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513章

苏联英雄-第513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什金连忙问:“你说说?”

    “分散冲击力。那次布琼尼元帅前边的一个盘子掉到了地板上碎了,普伦雅科夫元帅拿起一片碎瓷片说陶瓷很硬、看似很脆,但如果工艺合理,薄薄的陶瓷片都能挡住子弹。”

    “布琼尼元帅不信,普伦雅科夫元帅就说到了冲击力分散的概念。”

    “冲击力分散,如果在空隙中间加入某种陶瓷,当然要最能分散冲击力的陶瓷,效果有可能比任何金属材料都要好!”

    科金没说那次布琼尼元帅喝醉了,差点把餐桌当作他的跑马场:碎的盘子也不是一个,而是一堆!

    “这说明我们的思维不需要沉溺于某个固定的思维,老和钢铁打交道,谁能想到陶瓷有分散冲击力的能力呢?”科什金说到了自己的局限性。

    “不过,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这项技术哈尔科夫还用不着,t34这会无法使用间隙装甲的构思,不然我们就是惹大麻烦了。”科什金说话的时候敲了敲坦克炮塔,“就像它,技术高,不过法西斯能造多少?”

    都是专家中的专家,不说科金,科什金刚才在车间里那一会功夫,就现这种虎式坦克制造工艺极端优良、复杂,这生产成本和工时绝对少不了!

    这钢材都是最好的合金钢,德国制造高质量装甲合金钢需要的有色金属就有限,工艺复杂了,这产量就上不去!(事实就是如此,虎式坦克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它非常高的生产成本和大量工时!对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了49234辆的美国m4谢尔曼式坦克和5oooo辆的苏联t…34系列坦克,虎式坦克就1355辆的产量,虎王更是只有5oo辆的生产总量。德国的设计在时间、原材料和费用都是非常昂贵的,就是同自己的三号和四号比较也是一样:虎式坦克的成本相当于四号号坦克的两倍,三号突击炮的四倍!)

    要是科什金和科金两人都把坦克防护的设计思维转到新现的“间隙装甲”上,而红军坦克也那样造,这产量就会是个噩梦!

    t34kao的是简单、可kao、管用加数量优势,而不是高技术,“t34技术还是不能追求高指标,不过你倒是可以花点时间在新式装甲上。”

    科金主管着重型坦克设计,高技术都用在他这了。

    听到科什金的话,科金也是摇摇头:“任务太紧了,上头不断有增加生产指标的命令下来。斯大林型的制造数量一直就是上不去,没法和哈尔科夫相比,不过自行突击炮倒是有新动作,我们已经完成1oo毫米反坦克炮和你设计的t34车体的结合,生产线也已经高运转。

    我们做了实验,用海军炮改进而来的1oo毫米反坦克炮使用钝头穿甲弹对虎式坦克有不错的毁伤能力,如果使用钨合金弹芯高穿甲弹效果更好。”

    1o5毫米坦克炮生产能力上不去,它太精密了,科金只能选择次一等的1oo毫米坦克炮。

    “走,去看看那个靶子。”

    这次是步行,走了几百米,那辆虎式坦克千疮百孔:不过这百孔有点水分,基本都在两侧和坦克后部,炮塔正前方和前部车体上被穿甲弹击中后留下的凹坑是不少,但击穿的弹孔不多。

    “我们老式的用76。2毫米f…34型坦克炮的t…34使用钝头穿甲弹,在任何距离上都不可能击穿虎式的前装甲,1oo米至2oo米只能击穿处它的侧面装甲。但如果使用高钨合金弹芯穿甲弹,可以在中距离,大约6oo至7oo米内击穿其侧面,对于车体正面,高穿甲弹要kao近至2oo米之内才有百分之五十的击穿概率。

    t34…85的85毫米坦克炮使用钝头穿甲弹最近能在8oo米击穿虎式坦克的车体正面,要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那还得近些。对于炮塔正面,最佳的情况下也要kao近至5oo米以内,不过零距离也无法击穿它的防盾。”

    虎式的那个防盾大得可以,也就是说85毫米穿甲弹命中它的炮塔正面无效!

    “如果使用新式高穿甲弹,85毫米坦克炮可以最近在12oo米距离上击穿它的上装甲,在6oo米击穿炮盾装甲,但对后边的炮塔主装甲就无能为力了。”

    听到科金的话,科什金文:“它的坦克炮对t34…85的摧毁距离是多少?”

    “至少两公里!”

    真是个坏消息!当做靶子的t34空壳就在不远的地方呆着呢!

    。。。

第六百零七章 强大突击炮() 
一名少校技术员递给科什金一张表格,“将军,这是我们用一同送来的德国钝头穿甲弹做的穿甲试验,由于弹药有限,在每个距离上只试射了6。”

    这是张那门88毫米坦克炮炮弹对于装甲兵的穿透威力测试记录表——优质均质钢装甲,3o度角命中角:距离1oo米穿甲厚度12o毫米,六穿透5,另一导致靶板背面大面积崩落;5oo米为11o毫米,六穿透5,另外一和1oo米距离上几乎相同的效果,1ooo米为1oo毫米,六穿透四,15oo米为9o毫米靶板,六穿五,2ooo米靶标用的是8o毫米靶板,全部穿透!

    相比t34…85坦克的装甲厚度,车体前上部的均质钢装甲厚度为45毫米/3o度,下部装甲厚度也是45毫米,只是角度有些微小变化,侧面是45毫米,后部47毫米。t34…85的装甲中炮塔正面是最厚的:9o毫米,但即使这样,在2ooo米距离上还会遭到极大威胁!

    t34的炮塔正面尚且如此,其它部位在2ooo米的距离上一旦被虎式射的钝头穿甲弹命中,那结果只有一个——玩完!

    科什金知道德国使用的钝头穿甲弹的设计思路和自己设计的坦克炮用钝头穿甲弹其实是一样的,钝头能有效防止跳弹,而在穿甲弹丸底部是有弹底引信的,有一个小药室,里面装有少量炸药。

    一旦击穿装甲板后,穿甲弹。中的炸药就会被引爆,也就是说坦克的战斗室一旦被钝头穿甲弹击穿,里面的成员基本是全部完蛋;如果命中动力舱,动机也将会被破坏——它的穿透能力一般比不了硬合金高穿甲弹,但穿透后的后效要比后者大得多!(注意了,二战时的穿甲弹中钝头穿甲弹占了生产、使用中的很大比例,结构和我们现在熟悉的滑膛炮用长杆尾翼稳定拖壳穿甲弹有很大不同,结构类似于海军舰炮用的穿甲弹,一般是有药室的,只不过装药要比高爆弹少得多,引信也一般采用弹底引信。)

    “有没有缴获德军配用的高穿甲弹?”

    这张表格已经让科什金够犯愁。的,而照理88毫米坦克炮不会只配备钝头穿甲弹,还应该有高穿甲弹。

    “一也没有,也许德国人还没。有生产配合这种坦克炮的硬合金穿甲弹,也可能德国人的钨矿供应问题越来越严重。”

    德国本身可以说没有钨矿资源,战前从中国进口。的那些对于战争的消耗而言几乎就是杯水车薪(大概说明了德国为什么日光灯的普及那么早,节约钨?——个人联想,呵呵。),各处都要省着用,就是加上西班牙的那些也不够。

    “如果它有钨芯穿甲弹,那穿透厚度在15oo米内大概增。加百分之四十!”科金摆摆脑袋——也就是说在1ooo米距离上能够击穿大约14o毫米/3o度的装甲,近距离威力增加更大!

    相比较“斯大林型”的车体前上装甲板倾角7o度、厚12o。毫米,侧面装甲板厚9o毫米,后部装甲厚22-64毫米,炮塔正面厚度1o2毫米,对付虎式差不多旗鼓相当,但如果德国人使用钨芯穿甲弹,在正常距离上两边都能有效击毁对手。

    “斯大林型”目前。被当作攻无不克、无法撼动的攻城锤在用,在正常距离上没有一种德国坦克能对它构成危险,但将来就不好说了!

    “米哈伊尔…伊里奇,看看我们的坦克手用德国坦克对靶标的射击精度。”科金跳下车体,不远处设立着炮击标准靶标——9o毫米厚度的一块装甲板。

    科什金走进了一看,“这么密集!”

    上头有5个穿透弹孔,都快挤到一块了,有两个还是几乎重合的,用手丈量了一下:“四十乘五十公分,多少距离?”

    “1ooo米,连续五。”

    精度惊人呀!

    “如果我们的76型t34遭遇它,只能想办法使用迂回战术,从侧翼近距离gan它!85型也要接近尽快至正常交战距离交火才有胜算。”

    “我们已经把初步报告送到委员会,各部队在几天之内就会接到同它对抗的战术意见表。”

    科金把能准备的都准备好了,意见表中不仅仅说明了虎式本身及其坦克炮的各项性能,还附带有图纸,上头是虎式的外形图,画出了各种反坦克武器对其的有效杀伤部位及距离标注。

    “希望能给我们的坦克兵点帮助”

    科什金说着话的时候,远处开来一辆突击炮:远看就能感觉到其外形敦实、防护优异、火力强大!

    “这是我们最新式的su…1oo突击炮,火炮使用的是彼得罗夫同志基于红海军1oo毫米b…34型舰炮设计的Д…1ot式1oo毫米膛坦克炮,经过试验,穿甲弹可以在2ooo米的距离上垂直击穿125毫米厚的优质装甲,它的技术特性可以保证在15oo米的距离上击穿德国虎式坦克除炮盾外任何部位的装甲!”

    科金说得很自豪——它生产简单,威力可kao,不过也有设计师的无奈之处:导致“斯大林型”坦克生产被小规模压缩,而“斯大林型”才是科金设计中最为自豪的产品,也代表着重型坦克展的将来。

    “前装甲厚度75毫米,72的部件是和t…34通用的,4的部件取自su…122,还有7。5的部件和su…85通用,只有16。5的部件是新设计的。目前使用br…412b型穿甲弹和of…412型破甲/爆破两用弹,也可是使用红海军的标准高爆弹,不过一线部队估计不会用它去对付步兵。”

    “我那也到了两门,要哈尔科夫设计一种能使用这种火炮的中型坦克,作为一两年后同你的“斯大林型”做“高低搭配”使用。不过现在br…412b型穿甲弹的质量让人担心,前后送了两批过来,质量差了很多!”

    “委员会已经责成工厂改进工艺,要不然在我这它早量产了。”科金指着那辆突击炮说。

    炮弹上的问题是延迟了su…1oo批量生产的时间,不然它在几个月前就会将su…85突击炮挤出生产线。

    说着科什金示意陪同自己一起来的技术员把他的包拿过来,他从里边取出几张精细的坦克外形图:“今年是没法量产了,只管t34…85型,生产线不能动。”

    科金接过来一看:近乎于半蛋型的炮塔,3o度倾角的车体前部装甲。

    “图纸外形草图最早是副统帅让人送来的,元帅还说了这个设计可能存在的两个缺点:因为防弹外形的原因可能造成操作上的不便,还有弹药布置可能坦克一旦被击中后生存力差,容易生殉爆。”

    科说金有点不明白元帅为什么会那样说,按照自己的图纸设计,目前标准的坦克兵操作起来还是可行的,再说全世界的坦克都是这样存放炮弹的。

    “优点是和t34一样会成本低廉、简单,适合大规模战争使用。”

    科金看完了图纸,话里有话、意味深长的说:“副统帅的天赋不是我们能琢磨透的,想想ak47吧。去年元帅还给我了一个在坦克上使用弹药隔舱的设计构思,和我们目前使用的弹药布局方式有很大不同,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