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撼鼎 >

第148章

撼鼎-第148章

小说: 撼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瑞一看,此人是鲁儒学派的代表。刘瑞眼中顿时闪过一丝不悦,不过并未爆发,而是问道:“那如太庙令之言,我大汉该如何对待匈奴?”

    太庙令说道:“臣以为,匈奴南下劫掠乃是难以活命。大汉身为主上,见属臣忍饥挨饿而不顾,还有主上的样子吗?

    臣建议,每年可给予匈奴人二十万石粮食,再给予其御寒衣物。匈奴人定会感恩戴德,不会再南下犯境。”

    听了太庙令的话,刘瑞冷笑道:“太庙令所说乃是老成谋国之言啊!要不这样,寡人再把女儿嫁过去,与匈奴和亲,再每年送三千女子,那匈奴岂不更加感恩戴德?”

    太庙令就算再傻,也能听出刘瑞语气中的愤怒了,顿时不敢再往下说的。总不能说,我就是这样想的吧?

    这时顾清说道:“太庙令!仁义当对自己人,似匈奴这等白眼狼,恐怕不能以仁义待之吧!还有,大汉之国威,靠的是国力,是军威。而不是太庙令口中那毫无原则的仁义。”

    太庙令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不过看到说话的是顾清,也知道自己惹不起,也就闭上了嘴巴。

    等到大殿安静下来之后,刘瑞起身走到百官之中,一边踱步一边开口说道:“寡人曾经听到过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

    冬天,天很冷,一农夫外出打柴,路遇一冬眠之蛇。

    也不知是何人将此蛇从巢中取出,丢弃至此,若是无人救助,蛇便会冻死,农夫顿起恻隐之心,将蛇放入怀中取暖。

    不消片刻蛇就醒了,但是这条蛇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感谢农夫的救命之恩,而是狠狠的一口把农夫咬死。

    我大汉如今便如同这农夫,匈奴便是这蛇,我们若救助他们,他们便可远遁漠北休养生息,不出数年,又是心腹大患!

    届时,我们还需要出动更多的兵马对付他们,之后呢?胜了还好,至少大汉无恙。

    可若是败了呢?匈奴就会以长安为跳板,肆掠整个关中。甚至会豪夺关中为大后方,进而入侵中原。

    到那时我神州大地将会是什么样子?众爱卿想过没有?后世史书上又会如何评价我们?”

    本就反对开战的吴链皱了皱眉问道:“王上之意,仍是开战?”

    刘瑞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我们有将其灭绝的机会,为什么不抓住?坐视父母妻儿为其斩杀凌辱而无所作为?坐视家中土地变成蛮族的牧场?若真是如此,我大汉数十万大军要之何用?

    粮草军械可以预备,可我大汉将士纵马漠北,驱逐鞑虏之心早就预备好了。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放开手脚打,打到他们知道疼,打到他们俯首称臣跪地求饶。或者更进一步,打到他们亡族灭种。

    我大汉立国,绝不能如大周一般。今日寡人便在此放言,明犯我强汉天威者,虽强必戮,虽远必诛!”

    刘瑞说着说着,心中的愤懑就爆发出来了。前世他听过很多故事,很多很多,很多很多。

    每每听到五胡乱华时代汉人的惨状,他便痛苦难耐,每每听到北宋灭亡汉人遭殃,他心痛如刀绞,听到满清扬州十日屠嘉定三屠,便泪流满面。

    华夏子民,不是任人宰割的牛羊!华夏子民,不是游牧部族的奴隶!华夏子民,不是奴才!

    刘瑞说完之后,整个大殿上鸦雀无声。不过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大殿之上蔓延着军阵中的杀气。

    显然刘瑞的演讲,已经将众臣心中的血性调动了起来。

    以刘牧为首的武将更是如此,尤其是吕炆。他乃是并州人,自小便受匈奴之祸。如今听了刘瑞这番话,他恨不得马上就带兵出征,纵马河套。

    “灭族!”

    “灭族!”

    “灭族!”

    大殿之上,文武百官都在大喊着。

    都说一个合格的上位者,一定也是一个合格的演说家。刘瑞这一番演讲,顿时让百官振奋,同时也能调动国内百姓的情绪。

    如今人心可用,刘瑞却愈发冷静。因为打仗并不是靠一腔热血,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不是空话。

    大汉立国不久,虽然因为新制国库充盈。可是一旦匈奴逃遁大漠,汉与匈奴之战就会变成拉锯战。

    刘瑞不是耗不起,而是要防备关东的各大诸侯。若是他在征伐匈奴时,各诸侯下来一次联盟,那他就真的凉凉了。

第253章 大战在即() 
匈奴是盘踞在华夏北方的游牧部族,他们好批发,服左衽。

    据传,华夏与匈奴同源。匈奴乃是夏朝遗民之苗裔。不过此种说法并无考证,只能作为一家之言。

    大汉建立的第二年,周平和十十二年。汉王刘瑞下令,出兵征伐盘踞在河套一代的匈奴部族,欲将在秦末就被匈奴豪夺的河套失地收回。

    同时,刘瑞还希望通过这次对匈奴的作战,彻底断绝华夏北方的匈奴之祸。

    于是乎,汉王刘瑞命其弟,大将军刘牧为帅。吕炆、刘瑜为副将,领兵三十万开往河西。

    “陛下,臣以为与匈奴之战所需时间较长,眼下已是秋季,不宜于对匈奴用兵。”承明殿后殿书房内顾清说道道:“宜当调派大军北上,在北地驻扎休整,等待来年春季大举出塞。”

    “臣附议!”一片附和声响起。

    顾清的话非常有道理。匈奴不容小觑,每一步都需要慎重一是因为大漠广阔无垠,汉军要想在大漠中与匈奴打,其难度很大。二是因为匈奴已经有了一统之势,此时汉军征伐或许会成为他们一统的催化剂。

    是以,这一仗要打的时间比较长,不是三两个月所能解决的,至少也要一年半载。

    而眼下已是秋季了,马上就要到冬季了,不是用兵的良机。应当把军队调到北方去休整,到了来年春季就大举出塞,兵发大漠,直捣匈奴老巢。

    刘瑞点了点头说道:“有道理,要想击破匈奴,大汉必须要出大力。

    眼下北方的军队不够用,必须要从益州调兵,你们说,留下几多军队驻守岭南。”

    “益州之地山川阻隔,为稳妥计臣以为驻守之军应当不低于十万。”关化微一沉吟道。

    “臣赞同!。”吴链等人齐声附和。

    益州山川阻隔,道路不通。入川之路艰难无比,驻守的军队不能太少。要不然的话,一旦出现反叛之事,没有足够的兵力,不能立时剿灭,说不定就会酿成大祸。

    众人商议了一阵,没人再有异议。

    “传旨:抽调益州大军十万北上。与长安二十万大军,共三十万大军北上河西。”刘瑞大声道。

    “诺!”

    “哦对了!”刘瑞突然说道:“太子也十六了,该跟随大军出征了。让他跟随大军出征,在军中他就是普通士卒,不必在意他的身份。”

    刘牧做为主将,刘瑞自然需要问问他的意见。

    刘牧抱拳说道:“王上放心,臣必定护得太子安危。”

    。。。。。。

    十六岁的刘倬,已经身长七尺。面容虽然清秀,但是浑身上下都透露出一股阳刚之气。

    对于要随军出征,刘倬也是举双手赞同。身为汉王的长子,大汉的太子,刘倬被遮掩的名头压得有些喘不过气,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自己。

    不过身为母亲的林瑶听到这事,自然是炸毛了。

    “臭小子你过来,看老娘不打死你。居然敢背着我擅自作主,求你父王让你随军出征。”静泉宫大殿内,林瑶正拿着藤条追着刘倬满大殿跑。

    刘倬一边跑一边说:“娘,我是大汉的太子。大汉以功劳立身,我身为太子怎能娇身惯养,坐享其成?”

    林瑶似乎追累了,停下脚步说道:“你要功劳,要威望,只要你父王许你一郡太守,若是治理得好,自然是威望大涨。何需要去河西郡,还要随军入河套。”

    刘倬不服气道:“若是按娘说的,那孩儿和长安城里那些二世祖有何区别?父王也是在沙场上立身,我身为儿臣,自然要以父王为榜样。”

    林瑶见说不过刘倬,便气急道:“好,你能说,我找你父王说理去。我还就不信,你父王会看着你去送死。”

    说完不理刘倬,径直走向承明殿。

    。。。。。。

    承明殿

    林瑶或许因为生气,没有让内侍通报,直接闯入了书房。

    刘瑞被林瑶的举动吓了一大跳,他甚至以为是刺客闯进来了。正准备拔剑,才发现是自己的老婆。

    他舒了一口气,没好气的说道:“怎么回事,一惊一乍的?”

    林瑶走到他面前,把桌案拍得闷响。她说道:“你说,你为什么让倬儿上战场?”

    刘瑞一愣,看了看左右内侍。然后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下了。

    刘瑞说道:“这是倬儿自己要求的,寡人觉得他说得有理,就同意了。

    而且倬儿身为太子,若是不加以磨砺,将来怎么继承寡人之位。你这样溺爱他,他将来不会有出自的。”

    林瑶脸色瞬间一变,变得楚楚可怜。她说道:“王上,臣妾求你了,不要让倬儿送死。臣妾不要倬儿当太子,只要倬儿平平安安的就好。”

    刘瑞顿时皱眉道:“瑶儿,你不是如此不识大体之人啊!你自己听听,你说的这些话,是否该说?是否得体?”

    林瑶却顾不上这些,她哭道:“王上,有哪个母亲愿意看着自己的儿子受苦呢?这可是战场,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倬儿若有不慎,臣妾可怎么活啊?”

    刘瑞看着哭得伤心的林瑶,心中也有些不忍,便说道:“瑶儿,你放心吧!倬儿此去虽说是战场,可再怎么说,倬儿也是王储。谁又敢让他上前线呢?

    他最多就是在后方大营,跟在刘牧身边学习罢了。”

    林瑶止住了哭泣问道:“王上说的可是真的?”

    刘瑞点了点头说道:“当然是真的了?倬儿也是我儿,我怎会让他去送死呢?”

    林瑶顿时破涕为笑道:“多谢王上,是臣妾失礼了,请王上责罚。”

    刘瑞沉吟了一下,然后笑道:“那我的王后,你想让寡人怎么惩罚你?”

    林瑶故作委屈的样子说道:“要不然,臣妾就在给王上添个公主可好?”

    刘瑞点了点头:“甚好!”

    说完就在书房,刘瑞直接化身饿狼扑了上去。书房内传来了林瑶的喘息声,和一阵莫名的声音。

    。。。。。。

    三日后,大军浩浩汤汤开往河西。刘瑞站在长安城门前,正在为刘倬穿甲。他穿得是如此仔细,甚至恨不得把铠甲再给他添个四五层。

    刘倬看着刘瑞,连忙安慰道:“父王,您放心吧!孩儿不会有事的,也绝不会给父王丢脸。”

    刘瑞拍了拍刘倬的肩膀说道:“虽然是打仗,但是你是跟着你二叔,不要擅自作主出兵。打仗时也不要冲得太往前,那不算对得起弟兄,明白吗?”

    刘倬眼中含泪说道:“孩儿明白!”

第254章 河西见闻() 
河西郡自古皆兵家必争之地,其西靠崤涵,北进河套,东临上党,南压司隶。大河自云中直下,将其与河东郡东西而分。

    而刘瑞在打退诸侯联军后,便开始准备对河套匈奴的作战。通过数年时间的移民戍边,河西郡没有了往日的萧条。虽不算繁华,却也能感受到其物阜民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