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

第348章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第348章

小说: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宪兵立即出动,毕竟都是军中袍泽。宪兵们也仅仅是手持军棍殴打抗议士兵。

    但是殴打抗议士兵这一行为却引起了众怒,原本因为或是被克扣心存怒气的士兵在青年军官的带动之下,立即返回军营拿出武器与米振标的亲兵和宪兵们展开战斗。首先退去的是宪兵们,宪兵们的伙食也被克扣了,他们本身也不满,而且宪兵队队长也是牙克石军校毕业,他立即率领宪兵加入抗议人群中。

    数十名米振标的亲兵在这场冲突中死亡,甚至米振标的亲信一个军务官跑来想要讲话,便被人一枪打中当场死亡。随后,暴怒的士兵们围住了第十师的师部。要求严惩贪墨军官,严肃军纪,要求米振标下野。

    第十师哗变的消息震惊了人,因为在东北边防军开始组建到现在从未发生过士兵哗变,王茂如珍惜士卒是出了名的。一个个都把王茂如视作偶像怎会哗变。

    王茂如仔细听着完汇报之后觉得有些麻烦,毅军军官嫌现在赚的比以前少,因此克扣士卒待遇,普通士兵们仗着军队中王茂如派进去的激进派青年军官的集体以下克上,强烈要求把毅军出身的队官们挤走,双方爆发很大矛盾。当然。这其中牙克石军校出身的青年军官想要谋取权力的味道也很重,毕竟这么多毅军军官也并非人都在贪污,有些是被迫而已,上官都贪了一些,下官不贪怎能共进退呢?这也是中国人为官的一大特点,上行下效。

    考验自己的新参谋长的能力,王茂如便问熊炳涛如何看待此事。熊炳涛早就心知知道王茂如早就对毅军军官不满,但是此时大军在国外战斗,若是一下子吞并了毅军肯定不好,便将自己的想法和顾及一一说明开来。

    王茂如听得仔细,点头说道:“你的顾及我都想到了,说一下你的解决办法。”

    熊炳涛道:“本次哗变肯定是要杀掉那些贪墨的军伙官,至于背后的毅军军官却不能杀,但是可以调走,分别调到其他军队中担任平级军官,咱们只要把米振标架空就足以掌控毅军。”

    王茂如点点头,道:“这事儿呢,得慢慢来,调派军官的事儿,等到了喀山前线再说吧。行军过程之中还是保持不变。”第十师军中士兵们有多年的战斗经验,并非战斗力弱小,只是他们之前装备太差,军饷不足,再加上长官慵懒养成散漫的性子。但是若是真的打起来,这些老兵油子们的战斗力远远超过热血青年军官。

    随后第一集团军司令部做出对第十师哗变相关人员做出惩罚,哗变士兵事出有因,因此法不责众不予以惩罚,而克扣军粮的军伙官一律枪毙。在一百多个军伙官被杀之后,军伙官全部从士兵之中选拔。事实上王茂如也知道这次杀了一百多军伙官,其中定然有许多事冤枉的,很多人都是被米振标等队官逼着替他们贪墨。可此时他不能动米振标等人,只能牺牲这些棋子了,基本稳定了军士们的情绪,但毅军贪墨军官和青年军官之间的对立情绪却没有消除,甚至更加深了。

    压制住了第十师哗变,王茂如热情招待了米振标等人,安抚他们不要多想,既然作为自己的属下,他们一定没事。但是贪墨军粮导致士兵哗变肯定要死人的,我知道死的都是你们的心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米振标等人自然也知道这件事闹大了不好,便老老实实地接受了王茂如的安排。

    完毕之后中国干涉军启程乘坐西伯利亚铁路向乌发前线开赴,经过了郁郁葱葱的西伯利亚大森林之后,四月底的时候,中国干涉军第一集团军抵达乌发前线,而此时巴黎和会已经到谈判的最关键时刻。

    沙皇尼古拉二世将沙俄帝国总指挥部就设在了乌发,皇帝亲临第一线坐镇,沙俄的士兵倍增勇气,接连打退了苏俄的几次进攻。但是沙俄同样损失惨重,粮食、武器、弹药、医用品、军衣、甚至工具都缺少,依靠一个西伯利亚大铁路日日夜夜运抵也运不过来。这西伯利亚大铁路不但要运送物资,还要运送补给,并且还时时刻刻受到苏俄游击队的袭扰。

    抵达乌法之后王茂如又一次见到了在车站迎接的老朋友别列维尔杰,只是这次两人的关系又不一样了,当初别列维尔杰是雇佣军师长,现在是沙俄皇家陆军总参谋长。

    “亲爱的王,我们又见面了。”别列维尔杰如今留起了大胡子,面容憔悴了许多,也粗狂了许多,但是军装军靴还保持着干净与整洁,他热情地拥抱了一下王茂如,说:“欢迎你的到来。”

    王茂如笑道:“好久不见啊安德烈老朋友,一别两年多了,你可是苍老了许多啊。”

    别列维尔杰苦笑道:“没有办法,我们要面临的对手是世界上最为邪恶的组织啊。”王茂如听到他的讲话,哈哈笑了起来。两人再一次谈起了往事与最近的形式,得知原本在鄂木斯克集结军队的第三集团军因为前线战事紧急,不得不提前出发,这也是为什么没有按照原计划在鄂木斯克会和图列切尔会和。

    说道图列切尔,别列维尔杰神色黯淡下来,说:“哈塞克。图列切尔在上个月喀山主战场为国捐躯了。”于是讲起来第三次喀山会战来,双方在喀山投入了百万兵力彼此攻击,苏俄方便第1集团军第4集团军两个集团军久攻喀山而不下,苏俄损失三十多万兵力,东方面军司令瓦采季斯被免职,由加米涅夫接任东方面军司令。

    加米涅夫代替瓦采季斯担任东方面军总司令不仅仅因为瓦采季斯对沙俄白军作战不利,还有一个原因是苏俄内部争权的结果,瓦采季斯是红军缔造者托洛斯基的忠实手下,而列宁对托洛茨基的渐渐成长心生警惕,于是而此时加米涅夫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特派员对抗苏俄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托洛茨基。

    一向与托洛茨基有仇的斯大林也跳出来随后数次发起弹劾,指责托洛茨基种种不力,在列宁的拨动和调和下展开了不见血的政治搏斗。而此时瓦采季斯损兵折将,于是斯大林和加米涅夫将矛头对准托洛茨基的手下瓦采季斯。最终苏俄最高军事委员会讨论决定由加米涅夫担任前线特派员接替瓦采季斯担任苏俄东方面军总司令。

    加米涅夫这个工程师出身的军官上任东方面军负责人的第一仗,就给了沙俄方面一个下马威。。。)

卷三 千古奇功 第四百七十三章 复杂的沙皇俄国() 
从后方匆匆赶来的图列切尔沙俄第三集团军按照沙俄总参谋部计划,全歼喀山阵地的苏俄七十多万军队,便从喀山以北四百余公里的伊热夫斯克包抄过去。

    如果包抄歼灭战如果成功,将几乎使得苏俄第1第2第3第4第5第8第9集团军七十余万红军万劫不复。

    但是沙俄总参谋部却忽略了一个非常的因素,第三集团军并不是第一集团军,第一集团军大部分都是志愿兵和反布尔什维克分子组成,他们大多数都是在后方通过二选一抓兵丁组成的士兵。因此第三集团军士兵们士气本就很低落,行军就拖拖拉拉,又都是新兵组成的部队,军纪很差导致路上有诸多逃兵。

    这些逃兵被苏俄军队发现之后,被苏俄第4集团军司令伏龙芝得到了情报,他对此极为重视立即找到司令员加米涅夫汇报。

    加米涅夫让伏龙芝制定一份军事行动计划,要快,伏龙芝连夜策划出一份作战计划,随后加米涅夫命令红军第1、4集团军不动声色对吃,亲自率领十个师率军回身一击,反而将沙俄第三集团军包围起来。

    得到第三集团军求救信的沙俄总司令高尔察克立即率领第一集团军支援图列切尔的军队。这导致了苏俄和沙俄士兵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乱战之中图列切尔被一发炮弹单片击中身亡。

    而司令的突然身亡对第三集团军士气打击非常巨大,该集团军二十二万人。因为大多是新兵组成,被围之后原本士气低落。司令身亡之后全集团军慌乱了起来,导致最终第三集团军仅有不到一半士兵逃了出来,沙俄方面一个战役就损失十余万军队。

    这一战让沙俄军队元气大伤,防止被围,高尔察克不得不率军返回喀山防线进行布局。由此开始局势逐渐对苏俄渐渐有利了,俄国内战的天平开始了慢慢的转变。

    重组第三集团军。沙皇尼古拉二世委任图巴涅夫的基朵诺夫担任该集团军司令。而在失去了心腹手下图列切尔的总参谋长别列维尔杰忍着悲痛,千方百计调集士兵补充了第三集团军十万军队。这些士兵还甚至不如之前的新兵,大家只能在战争中学会成长。

    王茂如沿路也看到了俄国士兵。看到的很多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们茫然地抱着一支枪,眼神之中充满了惊恐。

    尽管别列维尔杰对王茂如和中**队的到来表示非常欢迎。然而似乎其他俄国将军对他们中国人很是反感,并且言语和态度有些白种人至上的傲慢与偏见。

    坐在汽车上王茂如忧心忡忡,担忧这些人对中**队的态度,尤其是不想让中**队被分割使用。

    别列维尔杰安慰道:“亲爱的朋友,不要理会这些人,帝国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他们却仍然沉浸在帝国百年的荣耀中不去思考现实。这也是为什么皇帝陛下任命我为总参谋长的原因,如果仍然是他们这些傲慢的将军们做指挥的,恐怕这是难以和那些无所不用其极的苏俄对抗的。沙皇俄国需要新鲜血液,不是那些死板的贵族将军。”他忘记了自己也是个贵族将军了。

    在从与别列维尔杰的谈话中王茂如也了解到一些国内不知道的信息。例如沙俄政府内部此时划分为几大势力,在与苏俄战斗的过程之中这几个势力也在相互争权夺利。身死的图列切尔和别列维尔杰就属于一派,而信任第三集团军司令基诺朵夫则与副总理图巴涅夫是一派。

    尽管有俄皇尼古拉二世,但是别列维尔杰这个曾经在中东路战争之中顾全大局投降的将军却被其他将领排斥。

    他们认为别列维尔杰身为贵族却向一支中**队投降是大俄罗斯帝国的耻辱,而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这样的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居然做了他们的总参谋长。别列维尔杰的除了他原来的部下卡拉切夫、科尔尼洛夫、图列切尔已阵亡之外只有总理雅克维肖申科,作为他的朋友他。在图列切尔死后,第三集团军遭到其他军方高级将领的弹劾,尤其是大家对别列维尔杰指挥图列切尔从右翼包抄苏俄军队反倒致使沙俄军队伤亡惨重一事,他们纷纷起身指责。

    尼古拉二世因为众人的压力,不得不将第三集团军交给了副总理图巴涅夫的人基诺朵夫。

    如今的沙俄帝国内部也分成几个党派。以总参谋长别列维尔杰为首的远东帮。这些人都是曾经在远东作战的将领,站前由于远东军事力量保存最为完整,因此前期远东帮也是实力最为强大的,但后期沙皇抛弃了远东帮。

    以副总理图巴涅夫为首的莫斯科帮,他们是从莫斯科逃离出来的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官员和军官组成的一伙儿人,这些人的能量也非常强大,他们与国外各国政府交际非常要好。

    以高尔察克为首的军官帮,这些人才是沙俄政府的主要力量,其中高尔察克作为全俄最高总司令手下军官无数,而他本人则是从苏俄手中逃出生天,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