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452章

苏联英雄-第452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名卫士将一个给捆的结结实实的俘虏拖到林俊面前。还没等林俊说话。那人叽里呱啦一堆话——没听懂!

    显然卫士们不会把俘虏押倒用唾沫就能吐到元帅脸的距离。如果那么近。眼前这个一脸让愤怒冲昏了头的家伙极有可能上演一段电影里的经典镜头。

    阿廖沙狠狠给了俘虏一脚。俘虏立刻在的上翻滚抽搐着惨叫——被阿廖沙的大皮靴踢中肚子。就是个未来战士也的趴下。

    “元帅。他的咒骂你。”

    林俊带着羊皮手套的手示意把俘虏押正了。“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袭击红军车队?!”

    话说的是一点不带火气。不过显然俘虏不领情。回过气来还是那一堆叽里呱啦恶狠狠的咒骂。

    这下阿廖沙没用皮鞋踹。而是看了眼林俊。在林俊微微一点头之后。阿廖沙上前一步——一幕让远处所有俘虏内心再次恐惧的情景出现了!

    阿廖沙没用枪。这同兰德斯科奇一开始不用“找软柿子先捏”的思维一样。从腰左边武装带上的套子里拔出一把明晃晃的芬兰刀。

    毫不犹豫。左手拽着俘虏的头。右手往右一拉。锋利的芬兰刀瞬间杀鸡一般割断了俘虏的脖子!

    阿廖沙没有让动脉中飙起的血箭射到什么人身上。雪的里立刻都是无比醒目的红色!

    往边上一推。给割断了动脉和气管的袭击者还抽搐了几下。这才一动不动!

    。。。

第五百四十六章 格杀勿论5――林中兄弟() 
对于眼前这血腥的一幕,所有卫队成员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到是远处的几名警卫连战士露初一丝惊讶,但很快就恢复自然——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阿廖沙在尸体外套上擦了擦刀,又把芬兰刀插回刀鞘里,至始至终脸上的表情没有什么起伏,就像刚才只是宰了头猪。

    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看着死尸被两名卫士拽着腿拖走:雪地上留下长长的血痕,看似有点触目惊心!

    副统帅想干嘛就干嘛,不是他这个方面军参谋长可以说三道四的。

    刚才从俘虏和那些尸体身上没找到任何有价值的文件,只能从他们嘴里撬出来,林俊等不了那“漫长”的审讯过程,再说卫队里就有几个内务部出生的审讯专家。

    一群散兵游勇一样的反动武装,其实自己用不着花什么力气在他们身上,大概只是想消磨这一会功夫而已!

    对于敌人林俊从不手软;对于这些反动的民族主义者,林俊只有一刻态度——格杀勿论、一个不留、斩草除根!

    “再带一个来,选个听话些的。^^^^”林俊对自己的卫队长说。

    兰德斯科奇找的第一个俘虏是个狠角色,铁了心反苏维埃的:哥萨克从一群俘虏看到元帅的表情时就把那十多个俘虏分门别类了——显然在动袭击前,这群袭击者并不知道那辆豪华轿车里坐的到底是谁。

    “惊讶者”不论,“可惜者”与“愤怒者”是顽固分子,而“绝望者”就是最可能取得成果的突破口。不过卫队长同志先找个基本不会开口的顽固分子开刀,这样能最快度摧毁胆怯者的心理防线。****杀鸡给猴看!

    既然了解元帅地心思,哥萨克也就没必要在那些顽固分子身上多做什么文章了,虽然他很有自信能在一个小时之内摧毁那些顽固分子的心理防线。

    一个20来岁的青年给拖了过来。“不要杀我!绕了我吧”那人歇斯底里地求饶,而远处那一队俘虏中间有两个在那喊:“什么都不要说”

    不过还没说完,那边的声音戛然而止,看守的卫士们一枪托就让他们变得安安静静!

    这里也吵得很,阿廖沙带着手套的蒲扇大手一个巴掌就让那个年轻的俘虏牙掉了半边,只能出不怎么清晰的呜呜声!

    “我说阿廖沙,轻点。****”

    一看元帅。阿廖沙大嘴一咧,不过没出声——“元帅没生气。”

    林俊这话就像这里的寒风,不带火气轻飘飘,但却能让任何敌人心里彻底胆寒!

    “说吧,你们是什么人。谁给你们地武器,你们的头是谁,据点在哪里,接受什么人或部门的领导。”

    还是林俊问。不过这次不用卫士来翻译:那人会说俄语,至少懂得如何求饶。

    “能不能饶了我,我没杀过你们的人”

    “知道我是谁吗?”林俊打断了俘虏的喋喋不休。

    “你是普伦雅科夫元帅,苏联地副统帅。”

    这下俘虏没敢再多说,边上的阿廖沙看似随时能用刀子捅了他!

    “很好。所以别和我谈条件,你没有资格。我的部下很多都精于酷刑,如果我不能知道想了解的一切。他们会让你后悔从娘胎里出来这一回。”林俊顿了顿。“当然,我喜欢聪明地人。如果我知道了想了解的。也许你还有被特赦的机会。”

    这下,在最短的时间内俘虏招供了他所知道的一切。连家里原来有几头公牛都说了出来!

    的有些乱七八糟,阿廖沙两次“打断”了俘虏的招工,这才让林俊理顺这些袭击者到底是什么军事组织——由立陶宛富农和与德国合作过地民族主义者组成地反苏维埃恐怖组织:“林中兄弟”。

    又带上一个愿意开口的,补充了些情况。

    根据供词,林俊了解到这个组织成份复杂,有在去年德军进攻时期同德国人合作过地人、有原来的富裕农民、据说甚至还有替英国情报部门工作过地人。

    在40年亚历山大主管的对原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苏维埃化的过程中,内务部已经杀了一批人——像在立陶宛,其原有的体制与苏联体制完全不同,简简单单就想将其苏维埃化谈何容易!

    这就有点像林俊记忆中的土改前中国的情况差不多,有地主有富农,当然也有资本家和穷人。推行苏维埃化,就会遇到地主与资产阶级的阻挠,而处理这个问题只有一种办法!

    该杀的杀,该抓的抓,不过亚历山大也不能把那些原来并没有什么劣迹、在政策下又愿意接受改革的富农也给赶尽杀绝,这下隐患就留了下来。

    在战争爆后,那些心中有怨恨的立陶宛民族主义者活跃了起来:他们组成小分队,四处出击,打完便躲进森林,给自己起了个名字“林中兄弟”。

    不过和“标准的游击队”又有点不同,因为这些人更像是“无业游民和恐怖分子”的混合体,政治目的倒是明显,但具体实施起来毫无章法。

    因为反苏维埃,去年底今年初德国人给予了其一定的支持,在德国人撤退后,这些人就单干。而这样的“林中兄弟”组织在附近地区还有,他们能够存在的一个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平时混迹在普通农民之中,而战事又府无法快而有效的再次在陶宛广大农村建立政权体系。

    这次“这支林中兄弟”就是附近十几个村子的反苏维埃民族主义份子临时组织起来的,领导者原来同德国人合作过,就在俘虏中间,不过那人对林俊而言已经没多大价值——已经出气比入气多。

    去年德军在这一带并没有普遍使用他们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占领政策,这倒让那些立陶宛民族主义者活了下来,而且似乎还活的有些滋润!

    两个俘虏还没问完,一队由坦克开道的武装车队抵达环形防线外围。在核实了对方身份后,几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快部署,组织起固若金汤的警卫圈。

    一名少将军衔的军官跑步来到林俊所在的地点,“我们的勇将到了!”

    “报告元帅同志,近卫内务部第一机械化师第九机械化营前来报到,师长费科奇诺夫。”

    听到元帅车队遭到反动武装遇袭的报告,费科奇诺夫立刻将指挥权交给了参谋长,自己带队直接把一个一级战备、当作预备队的机械化混编营拉了过来!

    。。。

第五百四十七章 格杀勿论6――管政治的到了() 
近卫内务人民委员会部机械化一师的装备一直以来是苏联陆军中最好的,不过这半年多激烈的战争也让这支攻击力惊人的部队人员与装备都不像去年战争爆前那样齐整。

    林俊看到费科奇诺夫带来的这支混编部队有组成的一个坦克连,而那些步兵虽然还是“完全的机械化步兵”,但并没有使用普通轮式卡车或苏联自己生产的履带式输送车,而是崭新的m3半履带式装甲运兵车。

    时刻准备上一线的部队,没用普通卡车。

    美国货,美**援很大一部分都提供给了西北方面军,就像那些吉普车。一师装备消耗巨大,自产的履带式输送车生产数量供不应求,连一师这样的部队都已经在用美**援补充,这还是后勤部照顾的局面。

    对于自己老部下的快驰援,林俊很是满意,这才是“真正的嫡系”!

    “看来老蒋喜欢用嫡系很有道理。”不知道怎么回事,林俊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有点想念”上万里路之外的那个“老朋友”。

    费科奇诺夫的帽子上都带有冰花,这一路上他就在一辆m3指挥车上不断催促部队加快度,并联系空军让它们先期赶到——这几十分钟,少将心中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现在看到一切平安,他才算放下心来,在向林俊报告后,对瓦图京说:“您好,参谋长同志。”

    林俊示意费科奇诺夫放松,倒也没说什么“派个营长来就行了”这一类废话,师长同志自有分寸。

    兰德斯科奇给了好兄弟一个熊抱。再将刚才的战斗经过简要叙述了一下,还介绍了刚才审问中获得的一些情况。

    “林中兄弟。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前段时间倒是有反动游击队骚扰运输车队的情况,不过这样规模的袭击还没生过。”

    费科奇诺夫说,“元帅。把这些俘虏压到我那,由我来处理,您看怎么样?”

    “帕涅韦日斯的部队再过一个小时就会到,你留下些人等他们就成了,把俘虏交给后边地部队,你的注意力不用放在那些民族主义者身上。”

    “是,元帅。”

    费科奇诺夫立刻让人留下一个排。等待后方来人。

    “阿廖沙,你把俘虏交给后边的人再交代一下。就告诉他们,民族主义者必须连根拔除,彻底铲除隐患。”

    “元帅,那我什么时候返回卫队。”

    看到一脸实诚的大块头,林俊笑了笑:“一个小时后。”

    有时候这个大块头还真有点可爱。什么事都要弄个明白:不过等他搞明白了自己的意图,派他去做任何事都可以放心。

    “不到一百人地游击武装就敢于袭击我们这样规模的车队。有些难以想象。”林俊走向给自己安排的那辆m3时,瓦图京说了一句。

    “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想到我们有多强的战斗力,而且这些人的军事素质也差了些。如果是正规的德军在这里设伏,我们的日子就不会这么好过了。”

    “不过民族主义者绝不能小视,这是颗毒瘤,如果铲除不彻底,留下地隐患会无穷无尽!”

    登上看似笨重的m3,帆布座椅冰冷,头顶没遮没拦的有些感觉不好,连个载员室顶部的弓形支架加帆布盖都没弄。大概是因为那样会影响载员室前部机枪支架上的机枪的操作。

    一挺m2hb加上挺模样实在不怎么样地勃朗宁毫米机枪。这种半履带式运兵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