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宦 >

第21章

明宦-第21章

小说: 明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咦!”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忽然听见洪哥儿轻轻的喝了一声,“这件看起来倒是不错。”

    唐旭跟着洪哥儿的目光去看,却见他眼睛盯上的,是一块四四方方的木料。

    “唐哥儿若是不急的话,不如买这个吧。”洪哥儿指着地上的木料对唐旭说道,“买回去后,自家寻人雕出,想雕什么便雕成什么。”

    “此事倒是不算太急”唐旭心里略算一下,离六月三十,还有十多天要等。

    “那这件多少银钱?”既然洪哥儿说好,唐旭也相信他的眼光。

    “三四,四两,也是四两。”店伙计开口回道。

    “这雕好的是四两,为何连木料也是四两。”唐旭心知,这店里的伙计看出了洪哥儿是行家,见他看上了,便想要坐地起价。

    “好木料当然要好价钱。”那伙计毕竟有点心虚,“旁边的这些,若是你要,看大小,二三两一块拿去。”

    唐旭听了,禁不住一阵摇头苦笑,不过商人本来就是为利而来,仍只能说是无可厚非。

    “那咱们便拿这块吧。”店伙计话刚说出口,便看见洪哥儿蹲下身去,抱起一块略小些的木料,“二两银子。”

    一边的李忠,反应也快,洪哥儿话音刚落,便把银子掏了出来,塞到了店伙计的手上。

    等到看着唐旭一行人兴高采烈的出门去了,才醒转过来,自己兴许竟是上了当,那位疑似行家的小哥,没准原本看上的就是那一块。不过眼下已经银货两讫,就算想要反悔也是来不及了。

    “哈哈哈哈。”洪小哥捧着木料从门里刚一走出,当下便忍不住笑了出来。

    “哥儿好一招声东击西。”唐旭没想到小正太平日里看起来人畜无害,可关键时候却有急智,也是忍不住笑道。

    “这一块,才是上好的格材。”小正太吧木料放在路边,用手拂去上面的灰尘。见侧面有一道沾上的水印,用手指一擦,便全没了痕迹。

    “唐哥儿再花上些银钱,请工匠雕了,便是一份上好的贺礼。”

    “这回多谢两位了。”唐旭掏出二两银子来,要还给主仆两人。

    洪哥儿原本还不肯要,却听唐旭说:“唐某的贺礼,哪有要哥儿出钱的道理。”

    无可奈何,只能是收了下来。

    既然见了洪哥儿,唐旭自然免不了要问起上回在卧佛寺外吟的那首诗。

    “我那首歪诗,如何竟传然到了翰林院的老爷手里?”唐旭看着小正太,眼里多少有些疑惑。和这主仆两个已经打过了几次交道,竟然不还不知道这两人的来历。

    “兴许是家里的长辈觉得唐哥儿写得好,便忍不住带去给同僚们鉴赏。”小正太吃吃的笑道。

    “哥儿家里的长辈是翰林院里的?”唐旭又问,小正太只是点头。

    既然提到了翰林院,洪哥儿和李忠两个未免要多问几句,得知唐旭果真要去应今年的恩试,都是欢喜。又拉着唐简在街道边上的茶舍里坐下,吃了几杯茶,闲聊了几句。

    等辞了洪家主仆两人后,唐旭搬着买到手的木料回到司里,便找来几个士卒问哪里有手艺好的雕工。

    五城兵马司里的这些兵卒,平日里都是走街串巷,京城里的大小几乎无所不知。当下问清楚了,亲自带着木料送了过去,要了一两的工钱,约好十日后来取,唐旭心里总算是放下一件事来。

第25章 拜师求学() 
中途唐旭去过一次兴武卫,莫国用听说唐旭居然要参加翰林院的恩考,多少是有点惊讶,不过仍然是爽快的给唐旭开具了举荐文书,并且当下就差了亲信送去兵部呈交,接着又免不了勉励了几句。

    “家母这几日里,常常是提起唐贤侄,贤侄到时万万勿要缺席。”莫国用最后倒也没忘记提醒唐旭,要来参加三十日的寿宴。

    见唐旭拍着胸脯保证必定到场,才肯放唐旭走。

    唐旭既然决议要参加翰林院里的恩考,自然免不了要再去学一学杂文策论,只是去和谁学,倒是个大问题。

    前些日子里刚结识的钱谦益,应该是个做文章的好手。不过真要去求他,唐旭还真有点抹不开面子,况且和他也算不得很熟,唐旭只能是无奈放过。

    想来想去,自己认识的竟然大多都只是武官,比如莫国用那几个,读过的书还不一定有巴掌厚,自己教他们还差不多。最后几乎绞尽脑汁,方才是想出一个人选来:自己从前的债主,孙秀才。

    虽然二三十年来,孙秀才一直都没能考上个举人,可是不能考的也不一定不能教,再不济起码也有做了二三十年文章的功底。

    正好手边有几条手下的兵卒打秋风回来匀出的草鱼,唐旭便拿草绳穿了,提着一路往孙秀才家去。

    孙秀才名叫孙伯翰,虽然常做些借贷银子的买卖,其实也并不是什么不厚道的人家。如今孙秀才正在家里潜心苦读,预备着后年的秋闱。

    见唐旭提着几条鱼上门,孙秀才自然是忍不住惊诧,等问明白来意之后,方才是恍然大悟。

    “唐哥儿要学杂文策论,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孙秀才虽然中不了举人,可到底也是个秀才公。即便是在唐旭这样的六品武官面前,仍是忍不住摆一摆前辈的架势。

    “只是要做杂文策略,必熟读四书五经。”即便是知道唐旭曾经读过几年私塾,作为多年的街坊,孙秀才却也不认为他能把这些现成的文章都背熟了。

    况且孙秀才的话,也并不是敷衍,无论杂文还是策论,作文章时的题材,大多都是出自四书五经。四书五经背的越熟,自然文章作起来也就更轻松。

    “这倒是没问题。”唐旭用力的点着头,极是自信的回道。

    “哦。”唐旭的回话,让孙秀才不禁有些意外,不知道唐旭的自信究竟从何而来。即便是历科中了状元的,也不敢开口说能把书中的每一字一句都记得清清楚楚。

    “那我就考你一考。”孙秀才有心要探一探唐旭的深浅。

    “论语…述而第七中的第七句,唐哥儿可记得?”孙秀才开口问道。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唐哥儿立刻脱口而出。

    “第十句。”孙秀才又问。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唐哥儿仍是不假思索。

    “中庸第二十六章。”孙秀才自然是不信唐旭果然能记到只字不差,见论语难不倒唐旭,只当是正巧问上了唐旭最熟的,当下便换了一本书来考。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唐旭依然是孙秀才刚问出了口,那边就已经开始背诵了起来。

    “国风…将仲子。”孙秀才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转身拿起一本诗经捧在自己手上。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唐旭口中滔滔不绝,往往是孙秀才还没看完,他就已经背完了。

    “这这”孙秀才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作为看着唐旭长大的多年老街坊,仔细回忆起唐旭的少时,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异状。

    可再看看唐旭脸上的神情,也丝毫不像是想要来耍逗自己的模样。

    “先生可否教我学作杂文策论了?”唐哥儿很认真的问道。

    “自然可以,自然可以。”孙秀才抬起袖子,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自己浸淫诗书数十年,尚且有许多记不清楚的,唐旭却是可以做到脱口而出,简直是近乎为妖。

    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在孙秀才有限的记忆中并不太多,宋时的苏轼算是一个,本朝曾经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也是其一,这些人莫不是当时一等一的人才。

    难道我一生未能考上一个举人,最后的功名却要落在此人身上?秀才公心里迷迷糊糊的想道。

    “先生的束修,学生等明日里再送来。”既然拜孙秀才为师,那么唐旭好歹也要尊称一声“先生”。

    “不必不必。”孙秀才连连摆手,指着唐旭提来的草鱼说道:“只这些便够。”

    “我出一题你来做做看。”孙秀才兴冲冲的站起身来,吩咐小厮备好纸笔。

    “刑赏忠厚之至论。”孙伯翰沉思片刻,在纸上写下几个大字,“你便以此为题,且先做篇文章给我看。”

    “学生遵命。”虽然觉得有些难度,可是既然孙秀才已经开了口,唐旭也只能照办。

    静心坐下身来,仔细琢磨一番,方才是提起了笔。

    孙秀才也不走开,只站在唐旭身后看着,渐渐的只见眉头越锁越紧,脸上更满是不解。看到最后,终于是忍不住转身走开。

    “这些都是我做过的文章。”孙秀才走到书柜边,好生翻了一遍,才是从最底下抽出几本满是灰尘的册子来,“这些都是我当年童生试前做过的文章,你且是拿回去翻阅一二,等明日再来见我。”

    童生试?唐简先是一番愕然,紧接着又立刻明白了孙伯翰话里的意思,当下不禁有些汗颜。伸手恭恭敬敬的接过,按照吩咐拿回去细看了。

    转眼间,便就到了六月三十,从早上开始崇文门外的莫家大宅里就是人来人往。

    虽然莫国用如今已是正三品的武官,可是对于莫家来说,今日里也是难得的热闹。

    庭院当中,一座彩灯扎就的鳌山,上边立起了松鹤延年。四周的树枝上,也挂上了用金粉描出“寿”字的大红灯笼。正堂前,请来助兴的狮队,正在卖力的舞动着。

    家里的大小丫头和小厮,也都从房里涌了出来,倚在墙边兴奋地望着。

    莫老夫人也难得的穿上了大红色的喜服,端坐在正堂前,接受着往来宾客的道贺。就连卫所里的指挥同知姜鲲鹏,虽然借故推托了,却也命人送来了贺礼。

    “唐家那哥儿,如何还没来呢?”眼见着厅堂里的席位已经坐了过半,却还没见唐旭的身影,莫老夫人顿时忍不住向儿子问道。

    “唐贤侄答应过儿子,定然不会爽约。”莫国用立刻小声回道,“要不儿子派人去催催?”

    “这倒不必了。”莫老夫人抬起手来摆了几下,“这孩子如今在兵马司里任职,正是个忙碌的衙门,不比你在卫所里的清闲。”

    “母亲说的是。”莫国用点了点头,也静下心去。

    莫家的大门外,唐旭的身后跟着一辆推车,正急匆匆的朝着这里赶了过来。

    抬头望见莫家大门里已经是熙熙攘攘,立刻又加快了几分脚步。

    “唐大人可是来了,老夫人适才已经是在问起了。”大门外,王建正在巴望着,见唐旭过来了,也是立刻迎了上来。

    “惭愧。”唐旭吩咐身后的脚夫将车上的木箱卸了下来,算了银钱。随后亲自捧着,跟在王建身后朝门里走去。

    “在下拜见老夫人,拜见莫大人。”唐旭刚一进门,就看见了端坐在上席上的莫老夫人,以及陪在一边的莫国用。

    “贤侄何来之迟。”莫国用见唐旭总算是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