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520章

苏联英雄-第520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打到这会,所有彼…8轰炸机都被集中在了几个航空团里,指挥权直接在统帅部手里,为的是形成一个拳头,而不是添油战术一样使用。实战证明这样使用重型轰炸机是正确的——从去年9月开始,彼…8每一次出击几乎都是二十架以上的大机群,而且有战斗机护航,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重型轰炸机不是前线高轰炸机或俯冲轰炸机,不该使用一两架出击的模式——一两架轰炸机就能胜任的工作就不该派出重型轰炸机,需要彼…8出击的任务除了极个别战术任务(比如需要一顿猛烈的炸弹雨摧毁某个特定目标,比如山头上一个废弃的古堡,而一两百公里之内又没有能用的俯冲轰炸机,倒是3oo公里外有一个团的大本营直属彼…8轰炸机正好闲着——如果指挥员有本事,那两三个小时后也许会有两架四重型轰炸机会抵达古堡上空,丢下一群25o公斤航弹!),其它都是深入敌方纵深的任务。

    而深入纵深的任务中就几乎没有一两架轰炸机就能够完成的,别说战略使命,就是个战役级别的纵深轰炸任务,那基本也是需要派出较大规模的编队出击。

    “能完成任务吗?”

    波雷宁非常肯定的回答:“选择直航线,只要给我好的领航员和尽可能多的目标资料,能!”

    将军同志说到的i1…4型远程轰炸机是种双中型远程轰炸机,由老式的db…3远程轰炸机展而来,今年刚刚正式定名为i1…4,生产数量已经过了db…3型:去年下半年刚生产出来装备部队时还用着db…3的后续编号,今年把名字改了。

    i1…4和它的前辈db…3在外型上除了头部的领航员舱外相,其它的非常相像。改名,那是因为i1…4是一架在机体内部结构和制造工艺上都同老式的db…3完全不同的飞机:老式的钢管构架承力结构改成了相对先进的机身整体承力结构,结构变得简单和容易制造,飞机本身质量也好控制。

    i1…4远程轰炸机内部结构的改变主要得益于苏联仿制的里…2运输机(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的dc…3型客机的仿制机型。)的生产工艺,因而它非常可kao和坚固——它甚至可以在过设计最大负荷的条件下,深入敌人后方执行轰炸任务,是目前全世界最好的中型远程轰炸机之一!

    波雷宁这是还把大本营预备队里所有的米格3战斗机都拿出来了,都是为远程轰炸机部队护航准备的,其它装备米格3的航空团都在各方面军空军内。

    大本营预备航空队,这“预备”不是真的暂时等着的意思,同原来的“预备队方面军”一样,一点也不“预备”!也不是在后方呆着,大概就是统帅部能够直接使用的一股力量的含义。

    林俊也知道远程护航战斗机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而苏维埃目前就两种能用的、实际意义上的远程战斗机——米格3远程战斗机从立项阶段开始就是按照“远程”去设计的,而雅克…9dd远程战斗机简单说是往原有机身内塞进更大的油箱改进来的:“远程”比“远程”飞得更远!

    米格3使用副油箱、经济航巡航情况下的航程过3ooo公里;而雅克…9dd不使用副油箱大约能飞22oo公里,加一个副油箱,能飞差不多28oo公里,不过满油的情况下这机动能力比不上米格3。

    “到今年夏天乌拉尔的两个新动机工厂满负荷生产后,改进型、动力更大的am…35系列动机生产数量能上一个新台阶,就可以提供给米格3使用。”

    “元帅,我们要恢复米格3的生产?”波雷宁喜欢那种能为远程轰炸机全程护航的战斗机,可惜已经停产了,所以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

    “是的,还有米格1前线高空战斗机也可能恢复小规模生产。不过米格1同米格3和原来装备部队的会有些小改动,米高扬和格列维奇同志已经给我看了小改进之后的米格1和米格3的测试报告。米格1在高空性能更好的同时增加了2oo公里航程,而米格3在保持原有性能基础上,将加大载弹量,必要时可以装备炸弹和火箭弹深入地方控制区低空打击地面目标。”

    “米格”的飞机设计师在米格1同米格3停产后,没有把自己原本设计的飞机彻底置之不顾,“不过改进后的米格1要到今年底才恢复小批量生产,米格3的生产线夏天就恢复,我们的铝供应已经差不多缓过气来了。”

    原来生产的米格1和米格3在高强度的作战中不断消耗,战前生产的近8ooo架米格到目前大概还剩下还有一半在部队里服役:零配件只能保证一个最基本的需求,特别是动机供应在部分地区出现困难,有些航空团里手头常常是有几架需要更换动机的米格,但要等不少时间才能得到新的动机:长远看,一定数量的高空战斗机和远程战斗机是需要的——事实证明,米格3的性能要比“搭积木”方式“加出来”的雅克dd要稍微强些。

    米格1战斗机在5ooo米以下高度性能不怎么样,林俊为什么要计划恢复它的生产呢?因为自己估计到了今年年底,战线会向西推进2oo至5oo公里,那样德国战争机器中的很多目标、包括德国本土、仆从国、占领区的重要城市、工业基地都会进入红军前线轰炸机的攻击半径内。

    德国人会快重视本土防空,加上另一边的英美空军也会轰炸第三帝国纵深目标,空战有可能大部分在高空爆——基本上就是5ooo米以上高度,或者更高!

    轰炸机从中低空轰炸德国目标虽然命中精度好,但记忆告诉林俊英美空军也吃不消中低空轰炸的损失率,轰炸编队基本都会在中高空出击:当抢夺中高空制空权变得更重要时,空军会需要米格战斗机,它的高空性能比任何一款拉格和雅克都要出众!——不断改进、增大航程、携带副油箱执行护航任务的米格1将是翱翔在德国人头顶高空中的王者!

    林俊能够预见到,米格1同米格3会书写一个类似于p51在德国上空那样的故事,“米格王朝”的故事将提前很多年被世人熟知——虽然任务决定了卫国战争中米格不可能有另外两个系列战斗机那样的生产装备数量,但“拉格”、“雅克”、“米格”,苏维埃空军的三大战斗机支柱将真正的在欧洲东线战场苏联一方三足鼎立!

    “关于轰炸挪威克纳本矿床,空军委员会和情报部将会给你提供支持,我能给的全部给!”

    空军委员会能够给波雷宁需要的权限,当然这要经过统帅部批准——林俊就管着战略轰炸,波雷宁就是具体执行者:将军同志还有几个战略轰炸计划,不过目标没有挪威那么远而已,林俊这会都批准了:不是轰炸斯洛伐克就是罗马尼亚的目标,南边红军轰炸机出击已经很难分清战役与战略之间的分别,因为就是架前线战斗机都能到罗马尼亚多瑙河上空逛一圈。

    罗马尼亚空军和德国空军在罗本土的防空主要集中在油田区,但就是油田区也已经在乌克兰南部前线机场的彼…2高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内。

    波雷宁的其中一个计划就是集中乌克兰南部大本营预备航空队的雅克…9d远程战斗机(不是雅克…9dd)、i1…第三方面军空军能够抽出来的力量,对普洛耶什蒂油田再进行两到三次轰炸!

    林俊同波雷宁又交谈了一会,不过两人说着说着都现关起门来解决不了一切问题,比如最简单的几点:给各部队的命令今天下午再下都来得及(对于这点,统计哪些部队能动、哪些不能抽调的事明天能gan完就是高效率了!不少部队正担负着直接支援个方面军作战的任务,有些gan脆已经划给人家了,就是番号暂时没变而已。),和统帅部其他人需要协调一下的地方要先去做完;还有,单单几份相对详细的航线图还不行,波雷宁需要克纳本矿床及其附近环境的尽可能详细资料,如果有航空照片更好!

    还有个问题:两人都饿了!

    去餐厅,随便吃几口后就去斯大林那汇报,还要同总参谋部和内务部打个招呼:总参情报部和内务部北欧处那可能会有波雷宁需要的东西。

    斯大林从来不在两个大餐厅里出现,他一般在办公室或自己的小餐室用餐——大餐厅说白了就是两个大食堂,不过也有不少“包厢”而已:这些包厢沙皇时期就是金碧辉煌的宴会厅,也不是围绕在餐厅边上,有些距离很远。

    元帅和政治局的常委们如果在克里姆林宫里办公,那用餐时间一般会让人把吃得送进办公室里;那些宴会厅不是平时吃饭的地方,只有节日、聚会时才会用,其它的工作人员平时就在克里姆林宫中的两个“大食堂”里选一个解决吃饭问题。

    无论是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还是各部门主管、将军,在克里姆林宫的食堂里是人人平等:有可能坐在长条桌子上大快朵颐的一位将军身边就坐着位水管工人同志,将军吃完饭想来根烟逍遥一下,不过现没了!

    餐厅不禁烟。

    怎么办?

    “同志,有烟吗?”

    “哦,给。”水管工人掏出自己的马合烟烟丝盒子和卷烟纸,将军同志自己熟练地卷上,抽上几口,然后站起身同那位说一声“谢谢。”

    走了。

    也可能是将军同志吃完饭掏出包格鲁吉亚香烟,自己点上的同时把烟盒递给身边刚吃完的那一位,“来一根?”

    “谢谢,将军同志。”水管工人抽了一根点上,然后叼着香烟同将军同志闲聊几句。

    在克里姆林宫的大餐厅里什么事都有可能生,因为能在这里用餐的不是克里姆林宫本身的人员就是来这里办事的同志——如果不在这里吃饭,那出了克里姆林宫,要找个吃饭的地方还真是有点远。

    。。。

第六百一十三章 去他娘的中立国3——万事俱备() 
林俊和波雷宁来得有点晚了,食堂里余下的选择不多:沃斯托夫中尉、亚历山德罗夫高级准尉和古谢夫也一同前来,他们都还没有吃饭:贴身保镖不管元帅吃饭问题,机要参谋被元帅的一个又一个指示搞得团团转,没空去想肚子的问题。

    至于属于副统帅办公室系统的其他工作文员,对于元帅吃饭问题的概念是:元帅的参谋会通知的。

    食堂的同志表示可以立刻给元帅同志和另外几人特别做顿饭,不过林俊等不了,“有我们就给什么吧,面包、土豆泥都成。汤锅里不是还有点红菜汤嘛,都给我们倒上。”

    林俊不挑食。

    厨师同志总不能让元帅就喝汤吃点残留的土豆泥是不?拿出些罐头,林俊一看上头的标签就摇头:“美国的不要,怎么连你们这都有?真是无孔不入!”

    原本还要为元帅高点煎午餐肉,可林俊宁可啃硬面包!这会又挑食了。

    不过这解决的办法倒也简。单——厨师们知道普伦雅科夫元帅有时候早餐会还吃点什么,还好做——三个锅子一起忙乎,赶在林俊一行人狼吞虎咽吃完饭前,给每人搞了两个荷包蛋。

    荷包蛋、类似于中国吃法:上边倒。点酱油、撒点盐都成,林俊也从不挑老不老嫩不嫩的,能吃下肚就行——大概像林俊这样好对付的元帅也真少见,要知道很多人对煎蛋生熟程度的要求非常高。

    林俊吃牛排历来要全熟的,认。为吃七分熟的那是类似于野蛮人的爱好,煎蛋就无所谓了,生鸡蛋都能吃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