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物语 >

第138章

江山物语-第138章

小说: 江山物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宾日兄,你跟站住一起先去偏厢房谈谈心,看看有没我们可用得上的材料。”

    当林宾日把王站住的供状呈报上来后,许维仔细翻阅了一下。看完之后,便在琢磨着该如何向乾隆打那陈辉祖的小报告。

    依据王站住的供状,已大致可以认定天地会的人没欺骗自己,陈辉祖确实在查抄王亶望家产之际,对王的部分家财进行抽换,而且换取的数量极多。

    单此一条,就足以致那陈辉祖于死地了。他也不想想,这查抄官员之财产,皆不入国库,而是入了内库。

    他陈辉祖要是仅少上缴国库银两及财物,还不会倒台太快,可他偷梁换柱的可是内库财物。内库专供乾隆游玩花销之用,乾隆他可是个能花钱的主,是绝不肯让内库的进帐少上半厘钱的人。

    许维想到此,嘴角不由带起一阵冷嘲,就让自己火上浇油一番,加速这陈辉祖下台。

    原来王站住供称,查抄底册与进呈内务府清册可能不一致。

    当时的具体过程是先由总督陈辉祖亲自将院落门屋逐层封锁,后派布政使、按察使等两司与王站住自己率同衢州府知府王士浣、金华府知府张思振、署严州府知府高模详细清查,大门钥匙交仁和县知县杨先仪、钱塘县知县张詔收管。

    因两司公务繁忙,不能常来常往,实际上每天都是王站住自己与几个知府协同清点。

    查抄时金子有五千两左右,玉器数量众多,名色甚好。还有玉山子、玉佛、玉寿山等物,白银两万余两,珍藏古玩精品名家字画甚多。

    藩司书办会同粮道书办书写底册三份:一份呈总督,一份存藩司衙门,一份存粮道衙门,均核对无误。

    不过通过其他渠道,王站住也看到了呈给内务府的清册,与自己所见的底册有所不同。

    具体来说,底册上有的金子五千余两在呈给内务府的册子中却不翼而飞。白银两三万两,可进呈册内却高达八万余两。底册上所写的玉佛、玉山子、玉寿山进呈册内都没有反而多出普通的朝珠、玉器。查抄入京的器物字画都相当平庸。

    虽然有所怀疑,可因陈辉祖贵为总督之尊,应不至于监守自盗,且查点完毕后王站住便因远调河南升任布政使一职,事不关己,故也没再细追究下去。

    对于王站住所言,许维已是信了八分,他寻思着该是到了写密折参劾陈辉祖的时机了。

    许维向乾隆奏报:

    王站住所造底册中有一份呈送给总督,是以陈辉祖早知有五千多两金子。切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分析,如果没有督抚大员参与,如此庞大数量的金子,属员谁敢公然抽换?所以陈辉祖有重大犯罪嫌疑。而且前任浙江布政使国栋即使没有分肥自留情弊,对此案也不可能毫无所知。

    随折并附上河南布政使王站住的供词。

    乾隆接获许维的密折后,开始对陈辉祖这个世受皇恩的封疆大吏还是满信任的,以为抽换之事乃下属所为,这只是简单的督抚不和,互相攻击罢了。

    因此传谕陈辉祖,让其与新任浙江布政使兼杭州织造盛柱先行在浙江查案。

    迫于压力,陈辉祖于五月十五日上奏皇帝。

    奏折中先辩解了有关金换银的缘由,云乃是因查抄案中的金叶、金锭金色低潮,恐解京师转难适用,故便自作主张照前价十五换半库平库色,发交道县,易换银两更较实际,且此事乃布政使国栋提出。在解释完金换银的原因后,还自请照数赔银并交部议。

    但因王亶望平日收集古玩字画太出名了,在乾坤巡游江南时,他就曾上呈了诸多南北宋名家的字画。如北宋李成之寒林平野,北宋赵佶之柳鸦芦雁图,南宋李唐之松湖钓隐图等。虽被乾隆拒收,但乾隆的内心还是痒痒的,只不大好意思在众官面前收受罢了。可现在居然在进呈册内却无这几副名画,不由得爱画的乾隆不火冒三丈高。

    而从前查抄高仆家产内,有王亶望所刻米帖墨拓一种,内廷诸臣皆所共见,而几次解到及发交崇文门内务府官库的物件内并无此项。王亶望镌刻米帖极其出名,而所查抄物件中居然无此物,实在难令人相信没有猫腻。

    几种原因交合在一起,让乾隆对陈辉祖失去了信心。他在陈辉祖的奏折上用朱笔批示道,

    “何用汝言!”

    陈辉祖的仕途到此终结。

    “大人,大人,好消息呀,好消息。”林宾日一路小跑手中捏着两张急件冲进议事厅。

    “怎么,什么事能让你这成稳的林宾日兴奋得这般模样?”许维打趣道。

    坐于左下首的杨遇春猜测说道,

    “会不会是有关陈辉祖陈老贼的讯息?”

    林宾日一脸轻松地答道,

    “时斋兄一猜便中,那陈辉祖已被皇上给罢去官职了。我手中这一张邸报乃是五日前的,上面便清清楚楚地写着陈辉祖革职查办的消息。”

    “哦?”许维轻咦了一声,随手接过林宾日递来的邸报。

    那邸报上把乾隆的谕旨写得明明白白:

    “陈辉祖于查抄王亶望财物,辄敢以金易银,抽换玉器。即使审无染指,亦与勒尔谨之无能无异,咎实难辞。况底册曾经呈送总督,岂能诿为不知?显有通同抽换情弊。陈辉祖实属昧良负恩,着革职审讯,所有伊原籍家产自应查抄。该案统交由军机大臣阿桂全权处置。”

    “这一张则是同日由军机处快马转发来的皇上谕旨。”林宾日直接念了出来,

    “令安徽巡抚富勒浑补授闽浙总督一职,因富勒浑到浙尚需时日,故特令福建巡抚许维暂署闽浙总督职,一矣富勒浑抵浙后再行交印。”

    “好。”许维重重一拍坐椅把手,大声说道,

    “立刻备马,带齐人手,你等三人与我即刻向杭州进发。”,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25章() 
5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呀。曾几何时,陈辉祖还高高在上,耀武扬威,丝毫不把许维放在眼里。哪想到才不出两年光景,陈辉祖便当上了许维的阶下囚。

    许维抵达浙江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把陈辉祖忠实的走狗原浙江布政使国栋给逮了起来。许维可没那么好相处的,一招大权在握,伺机打击报复也是有的。把堂堂的三品大员浙江布政使国栋当狗一般对待,从府中直揪了出来,硬沿着街面拖到总督衙门内,严刑逼供,足足打断了三大根杀威棍。

    观望的路人都被这位暂署闽浙总督的强硬作风给吓坏了,而许维从那国栋口中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国栋招供,那陈辉祖曾对自己说金子成分高低不一,成色不准,将来解京恐受诘难。陈还说王亶望查抄时曾求过他,说金子太多,恐怕碍眼,不如依照时价换作库平纹银,将来办理顺易。

    至于进呈册内为何没有玉寿山、玉佛、玉山子则委实不知,皆由王士浣经手。而多出普通朝珠、玉器,则是由陈辉祖置换进去的。

    第二步又把曾参与查抄工作的浙省官员如王士浣、杨先仪等人通通逮捕,押于大牢内日夜严审,不惜动用大刑。

    在重重压力下,王士浣等人终于精神崩溃,一五一十地交代了所有的一切。

    原来在陈辉祖的授意下,王士浣等人曾把金银、孔雀翎、上等朝珠、字画、古玩、田产等数目众多的物件未造入估册内,以至造成与王亶望的身家严重不符的状况。

    第三步便是提审看守此物件的低等官员杂役,从他们身上许维又找到了陈辉祖的许多更细致的罪状。

    如提验字画,至第三日午后始发回。经细看,内与原物不符者有刘松年宫蚕图、唐寅麻姑图、马湘兰兰草图、白描山松罗汉各一件。又苏东坡墨迹佛经一本、新罗山人华岩红牡丹一大幅、米字墨迹一小卷。

    如提验古玩,一座玉槃,颜色好看,但发回来的颜色平常;又玉太平象一件、玉暖手五件、铜宣炉三件,都不是原物。

    许维得到这些供认状后,立刻指示林宾日前往大牢要陈辉祖画押,以便迅速结案。

    陈辉祖自知死罪临头,死活都不开口说话。而乾隆又有旨意,不能私动刑罚,这让林宾日委实难办。

    许维晒然一笑,对林宾日说道,

    “你不妨用上我从老戴头那边学来的招术,定让那陈辉祖不得不招。”

    许维在林宾日耳边说了好一阵子。

    许维的法子果然好用,陈辉祖只熬了三天三夜,便无法支撑下去,全盘画押。

    原来许维利用的是疲劳轰炸法,死活不让陈辉祖睡觉。日夜不停地审讯,昼夜颠倒。

    过惯富贵日子的陈辉祖,哪经得起这般折腾,很快便不得不低头服输。

    当林宾日及二杨见着许维手中的大叠供认状时,不由得欢喜之情跃然纸上。

    “大人处事干练得体,破案如此迅速,定能让阿中堂满意万分。”杨遇春佩服地说道。

    “我瞧大人您日后定能出阁拜相,这暂署总督暂署二字迟早也能去掉。”杨芳毫不迟疑地大肆夸赞。

    “大人,我怕就这些罪状还不一定能让陈辉祖永世不得翻身。”林宾日迟疑地说。

    许维很赞赏林宾日这种在胜利关头丝毫不麻痹的精神,赞同说道,

    “是啊,光这些罪,乾隆老佛爷被那和挥嗡担囊蝗恚赡芑崤懈稣都嗪颉T倩疃涣侥辏帜苤匦鲁錾接胛倚砦鞫粤恕

    许维把茶桌上的茶盅捏得粉碎,细末从手缝中泻了出来,腾的站立起来,语气冰冷地说道,

    “此时我等就需有所谓的‘宜将剩勇追穷寇’的作风,继续猛打猛撞折腾下去。

    与我许维作对的人,从来是死无全尸。斩草要除根,免得春风吹又生。

    你们等该案结了之后,立刻替我再去办二件事,我定要让皇上怒上加怒,陈辉祖终命断我手也。”

    原来,许维要林宾日及二杨要做的乃是这么两件事:

    由林宾日亲赴新任闽浙总督富勒浑处,向其密报闽浙两省藩库巨额亏空一事,并呈上贿赂银十万两,鼓动其上章弹劾陈辉祖,这便是落井下石的狠招。

    清廷乾隆中期,各省藩库都有亏空已然是官场皆知事宜,唯乾隆不晓得有多严重罢了。现在只要有人挑个头,陈辉祖背上这么个大罪名那肯定是必死无疑了。

    由杨遇春去老友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处游说,让其上表章弹劾陈辉祖武备废弛。如此两面夹击,不愁陈辉祖不死,许维此计不可谓不毒辣乎。

    一切事情都是按照许维的预测发展。

    阿桂与富勒浑先后抵达浙江后,便开始预审陈辉祖。由于已有许维的铺垫,故审讯极其快捷。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阿桂奏折:

    “查陈辉祖身任总督,世受国恩,乃听受王亶望嘱托,辄将查抄存库金两发交两县易银。复向属员处兑换金锭,短发价值。即以库平纹银十七换时价核算,已侵用银一千六百两。又王亶望拿问解京,陈辉祖复听蒋全迪转求,给予衣物。又与属员等通同作弊,抽匿入官物件,牟利营私,昧良无耻。以致属员等无所顾忌,私挪库银,擅改印册而于地方治安不问。庇护罪人,公为欺罔,种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