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风韵 >

第133章

宋时风韵-第133章

小说: 宋时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军中因效用不用刺字,军人地位算比南迁前稍高,却有限的很,毕竟军人是武夫,为读书人所不屑。

    叶开一脸不自在,别看他上战场如战神一般,杀的敌军胆寒,下了战场沉默寡言,扔在人堆里都不显眼,还真是忐忑不安。

    李易爽朗一笑,不以为意地道:“有何不可,你我都是芸芸众生,战场早已是兄弟。”

    “太尉,小人粗鄙武夫,岂敢得太尉抬爱。”王孝仁吓了一跳,慌乱中连连摆手。

    “屁话。”李易眼一瞪,大大咧咧地道:“什么粗鄙武夫,简直是狗屁话。”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个个面带惊诧,不想李易看是彬彬有礼的文人,竟会爆了粗口,却不知如何说。

    王孝仁目瞪口呆,被骂的回不过神。

    (本章完)

第243章 十三兄弟() 
“为何大宋屡战屡败,一步步撤到江南,大好河山沦为他人逐鹿?文人爱财、武人惜命,这是屁话,我看倒是文人无耻、无人自卑,还不如道门俊杰,才让大好河山步步沦陷。”

    “何为文武双柄?文能安邦、无能定国,缺一不可,秦汉、隋唐为何纵横万里,夷狄望着披靡,不就是大丈夫披甲操戈,驰骋疆场的结果嘛!”

    “地位卑贱没关系,我们可以去争取。武夫本是无知之言,如果连你们认为自己粗鄙,那就彻底没救了。不要说收复三京,光复燕山、驰骋河西,便是时下的家国,也会沦丧异族刀下哎,何等的不自重啊!”

    一席话,说的众人纷纷陷入沉思,目光却又不解、惊疑逐渐变成为敬佩,脸色逐渐庄重。

    “太尉。。。。。。。”

    “我不是武官,更不是哪门子读书人,我出身却是道门,叫我道长逗比太尉强,怎么,不把我当兄弟?”

    “这个。。。。。。”

    李易摇了摇头,看来传统很难短时间改变,当下温声道:“我不和你们一样,能上马弯弓,杀敌报国嘛!对了,我骂人可不比你们差,是不是木头。”说罢,他拍了拍叶开肩膀,爽朗地大笑,令叶开嘴角抽缩颇为无奈。

    “可是、可太尉是天上的星宿。”

    “你们不也是军中豪杰嘛,战场上,能放心把背部交给对方,难道还不是兄弟?”李易脸色庄重,目光炯炯。

    面对李易真诚的目光,十二人眼中闪现一抹自信。

    不过,能把后背放心交给彼此,难道不是兄弟?遽然间,他们发觉李易的诚恳,绝非利用更非做作,而是平等的对待他们。

    军人的地位太低微了,就算是军统制官,在文人面前也低上三分,别说他们这些军卒了。在将帅那里,他们是免费劳力,是卖命工具;文官眼里,他们是低贱的武夫,没有任何尊严,道门?似乎不逊于士林的存在。

    李易给他们尊严、平等,激发他们压抑心底的血性,让他们堂堂正正做人,做个有尊严的军人。

    “有何不可。”尹宗正高声道。

    “我认太尉为兄长。”梅殷当先喊出。

    李易不想竟是梅殷,当真出乎意料,这个腼腆的大男孩,有着成为兔爷无限潜能的存在,竟有敢做第一人的魄力,的确不可小看。

    气氛逐渐热烈,在李易的建议下,他们不用官职,而论年龄,排下兄弟位次。

    呼延信年纪最大,依次为王孝仁、上官平、吴天佑、余千仞李易、尹宗正、成轩、明皓、王柏、苍进、叶开、梅殷。

    他们不需燃香,不需仪式,一起告之天地。

    最后,李易发出誓言:“苍天在上,我等兄弟十三人盟誓,不求同生、不求同死,有生之年同仇敌忾,共驱胡虏,万折不屈,光复汉家,有违此言,万劫不复。”

    是日,曹友万来到寨中看望李易,对李易屈尊结交军卒,端地惊讶万分。

    他兄长曹友闻进士出身,文官从戎,能够做到爱兵如子,体恤士卒,却无法做到与军卒平等论交。

    李易却见一名身穿绯红缺胯战袍英武小将,跟在曹友万之后,惊讶地道:“这位是?”

    曹友万爽朗一笑,道:“正是犬子祖七,还不拜见公事。”

    曹祖七已听过李易薄阵名声,心里是相当的佩服,合着好汉到何处都令人佩服,他面带恭敬作揖道:“末将曹祖七,拜见公事。”

    李易颇为惊讶,曹家将门世家,年代悠远,底蕴深厚,看这位后人也是相当的干练,当即温声道:“无须多礼。”

    曹友万自然不能看小辈的以,笑道:“公事率三十八骑薄阵,勇冠三军,如今制置使司已知,正要为公事叙功。”

    李易摇头苦笑,道:“下载莽撞行事,三十八位壮士仅余十二,若非统制到来,必全军覆没。”

    “你我携手抗敌,何分彼此。”曹友万大笑,一场大胜仗他非常高兴,又道:“兄长已赴制置使司行辕,不能相见,还望公事见谅。”

    “有劳曹太尉挂牵,不敢当。”李易知一场大战,曹友闻必与赵彦呐商议军机。

    “如今,形势一片大好,公事先好生养伤,再做计较。”

    “只能如此,却不知外面形势怎样?”李易仍然担心,有此一问。

    曹友闻一笑,不以为意地道:“虏人败退,向大安军边地撤退。”

    李易稍加沉吟,断然道:“统制且告知太尉,虏人吃了大亏,必会撤回养精蓄锐,来年必会再来,断不可懈怠。”

    “大哥也是此意,不想又与公事不谋而合。”曹友万大笑,作为利州御前诸军核心人物,这些事他岂能不明白。

    曹祖七惊讶地看着李易,目光透出浓郁的敬意。

    李易不免苦笑,什么不谋而合,他是知道历史大体走向,人家曹友闻却实实在在谋划,不可同日而论。

    果然,蒙古军统率阔端,见先机丧失,士气低迷,入蜀关口尽在宋军掌握,不得不宣布撤军。

    蒙古军各部,对占领区又是一番烧杀,留按竺迩率兵五千监视蜀川动向。

    不要小看五千人,这些人都是正宗的马军,按照探马赤军的标准,每人配备三匹战马和一匹骡马,他们的存在并非和宋军交战,而是监视蜀川宋军动向,要是能打的话也会突然出击,横竖费效比是极高的。

    不过,宋军击退蒙古军,此大宋首次击退蒙古南侵,时下江淮、荆襄正在血战,中线宋军节节败退,蜀川大胜,赵彦呐自是大喜过望,传檄行在,自不言表。

    曹友闻为首功,迁眉州防御使,领左骁卫大将军、权利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兼安抚关外四州,权知沔州,节制本府屯戍军马。

    曹友万功勋颇大,以本官知同庆府,领四川制置使司帐前诸军总管,利州驻扎御前诸军前军副统制,忠义军都总管,响当当的大将。

    李易的名声算是打出去了,他率三十八骑勇撼蒙古军,最终撼动对方阵脚,被有心人传开。

    (本章完)

第244章 声名再起() 
民间传闻一说一遍,传到第三人耳朵里,模样依稀,味道却全变了。

    有写意版本,李易成为天神下凡的似地将领,率领数十人挑战万余鞑虏,把鞑虏打的屁滚尿流,也有正统版本,太乙宫道士李易,阵前激励三军,并率三十八骑奔袭蒙古军主帅,一场血雨腥风,斩杀数百蒙古军,经浴血奋战,仅余十三骑破围而出。

    更有传奇版本。李易成为一个身高八尺,五大三粗,青面獠牙的大汉,头戴铁兜、身披重甲,手持马槊、握三石弓。率三十八壮士薄阵,斩虏军主帅,击溃十万人,枭首千级。

    无论是哪个版本,都不可避免一个事实,李易与三十八骑,面对占绝对优势的蒙古军,没有任何退缩,义无反顾地对面冲杀,当真是豪情万丈的篇章。更写意的是,他的道士身份再也掩饰不住,神宵道太乙宫真传,被天子御赐的经师,前来蜀川看望亲人,一切的一切都彰显他的身份。

    此时,就算广都孙家明了了隐情,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没办法啊!谁让人家是天子御赐经师,又是道门的真修,你说是杀了你家小官人凶徒,就算地方官心里明白,事却不能那么办不是,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了!没人愿意自找晦气。

    当然,代表人们一个共同情绪,大宋憋屈的太久,需要一个英雄人物,来抒发胸中的郁闷。毕竟,老一代的人物相隔太久,远没有眼前发生的鲜活人物。

    三十八骑自然跟着沾光,战死的壮士给予优厚抚恤,活着的十二人封赏尤高。

    效用全部升上等效用,军兵升次等效用。军中效用、军兵为三七分,但大多是守阙、不入队、队外等名目的效用,待遇与军兵相差无几。

    上等效用和次等效用属于高等效用,在军中亦是寥寥无几,每月俸钱九百铜钱,禄米一石。不过,列为上等效用需身长五尺五寸,射一石力弓、三石力弩,列为此等效用者,需身长五尺五寸,射九斗力弓、二石八斗力弩,他们都是破格录用,军兵升迁效用是要把捏面除去的,也是自己身份的提升。

    唯一的使臣呼延信被升迁为押队,成为最低级的军官。

    因蜀川对军中使臣控制极严,一名使臣的俸钱可养十名军兵,再财大气粗,也不可能大规模增添使臣。

    拿利州驻扎御前诸军来说,近两万马步军中,使臣才有三百余人,对于军兵来说,使臣就是低等军官。

    其他人各有升迁,李易也因战功被朝廷嘉奖,因他并未参与决策,又是道门出身不能封官加爵,才赐给金五百两,锦缎二百匹,御酒十坛。

    这里的赐今并非黄金,而是官银,在银少钱多的时代,非流通货币的银是相当值钱的。

    利州路御前诸军私下多有不平,曹友闻为此曾问赵彦呐,却得到朝廷自有打算的答复。

    李易压根不在乎升官,他的心思经此一战亮堂许多,或许他能淌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行在临安,第一场雪,西子湖披上一层淡淡的素装,无千娇百媚、群芳争艳,却又淡若处子,宁静雅致。

    西子三大楼,竞争依然激烈,丰乐楼自不用说,官办酒楼自有傲气,不是私人所能比拟。

    自发生湖上殴斗,谢婉清的离开,又有几名出名头牌出走,水月居连遭打击,一蹶不振。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是那些小酒肆所能比拟,一些商贾、文人,还是喜欢水月小娘子,无它,老牌子底蕴深厚啊!

    云兮楼自不用说,刘斐高调宣布谢婉清的加入,令本无顶梁歌姬的云兮楼,顿时实力大增,本常去水月居,一睹谢婉清芳容的纨绔,纷纷转移到云兮楼。

    既然一睹花魁,聆听琴曲,那就得消费,刘斐刘胖子乐的门牙都磕掉一颗。

    可惜,谢婉清每五日到楼一次,弹唱九曲,不多不少,曲终则回小院,绝不耽搁。

    今日,云兮楼宾客盈门,临安城的有名纨绔、出名帮闲、旁支宗人纷纷到来,因其日为谢婉清驻楼之日。

    本是天上神仙般地美人,五日一来,仅九曲即去。物本以稀为贵,谢婉清无形中抬高身价。

    “美人如斯,子明竟能一走了之,辜负佳人日日相盼。”

    云兮楼内院,临水小轩的暖阁子内,贾似道与刘斐对饮,谈论间,贾似道有心却又无力,不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