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宦 >

第174章

明宦-第174章

小说: 明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祥麟想去做什么,唐旭自然也是明白。不过他既然不肯叫上自己,想来也是替自己着想,不想让自己的名头沾上污点。

    毕竟马祥麟虽然是领军的将领,同时却也是实打实的“土司老爷”,又有石柱白杆兵强军在手,即便是朝廷也要多有倚仗,不会在这等小事上和他计较。而唐旭却是在朝中为官,这回来巴蜀也只是临时的委派,所要顾忌的事情也更多。

    只不过,唐旭虽然没有跟去,却也在不动声色之间,吩咐着手下的兵卒,借着入城戒备的由头,暗暗封锁住了四周的街口。

    不长一段时间过后,从马祥麟所去的方向上,一股冲天的烟尘燃起。唐旭抬头静看片刻,方才吩咐身边的随军书办记下:“城中尚有少股叛军余孽作乱,挟杀富贵之家数户,由石柱宣慰使秦良玉之子马祥麟荡平。记功一表,以备封赏。”

    虽然看多了一些文字,听多了一些话语,即便是唐旭,也是常常觉得这些所书所言未免太过黑暗。可是同时,唐大人却也不得不承认,现实有时候却要比书上写的更为黑暗。

    当然,今日的恶果虽然难咽,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当年种下的恶因。仇恨,不是这么容易被抹平的,更何况从小便在心里头埋下的种子。

    不管今日马祥麟所做是对是错,唐旭都会坚决的站在他的身后。人,固然要讲原则,但是也要看与什么人讲,有时候不讲原则恰恰反倒是最大的讲原则。

    如今光复简州,又正是大功一件,只有乘此时将此事坐实,甚至不惜说成是功劳,日后也才不会留下受人口实的机会。

    又过了片刻,从马祥麟离去的方向,又是一阵脚步声传回。马祥麟紧绷着脸,从街巷里重新奔出。

    唐旭抬首致意,微笑相迎,马祥麟眼中一红,两行热泪当下也是忍不住夺眶而出。

    

第212章 泰昌元年() 
简州一地,已经靠近重庆和泸州。如今成都城下和简州城里的叛军虽然没荡平,可是在重庆和泸州府里,仍还有数千叛军所以石柱白杆兵也暂且驻扎简州,以图后进。

    秦良玉中途回过一次石柱,又在腊月二十九赶回了简州,与唐旭和马祥麟共度新年。

    虽然在四百年后,常常有人为秦良玉究竟是土家人还是汉人争破了头,可是这样的问题若是要让唐旭来回答,恐怕唐大人只会冷笑一声的不屑回道:这样的争论,有意义么?

    即便进入了二十世纪之后,曾经学着老毛子硬折腾出了五十六户人家,并且还常常以此为荣,可是在唐旭看来,却是一桩极为可笑的事情。

    当年的大汉王朝雄踞东方,如今方才有了汉人的称呼。后来的大唐同样傲世而立,所以才又有了几乎遍布全世界的唐人街

    四海之内皆兄弟,为何反倒是要以狭隘来显示自己的博大。后世的美洲强国,分化对手的时候,常使的不正是这个调调,而他们自家却从未明确分过。等到了数十年后,发现问题丛生,想要重新纠正的时候,却方才发现覆水难收。

    无论是成都府里的朱燮元和姚宗文送来的犒赏,还是秦良玉从石柱带回来的军资中,都有不少酒肉。

    石柱兵聚作一团,垒石为灶,就釜而食,尽情吃喝。在四百年后,石柱一地属于重庆。唐大人寻思着,约莫这也能算得上是重庆火锅了。只不过这一回入川的行程未免有些仓促,竟然是忘记了带些辣椒来,近日来每每想起,都觉得极是遗憾。

    远处,简州府城的城楼上,一阵悠扬的钟声徐徐传来,唐旭不由自主的站起了身,向着远处望去。

    泰昌元年,终于到了。在原本自己所熟知的那段历史上,“泰昌”,这个年号,甚至根本没有真正被使用过,属于这个年号的,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时间。

    公元一六二一年,在历史上,属于这个年头的年号,原本应该是“天启”。可如今,不管以后如何,“泰昌”却是正式的登上历史的舞台。

    历史,真的已经改变了么?唐旭静静杵立,入神的想着。

    派人送去永宁的书信,终于也有了回应。奢寅毕竟是奢崇明的长子,奢崇明即便再是恼怒,也绝不可能完全割舍得下,仍还是答应了以罗乾象的家眷来作为交换。

    甚至就连唐旭所提出的,先派人送罗乾象家眷前来简州,再放奢寅回归的条件也答应了下来。看来奢崇明脑袋里的想法,与唐大人所预料的并没有太大差别。既然如今已是木以成舟,即便是杀了罗乾象一家,最多也就是泄个愤,哪有自家儿子的性命重要。

    罗乾象的家眷,是在正月初六送到简州的。唐旭和马祥麟,陪着罗乾象一同出城相迎。

    看得出,罗乾象的家眷虽然已经送来,可是恐怕还在永宁的时候,便就吃了不少苦头。十余号人个个衣裳褴褛,脸上也布满了一道道血痕。

    站在队伍最前的两名老者,看起来似乎应该是罗乾象的父母,眼看着儿子近在眼前,却战战兢兢的不敢上前来,只是拿两眼巴巴的朝这里张望着。

    “爹,娘,孩儿不孝”,眼看着自家亲人受苦,即便是罗乾象这样的堂堂男儿,当下也是忍耐不住,扑腾一声跪下身来,大声哭道。

    相比起罗乾象家眷的遭遇,如今的奢寅,却已经是像木偶一样任由着唐旭在摆布。

    倒也不是这位永宁土司的少当家傻了,实在是唐大人的举动,实在有些让人难以预料。

    早在今日起身之后,便有锦衣卫的番卒前来押解奢寅前去洗浴。

    奢寅原本还以为这帮锦衣卫的番子们,会乘机搞什么阴损的手段,岂料一番折腾下来,自己所想的招数不但全然没有,甚至这些番子们对自己还很客气。

    这帮锦衣卫的番子们,折磨人确实是一把好手,可是伺候起人来的手段,却也绝不含糊。不但洗澡,搓背,捏脚,样样俱全,甚至唐大人还给自己准备了一身新置办的绸面袄裳。

    再等出了南门,更是看见南门边已经摆下了一桌酒宴。如果不是早就知道唐旭要拿自己去换罗乾象的家眷,恐怕奢寅几乎以为这就是一顿断头饭。

    “奢将军。”,唐旭举起一杯简州本地蒸酿的烈酒,向着奢寅敬道:“今日在此相别,日后你我定是有再见之时。”

    奢寅当下一阵目瞪口呆,心里更是一阵阵哭笑不得。

    还再见啊,只见了这么一回,整整近三万大军,便就折损在此人的手上。甚至就连自己派去伪降的罗乾象,也不知为何,忽得对此人死心塌地,视之犹如再生父母。

    如果有可能,自己一辈子也不想再见到此人。想到这里,奢寅却猛然间却又觉得,唐旭的话中似乎有话于是当下又重新绷紧了脸,木然的从唐旭手上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紧接着看也不看桌上的饭菜一眼,径直朝着对面走去。

    对面的永宁兵见奢寅走来,也立刻解开捆绑在罗乾象家眷身上的绳索,从面前推出。这边早已有十余名明军迎上,将一行人接回。罗乾象与家人团聚一处,顿时也是忍不住一阵抱头大哭。

    “送奢将军上路。”,唐旭见奢寅已经走到了当中,嘴角微微的泛起一丝笑来,向着站在身边的郑瓢儿点了点头。郑瓢儿会意,立刻便回过身来,朝城门里大吼一声。

    只听喊声尚且未绝,城门里“呼啦啦”的便立刻拥出一大群人来。

    正在闷头朝前走着的奢寅,当下也是吓了一跳,以为唐大人想要反悔,连忙疾奔几步。

    跑了几步之后,却发现并未有人追来,这才壮着胆子朝身后看了一眼。这一看,当下不禁又是愣了一下。

    只见刚刚从城门里涌出的那一群人,眼下都正在唐旭身边站定了。手中虽然器械整齐,可拿的却不是刀枪弓弩等物。再仔细看去,竟是琵琶,二胡,云板等一干物什。

    在唐旭身边站定之后,便立刻就是一阵吹拉弹唱。

    “恭送奢将军回府。”,还有几个手上什么都没有拿的,直接扯开了嗓子朝自己这里大声的喊着。

    “奢将军且记好了。”,队伍打头的唐旭,倒也没闲着,同样扯开的嗓子朝自己这里喊道:“令尊虽有一时糊涂,可是朝廷隆恩,将军回归之后只要耐心劝诫,让令尊纳表谢罪,朝廷可以既往不咎。”

    “当今皇上,亦是厚德,不止是贵方。西南诸部愿继续为朝廷效劳者,一律优厚之。”

    奢寅顿时脚下一个踉跄,几乎栽倒在地上。

    “若我也是与那几人揣着同样心思,听闻此事之后,恐怕也是要犹豫一番。”,马祥麟强忍住笑意,压低声音在唐旭身边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其实他们若是当真肯安心度日,也未必不是好事。”,听了马祥麟的话,唐旭竟然也忽然短短失神片刻。

    “只不过,有一地兴许却是例外。”

    “近贤说的是?”,马祥麟似乎也已经想到,可是却没有说出来,反倒是向着唐旭问道。

    “水西安家。”,唐旭也略压低了声音,小声回道。

    水西安家,在西南一地苦心经营了上千年的水西安家,早已成为西南巨擎,其势太盛,太强。

    而如今在水西军权在握的安邦彦,虽然其起兵的缘由多少有些是因为奢崇明,可是唐旭却也知道,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实际上无非是野心两个字而已。

    野心,赤裸裸的野心。

    水西安家太盛太强,强盛到朝廷在西南一地的威严,从前也时常需要仰仗水西安家来维持,强盛到骆养性在贵阳城里足足周旋了半月,也未能得到个明确的答复。

    贵州巡抚李标,虽然与姚宗文乃是同年,见了骆养性所执的书信之后,对骆养性等人也是愈加的恭敬,可是若谈到正经的事情未免吞吞吐吐。

    到后来,甚至干脆使出了“绕字诀”,贵阳城里的大小官员轮番上阵,“热情宴请”远道而来的骆养性一行。

    其中的绝大部分,虽然还闹不明白其中的究竟,不过既然巡抚大人私底下有吩咐,又能和锦衣卫里的要人攀附上关系也不是什么坏事儿,于是乎一时间一个个也是乐此不疲。骆养性虽然有些不耐,可是如今既然有求于人,也只能硬着头皮逐一应付。

    骆养性当然知道这几位贵阳城里的关键,所揣的是什么心思。

    水西安家,如今虽是有那么几分异动的迹象,可是毕竟不还是没反嘛。既然没反,那么日子就还能过得去。泱泱天朝大国用兵,向来讲究的都是一个师出有名嘛。

    若是一个不小心,闹出了什么动静来,果真逼得这帮土司老爷当真起兵或者提前起兵,没准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官逼民反的名头就会落到自己身上。

    至于水西安家到底会不会反,除了李标兴许还想过几分外,其余的大部分估计根本不想去深究。水西安家虽然强盛,可是土司兵毕竟不善于攻城,贵阳城城高壁深,就算打不过,躲藏起来等朝廷的援军还是可以的。

    

第213章 烫手秤砣() 
眼看着日子已经到了正月,骆养性却是觉得,这个年自己过的一点都不安稳。

    除了贵阳城里的官员们,依旧是在与自己周旋之外,当然也只限于周旋,之前留守在大方和谷里等地的暗探,却是不停的发来信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