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皇明 >

第13章

盛世皇明-第13章

小说: 盛世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凡心里则有些疑惑,难道还能比这模样更凄惨?“知道你不信,下次你有机会去其他的卫所看看就知道了,那些百户们可不把自己的士兵当人使用,我刚来那会,这里很多的地方连房子都没有,很多士兵住的还是窝棚,过的比佃农还不如,地主家逢年过节都还给自己的佃农送些好的吃食,要干的不好最多也就是骂两句,这里做不好可是要被鞭挞的,为此受伤的可不少,缺医少药的,落下后遗症就容易变成残疾,这辈子啊就毁了。”

    莫凡听到这,顿时就觉得有些了然的,现在看那些走路有些歪歪扭扭的士兵也就释然了,一路过来,不管是小孩子还是别的妇人只要看到李有才都会很有礼貌的问好,这说明确实李有才对他的手下不错,可奇怪的是,莫凡见到的年轻士兵基本上都是有点一点身体残疾的,其他的都是已经年过半百的老兵了,难道一个身体健康的年轻士兵都没有吗,当然那些十二三岁毛都没长齐的除外。

第17章 卫所经济() 
事实上卫所管理的面积很大,在这里的最高长官就是李有才了,行政军事一把抓,但是实际上他也就只是在驻地走走,其他的地方他根本就伸不出去手。主要是他的百户官职是他老爹用钱在毛文龙那换的建奴真首级买的官,没办法,这年头武将的官好买,但是文官却基本上是买不到的。而买到的官,基本上属于那种异地上任的,底下全无根基,朝廷法下钱粮来也不经过他的手,而是底下的副手负责分配,很多的时候他还要从自己的私人钱袋里掏钱给那些苦难的士兵。

    在这个朝代的士兵,一般都是终身制的,父亲当了军户,那么儿子也就是军户,甚至在刑罚里都还有因为你犯罪,所以从平民身份降为军户的,在有的一些地方军户这个词语都是跟贼有关系的,所以军户,很多的时候都不是褒义词。

    莫凡一开始本来还是有些瞧不上李有才的,但是当他看到李有才从自己的一个下人手上,接过了一辆独轮车,推着小车给挨家挨户送粮食的时候,莫凡就被对方给感动了,除了胆子小一点外,其他到不是没有优点。

    最让莫凡感到吃惊的是,这里有个地方军户们管它叫轮回殿,这不是什么五谷轮回之地,是真的轮回殿,在每个卫所都是有所谓的伤兵营的,虽然李有才这个保护收下花名册上只有百来个士兵,但是实际认识只有三十几人而已,一大半都是吃空额的,没办法,其实当官也难,尤其是当武官,去了轮回殿,基本就相当于是去等死了。

    士兵们的卖命钱,在崇祯征饷银的时候,都有补发,但是首先钱从户部出来,要被扒一层皮,然后发放经过的各级官员要扒一层皮,到了地方官这里大的卫所要先扒一层皮,然后才轮到小的卫所,小的卫所各级长官要养家扒一层皮,当然这还不算完,你要是还想在这个地方干下去,小官你不给上级好处是不行的,所以小卫所又会自动截留一层用来孝敬长官,然后长官也截留一层用来孝敬更大的长官,所以崇祯征收的不管是辽饷还是其他士兵饷银,至少有一小半是返回给他自己手下的那批有权力的文官的,这样的官场手段数不胜数,尤其是在崇祯年间,官员们管这样的孝敬叫做惯例,久而久之就成了规矩,就是所谓的陋规。

    崇祯还是很大方的,京城士兵每月饷银是二两,像李有才这种靠近汴梁的卫所,士兵月饷也是有一两半左右,实际他有一百二十多名士兵的名额,朝廷批的的饷银是四百百多两,加上其他一些兵器添加,武库消耗补充,实际批示的大概有七百到八百多辆银子,但是实际上到李有才这种小卫所手里也就只剩下二,三百两而已。

    一个副百户,两个总旗,外加十个小旗这些个有正式官职的,也就是说是必须要分钱的,按官职的大小拿,当然拿的是朝廷的实发,但是下面那些士兵,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别说分钱了。

    说道陋规,就是属于规,那就是规矩的一部分,想要做好官位,就必须得按照这个规矩来,不按这个规矩,那在官场上就很难立足,即使身为皇帝崇祯也改变不了,或许会把事情变的更糟。

    他是一个很有理想的皇帝,但是手腕未免就太薄弱了,估计是读书读傻了,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人情世故,凡事只要觉得自己下决心去做,不管有多麻烦,他都不怕,也不担心自己换是去一部分臣子的忠心,就难么蛮干。

    比如当年一位御史跟她说起了,驿站的陋规,官员都借用公家渠道,运输自己的私利,对于崇祯来说这就是贪污了,是非常不对的,所以需要裁撤,但是却又没有考虑到直接裁撤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虽然后来发了一笔钱用来安置被裁撤后的驿站吏员,但是这发钱的人,本来就是既得利益者,你剥夺了我的这部分利益,所以你发的钱我就当你这是在给我们损失利益的补偿。

    虽然他们拿了钱,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虽说是国朝中顶尖的存在,但实际上管理者大明的是比他们数量跟多的吏员,一般的百姓即使闹事,都是些没有见识的农民,官员过来,连拉带打一顿也就消停了,有饭吃,农民就不会在一股脑的造反了。但是有了这些老于世故的吏员加入,那后患就不可小觑了。因为他们的心可比真正的农民大多了,真正做头领的没人只想着自己吃饱饭,而是一天到晚算计这如何获得更大的利益。现在和他们闹得正欢实的李自成,就是被他们裁撤下岗的,事实上,当初只要不让这十多万吏员下岗,也不至于到了崇祯七年,天下糜烂至此。

    当然崇祯登基的时候才十八岁,那会我们都还在读高中,处于叛逆期,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追女朋友,而他从小接触的却都是四书五经,并没有做官的经历,虽然他知道民间疾苦,却又无从下手,所以只好按照圣人的教会,自己以身作则,但是然并卵。

    这个时代像崇祯这样的人也很多,比如李有才,他刚来那会,也有自己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未来的将星,从说书先生那里买来了几本兵书,就准备研究如何成为绝世名将,狂夫社稷。

    可是来到驻地他就蒙了,入眼所看到的几乎都像是衣不蔽体的难民般的士兵,因为士兵是公家的,而将领却又像是在吃流水席的过客,今天这姓张的是长官,明天调走了,搞不好就换了个姓刘的长官过来。

    但凡有点常识的将领都知道,打仗的话,这些像佃农多过像士兵的人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最多也就可以给自己家干干杂活而已,真正冲锋陷阵的士兵却都是自己招募来的家丁,那些是自己的私产,是属于可以带着走的那种,而很显然,这些卫所士兵是属于带不走的那种,所以不用养熟,当劳役使用就可以了。

第18章 三不治() 
卫所里大部分人穿着都很寒酸,衣服上面缀满了各色的补丁,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样子。看着仍在挨家挨户发送米粮的李有才,莫凡有些奇怪的道:“大哥,发放米粮这种事让衙门里发饷的官吏去不就可以了,为何要自己动手。”

    李有才则是笑着摇摇头道:“那地方雁过拔毛,我这米送进去,他们能发出去七成就不错了,还是自己发,可以让自己比较安心。”

    莫凡实在是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去客栈找杨爱这样的卖唱女。

    “在想什么,快过来帮我一把。”

    莫凡听到吩咐,也就帮着李有才一起推起了独轮车,“大哥真不骗我,这地方还真不怎么样。”

    “是啊,早就说了,你要有什么看上的直观搬走就好了。”

    莫凡直接翻了一个白眼,你这一穷二白的,有什么值得我搬的。发放完米粮,莫凡时间已经到正午,这个时期的人一般饭都是只吃两顿的,只是莫凡说已经中午了,该吃饭了,李有才这才吩咐厨房做饭。

    李有才的小妾和婢女上好菜后,就退了出去,桌子上就只剩下李有才和莫凡三人了,“大哥,为何不让嫂子一起上桌吃饭。”

    李有才“呵呵”的笑了两声才道:“其实基本上我们也是一日两餐的,看到你要吃中餐就知道你是个富贵人,鸾儿是个犯官家眷,说什么,你这样的富贵人家里肯定规矩多,昨晚不知道还好,知道就得按照礼数来,小妾那有资格和客人同桌吃饭啊,贤弟你就放心吧,他们会在厨房自己解决的。”

    “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礼不可废。”

    中午的吃食还是那些有点带味的猪肉,主食是白面馒头,吃起来感觉还是不错的,配合着一碗小米粥,可以说肚子已经被美的不要不要的了,饭刚吃完,一个白发飘飘得老头就出现在了卫所正门,门子很快就来禀报,说是广济堂的坐堂郎中来来。

    这时代,任何一点小病都是会要人命的,所以这个时代的医生是很受人尊敬的,只是刚听到禀报,李有才就屁颠屁颠过去迎接了,交谈了几句后,李有才就带着郎中径直去了临香的房间。

    临香的房间一如既往的有很浓的药味,天气比较热,杨爱吃过午饭,就拿着扇子一直在给躺床上昏迷不醒的临香扇着风。郎中姓马,名无疾。祖上乃应天府人。后来游方到这里,看上了一个女人,结婚后,边一直留住于此了,也是这方圆百里公认医术最高的,但是他也只是远远的看可一样,就走了,只是让莫凡他们准备好后事,尽人事,听天命,药方还是按照杨爱原来那张药方,接着吩咐了几句,便打算告辞。

    莫凡觉得这医生也太不负责任了,于是伸手拦住道:“先生,我听闻治病有四,先判后治,小子都没见先生望,闻,问,切,却如此直接断言此人无救,先生医德何在?”

    李有才一听莫凡这话,就知道有问题,连忙过来准备做和事佬。“莫先生,此乃我刚认下的小弟,年轻气盛,冲撞了先生,还望先生莫怪。”

    郎中被莫凡这一讥讽,倒也不生气,反而笑呵呵的道:“小子说的是对的,何罪之有,至于说动冲撞,医者父母心,又怎会因此而恼他。”

    “那先生当真就放弃她了。”

    “有时候啊,人活着,还不如死了算了,在医者的眼中,药医不死病,但是被病人拖垮的教廷,老夫从医几十年已经见过无数了。所以老夫的字典里就有这了三不治,顽病不治,苟活不治以及无德不治。“

    “小子愚钝,还望先生赐教。”

    马无疾捋了捋额下的长训道:“顽固而难以康复的病不治,有着这些草药花费还不如买来粮食可以救更多健康的人,苟活不治,意思就是就算治好了,也难以独立生存下去的人,老夫也是不治疗的,这种世道还不如死了。三嘛,就很简单了,公认的无德无良之人,即使给老夫再多诊金,老夫也是不会出诊的。”

    “那先生何以判断,临香属于这三不治?”

    “老夫倒不是不肯治疗她,只是观她气色便知道她的身体影虚弱至极,想要治好,首先就需要人生水熬汤灌服,调理,而且也不知道她现在的这副身体还能不能受补,二是,就算是调理过来,她身上的腐肉脓包肯定是要割掉的,要止血很麻烦,三,就算是救回来了,身上也会多出很多恐怖的疤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