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物语 >

第134章

江山物语-第134章

小说: 江山物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至乾隆以后,这些冠顶的顶珠,基本上都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称作亮顶、涅顶的来代替了。

    如,称一品为亮红顶,二品为涅红顶,三品为亮蓝顶,四品为涅蓝顶,五品为亮白顶,六品为涅白顶。至于七品的素金顶,也被黄铜所顶替。

    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用玉、翠或珐瑯、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枝。

    翎有蓝翎、花翎之别。蓝翎是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较花翎等级为低。

    花翎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目晕‘俗称为‘眼‘,在翎的尾端,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以翎眼多者为贵。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曾对花翎作出规定,即亲王、郡王、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许戴花翎,贝子以下可以戴。以后制定:贝子戴三眼花翎;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等均戴一眼花翎。

    朝珠:文一二三四五品官和武一二三四品官及一二三等侍卫可任选珊瑚、青金、绿松、密珀;文六品官、武五品官以下无朝珠。,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21章() 
第十八章:磨刀霍霍向猪羊,一朝得权掌生死

    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

    北地怎禁沙岁月?南人偏占锦乾坤。

    ………牡丹亭?虏谍汤显祖

    1

    闽江水在冬季时节异常的清澈,让人看了都觉得精神一振,它们正在宽广的闽江中激流奔荡着。浪花们不断洗刷着略微被大冬天冻得发白的大堤面,随着稍嫌冰冷的凉风的节奏哗哗哗地周而复始地撞击着坚硬的大石块。

    江边的百姓们依旧照着往常日子的模样过着清贫的生活。清早男人们出江打渔,傍晚归来。妇女们则端坐于家外,在海边拉起数十道的渔网,边仔细地缝补着。

    普通老百姓们只要日子过得去,能养活得起家里的老人小孩,他们都没多大的怨言,哪还去顾及福建官场的是是非非。依旧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辛勤劳动着。

    就在这冬风肆虐的日子里,沿着闽江北岸的一段堤岸走来一行人。为首的乃是个二十好几,眉清目秀但略嫌表情严肃的年轻人,身后跟着三个四十出头的管家模样的人。他们边漫步边指着新修好的大堤坝聊着些话题。

    “宾日、时斋、诚斋兄,你们看看这些烂堤坝。去年底刚修的,就给我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该用大块石条的地方,居然给我用草梗外面再糊层泥了事。也不晓得他们这批人渣的爹娘是怎么就把他们给养了出来!

    耗费了朝廷近十万两的银子,可等到今夏洪水一来,豆腐渣似的大堤还不是又要跨掉,受苦的还不是老百姓们!”说着话的人正是新任福建巡抚许维。

    音调在逐渐提高的许维明显发怒了,身边的林宾日出言劝说道,

    “大人,现今这官场风气就是这般了,您也别指望他们真能为百姓们谋福利。要真让官场一清如水,也就没人愿意当这个官了。”

    杨芳率直地说道,

    “大人,对付这等奸狞小人,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双,反正是对老百姓有好处。”

    杨遇春则说道,

    “大人,依目前的局势,您现在在福建的地位尚未稳固,还不能行那雷霆万钧之手段来治理官场,我怕那陈辉祖会在暗地里牵制于您,对您有所不利。”

    林宾日赞同杨遇春的看法,也说道,

    “大人,时斋兄所言极对,您目下绝不能轻举妄动。最好的方法是等陈辉祖倒台之后再行整顿吏治之举。”

    “那不是要等到猴年马月了?”杨芳急性子,在旁哇哇直叫。

    许维面庞仿佛被罩上一层严霜,不悦地说道,

    “为官一任,必造福百姓。如此顾这顾那的,我当这个鸟巡抚还有什么意思!”紧接着,许维又铿镪有力有感而发地说道,

    “如今我已贵为朝廷二品大员,手中有了权力,不会再有其他什么顾忌了。

    不管前面是荆棘丛林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为天下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再所不惜。”这只是许维明面上说的官话,其实他最真实的想法应该是这样的:

    我现在贵为巡抚,福建这一亩三分地上的事,就该我说了算。有这姓陈的在一旁肘制,老子我贪钱都贪得不舒服。不把你搞下台,我的日子也不好过。

    许维的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让二杨及林宾日听得热血沸腾,三人同声说道,

    “我等愿与大人共进退。”

    许维很高兴林、杨三人能与自己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又能为自己所用,遂愉快地说道,

    “既然如此,我们就拿这处的堤坝来做个小文章。

    宾日呀,这段护堤是哪个官员修筑的?”

    “应该是由闽海关陈文虎部下刘金山负责,在乾隆四十六年八月修筑完毕的。”林宾日不愧为许维的首席谋臣。只在抚衙呆了不足半月,便把抚衙内所有的文牍公文都看了个遍。

    “陈文虎?陈辉祖的远亲。看来该杀鸡给猴看了。”

    “大人的意思是?”林宾日揣摩着许维的言外之意。

    “把那个刘金山给我丢到河里去喂王八,看今后谁人还敢偷工减料,为祸百姓。”

    “就这么没个理由地直接丢进闽江中去吗?”林宾日总觉得不大妥当。

    许维此时显露出他狡诈的一面,神神秘秘地说道,

    “我们就给他来段西门豹现身说法,刘金山闽江观光的好戏。”说完,许维自己不由得扑呲笑出声来。

    这可把行伍出身的二杨搞得云山雾转,摸不清头绪,只有林宾日似乎已经明了许维的想法。

    见二杨不理解,许维只好暗自赞扬自己的高智商,耐心地讲解道:

    “这史记。滑稽列转中曾记载着这么一件事。西门豹出任邺郡太守时,”

    讲到此处,余光一扫,发现林宾日在一旁闲情自若,一副早已知晓的样子,便改口说道,

    “看来宾日兄已深明我意,就由他讲给你们听吧。”许维想看看这身为许府第一幕僚的林宾日到底能猜透自己的几分心思。

    林宾日此时也不推辞,清了清嗓子便接过许维的话题说道,

    “大人想说的是战国时候魏国的西门豹治理邺郡的故事。

    西门豹被魏王指派到邺郡当太守。当他到达邺郡时发现那里人口稀少、土地荒芜。一问才知邺郡濒临漳河而久遭水患,巫婆假借河神的名义勾结地方管事的人共同敛财,把年轻女子扔下漳河美其名曰献河神,这才导致郡中人口大量外逃。”

    “那扔下年轻女子后那漳河就不发大水了吗?”杨芳问道。

    “还是发,巫婆说幸亏每年给河伯送媳妇,要不漳河发水还得多。”林宾日说。

    “那西门豹又是如何处理巫婆的?”杨遇春倒是想听听西门豹的法子。

    林宾日含笑说道,

    “这西门豹可是个机灵人,他把巫婆召到河边,只对她说了一句,那献给河神的女子长得不行,要麻烦巫婆亲自下到漳河中与河神沟通一番,看看能否换个女子,于是便把巫婆及她的三个徒弟都丢下波涛滚滚的漳河中。

    此招一出,可把邺郡管事之人给吓坏了,都不敢不听西门豹的指挥,于是邺郡就大治了。”

    二杨都开始琢磨起许维提这西门豹有何深意,而林宾日则继续道出许维所思:

    “许大人这句‘西门豹现身说法,刘金山闽江观光’的意思,我揣摩着应该是这样的:

    先把刘金山召来,而后可以以河神托梦的名义说这堤坝筑得有问题,再然后就请刘金山下闽江亲自去找河神理论一番。

    如此这般敲山震虎,管叫今后筑堤之人不敢再有非份之想,彻底杜绝豆腐渣建筑。”

    林宾日边说许维边满意地点着头,真不愧是许府第一幕僚,自己的想法都能被其所猜透。

    闽海关副督监刘金山被巡抚衙门中人召至闽江边后,直接被冠以河神相召,询问筑堤之事为由丢下闽江喂鱼之事,让福建官场为之一震。

    清廉者为福建有这么一位不畏强权、敢作敢为的好官感到兴奋,而贪赃者则都在驻足观望收敛了许多,紧盯着新任巡抚这新官三把火的第二把要烧向何处。

    许维的第二把火到底要烧到何处呢?

    这不,许维已化装成行商摸样出现在闽海关关前,随行的只有林宾日一人。

    闽海关关前颇有些冷清的味道,四五个年纪轻点的兵丁懒洋洋地扛着红缨枪,身子半倚靠在城门的石墙上,晒着太阳,只剩一个六十好几的老兵尚算尽责地在盘查着过往货物。

    一个时辰过去,才有稀稀拉拉的四名洋商过关。

    许维带着狐疑的口气问林宾日道,

    “宾日兄,你说这闽海关有重大的偷税嫌疑,我怎么看不出来?平日里人就这般少,就算贪没也贪不到哪去呀!”

    林宾日提醒许维道,

    “大人,您莫要忘了,这前几月您还冒充洋人打劫了福州城,朝廷没立刻停止与洋人的贸易已算开恩,您要再盘算着这里还如往日那般繁荣景象,也太不切实际了点。

    当然,这要是放在去年初,关口前绝对是车水马龙,拥挤不亢不卑。”

    许维此刻才记起自己惹出的事端,挠了挠头不好意思说道,。

    “你看我这记性。呵呵。

    对了,宾日兄,以你的推测,这闽海关一年能截留多少银子?”

    林宾日这几日都在抚衙师爷房内查看闽海关发文至抚衙有关上缴内库的税银记录,故很快地便答道,

    “这帐面上倒是做得平平的,滴水不漏。不过依小的看来,这上缴的银两明显过于偏少。每年经抚衙之手入藩库的银子才不足百万两,而比邻的粤海关及浙海关都有接近二百万的入帐,江南海关更是高达三百万之巨。

    依我推算,每年被陈文虎截留的银两数目至少当在二百万上下。”

    “二百万两白银?”许维还真是吃惊不小,这些贪官还真能贪呀。

    “那我们该从哪个地方突破?”

    林宾日神秘一笑,指了指远方出现的一个人,说道,

    “此人叫萧杰,是闽海关的一个班头。官虽小,但因是陈文虎的心腹,知道的事还满多的,大人不妨从他身上找到突破点。”

    四十才出头、个子偏矮的萧杰边哼着小曲,边用左手摸着两撇小胡子,悠哉无比地出了闽海关关口,直朝一个不起眼的小酒店而去。

    今日上头多发了点银子,当然要去小酌几口。萧杰美滋滋地想着,却没注意到许维与林宾日也紧紧相随着自己。

    当萧杰向店小二点了一壶酒与几盘下酒菜后,便见那许维悄无声息地随着店小二溜入厨房内。

    萧杰才吃了一半的酒菜,便觉得两眼发黑,头越来越重。扑通,萧杰的头重重地靠在酒桌之上。

    久候的许维与林宾日见状迅速走到萧杰身边,一左一右地把他给夹在中央,半搀扶着出了小酒店。掌柜的还以为许、林二人与萧杰乃是熟人,故没放在心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