冯梦龙的声音突然变得有些低沉。

    “哦,是为何事?”,只看冯梦龙脸上的表情,唐旭也知道他这趟差事恐怕办的不是太如意。

    “如今辽东兵马,大半在辽东巡抚王化贞手上,熊大人苦于无兵”,冯梦龙忧心忡忡的捏了捏手上的酒杯。

    “哦,是这件事情啊。”,唐旭微微的点了点头。

    其实熊廷弼无兵的事情,唐旭早就已经有了预料。只不过如今听冯梦龙直接说出来,心里头还是略微沉了一下。

    “唐贤弟,我这回来寻你,是想要”,冯梦龙眼巴巴的看着唐旭。

    “我知道。”,唐旭一抬手,止住了冯梦龙接下来的话:“你定是去兵部衙门见过张鹤鸣了。”

    “不错。”,冯梦龙点了点头:“如今兵部里只是推脱,可是辽东却军情如火,熊大人如今兴许已经赶至宁远。”

    “你还想让我替你求一道圣旨。”,即便冯梦龙不开口,唐旭也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

    “不错。”,冯梦龙又用力的点了点头:“若有圣旨在手,我便可再去兵部。”

    

第267章 一山二虎() 
(因系统排版错误,260,261章跑到244章前面去了,已经在联系编辑进行后台调整。)

    “冯兄毕竟非官场中人啊。”,唐旭深吸一口气,又慢慢的吐了出来。

    冯梦龙没有说话,只是直直的看着唐旭。

    “求一道圣旨不难。”,唐旭重新抬起头看着冯梦龙,“可是冯兄应当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冯梦龙皱紧眉头,似乎心里也是极为矛盾。

    “我听说,先帝在起用熊大人时,已经御赐过尚方剑。”,唐旭向着冯梦龙劝了一杯酒之后,开口说道。

    “嗯。”,冯梦龙点了点头。

    熊廷弼复用,乃是朱常洛生前所做的决断。辽沈失陷,可谓举国震动,朱常洛起用熊廷弼,也是颇多期望。

    “既然尚方剑无用,再加一道圣旨,也未必有用。”,唐旭抿了抿嘴唇,心里也有些忧虑。

    “难道那些兵,便就不是大明朝的兵了?”,冯梦龙看起来极为愤慨。

    “可如今熊大人有统兵之权,王化贞也有统兵之权,王化贞如今兵权在手,如何肯放?”,一山不容二虎,这个道理,唐旭向来都知道:“如今想要把兵权归于熊大人,除非撤去王化贞的辽东巡抚之职。”

    “这”冯梦龙一阵语塞。

    虽然对王化贞颇多不满,可是冯梦龙却也知道,王化贞如今毕竟是有功的。辽沈之战后,便就是他聚大军而守广宁,遏制住了建州军继续前进的脚步。这样的有功之臣,即便不赏,也不可能随意惩罚,否则难免军心不稳。

    兴许,这正是熊廷弼即使顶着辽东经略的官职,又有尚方王命在手却无可奈何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也可以解决问题,那其中的关键就是在兵部。

    所谓的巡抚,虽然一般是一省主官,可其实并不是地方官,而是归属都察院。全名很长,叫做巡抚某某地方赞理军务,简称巡抚。

    实际上,每个省的真正地方主官是主管民政的布政使和主官治安的按察使,而不是巡抚。而且巡抚也并不一定就是管辖某省,甚至一府或者但单独一地,都有可能设置一个巡抚,比如山海关和蓟州的蓟州巡抚,还有登州和莱州的登莱巡抚。

    与地方经略,总督,一般会加封六部侍郎以示威严类似,巡抚一般也会加封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头衔。而众所周知,都察院其实是没有兵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