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535章

苏联英雄-第535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了,我们两个也不用往对方头上戴高帽了,眸天会议上我不好意思说,现在咱们挑明,到时候工作好开展:军事指挥决定权你说了算,政工工作我来搞。你可以干预政工工作,我绝不插手你的工作。”

    “这可有点倒过来了

    苏联各级军队里这会只要是挂着“军事委员会委员”头衔,主要工作是政工;而司令员、什么什么“长”一类的指挥员管军事。

    军事委员能干预军叭而什么“司令类的丹权干预政个西南郡渚像地方单位编制,其实可以同军队运作的方式等同,照理林俊这个书记是管军事的,所以布柳赫尔才会这么说。

    “中央只是没有文件规定而已,斯大林同志他们会不知道我和你有个多大能耐?大丈夫言出即行,何必居于小节。”

    布柳赫尔站起身,知道副统帅的脾气,他也不客气,伸出手道:“一言为定!”

    “君子一言,驰马难追!”

    两只手紧紧握了握。

    明日上午口点,装甲列车抵达基辅,这座位于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的经济、文化中心。

    火车站并没有哪个高级军官在迎接他们,唯一重要的人物是个身材高瘦、带着金丝眼镜、穿胶皮套皮鞋头戴圆型列宁帽的四十来岁中年人。

    如果这会有波罗的海沿岸沿岸三个加盟共和国、特别是立陶宛人在这里,看到这个中年人和他身边那些穿着内务部军装的士兵,估计咬牙切齿者有之,不过更多的应该是胆颤心惊!

    因为他是米哈伊尔一安德烈耶维奇苏斯洛夫,网从立陶宛调来西南局辅助林俊开展工作的西南局军事委员会副委员:接到调令后,他先期乘坐飞机抵达了基辅。

    “你好,米哈伊尔一艾德烈耶维奇,没想到你能比我们先到林俊先打了招呼,对布柳赫尔说:“这就是我们的副委员米哈伊尔一安德烈耶维奇一苏斯洛夫同志。”

    “你好,副统帅;元帅同志苏斯洛夫后一句对着布柳赫尔,不过后者虽然嘴上客气,心里对这个眼神逼人的副手不怎么感冒。

    为什备不感冒?没办法,谁让他是苏斯洛夫呢!

    布柳赫尔以前只见过苏斯洛夫一次,那还是后者呕卜;叨在联共中央监察委员会负责职务那会,但对他近年来的名声真是如雷贯耳。

    “副统帅,一接到中央的通知我就来了。”

    “不是通知你可以半个月后抵达,怎么这么急?”林俊问。

    “立陶宛的问题已经解决了,遗留下的小问题当地的同志就能解决。”苏斯洛夫回答一如既往的简单。

    在立陶宛,就同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他干的一样,苏斯洛夫对由富农和与亲德的民族主义者组成的反苏维埃恐怖组织林中兄弟进行了一次狂暴的镇压,短短时间内就把立陶宛的民族分裂问题解决了。当然,中央高层也有人私下里认为苏斯洛夫的做法打击面广了些、手段也狠了些,不过斯大林与林俊对此不以为然:对于民族分裂份子和恐怖组织,只需要一个手段:杀!

    布柳赫尔对他不感冒的心理态度是误解了苏斯洛夫,因为他不仅仅会杀人:在历史上的苏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这个行列的第五位是苏斯洛夫,可惜,他没有给自己留下继承者。连那个酷爱勋章的勃列日涅夫、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知之甚少的人,都非常清楚谁才是斯大林去世后的影子苏共中央总书记?

    历史上苏斯洛夫同其他克里姆林宫领导不同,他不爱抛头露面,不想吸引他人的注意,国内外很少谈到他或写文章介绍他。苏斯洛夫的专车从来就没有过每小时的公里,他对部下从来不大声斥责,对所有的人都彬彬有礼,不仅同他邀请来的作者和学者,而且同党中央机关里最普通的职员都握手问好,他通常总是从给他准备好的讲话稿和文章力量删去最强烈尖刻的用语和比喻。

    苏斯洛夫外表宽厚而实际性格阴鸷,不易激动,对人客气,极不喜欢抛头露面,很多事不亲自出头,指挥别人干。不知道他厉害的人,同他初次接触时,往往都会小看他。作家索尔尼任琴写过这样的话:在电影厅有一斤。瘦高的人向我们走过来,那人使劲握着我的手不停摇摆,说他读了我的书,非常喜欢,仿佛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其他人都自报姓名,只有他没说自己是谁。我问别人刚才同我说话的事谁,你连米安苏斯洛夫也不认识!?

    苏斯洛夫在私人生活上是个禁欲主义者,不修建豪华别墅,不举办盛大宴会,喝酒从不过量,不大关心儿女的前程,他的儿子和长女都没有得到要职。苏斯洛夫还没有学位和学术职称,并不渴望得到,与勃列日涅夫恰恰相反,苏斯洛夫还建议禁止苏共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权利获取学位。苏斯洛夫还置身于苏共高层人士的受勋浪潮之外。苏斯洛夫每年把中央的会计叫到办公室来两次,向他报告自己半年收支的情况,拉开抽屉,把剩余的工资全部上缴。他到外地视察,一定要交饭费。苏斯洛夫衣着毫不讲究,始终穿苏共很多领导都不穿的旧式西服和套鞋。即使是一贯仇视勃列日涅夫时期老一辈干部的戈尔巴乔夫也难掩对苏斯洛夫的崇敬之情,在苏斯洛夫最后一次住院后,戈尔巴乔夫感叹:“这人真了不起,很聪明,现在还承担着政治局和书记处那么多的工作。我不明白,他怎么能应付得了这一切,,要论做书记处的工作,谁也比不上他,他总是那么有条不紊,充满信心。”

    、、

    “提前到了也好,这次掉你来乌克兰不是长期工作,宣传上你也是一把好手,这样我的工作能轻松很多,你办事我放心

    林俊这是一点也没客气,中央里都知道,苏斯洛夫是副统帅的亲信之一

    没有多聊,一行人立即前往城南原基辅军区司令部。

    除了介绍老苏的那一段,已经过丑。了,别说咱凑字数哦。奇人!高人呀!

    。。。

第六百三十二章 顽强的第十六集团军1() 
一卜冈倒担任新组建的乌京丫第方面军司令的朱可夫肾涮记他的指挥部设在了原基辅军区司令部。不过朱可夫在那待不了几天了,他要把自己指挥部放到更靠前的白采尔科维,正好,可以把那当作一群东拼西凑起来的西南局人员的工作场地。

    完善的通讯设施加上部分朱可夫不会带走、也不需要的司令部遗留人员,布柳赫尔立刻就能把西南局运转起来。

    当林俊一行人抵达目的地时,朱可夫并没有在指挥部大楼的门口列队迎接,这会他人还在回基辅的路上:大将同志接连几天都在方面军所属的各个集团军里转悠,一如他的风格,大战前没有只待在指挥部里只顾着图上作业。

    看得出来,方面军指挥部正在准备大搬家,不断有参谋与警卫人员进进出出,大院子里停着些卡车,准备将部分装备先期运抵白采尔科维。

    “全体立正,元帅同志到了!敬礼”。哨兵眼尖,看到过来的一介。小型车队中间,一辆豪华的大型轿车车头挂着一面“苏联元帅旗

    正在忙碌的人群放下手头工作,立刻对着车队方向立正敬礼。

    有参谋快跑进指挥部,当林俊走下自己的梅赛德斯功防弹车时,两名将级军官快步出现在台阶上。一看从车内接连走下两名苏联元帅,那两人立刻跑下台阶敬礼报告:“元帅同志,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一赫鲁晓夫向您报告。”

    “方面军参谋长谢苗巴普洛维奇一伊万诺夫。”

    林俊与布柳赫尔回了个军礼,林俊道:“赫鲁晓夫,你们的司令员还没回来吗?”

    口气带点僵硬的说完这一句,林俊心里有点恶搞成功后的另类喜悦,别人可感觉不到:“用命令的口气和赫鲁晓夫说话,爽!”

    没办法,林俊对这个大名鼎鼎的赫鲁晓夫实在提不起好感,也对他的军事才能不敢恭维。不过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赫鲁晓夫在使用权利和政工方面还是很有能力的,不然在组建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时,林俊也不会同意由他连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

    赫鲁晓夫同来朱可夫搭档,不用担心军事委员会干涉指挥,而朱可夫也根本不用为军队士气、斗志担心,也算不错的搭档选择。

    至少林俊记得,赫鲁晓夫在斯大林格勒是干得不错的。

    至于方面军参谋长谢苗一巴普洛维奇小伊万诺夫,这是一名中规中矩中又显功底的高级参谋军官,旧昭年衔至大将:从北方战争时期担任步兵第一军参谋长开始、二战期间及其之后年月直到呕年担任红军总参军事学院院长为止,夹杂着其它职务,竟然担任过个参谋长职务,根本就是参谋长专业户、专家级!

    虽然外边世界对这介。伊万诺夫了解不多,但能成为参谋长专业户和总参军事学院的掌门人,可见他完全能够胜任现在的职务。

    “元帅同志,司令员应该很快就到,两个小时前来过电话,他已经从第十六集团军指挥部出,应该快了

    赫鲁晓夫回答的有一丝小心翼翼:他在斯大林和林俊面前一直如此,除了报告,连个大声的时候都没有。

    “说曹操,曹操就到。”

    听到布柳赫尔的一句话,别人因为听不懂汉语还没回过神,林俊就看到远处围墙大门处进来一辆吉斯旧型轿车。

    果然,下车的是身穿大将制服的朱可夫。

    、、

    作战室,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参谋长伊万诺夫介绍了目前方面军各部队配属情况。

    “现在我们有第、第旧、第刀、第劣、第的、第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坦克第三集团军和空军第二集团军。在突击力量上,我们应该强于正面的德南方集团军群第集团军与第口集团军一部,但空军力量最多打个平手。如果是进攻作战,如果能够得到大本营预备队航空部队的支援,完全达到战役目标把握更大”小

    布柳赫尔一直在研究地图上敌我双方的部署情况,听到朱可夫的话,布柳赫尔道:“大本营已经决定将空军第8集团军直接支援你部作战,一周时间内集团军所有飞机和后勤人员物资都会抵达基辅附近。”

    “太好了!谢苗一巴普洛维奇,立刻让参谋部制定出一个部署方案

    参谋长一听,“我们有足够的备用机场,能够容纳他们

    布柳赫尔在作战室里同方面军几名领导一直协商、熟悉了目前的最新状况,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差不多完整的逻辑。而整个过程差;花了两个小小时,林俊就坐着听,说的话加起来不到十川知

    朱可夫等人算是弄明白了,副统帅这次是“大树底下好乘凉”根本不参与任何军事协调和指挥决策。每次有人问他的意见,不管是布柳赫尔还是朱可夫,林俊就是:“哦;不错;可以;差不多”几个词转上两圈后,会议也就结束了。

    副统帅都把指挥决策权给了布柳赫尔,朱可夫等人没有意见,还更加放心:怕就怕他瞎指示,虽然这种情况基本上还没出现过。

    至于政工方面,苏斯洛夫同赫鲁晓夫两人简简单单几分钟就达成了共识,布柳赫尔等人都看出来了:副统帅在这方面估计也会做大半个甩手掌柜,有个精力旺盛的苏斯洛夫在,他又能得到解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