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物语 >

第95章

江山物语-第95章

小说: 江山物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勒尔谨叮嘱再三后便悄然回衙,王廷赞自然不敢怠慢,他自己已是深陷其中,这可是一荣俱容、一损俱损的事。

    王廷赞自乾隆四十二年接掌甘肃布政使一职后,对王亶望的一切陈规陋矩都未做丝毫改变,该贪的还是在贪,只不过没王亶望的胆子大而已。

    王廷赞见着许维时,心里很是没底,毕竟许维是靠着惩贪才升上来的官。短短几句问候,便让王廷赞有一茬没一茬地出冷汗,总觉得许维是在盘敲侧击着什么。

    在几句寒喧过后,王廷赞便把许维请到了双宝楼内,大摆庆功洗尘酒宴招待许维,尽量避开许维的话语。

    许维表面装作毫不在意,其实早就在观察着在场的甘肃官员,以便找准个突破口好下手,毕竟人都进了兰州城,不弄点声响出来还真是愧对了乾隆爷。

    “许大人,您是少年得志,年纪轻轻便已是朝廷三品大员。想来飞黄腾达必是指日可待的事了,还望日后能多多照应一番哦。”王廷赞言不由衷地说着客套话,心里想的却是许维赶紧被罢职才是爽事。

    “呵呵呵,”许维皮笑肉不笑地笑了几声,朝在座的官员说道,

    “我这人没什么其他本事,只是办事极为认真罢了。极看不惯贪官污吏贪腐朝廷钱粮,祸害百姓。若是在座的哪位被我查处出来贪赃枉法了,我可不管他的后台有多硬,也要一查到底。大概皇上认同我这一性格,故才这般赏识我。

    在座的诸位想来应不是那种贪钱贪财之辈,我再怎么抓也抓不到各位头上的。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啊!”许维一语双关言语暧昧地说着。

    许维的目光扫过之处,甘肃在坐的官员们都纷纷垂下头或是扭头避开,看来多数心中有鬼。敬陪下座的王廷赞听了格外的不舒服,这姓许的什么话啊,棉里藏针的,讽刺我甘肃官场尽是贪官!你姓许的屁股底下也不见得多干净。

    当许维的目光扫到坐于末位的一个白净面皮四十好几的中年官员时,却见他毫不迟疑地与自己狠狠对了一眼,丝毫没任何退缩之意。许维暗中留意了一下此人,看来这个官员恐怕就是甘肃官场中的极品了。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被许维这么一搅,酒席上的气氛顿时尴尬了许多,众人都识趣地闭上嘴,生怕祸从口出,酒席上无人动筷。甘肃按察使福宁先是为打消这尴尬的局面让小二开始上菜,而后更是一团和气地举起酒杯敬起许维的酒来:

    “许大人,今日我们只喝酒,谈私不谈公。来来来,我敬你一杯。”福宁一带头,其他的甘肃官员们也纷纷举杯效仿。

    此时还不宜过分的打草惊蛇,许维变脸变得也很迅速,同样换上一副和善的面孔仿若刚才啥话都没讲过一般地爽快地边举杯边给众人台阶下,说道,

    “在场的大人们我看个个都很廉洁奉公的,哪会有什么贪赃枉法之事,那绝对是我杞人忧天了,我这给大伙陪不是了。”

    许维举起酒杯巡游全场与甘肃官员们一个个地碰杯,这时候的气氛就相对缓和了不少。当敬到刚才那位横眉冷对自己的官员时,许维突然拉住王廷赞的手说道,

    “王大人,是不是给我介绍一下这位大人呀,我看着这位大人可是面善的很。”

    王廷赞顺着许维手指看了下那名官员,心里不由自主地嘀咕开,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许维还真会找人,怎么找上这么个大浑球了?”

    原来此人姓陆名亦字草军,是康熙年间一代清官陆泷其的孙子,现为甘肃漠河县知县。在甘肃官场内是个绝对不合群的家伙,因为他一不会拍上官马屁,二不会行贿受贿,三不会结交乡绅富豪,四会替百姓作主,故极不受众人的欢迎。

    甘肃前布政使王亶望三番五次上折污蔑陷害陆亦均不成功,盖因乾隆对陆家好感甚足,几次驳回了王亶望的奏折。见乾隆袒护陆亦,甘肃官员们这才死心了,不再罗织罪名陷害陆亦,但也无人再理陆亦,此陆亦堪称甘肃地方官中的异类。

    王廷赞见正值多事之秋,而这许维还偏偏定要认识一下陆亦,还不晓得那陆亦的嘴中会说出什么惊天之事,哪会有什么好脸色给那陆亦,态度极差地冲着陆亦说道,

    “陆大人,许大人看上你,还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份。”

    陆亦也非好惹之人,直接开口反驳道,

    “我陆某人从不巴结上差,许大人领着剿灭新教军的差事却与我兰州城大大小小的官员在双宝楼中寻欢作乐,不晓得若是皇上知道了会怎么看许大人,嘿嘿。”看来陆亦对许维并无多大好感。

    见陆亦如此损许维,王廷赞暗自偷笑不已。

    许维被陆亦一激,倒是觉得此人风骨甚硬,可谓是鹤立鸡群,让人不由得想起章郇。

    趁人不注意的时候,许维让人与陆亦沟通了一下,告知此人自己将在适当时候前来拜访,望其指点甘肃通省赈灾钱款去向不明一事,而陆亦欣然应允。

    许维见对案情的了解有了着落,也不再对甘肃官员冷嘲热讽,有滋有味地品尝起美食来。

    这顿宴席极其丰富,除了有甘肃特色菜点如陇西腊、敦煌驼掌、清炖全羊、兰州烤小猪、千层牛肉饼等等外,还有风鸡斩肉、五丁鱼圆、玉兔海参、花菇甜鸡、鸳鸯雪花卷等江南一带的名肴,源源不断地被端了上来。

    许维一副即来之则吃之的原则,对桌上美食照单全收。边吃还边估算着价格。

    乖乖,这桌酒菜钱以自己的估计,大约当在三百两左右,这些甘肃鸟官在内外交困之机,城里尚有不少百姓等待官府援助,还能如此铺张浪费,真是难以想象,真该全部打下十八层地狱,让他们饿上十几年。”

    就这么吃着的时候,从楼下跑上来名士兵,急急地朝许维说道,

    “许大人,桂军门让您即刻回营,商讨围攻华林山事宜。”

    王廷赞自许维入席后便如坐针毡,忐忑不安。听到传令兵的话语后,他顿时大松一口气,满面春风地对许维说道,

    “许大人,我看还是军情为重,这酒不喝也罢,不如就此回营。”

    许维斜了眼王廷赞,好嘛,这么快就想赶我走了。

    “那就多谢王大人的这餐宴了,告辞。”许维丢下一句话后便急忙往军营中赶去。

    诚如王廷赞所说,这阿桂确实治军严格,部下都是极为守律之人。阿桂刚对自己有所好感,开始信任自己,许维也不敢太放肆了。

    自从许维独自袭破金城关防线,并阵斩赛力卖后,阿桂便对许维那是另眼相看,格外器重于他。

    为能顺利拿下华林山并一劳永逸地解决甘肃新教叛乱,阿桂特意召见许维及海兰察、额森特三人讨论该如何进攻。

    当许维进到大帐内时,海兰察及额森特早已等候多时。见许维姗姗来迟,二者皆有不悦之意。

    阿桂倒是没有怪罪之意,示意许维坐下后便开始发言道,

    “诸位,目前新教军唯一幸存的队伍在苏四十三的率领下,于前日都拉上了华林山,准备据险顽抗到底。形势既然如此,都有何高见?”阿桂询问道。

    三人互相看了看,谁也不肯先出声。还是阿桂点了许维的名问道,

    “许大人,还是你先说说看吧。”

    许维脑海里早已有了放新教一马的想法,故对进剿华林山的计划很是不赞同,鼓动阿桂说道,

    “大人,这华林山,现在兰州西郊,毗连华林坪而入兰州市区。山无水,仅有些颓庙山崖可以为险。苏四十三率哲合忍耶义军上山后,尽力整修了工事,大卡、碉房、深沟、小卡、木卡、鹿角,掘断一切小路,挖窑而居。看此情形,定是只想死守,别不多求。

    此时攻山,只能徒增我军伤亡。如能兵不血刃,方是上策。最佳方法莫如围而不攻,困他三个月。这甘肃不是缺雨嘛,就让他们给渴死好了。”

    阿桂听完直摇头,不大满意许维的提议。而一旁的海兰察接过话题道,

    “大人,我大清军现已是数倍于新教军且士气正旺,并团团围住华林山,贼人就算想走也难以脱身。此时该是剿灭此股匪徒的绝佳时机,正可扬我大清之威,万不可屯兵不前,以致士气低落。”

    “大人,我也是这般想法,恳请头一个出战。”额森特与海兰察意见统一。

    许维听完暗自冷笑,看来这三人都已商定妥当,叫自己来也只是表面尊重自己而已,说不准头战还要自己上战场。

    阿桂开口说道,

    “许大人,你的意见确实不错。可时间不等人,皇上催得也急,我们没法长期围困新教军,必须尽快击毙新教军头目苏四十三,迅速安定甘肃混乱的局面。”

    “军门大人有何高招?”

    阿桂摸了摸光溜溜的下巴,果断地说出自己的见解道,

    “我军可先围后攻,断其水道,削弱新教军的战斗力,而后再开始全面攻山。

    华林山的地势虽然险峻,可却极端缺水,只要截断水道,新教军必然人心惶惶。到那时再由你许维率一部发动攻击,余众在山下进行阻击,定能再立功勋,可不要让我失望哦。”阿桂一副谋划在胸、成全许维的样子。

    许维听得觉得闹心,但见阿桂如此说了,也只好不得不从命了,心里暗自叫骂开来,

    “成日叫老子当炮灰,第一个去送死。你还以为这是个美差不成,干么不见你让海兰察、额森特他们也上阵冒险一番?

    看来胜仗是打不得的,这次还只是个小小的华林山,下次如若再让我单枪匹马去打什么高句丽、安南什么的,那不是惨毙了!”

第87章 兰州城财源滚滚,华林山尸横遍地() 
2

    许维一肚子气地折返回营帐,还没坐稳,门外一名亲兵来报,一个叫陆亦的甘肃官员求见。许维总算眉头舒展开来,高兴地走出营门亲自把陆亦给迎了进来。

    “许大人,今日陆某前来,便准备把这惊天秘密给捅破了,丝毫顾不及个人所谓的生死安危,还望大人您能替朝廷主持公道,惩戒这批贪官污吏,还甘肃百姓一个郎郎乾坤。”陆亦一见面便把话说得异常慷慨激昂,不由得让许维直呼此人不愧是名臣之后。

    “那是当然,我许某素来对那贪官之流是深恶痛绝,对付他们绝对不会手软。。。”许维也不客气,开始替自己的脸上贴金子。

    “来人,给陆大人上茶端椅子。”

    “许大人客气了,”陆亦略微喝了口茶水后,又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许维。这许维确如京中好友所述,从他身上可以感受到一股正气,应是可托付之人,中兴本朝的希望大概就全在他身上了。

    陆亦此时也不再客气,详细地与许维攀谈开有关甘肃赈灾一案细节。

    “许大人,鄙人乃是漠河县知县,是在乾隆四十一年上任的。上任之后便发觉这开捐一事甚有蹊跷。”

    “有何蹊跷可言?陆大人不凡明说。”许维饶有兴趣地追问下去。

    “据我所知,刚开捐的时候,王亶望就已主持以折色收取捐监银,每名监生除交银五十五两外,还需另交办公费银四两,杂费一两,合共六十两,这种情况已实行了好几年。

    在我漠河县,并无监生亲自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