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撼鼎 >

第93章

撼鼎-第93章

小说: 撼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中不是没有粮,粮食都在世家的手中,我能怎么办?抄家?那整个汉中六县立刻就会翻了天,你说,在这个位子上,我能怎可办?”

    杨赞看着孟楚,叹了叹气说道:“没想到啊!仲武竟如此艰难,是我太孟浪了,只看到饥民待哺,没有考虑现实,在此向仲武赔罪了。”

    说完便向孟楚行了一大礼,以示歉意。

    孟楚连忙说道:“德高兄言重了,皆是为朝廷效力,如何又孟浪一说?德高兄忧虑过重,我又怎能怪罪。”

    两人顿时相视而笑,就在二人相谈甚欢之时,从门外走进一衙役,他抱拳道:“禀太守,各大世家的家主听说有朝廷钦使到来,都在门口等候呢!”

    孟楚顿时脸色阴沉下来,说道:“好啊!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此时来,来吧!都来吧?”

    说完又对杨赞笑道:“德高兄可愿和我一起去会会这些人?”

    杨赞笑道:“乐意之致!”

第157章 孙家() 
就在二人相谈甚欢之时,从门外走进一衙役,他抱拳道:“禀太守,各大世家的家主听说有朝廷钦使到来,都在门口等候呢!”

    孟楚顿时脸色阴沉下来,说道:“好啊!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此时来,来吧!都来吧?”

    说完又对杨赞笑道:“德高兄可愿和我一起去会会这些人?”

    杨赞笑道:“乐意之致!”

    二人走出大厅,来到郡守府门口,见十几个世家的家主等在门口。

    见到孟楚二人出来,众家主连忙涌上午,并没有问钦使,吴家主先说道:“太守大人,我们得知大人艰难,饥民待哺,特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帮的上忙的地方,我吴家愿意拿出三万石粮食赈灾。”

    身后的那些家主也纷纷说道

    “我张家愿出两万石粮食,以做赈灾只用。”

    “王家出三万石。”

    “宋家家业小,但也愿意拿出一万五千石粮食。”

    其他许多小家族还提供帐篷、被褥等用品,甚至几个家业大一些的家族,还能提供药材和郎中。

    孟楚看着这些家主如此积极的样子,心中不断的冷笑,这些家主们得知朝廷有钦使到来,纷纷开始做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想在钦使面前表现自己。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拿出这么多的粮食,反而让孟楚杀心更重,一个多月,灾民饿死了三百多人,冻死了四百多人,还有几十个病死的,为什么那个时候不站出来?

    身后的杨赞也脸色阴沉的看着这些世家家主,显然他也看出来了,这些家主是何居心。

    孟楚说道:“各位家主的好意,孟某在此谢过,孟某一定会上奏朝廷,朝廷表明诸位在此危难之时对朝廷的帮助。”

    众家主连到不敢,就在此时,孙家的公子孙业走了过来,对孟楚一拱手说道:“孟太守,在下孙业。”

    孟楚回礼道:“孙兄有何事?”

    孙业说道:“在下奉家父之命,前来禀报孟太守,孙家已经将所有的商铺停业,商品全部收回,腾出来的房屋让孟太守安排灾民住进去。”

    孟楚眼前顿时一亮,虽然同为汉中世家,但是他们并非铁板一块,至少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孙家和这些个世家,显然不是一路的,不然也不会有意无意的不和这些家主一起来。

    而且粮食目前孟楚不缺,住的地方才是最需要的,孙家来这一手,瞬间解了孟楚的燃眉之急。

    孟楚说道:“孙兄,据我所知,孙家商铺在汉中有上百家,全部关闭,损失可不小啊!”

    孙业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接着说道:“灾情过后,若是灾民无地可耕,孙家还愿意拿出五百亩良田,交给灾民,以供耕种。”

    这话不仅各大家主愣住了,连孟楚和杨赞也愣了,世人皆是,一个家族兴旺与否靠的是政治地位,可是一个家族的根基乃是土地。

    为什么刘瑞禁止土地买卖的政策会遭到世家的集体阻止,就是因为这项政策抑制了世家壮大的道路。

    可是如今,孙家居然挖自己的根基来救灾民,自然是让人瞠目结舌。

    感激之余,孟楚升起一丝警惕,谁能知道这孙家家主想要什么,居然不惜拿出土地,他可不会相信孙家家主会是个一心为民的小白。

    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孙家如此大方,孟楚也不会去质问他们,他笑道:“孟某在此,替十余万灾民,多谢孙家主了。”

    孙业连忙回礼道:“不敢,为国效力罢了,孙家家业小,却也能做点事,告辞!”

    说完不理各大家主的阻拦,转身便走,留下众家主一脸懵逼的站在那里。

    ————

    夜晚,孙业在书房看着自己的父亲,欲言又止。

    孙老看了看他说道:“看你那欲言又止的样子,我知道你很多问题,问吧!”

    孙业问道:“父亲,关商铺,给粮食我都能理解,可是为何还要给地呀?”

    孙老:“你觉得很傻是吧?”

    孙业连忙说道:“孩儿不敢!”

    孙老说道:“不敢可就是不乐意。”

    孙业顿时语塞,孙老这才说道:“世道不同了,汉中夹在朝廷和蜀王之间,或者直接说就是夹在刘瑞和蜀王之间,汉中世家必须要有一个选择,是选刘瑞还是选蜀王。”

    孙业立即说道:“那父亲是看中了刘瑞了?”

    孙老说道:“至少目前来看,刘瑞必蜀王更值得效忠,他能走得更远。”

    孙业说道:“那也不至于拿土地来示好啊!那是世家的根基呀,之前父亲不是也反对刘瑞的新制吗?”

    孙老说道:“大争之世,土无定主,与其等着别人来夺,不如现在找一个自己觉得值得效忠的主公,换取更大的利益。”

    “更大的利益?”孙业有些摸不着头脑,连根基都没了,更大的利益还有什么用。

    孙老看着儿子还是一副懵懂的样子,有些无奈的说道:“我问你,刘瑞如今已然把持朝政,有发布了招贤令,他缺人才吗?他本就是世家出身,会缺钱粮吗?

    如今他能看得上的,能让他心动的,除了管仲乐毅这样的惊世之才,就只有实打实的土地能够打动他了。

    因为世家若是拿出土地,就等于是默认了他的新制,这才是他目前最想要的,而孙家此时献出土地,就等于是主动支持新制推行,这样的行为对所有世家来说是坏事,但是对孙家却是好事。”

    孙业总算明白过来,说道:“父亲,那我们如今是要举家投靠刘瑞了?”

    “当然不是!”孙老说道:“一个家族,什么最重要?那就是人,你可以投靠刘瑞,但是其他人就不能再投靠他,我们谁都不知道刘瑞能走多远,我可以把家产、土地全部交出去,却不会让全家的年轻人都效忠于他,你弟弟今天一早就出发去荆州了。”

    孙业一愣:“我怎么不知道?”

    孙老说道:“怕你把不住嘴,我跟他们说的是去荆州游学,实际上也是如此,荆州多大儒,去哪里对他有好处。”

    孙业无话可说,只能沉默在那里,不知道想些什么。

第158章 同化() 
长安,太尉府

    刘瑞看了汉中密探送来的情报,终于松了一口气,如今灾情算是缓解了,十几万灾民终于能够安定下来了,等代来年开春,就能继续过日子,生产劳作。

    一旁的九公看完情报,却并没有松口气,他咳嗽了两声,顺了顺气说道:“这个孙家想要什么?又是送粮食,又是腾屋子,甚至直接连土地都拿出来了,他们想要什么?”

    刘瑞笑道:“投名状嘛!他们想投靠我,于是就如此示好,如果我猜得不错,他们家一定有人在关外,中原和荆州才是世家壮大的温床,汉中那一亩三分地,扔了就扔了。”

    九公站起来,走到刘瑞身边问道:“要不要派锦衣卫去调查,然后抓回来?”

    刘瑞摇了摇头说道:“算了,身为世家,能把土地拿出来做投名状已经很有诚意了,世家延续的不二法则便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谁能保证我们可以走到最后?得允许别人留条后路。”

    九公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好,你说的都有理,我真是老了,不中用了。”

    刘瑞连忙说道:“九公说的哪里话,九公今年才七十,明年该六十九了。”

    九公被刘瑞逗得哈哈大笑,说道:“你说这句话可不就是嫌我老吗?”

    刘瑞说道:“哪里话,九公一点都不老,还得帮我三十年呢!”

    对于刘瑞的贫嘴,九公也是有些无奈,便转移了话题:“中原现在,应该打得不可开交了吧?”

    刘瑞点了点头说道:“世道如此,不进则退,也就是我运气好啊!来到了关中,又得了汉中,现在掌握着朝廷,各大关隘一闭,就可以闷起头发展了,不需要像中原诸侯一样,打生打死的寻求发展。”

    九公点头,表示赞同,然后叮嘱道:“关中虽好,却也不能掉以轻心,崤涵之险并非万能,绝不可安于现状,要抓住时机,积蓄实力方为正道。”

    刘瑞点点头说道:“我明白,等到明年,汉中新制走上正轨,就可以在关中推行新制了,到时候再派兵去草原上走一遭,以羌人充实关中人,将他们同化成我周人。”

    九公:“如何同化?”

    刘瑞:“入华夏之门,识华夏之字,曰华夏之言,取华夏之名,以华夏民族之祖为祖,以炎黄子孙之心为心,如此便可同化。”

    九公问道:“那又有谁会心甘情愿的被你同化呢?若遇反抗,如何应对?”

    刘瑞答道:“恩威并施!”

    九公:“恩为何?威为何?”

    刘瑞:“恩,羌人经过夏启的绝户计,元气大伤,马上入秋了,入秋之后便是入冬,他们便处于饥寒交迫之中,此时由朝廷出面,将他们迁入境内,教授耕种,解决其温饱问题,便可同化。

    至于威,所有反对同化者全部贬为奴籍,不禁止繁衍后嗣,但是所生子嗣不再与他们有关,交由周人抚养,而这些顽抗者,便可以代替百姓的徭役,减轻我大周百姓的负担。”

    九公点点头说道:“如此甚好,不过若是引起羌人集体反弹,如之奈何?”

    刘瑞说道:“这些蛮夷信封强者为尊,只要我们能打败他们,再解决他们吃饭的问题,他们便不会反,更不敢反。”

    九公叹了口气:“你心里有数就好,这些事我本不该多问,只是人老了,不由自主的就啰嗦起来,总想刨根问底。”

    刘瑞笑了笑,没再说话,扶着九公就在花园里转悠。

    这时顾清急冲冲的走了进来,拿出一张帛纸,递给刘瑞说道:“主公,羌人南下,李帛失守,数万百姓被屠杀,李帛被洗劫一空,已然是一片死城,李帛至长安路上尽是难民。”

    九公听了这个消息,有些担忧的看着刘瑞。

    只见刘瑞低着头看着帛书,良久之后问道:“他们怎么还有力气南下?不是饥寒交迫吗?”

    顾清连忙劝道:“主公,万勿动怒!”

    刘瑞冷笑道:“万勿动怒?数万百姓被蛮夷屠杀,你让我万勿动怒?”

    他收起帛书说道:“派沈龁率领十万大军,我要把大周边境百里之内的所有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