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风韵 >

第267章

宋时风韵-第267章

小说: 宋时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吴蓝山,如你有半句虚言,可知后果?”

    吴蓝山大惊,他何尝知道李易底细,不下二十万大军,完全是杜撰,整个前线也仅有七万余人,再加上留守兵马,也不过十万人而已。李宗勉的话令他恐慌万分,隐隐后悔操之过急,不该把话说的太过,导致毫无退路。

    不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旦否认,必惹两位执政大臣不满,使他以孤臣晋身的目的,大打折扣。既然,话也说了,索性走到底,他不相信在蜀川失败,在临安还扳不回局面,当即斩钉截铁地道:“相公,小人所言千真万确,绝无半句虚言。”

    李宗勉盯着吴蓝山看了阵,方才转首对李鸣复,道:“成叔兄,李易欺君罔上,拥兵自重,不可不究。”

    李鸣复一怔,明白李宗勉要他表态,意欲二人一同上奏,拿下李易审问,不禁有些筹措不定。

    虽然,他也肯定李易欺君,定要好好盘问,心中去有股没来由的添堵,也不知为什么,总觉得不对劲。

    (本章完)

第488章 坦白() 
    李易脸色显得格外凝重,独自坐了半柱香时间,就在半个时辰前,宫中来了个青衣打扮的小内侍,带了句董宋臣的话:泰山压顶,风雨不歇。

    他联想到吴蓝山与南玥奉召陛见,立即明白发生何事。虽然,话说的很含蓄,却能品味出吴蓝山嫉恨进谗,朝廷又对他产生忌惮,而且不是寻常能渡过的。

    吴蓝山必是拿蜀川事拿捏,自己可是真正隐瞒了兵马,无他,只是杜绝朝廷戒心。若真让朝廷知他拥精兵数万,还能放心让他回归蜀川?赵昀不傻,乔行简更不是傻子,朝廷那些个可都是老狐狸。

    好在他和董宋臣有几分善缘,来时也秘密托人交通,自然奉上了几件相当珍贵的玩意,才得到及时的消息传递。

    有时候,交通内臣也是必然的手段,这些阉寺不太讨人喜欢,还极度的喜爱财帛,却是能给人办事的,尤其是珍贵的内宫消息。

    “子明,事已至此,当速速面圣辩解。”李慕白知情形危机,却对朝廷抱有希望,相信是吴蓝山的诬陷。

    此刻,李易心情很复杂,吴蓝山虽是构陷,却也道出许多实情,他的确隐瞒很多事情,往大里说还真是欺君之罪。

    终于有人在背后推了他,让他跨出他不想跨出的步子,现在他的秘密保不住了,唯一的希望也是他始终犹豫不愿做的,那就是彻底占据蜀川,无论从名义上维持君臣关系,还是彻底决裂,他都将成为一方割据势力,从一颗棋子彻底变为棋手,也是他坚持来临安主要原因,因为他不想跨出这步。

    如今,恐怕事与愿违,不得不做出决裂的考虑了,唯一的出路就是尽快逃离。否则,即便能够保住性命,也将一生无可作为,赵昀能放过他?朝廷重臣能放过他?很显然不可能,蜀川的军力太强大了,大到朝廷不能漠视的程度,作为这支力量的首领,必需从肉体上消灭。

    不过,他并不后悔来临安陛见,不来他会不甘心,也没有时间去后悔,能否顺利脱身,逆江而上三千里,才是正题。

    李慕白,很不错的幕僚人才,可惜对朝廷的眷顾很深,全然不是叶知秋骨子里天生的叛逆。

    如果,拿二人相比较,李慕白有兼济天下的宰相才华,可惜做事并不果断,心胸也稍有不宽;叶知秋就是谋略百变的狂人,毫不在意礼仪道德,完全是法家和兵家的融合体。

    如果说信任,他现在无法和李慕白推心置腹,毕竟对方心怀朝廷,对赵家还有期盼,叶知秋却是真正可信赖的谋士,能放心交付兵权,把后背留给对方。

    他很矛盾,无法让李慕白了解他实力,便无法让其做出正确判断,透露出来,却无法保证完全,不得不试探地道:“子圭,朝廷本就想拿我,无奈无法堵天下悠悠众口,又有虏人即将南侵,才不得不放我,看蜀川安排便知。”

    李慕白平静地望着李易,淡然道:“子明,蜀川实情,到底如何?”他就算是忠孝军提控,却对李易所部很不了解。

    李易目光复杂神色犹豫,心中犹如翻江倒海,纠结是不是对李慕白和盘托出,如是,其结果会是如何?

    李慕白似乎有些明悟,脸色变了变道:“子明,如有隐瞒,大势危矣。”

    李易听出李慕白的不满,当此紧要关头,他并不想不信任,而是事关重大不能不谨慎再三。

    他对叶知秋十分放心,甚至能把大军交付对方,自己千里迢迢奔赴行在。但是,他对叶知秋也有隐隐的忌惮,或许是对方能力太强,太桀骜不驯,他能放心有难同当,却不敢保证有福同享,李慕白是标准的儒家士子,有坚持的道德底线,能保证其掌控。

    不舍,他在顷刻间权衡利弊,慢悠悠地道:“子圭,不是我不信更非我虚伪,而是为你留一线生机。”

    说出此言,他忍不住一阵巨汗,自己怎地变的如此无耻,虚伪之言信口就来。

    李慕白神色愕然,方才失望的神色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深深地感动,正色道:“子明何须见外,你我同为天下生民,但需问心无愧,便是同赴艰难又有何妨。”

    李易稍稍放心,至少挽回了李慕白的不悦,至于蜀川虚实,他心下有了计较。当下,稍显无奈地道:“子圭,我在蜀川征战,为有足够力量反击,秘密培养兵马,如今已有劲卒五六万。但是,怕朝廷猜忌,不敢在诸公面前坦言,只说有精锐万五千人。”

    李慕白却惊讶万分,心里真是震撼到了极点,瞪着李易失声道:“短短两三年,你竟在虏人眼皮底下,培养出精锐五六万?我竟然不知道。”

    “以战养战,不断用壮丁编入那可儿,生存下来的,都是勇士,稍加训练便是锐士。”李易并不理会李慕白的惊讶,他用的法子非常残酷,以惊人的淘汰率,培养一批铁血悍卒,虽有违人道却也是速成良法。

    不过,他对李慕白还是做了一定保留,把主力减去三成,没有说那些正在训练的少年勇士,这些少年日后可是他作为将校训练,一旦成军将是恐怖的力量。

    “子明,你真的不应该隐瞒,难怪忠孝军会失败。”李慕白长长一叹,如真的被人揭发,事还真不好办,就看别人如何去利用了。

    李易何尝不知其中利害,坦言道:“事关蜀川,我不相信别人,必需亲自击退虏人。”

    万五千人不多不少,即展示实力又不给人强盛印象,李慕白亦是绝顶聪明人,自知其中道理,他无奈地道:“你用心不错,却留下后患。”

    李易点了点头,李慕白虽有道德底线,却在大是大非上,手段还是很辣的。不过,他的确还不够果断狠辣,当初就该把吴蓝山一众斩尽杀绝,而不是留下祸患,要在人吃人的世界生存下来,必需把一切威胁扼杀在萌芽状态。

    “时下,如何是好?”他心下已有最佳的避祸策略,却还是要试探李慕白,以决定某些事情。

    (本章完)

第489章 小人野望() 
    李慕白怔了怔神,脸色迟疑不觉,他不是想不到李易在蜀川的实力,但需封闭道路,完全能成为割据势力,逃出行在危险万分,却总比欺君之罪划算。但是,他不能给李易此种大逆不道的建议,在他看来那样只能把李易推上不归路,非他所愿。

    劝李易自行请罪,削去兵权,任由数万精锐散去,蒙古军再入蜀川大肆杀戮?一时间,他陷入犹豫不定之中,真是好生的痛苦啊!

    正当李慕白犹豫不决间,乔行简同样非常矛盾,李宗勉、李鸣复秘密禀报赵昀,赵昀当即大惊失色,立即传他入宫。

    当他听李鸣复一一道来,震惊不已,李易竟上下欺瞒,手上实力竟如此恐怖,即便是吴蓝山夸大其词,以他的老道,也认为其主力绝不下于五万。

    这是何等的概念,绝对是欺君罔上,单凭刻意隐瞒实力,便足以推翻种种忠心,他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竟被一个黄口小子骗了,着实可恨。

    赵昀阴沉着脸,语气不善地道:“乔公看,如何?”

    乔行简沉默片刻,双目望着李宗勉,正色道:“吴蓝山所言,可能证实?”

    李宗勉一阵犹豫,决然道:“吴蓝山在战乱中,拉起忠孝军抗击虏人,忠义可嘉,却被李易借机吞并大部人马,衔报私仇的心念还是有的。不过,兹事体大,他虽有浮夸,却断不敢诬陷。”

    乔行简慢慢点了点头,沉声道:“如今已然明了,李易确是隐瞒。”

    有了乔行简的判言,赵昀更加确定,心下阵阵大恨,他本对李易颇为欣赏,又报以极大希望,却不想其竟欺君罔上。隐瞒大半实力,他想干什么?很明显,包藏祸心,意图不轨。

    乔行简瞥了眼李宗勉,淡淡地道:“李易之事若有十分断定,此人看是大忠,实大奸大恶,当外松内紧,谨慎从事,密召李易问话,一旦坐实应当机立断,决不能不留后患,速派孟珙轻兵入利州两路。”

    李宗勉、李鸣复纷纷颔首称是,乔行简出事之老辣,令他们佩服,李易在蜀川势力庞大,部下都是一路杀出来的枭雄人物,不杀难以散所部人心。

    斩杀李易与孟珙入利州收拾残局,环环相扣,是稳住局势的上策,如能顺利实施,蜀川局势尚有一线转机。

    “李易有意隐瞒看,其心叵测,着拿下问案,如吴蓝山所奏确实,立即赐死。再传旨,孟珙率军火速入利州两路,急调京湖一万兵马跟进。”赵恒几乎给李易定了性,索性把事情做绝。

    “此子,枭雄也,不愧是绝代妖物!”乔行简长长一叹,神情间有了几分孤寂,其实他真的有些可惜。

    南玥对吴蓝山非常愤怒,这厮的不负责任言论,实际上等于把李易推上绝路,任谁都能看出来李慕白的结局,必然是朝廷削弱不可控手段,李易正是被削弱的对象。

    其实,自从在四川她就有某个念头,蜀民至少能活下去的希望,还有反击蒙古人的波澜壮阔,都让她有了新的感官。

    但是,南霁云的殉国让她无法释怀,毕竟是李易率军攻城,才让悲剧发生,却不曾去想就算不是李易,潼川府能否守住?就在曹友闻阵亡、赵彦呐奔逃的溃散情形下。

    东下的路途中想了很多,李易手握重兵收复四路,事实上成为割据的势力,要是存心自保或是拥兵自重,压根不需要来临安,只要乘胜席卷夔州路就能占据蜀川,再不济也能钳制夔州路,不用鸟大宋行朝的诏谕。

    可是,李易却依然东下面圣,这可不是寻常人能做出来的,面对巨大的利益,甚至能够逐鹿天下的资本,拿起来轻轻放下,足以说明当初的无奈和智慧,无可否认的忍辱负重。

    那夜的激烈战斗,吴蓝山的行经相当的无耻,趁着李易主力和蒙古军决战突然袭击,险些坏了大好的局面。

    此时,面对脸色尴尬的吴蓝山,她再也按耐不住心头怒火,厉声道:“大兄要做什么?难道不知你的言辞会有何后果,会陷忠孝军于不仁不义。”

    吴蓝山见南玥维护李易,胸中当真怒火燃烧,没好气地道:“我是实话实说,李易拥兵自重,我忠孝军丧命他手太多,容他岂不是对不起死去的兄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