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物语 >

第121章

江山物语-第121章

小说: 江山物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维颔首称是,赞同戴文正的观点。

    “西洋诸国在数十年前爆发了一系列改天换地的伟大变革,迅速地脱离传统的发展路线而突然加速前进,跃上了世界文明进程的制高点。

    西洋之科学革命的先驱哥白尼于西历1543年发表的天体运行论,阐述了以太阳为中心的天文学说。伽利略研究了自由落体和钟摆运动,发明了望远镜等科学仪器,大大改进了科学观测手段。

    特别是在雍正初年,西洋科学家牛顿发现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阐述了经典力学理论。继牛顿之后,大批科学家、技术家、实验家涌现,大批科学成果诞生,大批科学研究机构成立,研究自然科学在欧洲蔚然成风,一个科学、技术、实验三者鼎立、互相牵引、彼此促进的互动新机制形成,为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而这些也都是能让一个国家富强的办法,我大清朝不学怎么能行?

    大约在二十余年前,也就是我入狱的前三年,英吉利已开始了工业革命。”

    “何谓工业革命?”这新名词让许维感到新鲜。

    戴文正解释说道,

    “所谓工业革命,便是利用已有的科学,充分应用于实际的生产中,以达到提高产量,减少成本的目的。

    这时侯的西洋诸国向全世界扩张的步伐也骤然加快。他们纷纷走出国门,建造大舰巨舶,组织商船队和贸易公司,进行航海探险,致力海外贸易,到世界各地寻找商业机会,掠夺金钱、土地和人口。

    在变化了的世界面前,我大清所谓的康雍乾三代英明君主却表现出惊人的麻木和极度的愚昧:妄自尊大、拒绝开放,囿于传统、反对变革,满足现状、固步自封,特别是限制工商业、蔑视科学技术、闭关锁国、加强集权、禁锢思想的做法,愈加严重地制约着我华夏的进步。”戴文正越说越激动,大概语速太快,一口气跟不上的缘故,不由自主地猛咳了几声。

    许维一下听到这么多与自己从前所学的知识相背道而驰的理论,也有点发蒙。见戴文正停了下来,赶紧插话道,

    “怎会有如此严重呢。我泱泱华夏,有着过五千年的文明史,岂能容那些未开化的洋人骑到头上。老先生太杞人忧天了吧!”

    “我大清朝对工商业控制、压抑、打击,把工商视为“末业”,认为兴商既不合祖宗成法,也对国家无利。因此朝廷对民间手工业在经济上实行高额征税,低价收购,无偿摊派;在政治上或则限制其开设,或则控制其流通,或则严格约束工人,或则指定特许的商人,对工商业的发展千方百计地压抑阻挠。

    而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终乾隆朝,到处弥漫着轻视和蔑视科技之风,把科技知识视为“形而下”,把发明创造称为“奇技淫巧”。

    我父戴梓所发明的火器“连珠铳”,一次可填发28发子弹,又造出了蟠肠枪和威远将军炮,居然被圣祖康熙爷那一套所谓的“骑射乃满洲之本”思想所否定,根本不予采用。

    当世界各地的航海业突飞猛进,船只越造越大的时候,我们高高在上的大清朝却有如此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如此国家,我试问许大人一句,她能富强吗?”戴文正每说上一句,都要冷嘲热讽一番。

    许维摇了摇头,答复道,

    “我看不能。”

    对于戴文正所述之情形,许维不由感到后怕。只要经过短短的五十年,中华就要变为亡国之国了,任由洋人所统治。这种情形任凭哪个华夏子孙,就算他再冷血,怕听到后都不能坐视不理。

    许维知道这戴文正应有了具体的打算,不然不会挑选上自己,于是问道,

    “那戴老先生,计将安出?”

    戴文正走到窗户边,重重地把窗户给推开来,指着窗外那大千世界对许维说道,

    “当务之急,便是向我这般,打开门户,学习洋人学术。”

    “这,这,。。。我看皇上是不肯的吧。”许维摸到了戴文正的思路,可一时又说不出来。

    “许大人呐,我没说一定要皇上首肯呀。您在福建也可大有作为的,这古话不是都这么说的嘛,山高皇帝远。”

    “有理有理,那老先生认为我等的第一步棋该如何下?”

    “我的整个策略取名为‘洋务论’,可总结为这么一句话:

    引进和学习西洋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工企业、民用工业企业,农工商齐头并进,编练建设新式海军海防、陆军,并相应培养新型人才为中心,以达到富强的目的。

    你这手头上就有个人可以帮你做到这一点。”戴文正笑眯眯地望着许维。

    “谁?不会你说的是韦斯汀?”许维猜测说道。

    “正是他。这个洋鬼子跟我关在一块也有十年了,他那肚子里的东西可满多的,只要你能帮他盖上几座教堂,整出一支纯西式的军队就不在话下了。”

    “几座教堂?你以为这盖教堂是吃饼不成?”许维立刻气呼呼地说道。

    现在大清对这邪教抓得紧,连带着洋人也吃了大亏。现在基本上不允许传教,更别特发展教徒。盖上一座,若引起纠纷,自己这顶戴估计就保不住了,更别提三、四座,那连项上人头都会丢掉。

    “那你自个瞧着办,法子我给你出了,用不用在你。”戴文正诡异地笑了笑后又说道,

    “当前最关键的一点便是人才,所以大人您首先要创办新式学校,广招人才。需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为先。当先进知识被广泛吸收的时候,也就是我中华重新富强的时候了。”

    许维在内心盘算着:

    开上几个书院,并且先把马鞍山中那些天鹰队有文采的准备考取科举的人才都暂时移到福建,先学习那戴文正所提供的西学知识,这倒也不是太难。有胡庆余堂丰厚的财力支撑,当不在话下。

    等这第一批学习西学的人都成才了,让他们充当教师再开始教授天鹰队刚收的准备考取功名的人。如此周而复始,想来不出数年,朝廷中也尽是维新的官员居多了,就算自己那时不再当官了,有这批人在,中华也不会消亡,自己也能退居幕后,这法子大可一行哦。

    “那我可就要烦请戴老先生穷数日功夫草作教科书本,以给那些所谓的精英们授课洗脑了。”许维一拍大腿,记起了一件事来,对戴文正说道,

    “老先生,我在马尾港捕获一名英国军官,对您可有用处?如若无用,我可就要处理掉了。怕夜长梦多。”

    戴文正听到许维还俘虏了一名英国人,喜出望外地说道,

    “许大人,您还真是个福将。对于西学的研究,我正缺一名助手,你就快点带他过来吧。当然,能帮我换换环境,老夫我更是乐不可支呀。”

    答应了戴文正的要求后,许维浑身感觉一阵轻松,能得到这么一位自称窥破天机的神人帮忙,对日后的仕途大有帮助啊。

    在门外候着的二杨及林宾日见许维走出房门,都关心地围了上来。杨遇春首先问道,

    “大人,您与那戴老先生谈得如何?”

    林宾日则一语道破天机,嘻笑说道,

    “诸位难不成没看到大人他的笑容吗!定是得到了戴老先生相当大的助力。”

    “呵呵,还是宾日眼尖呀。来,与我一同前往厅堂议事。”许维与三人一同去前厅讨论这戴文正所提之洋务论的事情。

    听完许维所述,众人都没什么太大的意见。二杨可是见识过洋人火器的厉害,能学得火器,乃中国军人之福,哪还有反对之意。而林宾日则不是那种腐儒,他有着百川归大海的胸怀,对先进的知识善于吸纳,也不可能反对。

    见属下三人都同意了戴文正的洋务论,许维便问到点子上来了,

    “这老先生说得极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为先。我想在福建兴办几所私塾,你们看办在何处为好?”

    二杨皆不是本地人,也说不上来开在何方。林宾日则细思寻了片刻开口说道,

    “大人,我看不如就先开两个书院。一处可名为鼓山书院,一处名为螯峰书院。”

    “为何选在此二处?”许维发问道。

    林宾日如数家珍地道出缘由:

    “螯峰及鼓山乃是沈家与严家的控管之地,这两家想必不会与大人作对,当看其踊跃赈粮便可知晓。

    由这两家出面打理书院的一切事务,大人的政敌便不会太过关注了。再允诺这沈、严两家各出二十名子弟免费入学,又可拉拢这沈、严二大户,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许维想想也是,果然是个不错的计策。

    “好,就依你所言。宾日,你马上去福建凌叶分堂提取办学银两,而后再分别拜访沈严两家,把我的意思告诉这两方。如若两家都同意,就择日选址建校。”

    见林宾日走后,杨遇春向许维说道,

    “大人,那批鸦片又该如何处置?”

    对呀,缴获的三千箱鸦片还未处理,都差点给忘记了。许维用手指骨轻轻敲打着椅把处,寻思着该如何打算。

    “大人,我看这鸦片不如留一半烧一半吧。”杨芳提议。

    “此话怎讲?”

    “鸦片不是也能做药用吗!不如我们留一些下来给福建的胡庆余堂。而另一部分则烧掉,免得危害百姓。”

    “二弟说得有理,我也很赞同。”杨遇春也说道。

    “烧一半留一半?”许维踌躇了片刻,打定主意说道,

    “也好,就留四百箱鸦片给胡庆余堂入药用,其他的两千六百箱全部烧毁。我们可要选个时机来烧。

    这样吧,就暂定于一月之后在马尾港销烟,把陈大人及苏大人都给我请来,也让他们好好睁开眼睛瞧瞧这些东西是如何被我给销毁的,下马威还是要让他们再次尝尝的。

    对了,诚斋兄,你马上让人发信给章容敏,让他把在马鞍山的人悉数调动到福建来,要即刻进行。我可要苦心经营福建这老巢,以作将来之用。”

    “大人真把天鹰队及麒麟卫全数调到福建来吗?”杨遇春甚是担心发生意外。

    许维已有全盘打算,对二杨解释道,

    “反正甘肃已无事可作,莫如换到福建来。我观台湾局势不稳,在天地会的操纵下,必有一番争斗。现在把麒麟卫先行调到福建,以作预防。我还得组建新式军队,换用西洋武器。”

    “万一被那陈辉祖及苏桂芝知晓,那就大大麻烦了。”杨芳说道。

    许维哈哈一笑,很有把握地答道,

    “我把这些人马通通搬到山上去,占山为王,与我许某人又无任何关系,他能奈我何。再者,习用了西洋武器,正好拿官兵操练演习。”

    二杨听后都不由佩服万分。还真亏许维想出此等妙方。

    一月时光稍纵即逝,在沈、严两家的鼎立襄助下,鳌峰及鼓山书院终于开张了。

    而在马尾销烟之举,也引得众多百姓成群结队地来观看。而作为两大主角的陈辉祖及苏桂芝则谢绝前来。

    许维也没理睬这二人,不来就不来,一声令下,两千余箱鸦片就被倒入事先挖好的一个撒盐成浓盐卤水的大池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