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物语 >

第97章

江山物语-第97章

小说: 江山物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胛难奶炝楦牵胛难焕吹眉胺⒊鲆簧医斜闼烙诘背。尥肥砘夯旱瓜拢笠笙恃魈柿艘坏亍

    此三人如若一开始便围攻许维,断不会被许维分而击之,还可占尽上风。

    苏四十三在旁见到同一阵营中人都如此勾心斗角的窝里斗,深深觉得汉人世界里到处充满着奸诈。连这个自己平日颇为敬重的许维,也如出一辙,更别论他人了。

    真想不通,为何真主居然让这些异教徒留存于世。苏四十三万分不屑,又重新闭上眼,不再理睬许维。

    许维从怀中掏出帕手巾,拭去剑身上的血珠,凝视着重又如水银般洁净光滑的利剑对苏四十三说道,

    “苏兄,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了,说什么你也不信我,还请你先看看你们总掌教留下的一封信吧。”

    许维把贴身收藏的信件递给苏四十三。苏四十三本不想搭理许维,可听到有封马明心的遗物,还是不由自主地睁开眼睛,接过许维手中的信。

    当看完这封马明心留下的信后,苏四十三朝天叩拜了一下,嘴上虔诚地说着,

    “道祖,您的指示我一定办到。在如今危难关头,以慈悯世界的真主的名义您能否赐与我一点灵光,解救这些虔诚的新教徒们呀。”

    刚要再次进入冥想状态,许维立刻制止道,

    “苏兄,现在可不是念经打坐的时候,该要想想如何突围才是。”

    苏四十三那早已显得无比疲劳、苍白的面部顿时又仿佛被注入兴奋剂般来了丝血色,以坚定的口吻说道,

    “我们新教徒都不是怕死之徒,既然毛拉已在天召唤我们,我们这些他的信徒将一一追随他而去,这华林山就是我们的最后归宿。”

    从苏四十三的这番话中许维听出半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但许维还是不死心地说道,

    “苏兄,如果我以新任总掌教的名义要求你们在华林山上的教众必须于今晚循后山小路撤退呢?”

    苏四十三摇摇头,深隧的目光透着无比的哀伤说道,

    “没用的,自从毛拉死后我就已经决定殉教,这批教众也是同样的心情,只有死,才能洗刷我们的灵魂。”

    许维越听越火,有没搞错,辛苦了半天,居然这些傻冒都要死在这里,那自己这个新任新教总掌教岂不是个空头掌教,光杆司令?要来还有什么用!

    还想再劝说,却见苏四十三已又闭上眼,念起经文来。

    真是死脑筋,不懂得变通。许维不由暗自开骂起来。不过即成事实,也只好接受了,许维不得不空手下山。

第88章 兰州城财源滚滚,华林山尸横遍地() 
3

    回到营帐后,飞鹰队的人也把差给办好了,他来向许维禀报说道,

    “大人,我们把皋兰县户房的书吏都一网打尽了,共十三名书吏,因有两名书吏负隅顽抗被我们给杀了,实际拿下十一名,俱已都押在秘处等待审讯。”

    “你们这么一闹,岂不是把兰州官府都给惊动了?”

    “料他们也难以猜到我们都是大人您的手下。”

    “轻视敌人绝对会吃大亏的,以后要小些。户房书吏都销声匿迹,必会引起王廷赞他们的警惕,你们近几日都给我收敛点。”说到这,许维又交代风云道,

    “你火速连夜提审这些书吏,务必拿到确实的口供,这几日我就要上折弹劾这批甘肃的蛀虫。”

    风云在将皋兰县的户房十余名书吏隔离开分别严刑审讯后,其中有一名书吏便熬不住刑,招认其手中存有前任皋兰县令程栋于乾隆四十年的散赈点名清册,其中散发的灾赈乃实放数目。

    许维立即调取查验,发现其中残缺页数甚多,而在所抽查的清册内,所开户口与奏销清册所开户口数额极为悬殊,奏销之数大大超过实放之数,并且奏销时散发的赈数是八分本色粮食,然而点名清册内则全放折色银两,每石粮合计折银一两。

    这是王亶望他们在捐监时多收捐生的银数,在放赈时则按部价折给百姓,而实放之户口又与奏销之户口不符,由此看来浮冒情弊已确凿无疑。

    许维立刻亲自诘讯这个书吏:

    既然你手中存有点名清册,为何不全呢?一定是你们还藏有清册尚未实供。

    书吏立即供出:此系作弊之事,向来散赈完时就立即销毁,这一清册是程栋遗忘留下来的。今事已败露,如果我想藏匿,岂肯供出?

    程栋当年因疏忽而遗忘留存下来的这份点名清册,的确为整个甘省大案的查办提供了重要突破口。这真是天理昭彰,程栋做事再机巧,终是人算不及天算!

    甘省于乾隆三十九年开捐时,皋兰县知县正是程栋。此人于四十一年捐纳升任刑部员外郎后离任。

    从已掌握的证据看,在这两年里程栋借赈恤之机大肆冒销侵蚀更属显然。皋兰县为甘省首县,其上司都近在同城,如果不是通同染指勾结,岂容知县一人任意开销赈银?况且首府首县为一省之耳目,当年的兰州府知府,即现在浙江宁绍台道蒋全迪也必与此案大有干系。

    此前许维早已奏请乾隆帝将蒋全迪革职提解至京审讯,根据现有物证,又因程栋现正在京城刑部任员外郎,许维遂再次请旨将程栋革职拿问,交留京王大臣会同刑部堂官就近严审,尽快获取口供,查明该员于四十年办赈时侵冒银两数目,以及上下官员如何串通捏报的事实。

    许维立刻上折称,原陕甘总督勒尔谨现正准备回京,可以先行质讯。等到王宣望、蒋全迪解至京城时,再三面对质,到那时他们多年来舞弊分肥之事自然会大白于天下。

    奏折上完后许维便开始静等好戏的落幕。

    依据苏四十三这批新教军的战斗力,应能再坚持个把月,这足以让乾隆暴跳如雷,更加深恨甘肃这批贪婪之官员了。

    整个战局确如许维所料,清军先是团团围困华林山十天,而后不断派兵攻山。许维则举着出工不出力的招牌,上山随便应付了事后便撤了下来,倒是丝毫未受任何损失。不像那额森特,因为太过努力,头部还被新教军的飞石给狠狠砸了一下,一躺便是半个月,差点把老命都丢在这华林山下了。

    清军调兵遣将依然劳而无功,华林山仍在义军手中。阿桂奏:“贼匪不过千余,而办理如是之费手,实非臣意料所及。”

    在不断消耗战中,新教军的人数在减少中,而清军的士气也在逐渐降低。闰五月初七,苏四十三部八千兵马,已经急剧下降至三千余,而清军则损失在七千左右。

    闰五月十七,官军引泄水磨沟水,彻底断了哲合忍耶水源。战局骤然严峻。苏四十三所凭,只有深壕两道。义军断水之际,包括伤员仅存不过千余人。

    许维还算有良心,悄悄派遣飞鹰队的人潜上华林山,不时运点水上山,以致新教徒都以为这天降之水是毛拉显灵,真主保佑所致。

    据飞鹰队的报告,因为严重缺水,华林山上的新教徒们个个体力都已到了极限。山上挖井数处,掘至数十丈不能得水。苏四十三令。。。。。。不必声喊,恐官兵知其断水喉哑。

    实际情况确实也是如此。二十二日天雨,新教徒们便将帐房盆罐等器承取,二十三日已断绝。二十五日夜,数十新教徒缒下水磨沟至从前有泉处,企图盗挖泉水。官兵知觉后,枪箭齐发,打散了这些新教徒。

    华林山上的新教徒俱因受渴已极,不能出声,唯解开胸怀,以心贴地。有炒面作粮亦不能下咽。至骡马牛驴数百,俱倒毙净尽。。。。。。

    许维估算着此时的苏四十三应是缺水无力再战,便又一次潜上山去,打算进行最后的劝说。此行许维并未久呆,只见着了苏四十三后便折返回山下。

    原来当许维见着苏四十三时,苏四十三正进行着土净,干焦的黄土正洗净着他男儿之躯的每一寸。

    当念出首句——“以慈悯世界的真主的名义”时,苏四十三就已喑哑得几乎发不出任何声。可他还是屏神宁息,竭性命之全力,一直念完。

    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势下,苏四十三只好把一线希望都完全交给了真主,——“念经祈祷”。

    从他身上许维看到了一种执着,对本身信仰的承服。许维只能无奈地下山,无法再为苏四十三做任何事情。

    人经常祈求。信仰的人则不轻易祈求。灵往往并且随着诚意立即降临。奇迹是极罕见的,但是苏四十三的诚意如孟达峡里冲突的黄河,他是用浑身鲜血沐浴后再用黄土沐浴,然后才祈求的。

    苏四十三在濒临渴死之际念经祈雨后,真主的奇迹居然还真为他降临了!继闰五月二十五日、二十八日抢水失败、二十九日官军合围进扑之后,癸未日阿桂奏折报告:

    “本月初一日寅时起巳时止,密雨四时。较二十二日其势更酣,贼人大资接济。?

    接着,初四又雨!

    初六日大雨竟夜势甚滂沱!

    初七、初八连绵不止。”

    当远在养心殿内的乾隆接到军前的奏折后,那青筋顿时暴起,白腻的脸庞顿时被层层血丝所笼罩,从其身上不断散发出摄人的杀气。

    伺候在旁的总管太监高树春也是头一次见乾隆是如此的愤慨,吓得连劝阻都不敢,乖乖地立于一旁候旨,心中嘀咕着不知是哪位大人惹皇上如此生气。

    在来回踱了数十步后,终于按捺不住心情的乾隆,把紧抓在手中的奏折直接狠命地一把摔在地上,发出的声响让宁静的养心殿都不由得晃动了一下。

    “这些该死的贪官,朕的天下都是被他们给弄坏的,如若不杀还真不足以告天下。”从牙缝内咬着牙吐出这几句话,就如阎王的话语般阴森无比,令高树春毛骨耸然,看来乾隆真的发火了。

    高树春小心地说道,

    “皇上,您的龙体为紧啊。”

    “我就是没病都会给气出病来,你看看这些地方官们,每日都给我捏造谎言,拿好听的唬弄朕。不动真格,还以为朕真的为政宽仁。”

    乾隆大概真的是气急败坏,怒火攻心,接着又破口大骂道,

    “甘肃省如此多雨季节,而历来俱谎称被旱,上下一气冒赈舞弊!若此,安得不受天罚!就算天不罚,朕必罚之。”

    “皇上您前几年不是派过袁守侗袁大人出使甘肃吗?”

    不提也罢,一提乾隆更是上火,砸着御桌有些歇斯底理地叫嚣道,

    “派出去的全是贪官,护来护去,怎么查都一个样,整个大清朝都快给他们败光了。”

    乾隆恨恨不平地对高树春发出指示道,

    “马上拟旨,让兰州的许维专门给我狠狠审清这甘肃为何独今年多雨的道理,为何甘肃上至总督下至知县,个个口称干旱缺粮!审不清楚他就别回北京城见朕。树春,立刻六百里加急发给他钦差关防,可先斩后奏。”

    “扎。”

    当夜,乾隆同时发出四道旨意俱以六百里加急发往兰州前线与浙江。

    一道发给阿桂,上喻云:

    徒劳朕于数千里外,晨夕悬盼;试问伊等于心安乎?。。。朕于数千里外,因此深为廑念,日夜不宁,伊必深体朕怀也。如能切实为国者,必当迅灭新教于华林山下,以安朕心。。。。。。

    一道发给阿桂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