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皇明 >

第55章

盛世皇明-第55章

小说: 盛世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莫凡自己试过去登门拜访,结果另外那几个,无一例外,基本只是问了莫凡的姓名,和身份后都一口气回绝了,连拿出自己东西的时间都没给。

    算算时间,也不够了,只好联系印书坊,让老板先就这自己有的几幅画,先做雕版。

    这个世界上识货的人很少,但是并不代表没有,莫凡只是把图片拿出来,书坊老板二话不说,就像购买过来,独家印刷,虽然这个实际所谓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根本无从提起,但是印书坊之间却是有着许多约定俗称的规矩,那就是不能超别家的书,不然,莫凡估计,这老板也不会一口气准备拿二百两来收购。

    不过莫凡可不是过来卖画的,见老板非常识货,便就和老板签下了一份合约,以后这要是莫凡拿来的东西,印刷后卖出去,出去成本,净利润四六分账吗,老板本来还想拿六成,但是莫凡说,如果要是老板的印书坊忙不过来,莫凡有权利去别的书坊加印。老板就非常痛快的同意了莫凡拿六成这个主意,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莫凡以后要出的东西,只有王家书坊才可以出。

第94章 按页卖() 
老板也不矫情,当即就命令所有工匠权利开工,开始雕刻莫凡所绘的绿珠和蕙兰的图册。

    当时的印书,可不是你把原件拿过去扫描一下,然后就可以复印了,基本上都是要一刀,一刀的去雕,一张肖像画,就能让几个雕书工没日每夜的雕刻上两天。

    当然那只是图,如果文字的话,倒是有现成的活字可以使用。老板的意思是至少半个月才能把全套刻录完毕,到时候才能正式出书,才有利润。

    不过莫凡可等不到那个时候,出了第一张肖像图的时候,莫凡就要求开始印刷了,老板开始还以为莫凡疯了,那有印上一页纸就拿出卖的,不过老板也不在意,反正都些了那么大的合约,对让既然急不可耐,让他亏点纸钱也不错,莫凡要求印一千张,老板只是对着那印书工人说了两句,就变成五百张了。

    也是直到签约的那一刻,莫凡才知道书坊老板的名字,姓王,名来福。这让莫凡有点想念自己在原来世界农村里养的那两条土狗了,一条叫做旺财,另一条就叫做来福。

    虽然王来福是个书坊老板,但是在这个明人普遍都比较瘦弱的趋势下,这家伙却来了个逆生长,来了个膀大腰圆,肥头大耳,如果不是知道他是家印书坊的老板,人们看到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家伙要么是屠夫,要么就是伙夫。

    只见他手里就提溜着一个紫沙壶,先是往嘴里到了两口茶水,边走了过来,道:“我说,莫老弟啊,别人买书一本最少的都是几十页,你这一页纸能卖的出去吗?打算是卖几文啊?我可跟你说啊,这成本就是三文钱一张啊,要是亏了的话,这笔账,可都是要算在你以后的利润里的。”

    莫凡则是毫不担心道:”放心吧,四九城里识货的人多了,不愁没人买,就怕一千张印的少了啊。“

    “那不够的话,我就再去让人加印一些。”

    “那有劳往掌柜了。”

    王来福,也不矫情,拍拍屁股就回了柜台,心里却是想着:折腾把,尽量折腾,我好给你多算点亏损,才一文钱的成本。我刚才跟他说三文,是不是少了。”

    正在这时,蕙兰已经从书坊的后院,提了两百张印好的图片和文字,基本上莫凡在每副图上面都有些上一个小故事。

    这第一张印刷出来的就是绿珠穿着后世的胸衣,露出肩膀,斜跨两条紫色绸带的样子,加上搞搞的发髻,一副飘飘如仙的样子。旁边你文字,开篇的第一段就是:浙江人氏宁采臣,为人慷慨豪爽,方正自重。常常对人说:“我一生中没爱过第二个女人。”

    莫凡拿起看了一下,然后道:“成了,就这了,可以拿去卖了。”

    蕙兰则一脸狐疑的问道:“就这样拿去卖?”

    “对啊,就这样拿去。”

    “那公子准备这一张纸卖多少钱啊?”

    ”钱?谁说着第一张要收钱啊。“

    “不收钱?”

    蕙兰更糊涂了。

    “我问你啊,这上面的字你认识多少?”

    蕙兰则是不好意思的说道:“十几个。”

    “那不就得了?”这年头的教育普及,不能说,说出来都是泪,江南还好一点,其他大部分基本上都是大老粗,远的,就太祖,高祖本来就是不识字的,近的比如当今圣上已驾崩的哥哥的,天启皇帝,他哪里又是识字的了。就连一代权阉宦魏忠贤都不认识几个字,所以想要让他们这类人看到上面你的故事,然后对其流连忘返,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莫凡把这一份的这段小故事,就白送。再说了,白送谁不要啊,最难得是,莫凡这一批这一千份的,几乎都囊括了。整个京师大大小小的所有说书官,莫凡找了很多小孩子去送,病情表示,送到的时候,就请说书人,把这上面你的这个图展示给所有人看后,在把上面写的这个小故事讲完,那就有一辆银子的赏银,几乎只要东西和钱一到,基本就马上打断了自己刚刚讲的故事,开始从新讲起这个纸张上的故事。

    还有的,本来都讲到了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时候,也不得不加个班,趁着听众还有兴致,就把刚拿到的这个故事给讲了起来。

    当然,也有些茶楼,认为自己的档次很高,不屑于讲这些野段子,便直接并回绝了,同时也是因为印书坊老板的克扣,原来的一千张,只剩下了五百张,所以那些讲了这个故事的,几乎就只有预想目表的一半而已。

    京城就那么大的地,不管有什么风吹草动,都是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的,第一天那是风平浪尽,到了第二天的时候,有人便觉得不对味道了。

    比如今天约了几个朋友准备在悦来茶馆喝茶听故事陈老板,故事听多了的人,就想听点新鲜的,只听他问道:“吴先生,今天能不能在给我们来段倩女幽魂啊,昨天正听得过瘾,但是断了,今天应该有新的一段吧?”

    吴为民则是觉得有些奇怪,道:“陈掌柜今儿有空来了,可是在下昨天确实没有讲过什么倩女幽魂的故事啊。”

    “啊,不是吧,昨儿京里至少有一般的人都讲这个故事,你居然还没听过,算了,算了,今儿先去隔壁,把今天那段听完再说,下次再来捧场,今儿先走了。”

    “好勒,您走好,欢迎下次再来。”

    等陈掌柜一走,吴为民马上就向着跑趟的小厮问道:“昨儿个,京里又出现了个什么新故事吗?京城又一半的说书人丢开始讲了?”

    小二则是有些唯唯诺诺的道:“昨儿个是有个小孩过来送故事来着,还有一两的赏银,可您咱这儿伺候的都是贵人,要说故事,就要说那些正统的,野路子的不说也罢,小的就把他赶走了。”

    “哎呦,我说張贵啊,張贵,平常看你挺聪明机灵的一人,昨儿就怎么犯糊涂了,我拜师的时候,老祖宗就说过,说书这一行,千万不能嫌弃那些故事,即使是再平常的故事,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启发,在没有看到手稿之前就绝对不要轻易下结论,我昨天都忙坏了,你怎么也不知道提醒一下,或者把手稿留下,我看看也好啊。”

    “我,我。”张贵还没说完,吴为名刷的就是一巴掌,“我,我,我什么啊?”还不快去找回来。

    “是。”张贵,只好一脸委屈的开始在大街上寻找那些走街窜巷送故事的孩子去了。

第95章 报恩() 
与此相同的事情不断在那些没有收到报纸的书茶馆里重现,甚至还有人用有没有收到这份故事和插图来说明这家书茶馆到底有没有名气。

    到第三天的时候,莫凡免费送出的报纸边开始收费了,除了故事之外,就开始刊登一些京师里面的奇闻异事,和对一些风景名声做介绍,而那些小孩子也不是只在给各处的书馆送,而是开始沿街叫卖其起来,十文钱一份,虽然那些大字不识的人,基本还不会买,但是却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看到报纸上面的画像的姑娘越来越美的时候,便就有人开始猜测这种各种故事的主角形象是谁的时候,莫凡就知道现在就是该收到效果的时候了。

    当报纸开始披露画像上的人乃是环翠阁楼主的时候,京师的人都和疯了差不多,便都开始往环翠阁而去,千金求见一面的不在少数。

    当高跟鞋,现代内衣和旗袍涌现的时候,环翠阁就已经成为了流行的风向标,花魁大赛都还没有开始,便就有人开始上门打听那些衣服行头都是从京师里哪家布行出来的。

    想要给那些高墙深院里的未出阁的大姑娘,或者娇妻美婢出售这种衣物,不是不可以,只是,如果光明正大的来店铺买的话,因为东西比较前卫,倒是怕会被别人撞到。

    所以,莫凡货物的第一批销售,并不是开启门脸来等顾客上门,而是靠那些经常进出深宅大院的张婆婆,李婆婆的之累的人,背着一个背篓,四处的去大户人家推荐。

    莫凡坚信一个道理,只要是金子,不管到哪里都会发光,只要你设计的东西,穿起来确实舒服,秀气,那就没有人能拒绝。

    果然摊子只是刚刚铺开,销售就变的火热起来,有些妇人甚至早上背出去一背篓,中午就给卖光了,然后下午过来继续进货。

    卖货的事情本阿里是莫凡主导的,但是这个婶婶看到过来掐两下,那个婶婶过来,摸两下,搞得莫凡好不尴尬,幸好没人想要弹他的***,不然,他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没办法最后还是让蕙兰上阵。

    一件新品出来,卖给的人基本上都是那些有钱人,至于那些平民,莫凡相信会在后面产量增大的时候,会有供给的,当然,你的东西好卖,被模仿那是迟早的事情。

    但是莫凡却一点都不担心,一个是莫凡触屏的衣服,在不显眼的角落都有防伪标识,和品牌名称,这是一开始制衣的时候,莫凡就给鼓弄出来的,为的倒不是打击那些山寨货,只是做一个区分而已。毕竟衣服的形式只要你有布匹就可以做的差不多,但是多出了这个防伪标识后,对方就会自动把你家的产品和别家的区分开来。

    毕竟正宗的牌子,即使在这个时代也是值不少钱的。

    明日便是花魁评选的日子,照理说莫凡这样的人是没有受邀资格进入花船的,但是身为花魁入围的选手却是有资格带一部人上去的,绿珠已经把请柬给了莫凡,莫凡要是想要上船的话,是没有人可以阻拦的。

    在商品没有销路之前,莫凡就一直想上花船蹭个热度,但是自从报纸一出来之后,环翠阁就成了京城一景了。不管有有钱没钱,你要是不去换翠阁看上一眼,当前京城最流行的服饰,和上了报纸的美人,你都对不起你是京师人的户籍。

    所以这段时间绿珠很忙,忙道莫凡想要上去见上一面都变得十分困难,就这请柬都还是萍儿抽空送来的。

    衣服的价格是实际成本的几十倍,一件简单的连衣裙,莫凡就干要价三两银子,还是有价无市,有了畅通的销路,莫凡再往篓子里钻的兴趣就少了很多,加上高跟鞋,和莫凡当时说的那首三寸弓鞋自古无,观音大士赤双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