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347章

苏联英雄-第347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像死了老爹一样报复”——这是阿廖沙在元帅面前的形容。加上那不计后果和代价的报复行动,林俊能够决定目标一定是已经被击毙,而且级别非常高。

    既然是这么重要的目标,那德国佬不会一次不成功、甚至可以说得不偿失(连列宁桥西侧阵地都因为兵力空虚而丧失。)地进攻就罢手,需要整个白俄罗斯方向的红军部队做好准备。“红色旋风”还有三天就将动。这会不能出什么纰漏。

    在隔壁的方面军司令部,朱可夫已经知道明斯克周边的德军并没有什么新的动作,那接下来会是什么呢?

    明斯克暂时又相对安静了下来,崔可夫不断的在地图上琢磨对手,而林俊在听取了卢德维克和阿廖沙的汇报后琢磨起瓦西里的狙击步枪来。

    “这段时间你们小组干掉了多少法西斯?”

    阿廖沙摇摇头,“不清楚,元帅,我们都没去统计。但瓦西里同志应该已经在明斯克击毙了400名以上的法西斯,因为这段时间我们常用射武器作战。很难估计,但据我和萨沙大体地观察,瓦西里同志和卢德维克同志单用狙击步枪消灭的目标就在400个以上。”

    一名狙击手加一个观察员,或者可以说是两名狙击手,在两个月时间内狙击击毙400名以上德军,瓦西里和卢德维克的名字很快就要再次享誉全军,更不用说他们今天做的事也许价值更大。林俊知道阿廖沙不会说什么瞎话:对于战斗的汇报,阿廖沙绝不会添油加醋,不能确定的决不会说。

    “那你和萨沙呢?”

    “也不清楚,有个几百个吧。我们两一起配合的。到巴甫洛夫大楼后只顾着拼命,没去注意。”

    林俊看了一眼卢德维克,因为他们是一个小组。

    卢德维克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本笔记本,翻了翻,“元帅,至少3辆坦克和9辆德**车,人员击毙数量应该过我和瓦西里同志。单单在10月29日下午,我们小组就突袭了一个由6辆军车组成的德军车队。我和瓦西里加起来才击15次,大约120名德军都是由火箭弹和机枪击毙。”

    林俊要过卢德维克的笔记本,看到观察员同志在里面都做了记号,应该是每天作战过程的简单记录。不愧为经验丰富地观察员:好记星不如烂笔头。

    笔记本里有些狙击手专用的标记林俊并不熟悉,那些普通的军事图标倒是看的懂。让卢德维克解释了一下那些标记的含义,林俊大略一统计,得出的结论惊人——一个四人小组,两个月时间差不多报销了半个团的法西斯!

    除了那些伏击,狙击行动击毙的军官就有70名以上,难怪记忆中林俊记得德军高级指挥官常常要火线破格提拔士官为低级军官——红军狙击手这会在明斯克好好地让德国佬明白了狙击作战地恐怖!

    “你的德国步枪和笔记本。还有瓦西里的步枪上交。”林俊“没收”了卢德维克的物品。“古谢夫,让人给卢德维克去弄一套新地装备。”

    因为是林俊卫队的成员。阿廖沙和卢德维克都可以携带武器进入指挥部——阿廖沙还背着一支林俊没打算要它:宣扬德国佬的冲锋枪并不好,再说阿廖沙是小组里的重火力手,这冲锋枪不过是今天顺手拿来的武器战场上双方狙击手都在用,无所谓。

    在旁边的崔可夫也被林俊几人谈话吸引过来,要过那本笔记本翻了翻,“战争中的奇迹。勇敢、智慧地士兵总是能够创造意想不到奇迹。元帅,我看他们都应该获得“苏联英雄”地提名,既然是参加明斯克城防的战斗,这提名地荣誉就让给我们城防司令部怎么样?”

    林俊点点头:崔可夫是好意,因为四人都是副统帅卫队的成员,如果是林俊以个人身份帮他们上报,个别同志可能会有些想法。

    “苏联英雄”,这次等明斯克保卫战结束,上报的提名会很多,卢德维克四人够格了。

    步枪和笔记本将来就是宣传的工具——想象一下,当这几样东西拿到莫斯科展览,解说员说:“在明斯克保卫战中,瓦西里大尉等四位同志组成的狙击小组共击毙了一千名以上的法西斯,而这两只步枪就击毙了近500名法西斯。”——很能激励军心士气。

    瓦西里的伤情让林俊有些担心,加上朱可夫和崔可夫这里暂时不用他忙碌,就乘车前往空军总医院。原本要卢德维克和阿廖沙先去休息,但他们也非常关心瓦西里和萨沙的伤情,就一同前往。

    到医院时瓦西里还在做手术,他上半身多处被弹片击中,而最麻烦的是头部受创,特别是右眼受伤严重。萨沙腹部挨了两子弹,但没有生命危险,能够挺过来。

    “副统帅,瓦西里同志的右眼被细小弹片击中,我们这里没有办法进行高难度的眼科手术。如果保守治疗,现在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眼球摘掉,这样能防止后期的感染。”

    军医向林俊介绍,但林俊不同意:“眼睛是狙击手的生命,如果右眼摘除,左眼视力会不会受到影响?”林俊问。

    “这很难说,有可能会受影响,对于这点我们的医疗技术无法保证,人体神经方面的研究我们还不是非常透彻。”

    “有没有其它办法保住瓦西里的右眼?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努力。”林俊的态度已经很明确。

    “副统帅,那只有一个办法,等躯干手术完成后立刻送莫斯科,莫斯科有全苏最好的眼科专家。”

    “就怎么办。”同军医一敲定,立刻吩咐古谢夫:“立刻让科别茨准备一架运送重伤员的运输机,过会准备直飞莫斯科。通知莫斯科的眼科专家做好准备,告诉他们要尽一切可能保住瓦西里的眼睛!”

    “是,副统帅。”古谢夫立刻去通知,并让医院将其他需要送往莫斯科的重伤员列好名单。

    当瓦西里被推出手术室时,林俊让推车停了一会:眼前的瓦西里大半个脑袋都用厚厚的纱布包着,正在昏迷之中。

    不远就是机场,林俊亲自嘱咐飞行员——伤员在飞行高度不能过高。

    难道这就是宿命吗?历史上的那个瓦西里也曾经眼睛受重伤,是莫斯科的专家挽救了他的眼睛,但从此之后就没再当一名狙击手,因为身体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瓦西里又是眼睛受重伤,看着远去的飞机林俊有一丝感慨。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战前的好消息() 
11月10日夜19点,莫斯科红军总医院二号手术室。这会手术室灯火通明,十几个医疗人员正在进行一场高难度手术。

    武金斯卡娅今天午餐时间在餐厅里接到通知,要她下午参加一台眼科手术的术前讨论,而伤员很快就会空运抵达莫斯科,是丈夫卫队里的一名大尉军官。

    武金斯卡娅认识丈夫卫队中的所有人,但大尉军衔的就那么几个人,因为通知里没有说明伤员的具体身份,武金斯卡娅一时也难以确定到底是谁。

    根据经验判断,因为她是外科专家,眼科并不是她的业务,所以接到通知时就知道伤员一定是复合伤,需要自己一旁协助。

    当她吃完饭在会议室看到与会人员时,武金斯卡娅有点惊奇:莫斯科最好的眼科专家都到齐了。相对熟悉的诺曼诺夫医生告诉她这是国防委员会的直接命令,需要尽一切努力保住伤员的眼睛。

    短短的一个碰头会,所有人换上手术服进行消毒,因为运送伤员的飞机已经抵达中央机场,伤员正在送往医院。当在手术准备室(战伤外科手术,有时候伤员一开始不会立刻送上手术台,而是会先在准备室处理一下,当然这样条件的手术室不多。)看到伤员时,武金斯卡娅认出了是谁,虽然只是见过几次面。专家们眼里的伤员就是伤员,将军和士兵没什么分别。但做为熟人,武金斯卡娅在上手术台检查瓦西里躯干外伤时还是和边上地同志说:“伤员是瓦西里大尉,红军尖子狙击手。”

    眼睛是狙击手的生命,所有人都点点头,表示明白。

    武金斯卡娅根据x光片和自己亲自检查,确定伤员现在的情况还是适于进行眼科手术。手术由眼科专家韦尔哈佐夫主刀,诺曼诺夫医生配合。要使用显微镜。当打开包裹瓦西里头部的纱布后,韦尔哈佐夫眉头都皱了一下——情况非常糟糕,左半脸虽然已经做过处理,但破损的不成样子,前期进行手术的军医为了保证眼科手术的进行,只是对周边进行了消毒和缝合。

    眼部已经做了消毒,但显然有细小地弹片穿进眼球内——在眼科方面,韦尔哈佐夫在全苏绝对是权威级人物,但目前的情况也让他心中没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也有好消息:明斯克的军医还算有点经验,如果是一般的外科医生一看这情况,绝对是二话不说先摘除眼球,明斯克的那些军医至少还看得出这只眼睛还有一丝挽救的希望。

    武金斯卡娅检查了瓦西里颈部以下的所有伤口,已经不需要她再做什么手术,明斯克的同事已经做的非常好。让护士重新消毒包扎,在韦尔哈佐夫地手术开始前,配合的武金斯卡娅和外科护士已经收工。

    等在外面的医院行政主任示意让武金斯卡娅去休息,但武金斯卡娅拒绝了——这样高难度的眼科手术很难见到,她要在边上观摩:虽然不是眼科医生。以后做眼科手术的机会也应该没有,但这已经是职业习惯。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

    手术时间一点点在过去,武金斯卡娅可以说是目不转睛的看着手术过程——出于对她的尊重,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她站的位置最好:她可是货真价实穿将军级制服地军医!

    看到韦尔哈佐夫从眼球内取出一片细如沙尘的金属弹片,主刀医师整个人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武金斯卡娅知道手术最困难的部分应该已经过去。

    抬起头,脖子有点酸,结果看到伏罗希洛夫元帅正站在准备室。透过窗户看着手术台。

    “第一元帅同志怎么会出现在这?“武金斯卡娅脑子里闪过,为一个大尉他是绝不会出现在这的,“怎么回事?”

    伏罗希洛夫显然知道里面这位戴着口罩的女医生是谁,对武金斯卡娅微笑着点点头。手术下面需要进行的是去除淤血和外部伤口处理。武金斯卡娅示意身边的医生,离开了手术台口罩说。

    边上只有元帅同志地随员在,伏罗希洛夫微笑着说:“来看沙波尼什科夫同志,他恢复的很好,刚才他还对我称赞你的医疗技术高。接到个统帅部的电话。关于里面那位伤员地。就顺道过来看看,知道你也在。”

    前天沙波尼什科夫元帅身体又感觉不适。在家里医生无法进行系统治疗,就送到总医院来了。武金斯卡娅因为技术精湛和特殊的身份,当然也要参加元帅同志的医疗小组:虽然元帅同志不用进行手术,过几天就可以回家休养——沙波尼什科夫的身体这两年一直时好时坏,医生们也只能尽力,武金斯卡娅和其他专家都明白要痊愈那是不可能的。

    “里面狙击手同志的手术怎么样了?”元帅问。

    “其它外伤都能够恢复,眼部手术最困难的部分已经结束,眼科我也是个外行,从韦尔哈佐夫同志地反映来看,受伤地左眼能够保住,但视力恢复还要看后续治疗和运气,很难说。”

    “他是个有功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