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331章

苏联英雄-第331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佐尔格的话很简单,话里也再次暗示了“为什么最晚今年年底日本会向美国开战”——都只有半年的油了,再不打,日本的联合舰队就得靠手划桨横渡太平洋!侵华日军没有石油也只能去喝西北风!

    “如果你是日本指挥官,向南进军的第一仗会选择哪?”

    佐尔格摇摇头,“副统帅,我不是海军指挥员,这个很难猜测。”

    佐尔格的表情一点没变,但林俊心里清楚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只不过这不是他所需要去最先关注的,也就不适合“瞎猜”——懂点战略的人都知道日本会打哪,稀里糊涂的大概只有美国太平洋舰队和他们的国防部了!

    “你看珍珠港怎么样?”

    “比南洋合适。”佐尔格很知趣的回了一句。

    林俊露出点期待的眼神,明摆着示意佐尔格继续往下说。

    “抢地盘的最好条件是没人能和自己抢,不然就是日本占领了整个南洋,实力不弱于它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一到,那些地盘估计也得吐出来。珍珠港是太平洋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夏威夷东距美国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诸岛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都在2000海里到3000海里之间,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都是以夏威夷为中续站。日本如果先在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那南下的道路就将畅通无阻,估计会先进攻珍珠港。”

    “简单的逻辑,但美国人也许永远不会明白。”

    “牛仔永远不会真正理解玄妙的东方式思维。”

    都是东方专家,东方人的思想还是摸的相对透彻的

    “但如果我是日本的决策者,有可能双管齐下:珍珠港我要,南洋我也要!”

    林俊站了起来,“明天我就要返回明斯克,好好干。就让日本人安安全全的进攻珍珠港,太平洋热闹了,我们才能有足够的时间。”

    林俊已经不需要说自己的第二个疑问,他已经有了决定;而佐尔格也明白副统帅的“命令”是什么:就是自己的部门清楚的预测到太平洋会生什么,也当做没现!

    足够的时间苏联有信心彻底打垮第三帝国!时间足够就能做的更多!

    林俊很不仗义——仗义了又如何?反正美国人死活不会信,天晓得是愚蠢还是故意!

    。。。

第四百一十五章 喀秋莎的送别() 
七十年代冷战高峰时,北约驻扎在欧洲的部队永远处于危险的境地——在双方都不动用核武器的前提下,如果大战爆,强大苏联装甲集群从东德出击,能在一周内进抵英吉利海峡!

    在林俊面前,苏联现在最要的目的就是击败德国,一旦占领了柏林,第三帝国的战争潜力也就是日薄西山,接下来要做的事和抢地盘无异:横扫东南欧,直击西欧,北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下亚平宁半岛,远击伊比利亚半岛!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因为林俊在很多年前就已放眼整个欧洲!英国人只能自保,到时就算德国兵败如山倒,英国人抢地盘的能力就是占据部分地理优势也不可能“虎口拔牙”,要提防的只有美国这个实力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意大利不堪一击,没有德国的帮助,米索尼里还不够苏联的一个方面军塞牙的,就是后勤线会长些——西欧是不折不扣的富饶之地,要保证后勤比在东欧不知道方便多少,黄油前线。

    对于伊比利亚半岛上的那个独裁者,林俊这些年可一直惦记着,时刻没忘:林俊一直都为自己曾经是国际纵队的一员而自豪!

    就让美国佬和日本在太平洋死掐,美军能够投入到大西洋的兵力相对于东线实在有限。而自己手中还有一张最大的王牌,那张王牌至少能为自己横扫欧洲争取一年以上的时间——原子弹!

    核大棒的威力那是无穷的,虽然绝不能轻易使用,但只要先于美国拥有它,能先多长时间就拥有多久的绝对优势——这样的优势效果林俊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不记忆中斯大林也不会窝心四年!那四年苏联基本就没什么建树,而到了朝鲜战争爆,因为自己手中也有了核武器,苏联就没多大顾虑了。

    这会林俊和佐尔格并不知道,日本突袭珍珠港的计划已在10月19日在御前会议上获得通过。而早在上个月,渊田美津雄中佐和飞行员们已在鹿儿岛展开严重扰民的训练:疯似的训练一开始就把鹿儿岛地居民给吓了一大跳,市民整天处于提心吊胆之中,飞机低空的训练都让鹿儿岛的母鸡都不下蛋了!

    林俊在参加了统帅部最新的一次协调会议后离开克里姆林宫,乘车回在市区地家。今天的莫斯科有星星点点的灯光,那是按照卫戍区的统一协调打开的部分路灯——天上正纷纷扬扬洒下洁白地雪花。

    管制并不是永远一片黑暗,重点在于“管制”:天气预报说大面积的降雪将陆续覆盖整个东欧平原,前后持续两到三天。

    整个苏联西部国土都将持续笼罩在大雪中。这对战役前期准备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对前线的红军来说并不糟糕——天降大雪,德国人更难受些。

    这次降雪,按气象部门的预计有可能会普遍形成40至80公分厚度的积雪,有些地区积雪甚至会过一米!前线战斗会因为天降大雪而双方暂时停滞,夜间空袭更是不可能,没一个飞行员和空军指挥官会在这样的天气下夜航,那是自杀,再说什么也看不见。

    但这样的天气给林俊造成了麻烦:他无法乘坐飞机返回明斯克,除非再等个两三天。但林俊不能耗下去。

    一回到家。看到武金斯卡娅从儿子们的房间出来。妻子走上前来取自己的外套,列昂诺夫一看就出了门,这里已经不需要他了。

    家里的保育员(长家地保姆兼管家、国家公务员,还接受过极其严格地保密训练,这在苏联高级长家很常见。)接过武金斯卡娅手中的大衣,拿去掸尘。

    一头坐在客厅的沙上,“孩子们睡了?”

    妻子点点头:“下雪了,什么时候去明斯克?”

    武金斯卡娅暂时将不再返回明斯克,而是按照上级的安排留在莫斯科。这让她有些不满,但也无可奈何——谢尔盖都还得去演讲,没得选择。

    林俊的意思也很简单:这样也好,至少离孩子近,常常能见面。

    “明天一早。坐军列走。这雪下的太大。”

    房间里暖气开得很足。这一片住宅区住的不是高级军官就是带“家”的同志,还不用担心供暖不足。41年的冬天不好过。如果供暖不足那是会死人地!

    市区老百姓供暖是否充足这类的事林俊在统帅部会议时提过一句,当然会有下面的同志去关心,林俊能够想到就不错了,如果这会自己亲自去关心就是不务正业。莫斯科普通居民区虽然做不到林俊家的24小时供暖,但夜间都是供暖的。

    城市地燃料供应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在现在——很多市民都想办法自己搜集燃料,当然没侵吞公共财产和破坏绿化地情况出现。

    一个供暖就能让上上下下绞尽脑汁——三口之家不好当!一国之家更难当!战争中更是难上加难!

    第二天一早,林俊出现在城西的货运车站,这里到处都是部队!

    士兵们自动为副统帅让出通道,林俊微笑着同近卫军战士打了几个招呼。为林俊准备地座驾是“老朋友”了——“普伦雅科夫”号装甲列车,只不过为林俊增加了一节装甲公务车厢。

    做为副统帅,林俊应该有自己的专列,但林俊暂时没要。“普伦雅科夫”号装甲列车在前期的明斯克保卫战中损坏严重,因为明斯克工厂区遭受炮击和轰炸,负伤的列车是到斯摩棱斯克修理,这次是专门为林俊而紧急驶抵莫斯科。

    林俊并没有急于上车,因为站台一边传来悠扬的歌声: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那是莫斯科工业学校的学生。”

    在歌声中,林俊同普通近卫军士兵一样,站立在漫天飞雪中向唱歌的姑娘们行了庄严的军礼,伴着歌声踏上征程。

    。。。

第四百一十六章 冰天雪地()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喀秋莎,伴随无数俄罗斯热血青年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卫国战争之中:战死疆场,马革裹尸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光”时代造就了他们的英名——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去谱写壮丽的人生

    战争本身意味着人性的泯灭,血腥杀戮充斥期间!多少生灵涂炭,多少无辜惨遭屠戮!但苏联的卫国战争是伟大的!因为无数年轻的生命铸就了她,无数年轻的生命见证了她!

    为了和平,为了自由,为了心爱的人儿喀秋莎——我的挚爱!我无怨无悔

    要么杀戮,要么被杀戮,每个成年男子都面临着这样的抉择;女人也不能置身战争之外,战争不再是让女人走开,她们接过本该由男人胜任的岗位,在工厂中制造坦克、飞机、大炮和枪支,用纤细的手指把一件件杀人工具送下流水线。每一根稻草都拿去支援前线了,因为失败就意味着整个民族的灭亡,到那时一切财富都没有用了,一切感情也都没有用了!他们处在生命力最蓬勃旺盛的年龄,爱情、事业和美好的生活应该是他们每天谈论的话题,每天经历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然而现在他们每天面对死亡,而且制造死亡它将在未来的每一个日子里缠绕你的灵魂,使你除了死亡之外不再思念任何美丽的事情!

    最先被送上战场的士兵绝大多数不会回来了,许多士兵匆忙地从家里、学校或工作单位赶往集合地点,生平第一次穿上军装,甚至连写一封告别信的时间也没留下!用鲜血与生命阻挡德国人的脚步,,用这个民族最优秀、最生气勃勃的年轻人的生命在德国人面前制造一道围墙,让法西斯地坦克停止运转!让他们的军靴陷入泥泞!

    喀秋莎。士兵们记住了这简单激昂而不失缠绵的曲调,还有那个令人魂绕梦牵的喀秋莎每个年轻人心中都有自己地喀秋莎,她正在家乡盼着爱人的归来!

    生命在炮火中消逝,但喀秋莎会永远流传了下去!俄罗斯的喀秋莎被证明是值得思念的。配的上前方将士地魂绕梦牵;思念喀秋莎的小伙子们也被证明配的上获得最终的胜利,配的上与喀秋莎永恒不朽的爱情!

    在喀秋莎顽强不屈的钢铁般的爱情面前,一切软弱无力、无病呻吟的爱情都是那样黯然失色!

    风雪中士兵们踏上征程,喀秋莎的曲调在战士们中间响起——他们是近卫步兵第三师,即将前往乌克兰前线:为了苏维埃祖国和心中地那个喀秋莎。他们地脚步更加坚定!

    当听到姑娘们歌声的一瞬间,林俊的脑海中就出现妻子的容颜:喀秋莎的力量是无穷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风雪中坚定的转身,大步走向笼罩在蒸汽中的“普伦雅科夫元帅”号重装甲列车,踏上自己新的征程。

    别克里耶夫少校就站在装甲公务车厢前等待副统帅登车,用自己没有受伤地右手向林俊敬礼:“元帅同志,72号装甲列车准备完毕,请您登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