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

第12章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第12章

小说: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作,指不定哪里就被暗杀了。人家连美国总统都敢暗杀,何况一个中国人?

    王茂如却拒绝全权卖出专利,他挑选了一家叫做杜邦的公司合作,要求以专利技术入股尼龙,占有65。杜邦公司可不会这么算,要求股份必须低于10。王茂如知道的前景,自然不肯答应,谈判几次之后,杜邦公司也在私下几经调查,发现的销售前景空前,于是提出建议,用钱买断股份,使王茂如的股份降到20以下,最终以八十万美元的代价,使得王茂如的尼龙股份降至。

    谈判完成,王茂如算了一下这一行欧美之旅自己赚了百万美元了。不过在得知王茂如这个华人的专利在美国大卖之后,一些美国当地的黑帮和白人社团跑过来勒索,王茂如带着二十多个手下拿枪赶跑了他们,一个队员还在与黑帮冲突的时候被射杀。王茂如决定归国了,在现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严重排华,还是回国更加安全。

    准备回到中国之前,浦继找到王茂如说:“咱们就这么空着手回国,不做什么事儿,也不行啊。”

    “你说咱们倒腾什么赚钱?”王茂如找回来几个人问。

    马晓水和崔舟毕竟在洋行做过活,马晓水建议道:“我在洋行做活,倒也知道咱国内缺什么,什么洋钉子洋火洋灯灯泡什么的,不如咱们倒腾点这个。”崔舟又补充说:“还有洋油,洋灯卖就卖一次,洋油倒是能细水长流。”

    王茂如忽然问:“倒腾军火是不是暴利润?”

    吓得几个人坐在地上,浦继苦笑道:“这军火买卖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从外国到中国的军火生意都是各大洋行把持,没听说过中国人还能做这个的。”

    马晓水摇着头说道:“这活儿爷儿您要是做,明儿洋人就派人把您的船给炸了,军火买卖是各大央行垄断的买卖。”

    “倒也是。”王茂如无奈,“那咱们还是倒腾些常用的货物吧。”不过他眼界到底是比这个世界的人开阔,买了几套做火柴和做洋灯的机器,准备回国开一家火柴厂和洋灯厂。

    转眼之间,离开中国小半年了,王茂如等人在洛杉矶乘船返回了国内。在天津的时候,王茂如前去拜会前总理唐绍仪,却得知唐绍仪前往日本去了,实在不凑巧,而唐宝琪也回到北京读书,便回到北京。

    小半年从欧洲美国回来之后,北京开了春,但是古老的北京的一切未变,仍旧是那样充满历史的沧桑感和空气中的牛马粪味儿。

    浦家这几个月倒是发生一些事儿,浦家老大浦纳因为私下参与宗室复辟被抓了进去。老贝勒倾家荡产地将这混小子救了出来。浦纳倒是因为被关了这些日子后把毒瘾给戒了,只是浦家是彻底堕落,家中的仆人遣散的遣散,走的走,只剩下几个五十几岁的老仆人从小长在贝勒府,习惯了老主人不忍离去。

    老贝勒一个人孤坐在家中,甚是荒凉,浦继回家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年前还熙熙攘攘的家里,如今孤冷的如此落败。

    因为跟王茂如做生意,这一行绕地球一圈浦继分到八万美元家中生活才宽裕起来,又添办了一些物件儿,几个离去的老人又回到贝勒府上,家中有些了人气。

    经此一役,浦家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位置,什么叫做落架的凤凰不如鸡,老贝勒在咨议局终于也每天混个那三十个大洋的月钱,权当他的酒钱。就连往日满人遗老遗少的聚会,他都不去了,自家落难的时候,这些人逃得比兔子还快。

    点关闭之后,王茂如回来没有让让马晓水和崔舟闲下来,他咨询这两人意见,这在北京开一间洋火厂和油灯场要多少钱,在哪个位置。听到两个人说的头头是道,王茂如觉得两人都挺好,都适合做个经理,便在北京开了两家工厂,一家生产烟火,一家生产油灯,两人分别作经理兼厂长。

    取名华兴火柴厂和华兴油灯厂。火柴和油灯制作简单,人工机械冲压组装,制作周期短,没有时限。王茂如亲自坐镇工厂,以四块大洋的工钱雇佣了二十个工人。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王茂如找了十几个销售人员这些人对客户实行上门销售上门推销等业务。这可是现代销售的主要手段,而在1913年初的这个时候,哪有人会用这种方式,最多就是在博览会上展示自己的商品,坐等着人家上门来。这时候的商人都秉承一个原则,酒香不怕巷子深,诚信为本,大家都是这个模式。而王茂如的销售模式这些销售人员吃尽了苦头和甜头。没法子销售人员一个月四块大洋是不假,但是不包括车马费,而且销售人员有提成。有一个销售人员凭借着嘴皮子功夫,跑去山西拿到了一千展油灯和十万盒火柴的订单,这一笔收入就提成就是二十两银子,怎能不让众人有动力。

    是由】。

第十三章 百回楼巧遇() 
第十三章百回楼巧遇

    王茂如在地球环绕一圈,除了带回生产烟火和油灯的工具之外,还带回来的国外科学书籍,都是原本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书籍,他手中有钱,便在靠近北京大学那里开了一家别具一格的书楼,找了一个叫钱秀明的前清老秀才看着书楼。之后又托人购买了的书籍充斥其中,他找到严复,委托严复给书楼起名。严复也有半年时间没见到他,再见的时候很是高兴,思前考后,提名百回楼,取义苏轼的诗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皆不免,今日栖迟哪可追”,因此取名百回楼。而在书楼中读书是不要钱的,只需要在这里做义工就可以。王茂如从国外一回来,便在北大周围开了一家书楼,供大学生们读书,这一举动顿时让四九城的人瞠目结舌。这秀盛先生莫不是发了什么才?

    严复打听之下知道,原来秀盛先生开了两家工厂,如今有房产有事业,也算是士绅一族了。他早想把他带到袁世凯幕僚中,便拉着他去到袁世凯那里求个一官半职,不过袁世凯忙着竞选总统的事儿,整日繁忙,哪里有时间理会他,看在严复面子上让他去教育部任职。严复以为王茂如会很高兴,岂料到王茂如辞官不去,下决心打理起自己的生意来。严复问他怎么不去任职,王茂如笑说:“热脸贴人冷的事儿我不干,老袁连见我一面都不见,哪知道我,这都是给先生你的面子罢了。我不愿意在教育部,那里民党都分成好几派,我去做什么?跟他们斗去?”严复也没了办法,便任由他去了,京城中达官贵人们没几个这个书楼的开设,就是个赔钱赚吆喝的事儿而已。倒是让周遭的学生受益良多,什么女子公学的,北京大学的,师范大学的,清华大学的,国立第一中学的各种学生,没事儿便跑过来读书。而一些来北京求学的学生们跑愿意来这里读书,这里有电灯,有暖炉,最的是,这里聚集着北京的青年学生。

    王茂如来的时候,看到诸多的学生在此静心,非常感到欣慰,观看之下,却发现大家看的都是外文书籍,而对于古典书籍却不甚重视。

    百回楼的构建有些与现代图书馆类似,第一层是办理登记,以及给员工住宿生活的宿舍,而且还有个小食堂,中午的时候工作人员和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吃饭。但是百回楼却不饭菜,学生如果要吃,要花几文钱,倒是这里开水。楼上一共有四层,分为古典类一层,外国类一层,科学科技类一层,最顶层则是各国报纸杂志文摘。整个百回楼投资三万两银子,都是王茂如自己出资,这在民国史上也是头一回了。

    上的二层的古典,却不见几个人,上了三楼,倒是看到很多人在看外国,走上四楼,只见七八个人在一面书写计算着,一面分析那些王茂如从外国带回来的科技书籍,能够专心致志地研究科技王茂如很是有好感。他悄悄走过去,看到这人正在图纸上画着飞机,是简陋的双层机翼螺旋桨飞机,这令他大感意外,这人居然在研究飞机。而他拿的书籍,是西方一部关于空气阻力的书籍。

    这人发觉有人站在一旁,随即抬头,道:“你是……”

    “在下百回楼主,王秀盛。”王茂如坐了下来,冲他点点头,低声道:“你在研究飞机?”

    这人局促地道:“秀盛先生,这可真是……真是你本人?”

    “自然是我本人。”王茂如呵呵一笑,“先生你也在研究飞机?”

    “秀盛先生不是认为只有冯九如先生一个人在研究飞机吧,哈哈。”

    “呵呵问先生大名。”

    “学生欧阳鹏,字鲲如,湖南邵阳人,年初来北京求学,发现学校中没有我所学,唉。”欧阳鹏摇摇头,道:“只有在这里才有一些关于飞机的资料,其他学校中没有关于飞机的文章。我本想去广州求学冯九如先生,只是没想到去年冯九如先生驾驶飞机不慎坠亡,可惜,可惜。”

    “冯如死了?”王茂如吃了一惊,方才想起来,冯如可不是民国元年的时候在飞行表演的时候坠亡的,而他坠亡的原因,说出来可笑。孙中山成立临时**政府之后,聘请冯如担任广东**军政府飞行队长,负责广东飞行队。然而所谓的广东飞行队,只有两架由冯如自己制作的飞机,除了在最开始广州政府送给他们三千鹰洋外的经费还需自筹。因此飞行队的壮大,冯如和助手不得不开飞机为广州市民表演赚钱,为商家做广告等等,才能维持飞行队的正常生存。也因此在一次飞行表演中,冯如驾驶的飞机坠落,冯如因此身亡。

    王茂如忽然有些后悔,自己早应想到,早点想到也好寻个方法提醒冯如,可惜……

    “你求学,全都自学?”王茂如问。

    “是,就在你这百回楼自学。”欧阳鹏笑道。

    看着他消瘦的脸颊,带着补丁的灰色长褂,王茂如忽然道:“这样吧,我这里缺一名三楼楼长,不知欧阳先生能否担当?”

    “三楼楼长?”

    王茂如解释道:“就是因为一些学生书籍摆回时,随手放错,你只需当晚将这些书籍摆回原位,其余时间尽可研究飞机。每个月薪水不高,也就四块鹰洋,供吃供住,还供你计算用的纸笔。当然,如果你想造飞机,我也愿个人资助你。”

    “什么?”欧阳鹏吃惊地站了起来,其他学生立即对这位打扰别人的矮个小子怒目而视,欧阳鹏不好意思地坐下去,道:“秀盛先生真相资助我造飞机?”

    “自然。”王茂如点头,“中国没了冯九如,还有有第二个冯九如,没有了冯九如,咱们就培养冯九如。你有志同道合的人,也可以我百回楼来,我是来者不拒。你一个人,怕是也很难造成飞机的。”

    “是极,是极。”欧阳鹏点头道,“我有几个朋友,可惜都北京,如果我写信给他们肯定回来,不知……”

    “放心好了,是人才,百回楼全收。”看到其他人对这里说话的两人不满,王茂如忙站起来低声道:“等下你去找钱馆长,他帮你安排好一切,就不打扰先生研究了。”

    “谢谢,谢谢。”显然欧阳鹏也不怎么擅长交际,只会称谢,王茂如也笑起来,这种人最好,那些会交际的人,哪有时间来研究学问。

    是由】。

第十四章 地痞() 
第十四章地痞

    刚一出门,就看到穿着厚厚的水蓝色冬装,俏生生站在三楼楼梯口的女孩在等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