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陆游在北宋 >

第167章

陆游在北宋-第167章

小说: 陆游在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契丹军队占着人数上的优势,更兼士卒作战勇猛,平日里很少将宋军放在眼里。但这次的宋军绝对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不但强占了先机,更一改往日懦弱的作风,冲杀起来竟也格外的凶猛。

    战争最后的胜利并不一定取决于人书的多少,一队士兵往往有战胜十倍于己的敌人,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将官战术运用得力,士兵勇猛无前。

    当高彻率先在契丹军中撕开一条口子之后,契丹的阵容终于被动摇起来,而这种动摇很快就波及全局,没多久就开始后退,接着就是全线溃退。

    陆游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引领大军直追出三十多里,一直追到涿州城下才罢手。是役,契丹折损五六万人,宋军也有近两万人的伤亡。

    次战最大的收获不单是首站告捷那么简单,不但狠狠地打击的契丹的嚣张气焰,更主要的是缴获了由冯唐研制出来的最新火炮,有了这东西,攻打涿州城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契丹人马损失虽大,但并未动其根本,所以陆游再同众将商议下,决定将攻城的方式改为由火炮打头阵,这样就可避免最大的伤亡。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宋军再没有主动出战,都是用火炮轰击契丹的阵营,而契丹若是出营来战,也只用弓箭来招呼,根本就不给契丹铁骑靠近的机会。

    契丹军队被陆游的这种打法弄得都快崩溃了,而对士气的打击尤为巨大。一种厌战情绪已经在营中慢慢蔓延开来。

    陆游最近养成了个好习惯,就是每天都要登高去看一看契丹的大营,对于他一个曾亲身同契丹人打过交道的人来说,当然明白自己这种打法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大人,您发现了吗?这两天契丹出动的次数可是越来越少了,我敢断定,前营除了一些做样子的卫兵外,几乎都已经撤走了”吴起看着远处的契丹大营笑眯眯地说着。

    “大人,我觉得该是我们全面进攻的时候了,不知大人还在等什么?”高彻不无疑惑地看着陆游问道。

    陆游未置可否地笑了笑,转头看了看吴起“还记得上京是什么样吗?有没有兴趣再去一趟?”

    “大人准备一股做气打到上京去?”高彻抢在吴起的前面插话道,脸上满是又惊又喜的神情。

    “有什么不可以的吗?”陆游心中已经打定主意,这次一定要彻底解决大宋北疆的边患。

    几个人正说着,就见一名中军快步来到台前,躬身施礼“禀大人,杨将军有信送到”说着将手里的信卷递了过来。

    吴起接过转交给陆游。陆游打开看了几眼后,嘴角泛起一丝微笑。

    “杨兄果然没有令人失望,传令下去,停止对契丹的袭扰,三日后对契丹发动总攻”

    陆游此时的心情再好不过了,原来是杨延昭在信上告诉他,已经扫平雁门关一带的州郡,不日就将率军与他会师在涿州城下,这还不算,老刀等人的军队也将于今日抵达。有了这些条件,此战若是再不取胜,真的就是白重生一回了。

    秋风瑟瑟,艳阳高照,这样的好天气不论对主功还是主守的一方都是好事。

    就在杨延昭等各路人马云集涿州准备对契丹军队发起总攻的时候,一份让人意想不到的圣旨从京中传了过来。

    “奉天呈运,皇帝诏曰,大元帅陆游劳苦功高,克顽敌,扬我国威于域外,朕心甚慰。现契丹已经主动送表愿意归还燕云十六州,卿等待接收燕云之后,即可凯旋,归京之后在论功行赏,钦此”

    传旨太监读完圣旨,笑眯眯地伸手扶起还愣在地上的陆游。

    “陆大人,陛下听说前线大捷的消息后高兴的不得了,着实夸奖您能干,以咱家看,大人此次回京不封亲王也是个郡王,到时候可以不要忘了咱家碍”

    太监后面说了什么,陆游已经记不清了,只觉得脑子里乱哄哄的。

    “契丹主动把燕云十六州还回来了,这么说这次北伐就这么完了?可事情有这么简单吗?”

    一旁的杨延昭及高彻等人可不干了,现在明摆着可以一股做气将契丹全部消灭,就这么撤回去岂不太可惜了?立时瞪起眼睛就要发作。

    相对之下,吴起还理智些“公公,您从京里来,能把事情说的再清楚些吗?”

    传旨太监原本指望着混点赏钱什么的,眼下见众将这副表情,顿时满心的不是滋味,直到吴起把一块银子塞到他手里,才不情愿地开口说话。

    “契丹使者折回不但带来了燕云十六州的地图,而且还送来了元僖和赵普的人头,陛下不忍见士卒远征,这才下令退兵的”

    前几天还一心要打到上京去,此时被这盆冷水浇过之后,陆游一下什么心情都没有了,感觉人都被抽空了一样。也没有理会众将,一个人慢步向帐外走去。

    杨延昭见状,向吴起使了个眼色,示意吴起把传旨太监送下去休息,然后快步追着陆游走出帐去。

    “陆兄,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眼下正是彻底解决契丹的时候,错过这个现在可就再没有机会了”

    杨延昭的心情陆游当然能理解,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可之后呢?即便彻底解决契丹,元侃会怎么看自己?还有那个已经坐上皇后位置的潘皇后。即便是暂时不把自己怎么样,还有这些将士们,自己忍心看他们因自己受牵连吗?

    陆游只感觉心中一阵疲倦,没有回答杨延昭的话,仰头看着天上的浮云,思绪也跟着漂浮起来“人说伴君如伴虎,我还总觉得这句话不会应验在元侃身上,看来我真是大错特错了,燕云十六州既然已经收回来,我还留在这有什么意义?该是走的时候了”

    转过头看着杨延昭,淡然一笑道:“其实这是我们早该料到的,只不过早来了些而已,这里的事就交给你了,我要回家一趟,然后”尽管同杨延昭感情深厚,可这事毕竟不是谁都能告诉的,所以决定待走了之后给他留封信把事情说清楚。

    杨延昭显然是误会了陆游的意思,沉吟一下才道:“若是能有你直接回京面陈陛下也好,也可让陛下了解一下前方的形势及将士们的心思,务必要让陛下收回成命”

    陆游无言地笑了笑,以杨延昭的聪明当然看的出陆游眼中的无奈与失落。杨延昭也不是毛头小伙子,当然知道冲动会有什么后果,只希望陆游此去京城能带回继续北伐的圣旨。

    同杨延昭一样,很多将领都以为陆游此去京城是要向皇帝请旨,只有老刀等少数几个人知道陆游的心思。

    陆游身为被伐大元帅,挑选卫队是在正常不过了。由老刀和小七亲自挑选一批绝对忠诚的部下之后,陆游带队离开军营,却没有回龙冈,而是直奔澄州。

    只有少数几人知道,陆游早就派了无名去家中把家眷都接上,由另一条路去澄州。

    澄州的梁子溪早接到陆游的指令,备好了出海的船只。梁子溪虽不知道陆游此举何意,但有一点他是时刻铭记在心头的,就是不论陆游让他干什么,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执行。

    最让陆游没有想到的却是高丽国王再听说陆游的北伐大军取胜之后,主动把贞贤送了回来。两人相见恍如隔世,激动的心情自不必说,有一样两人却是知道的,那就是在今后的日子里,谁也不会再离开谁了。

    无名他们很快就赶到了,众人准备停当,扬帆起航。梁子溪在知道陆游的真实意图后,并没什么意外之处,按他的话说,他也早已经厌倦了官场的勾心斗角,若不是掂着报答陆游,也早就归隐了。

    一千多年前的台湾是什么样陆游虽不知道,但他相信,带着这样一支队伍,什么样的困难都会克服的。

    身边人员欢声不断,远处是一望无际的海平面,陆游的心情渐渐好起来,回首望着越来越远的陆地,心中默默祈祷起来。

    “元侃,能为你做的,我已经都做了,但愿你能善待百姓,做一个名留青史的明君”

    此时远在京城的元侃也收到了陆游的辞别信,愤怒陆游不辞而别的同时,心中也难免感念陆游对自己做出的一切。

    看着天边昏昏欲睡的夕阳,心中默默念叨着“陆兄,愿你一路走好,不论你怎么想,元侃一直当你是最好的朋友”

    全书完
145464 。
14546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