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

第218章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第218章

小说: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茂如对待敌人是残忍的,第二次收复中东铁路之战,他出动四个师九万余人,而俄军方面苏维埃红俄初期不足两万余人,白俄军队八千余人。但是在真正的收复哈尔滨之前,红俄白俄双方已经损失惨重,甚至红俄的精锐力量已经折戟在中东铁路司令部前,因此王茂如倒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卷三千古奇功 第312章 兄弟先走;等我随后() 
在第二次收复中东铁路中前后,〖中〗国方面共计收拢战俘一万四千人,然而在最后关头,王茂如强令战俘发起自杀式冲锋,攻克中东铁路司令部。仅一天的时间,死在中东铁路司令部〖广〗场前的战俘就有四千人之多,铁路〖广〗场简直成了屠宰场。

    而在战俘身后的督战队,也将逃跑的战俘处决,人数高达一千人之多,等到全部占领中东铁路司令部后,与白俄同归于尽被炮弹和**包炸死的也高达一千多人,伤者更是不计其数。最终活下来的战俘仅有七千余人,其中身体健康的只有三千余人了,三千余人战俘重伤或者轻伤的战俘,另外有接近两千的难民也囊裹在俘虏之中。

    对于这些战俘,王茂如下令能够救治的救治,并连同健康者迅速转移到齐齐哈尔的矿山中开矿,而重伤者则在医院中以救治的名义秘密处决。当然,这些战俘也被分门别类,鉴定的红俄被分一类,白俄分一类,闹事的分一类,难民被分一类,很多红俄的骨干都被秘密处决,不管他们是主动投降还是被动投降。而至于白俄士兵,待遇稍好一点,王茂如将他们分了出来,问他们是否愿意当雇佣兵,很多白俄士兵都欣然接受。白俄士兵明显比红俄士兵更具有战斗力,他们才是真正的职业军人,王茂如留下来不到六百人的白俄雇佣兵,这白俄雇佣兵只听王茂如一人指挥。倒是省了很多事。

    之后王茂如下令费朝贵第六师向南移动哈尔滨市。这样哈尔滨东有第三师,哈尔滨南有第二师,哈尔滨市内有第一师和第六师。

    防止长春的外阿穆尔军区俄国东西伯利亚第三兵团,王茂如下令,令第六师与第一师共同协防双城堡,准备迎击长春的东西伯利亚第三兵团的随时反扑。下令第二师撤回哈尔滨进行修正和补充,作为第二梯队。同时王茂如紧急命令后方的郭松龄,在呼伦城将归国铁路工人迅速组建为补充旅,两万人临时组建的三个补充旅支援上来,补充各个部队中损失的士兵。

    这三个补充旅是当初曾经在俄国远东修筑铁路遭到俄国人迫害的〖中〗国工人。对俄国人充满了仇恨。而其中宣扬布尔什维克主义的人,也被秘密地调走,不知所踪了。

    支援宫小旗第四师在满洲里的战斗,王茂如下令盖天久的第五师从齐齐哈尔调往呼伦贝尔。支援宫小旗的战斗。委任宫小旗为黑龙江陆军西路军总指挥,盖天久为副总指挥。事实上,第五师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就是原警卫旅和原宫小旗所属的骑兵旅,而汲金纯的奉军改编而成的第十五旅怎看也让人不放心。不过正是因为宫小旗是骑兵将领出身,第五师划归他指挥之后,将发挥更大的战斗力。

    收复之后的哈尔滨破败不堪,经过两次战役和数次战斗,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如今变得残垣断壁,家园尽毁。许多百姓面对虽然是回到祖国怀抱却是废墟一片断家,心中百味俱全。

    王茂如在占领哈尔滨之后,首先宣布,黑龙江陆军不会侵犯各国在哈尔滨的利益和权力,保证各国侨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邀请吉林督军孟恩远商讨如何安顿哈尔滨,组成黑吉联军。王茂如主动让贤,将黑吉联军的总司令位置让给孟恩远,自己只担任副总司令和总参谋长。

    此时的北京政府方面。原本段祺瑞还拿着陆军部长的架子,要求王茂如出兵欧洲呢,却不想王茂如突然袭击俄国人,两周之内,收复哈尔滨和中东铁路西路段。歼灭俄国人五人余人实则有出入,并且大部分是主动投降以及俄军自相残杀结果。尤其是哈尔滨最后一站中,赵增福要求红俄充当敢死队,死亡人数最多。

    段祺瑞也不说话了,好吧,这小子不叫二了,因为二到了极致,居然干掉了中东路的俄国东西伯利亚第四兵团了。想当初俄国一个兵团都能直接打到〖中〗国首都,却没想到被王茂如歼灭在哈尔滨中。

    也正是由于哈尔滨的俄国东西伯利亚第四兵团的毁灭,身在长春的外阿穆尔军区总司令,俄军东西伯利亚第二兵团军长别列维尔杰少将害怕了。他不是霍尔瓦特那样的莽夫,霍尔瓦特的态度强硬,最终导致了第四军团的灭亡和中东铁路被收回的惨剧。于是他下令部队不要与中**队产生冲突,国内消息,并且由于俄国政府陷入混乱,他所在的部队只能自筹粮饷——自筹粮饷的意思就是,长春周围的老百姓们该受苦了。

    民国六年,公元一九一七年八月十五日,哈尔滨原圣索菲亚教堂〖广〗场,教堂已经成为一片废墟被移走,此处被临时建成了卫国英雄纪念碑,与齐齐哈尔〖自〗由〖广〗场类似的是,纪念碑后是由一排排墙面组成,墙面上刻着英雄的名字。

    在第二次收复中东铁路之战,黑龙江陆军前后战亡士兵三千九百四十二人,其中军官二百一十九人。

    其中军衔最高的是第一师第十一旅二团团长尚志库,中校军衔,在收复圣索菲亚教堂之战最后,被一名俄**官暗杀。

    年纪最小的则是一名来自吉林的名叫肈青阳年近十四岁的传信兵战士在传递情报的时候遭到俄国人冷枪打死。

    年纪最大的同样是来自吉林的崔喜福的三十八岁战士,在冲锋过程中因掩护同伴的过程中被俄国人刺刀杀死。

    此时此地,王茂如站在英雄〖广〗场前,面对英雄墙,上面的三千九百四十二个名字,举起了手中的酒,高喊道:“兄弟们,你们先走!”

    “兄弟们,你们先走!”身后数万士兵同时高呼道,这里面有第二师的士兵,有第一师第六师和第三师的伤兵,此时全都聚集此处,为战亡者开着盛大的追悼会。

    “兄弟,你们先走,等我随后就来,我死之后,也会将自己的名字刻在此处,我们生是好兄弟,死是好邻居。”王茂如高呼道“生我们是好兄弟,死,我们是好邻居。将来,我们死了,我们的名字都会刻在这里,这座碑,这个〖广〗场,将会是永远铭记我们英雄的地方,从此之后,这座〖广〗场叫做英雄〖广〗场。从此之后,每一年,每一年的今天,都是英雄纪念日。为国捐躯而死的兄弟,不能白死,他们将流芳百世,他们——”他指着英雄纪念碑,声嘶力竭地喊道:“他们是英雄,他们先我们一步而走,我们!这个国家,也许将来我们也会步他们的后尘,为国而亡。但是,我的兄弟,每一个人都不会白死,牺牲的人,我王茂如活着一天,我就养你们的父母一天,我王茂如死了,我的儿子也会养你们,我的儿子死了,我的孙子会!牺牲的人,和做出贡献的人,你们的名字永远刻在这里,供后世后代,供我们的后人铭记。以后他们会骄傲地牵着爱人的手,走到纪念碑下,指着纪念碑上的名字说:看,那是我的祖先,我的祖先是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撒的英雄,我是英雄的后代。你们的子孙后代,将永享荣誉!”他双手伸展开,问道:“告诉我,兄弟们,我们是什么?跟我一起说,我们是英雄!我们是英雄!”

    “我们是英雄!我们是英雄!”

    “……”

    声嘶力竭的叫喊响彻云霄,王茂如,王大帅不单给了他们物质上的一切,还给了他们精神上的源泉,英雄,这个词,这是个多么陌生而令人羡慕的词啊。那是只有在历史演义中出现,那是开国功臣,那是历史名人才会享受的待遇。但是我们是,秀帅说的,我们是英雄,我们死后,我们的名字将会和战友们一起刻在英雄纪念碑上,即使百年千年之后,也有人看着自己的名字高呼英雄,我们将永远记录在历史中。

    是的,信仰,一瞬间,大家似乎明白了一个东西,信仰!

    我们的信仰就是跟着秀帅,打天下,跟着秀帅,成为万古英雄。

    爱作秀的王茂如结束了演讲,举起酒杯,洒在地上,再一次高呼:“兄弟先走,等我随后!”

    “兄弟先走,等我随后!”

    “……”

    万人高呼,再一次响彻云霄,这气势凌云直达天际的呐喊,感染了观看的百姓,更惊悚了那些观看的外国人,有这样的〖中〗国人,有这样的〖中〗国士兵,〖中〗国,绝对是东方醒狮啊。

    吉林督军孟恩远不敢来到哈尔滨,这里是王茂如的地盘,万一来个鸿门宴怎么办?上次是在齐齐哈尔举行阅兵仪式,全国上下多少高官名人记者外国使官到来,王茂如即便是想动手也得掂量一下自己,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王茂如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自己吉军明显不是对手,怎能再深入虎穴。孟恩远不敢来,王茂如倒是敢去,他立即赶往吉林省会所在永吉县吉林府,倒让孟恩远很是感慨此子胆大。

    当然吉林府是孟恩远的地盘,王茂如也不得不小心翼翼,防止有心人,不过在交涉使张奎安的拉拢之下,吉林省官员对于王茂如的到来还是感到非常热切……不说别的,就是官制改革都让许多人有有了钱,再者说,人家王茂如手下华夏民族银行可是赚钱机器,跟着咱们孟督军呢,只能抢老百姓的那点余粮。

卷三千古奇功 第313章 探望伤员() 
此时远在北京的段祺瑞倒是陷入了麻烦之中,他是有心整治王茂如,然而无力北上,因为民国消停了一阵的党争再一次响起了,不出意外,还是民党率先发难。民党是不管你东北如何如何打,咱们争的就是中央,至于地方,无暇也无能为力,但是中央大义,咱们得争一争,而这个源头关于就是《临时约法》是否恢复。

    段祺瑞在王茂如的协助之下,赶走了张勋,当上了民国大总理,而后迫使王茂如负气率兵离开北京返回黑龙江省。皖系自己组建军队,实力大涨,自然也气焰嚣张起来。段祺瑞对于国会怨念极深,黎元洪将他免职就出于国会的挑唆,因此政府一重组,段祺瑞对于恢复国会就一直爱搭不惜理。

    他不爱搭理,有人爱搭理啊,1917年7月17日,孙中山率舰队由上海出发,奔赴广州,同时电邀国会议员南下组成非常国会。1917年8月1日,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开幕,选举孙中山为海陆军大元帅,陆荣廷、唐继尧为元帅。而与此同时,王茂如在哈尔滨发动第二次收复中东铁路战争。当孙中山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演说的时候,王茂如的军队长驱直入,哈尔滨与红俄白俄发生战斗。

    段祺瑞此时才意识到国会这东西固然不,但是不可不要,于是连忙召集国会议员重组过会,但是国会议员不足,段祺瑞只好自己补充议员重建国会。由于新的国会议员多为安徽与福建两省皖系势力,俗称安福系国会。民国出现两个政权并立,严重影响了国内的安定,而两个政权自然是不可能共存的。即使美国南北政府对立最终也是依靠站增进行统一,更何况自古就有大一统思想的中国。不管是段祺瑞政府还是孙中山的临时政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