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188章

苏联英雄-第188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俊翻看了眼前上尉的资料:“你是个中学数学教师,该在课堂上为苏维埃服务,而不是同苏维埃为敌。机会只有一次,回家后好好接受当地政府的教育、好好改造。”

    “给当地部门打个招呼,等这三个人改造好了就安排他们干原来的行当,就说是我说地。”

    “是,总指挥。”

    一个教师两个公路建筑师。波兰军队里真的是什么人才都有。

    林俊的一句话就把三个战俘给放了,别人根本不敢有任何不同意见,在他们看来林俊代表的就是斯大林。

    走到中间这帮人前,林俊看着有个**十人。

    “你们也被释放了。边境开放到10月1号,想去西边的抓紧时间。想留下的就回家。但你们记住,选择机会只有一次,如果以后还做敌视苏维埃的事,那留给你们的只有死亡一条路。”

    没多废话,走到最后一批人前面:“你们也被释放了,想回家地赶快,留下的我们欢迎。有些东西我不多说,你们知道后果。”

    战俘队伍里一时没了刚才的镇静,他们没想到就这样被释放了!

    那个波兰少将走到林俊面前,敬了个非常标准的波兰军礼:“您是一位非常有风度地军官,对于您的人道主义决定,我代表我自己和我地部下向您表示感谢!”

    “将军,听我一句忠告,德国人对你们是占领,对波兰只会是剥削和压榨。”

    林俊说完转头就走。

    “古谢夫,战俘的问题这里是特例,下面的事你知道怎么做,这里面是可以做做文章。”

    “是,长。我想留在这里一天,把后续工作做完,搞几个声明,这对我们在国际上有利。”

    林俊笑笑,自己的机要秘书能很好的意会自己的意思:“不要忘了回顾一下19年前他们是怎么对待我们20华沙城下的先烈的!

    对于这些战俘的释放林俊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一直以来就有这个想法,今天不过是凑巧撞上,堵堵某些国家的嘴。

    “我们做事是很人道的!呵呵。”

    林俊记得“德国要士兵苏联要军官”,现在也差不多,但林俊不会把所有波兰军官都关上大半年。他们中间很多都厌烦了战争,如果战俘营里聚在一起久了,会受到那些死硬的敌视苏维埃份子的影响,不敌视苏维埃才怪。

    把他们关到白海?林俊没这么蠢,那是逼着自己给他们每人一枪。甄别过后给放了,按照原来的计划安排,放些军官回德占区,对苏维埃一点坏处也没。

    那些家在德占区的军官大部分会回去,林俊不担心他们会成为敌视苏维埃的主力骨干:德国人是剥削波兰,而苏维埃是收复自己的领土,将来是建设自己的国家而不是压榨剥削。回德占区的波兰军官将会更加敌视德国法西斯,回去了能活几个还不一定,有些可能还会成为反德国统治武装的骨干。更加远的将来,等波兰也变成红色时如果这些知识份子还敌视**,那根本就不需要林俊来解决他们。

    斯大林担心这些波兰军官会成为波兰资产阶级统治复辟的基石,林俊不担心,也已经让斯大林不担心:德国人会在波兰干什么呢?释放的波兰军官绝大部分将是法西斯屠刀下的冤魂,留下的不可能成什么气候。

    林俊都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变得越来越攻于心计,少了以前的开朗,甚至变得阴险,这只能说自己在政治这条路上变得越来越成熟。

    在边境关口林俊接到了传令兵送来的电报,斯大林招他回莫斯科,电报里的暗号让林俊知道自己新的战场将是北方。

    。。。

第二百二十三章 顶点() 
决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问题,按照林俊计划的下该是波罗的海四国,显然斯大林已经有些等不及,现在就急于解决波罗的海问题。

    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英法已经宣战,德国人自顾不暇,东边的情况根据协议正好下手、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现在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全境正在组织人民会议民主选举,两地正式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只是时间问题。林俊可以放心的离开西部边界,有亚历山大和朱可夫在此压阵,一切都能够按照计划好的顺利进行。而朱可夫根据克里姆林宫的命令暂时成为“解放进军代总指挥”,但林俊的“总指挥”头衔并没有被去掉,朱可夫就是个协调人,他还没有重要到能够命令两个大军区司令的地步。

    解放进军算是基本圆满的落下帷幕,但有很多问题是需要探讨和解决的。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恢复的原有边境沿线需要动工修筑新的防线,把防御德国入侵的壁垒推移到远离经济中心的西部。关于西部壁垒重建计划林俊早就有建议书递交给了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给重建计划提供了部分建议,而德波战争的实际情况很好的体现了林俊建议的实际有效性。

    林俊的三架专机在明斯特进行了短暂的停留,在听取了白俄罗斯方面军对于“解放进军”的初步报告之后,乘机返回了莫斯科。

    天生劳碌命的人总是没得闲,赶往克里姆林宫地第一件事就是向中央政治局和国防委员会地委员们汇报此次进军的总结和“德波战争”里体现出来的世界新军事动向。

    “同志们。我认为可以从六个方面来总结在不到一个月内德国胜、波兰溃败地原因:

    第一。德国在总体战准备、综合国力、军事力量上远远过波兰。

    第二,德国整体作战能力、战略指导思想先进,空地配合。穿插、包围、迂回地运动,以攻为守战术运用的恰到好处,军队建制、单兵素质明显优于波军。德**人能吃苦、守纪、训练到位,这同德国在近六年来集中展军事有很大关系。可以说闪击战开世界战争历的先河,以进攻代替防御,立体作战的方式都是全新的。战争中的德军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协同下实施大纵深快突击地威力。这将是世界战争新的展方向。

    第三,波兰不重视国防建设,缺乏有效的防御力量和新式武器;长久推行绥靖政策,政府长期坚持反苏亲德的外交政策,政治上软弱无能,对社会缺乏强有力的控制力,没有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人,力量涣散。没有领导核心。

    第四,防御策略上的失误导致了波兰的迅灭亡。置上是明显失误的,而且兵力以步兵为主攻。波兰战略思想也已经落伍。在现代机械化部队作战的情况下,轻视飞机和坦克联合作战地作用。在战术上。绝大部分兵力采用环形一线平均配置的方式,不放弃一城一池,使辽阔地波兰平原成为德军机械化部队畅通无阻的进攻通道,成为德军机械化快突击机群进行分割包围作战的最佳试验田。攻方向上的进攻,没有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无法起到重点地区筑垒地域迟滞敌军、拖延时间的作用。

    第五,波兰的政策失误。在进行防御时没有动群众,只是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没有形成全民作战的态势。过分相信英法的诺言,缺乏对德国的战争意图、进攻方向,战争进程的了解,指挥部战略部署不当,指挥部远离一线,无法进行有效的总体指挥。

    第六点,英法背信弃义没有能够在西线配合波兰作战,从而使德国法西斯能够专心进攻波兰。”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在认真的听取林俊一气呵成的六大原因,但林俊还没说完。

    “波兰正确的防御方式应该是重点地域的重点机动防御,梯次延缓德军的推进度,使每一个防御战役争取时间,坚持到西线英法联军进攻的那一刻,而不是平均式的兵力部署,这样至少能让德军损失更大些,还能赢得时间。只不过这些都是空话,因为英法靠不住、波兰政府的脑子都长在**上了,换成同志们去指挥波兰军队波兰也得完蛋。”

    林俊的话引

    的一阵哄笑,选错了盟友只能是这个结果。

    “德军的闪击战在波兰平原得到了很好的演示,在平原有效的新战术我们也能看出它的缺点,比如在山地地形的情况下此种战术将受到很大制约。我要引起重视的是,从莫斯科到西部边界基本是平原地形,少数的起伏地区也不过是缓丘陵,如果德国将来也对我们使用这一战术,我们该如何去防御和反攻?”

    在场的所有人都能了解闪击战的威力,这和图哈切夫斯基创立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如出一则,辽阔的东欧平原就是最理想的施展空间。

    “我估计德国下一个目标就是西部的低地国家和法国,我们很快将能看到闪电战的再一次演示。西线现在还是静坐战争的形式,但英德双方已经在争夺北海和北大西洋的出入权。鉴于一战时期德国公海舰队被英国封锁在波罗的海的教训,德国海军一直把下一次大战中控制北海和大西洋的海岸线作为最优先考虑的战略目标。所以德军有可能会进攻中立国挪威,时间甚至会比进攻法国的时间还要提前一段。”

    “你认为德军会同时在向北和向西两条战线同时开战?”听到林俊的话斯大林问。

    “是的,斯大林同志。对于德国来说夺取出海口非常非常重要,希特勒会急于控制丹麦和挪威。而挪威的军事力量对德国来说不值一提,而可能会援助挪威的英法军队只要西线进攻一动就会撤退,法国人最多顶上两个月,那时英法联军就是自顾不暇,管不了挪威死活。”

    法国是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林俊说的“顶不了两个月“的杀伤力不小,有些同志的眼神表明他们似乎有些不相信。这也难怪,想想一战的情形就知道法国佬当时有多难对付。

    “两个月可能还有些保守了,有可能一个半月内就能解决问题。”

    消灭波兰花了26天,法国只坚持一个半月不算夸张。斯大林了解林俊“如何突破法国防线”的那套理论,同意林俊的意思:“同志们不用急,我们需要的是做好自己的准备,就等从德军进攻法国的战役中吸收些能量,考虑考虑换成我们该如何面对。”

    老爷子话了,别人还表什么意见?林俊继续往下说:“当某一天我们同德国正面交手,还很难确定先进攻的一方是谁,这要由具体的世界局势来决定。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里有个顶点理论,认为胜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这个顶点指的就是作战强度和作战限度。由于它的存在,起进攻的强者到达顶点后便会逐渐由强变弱,防御的弱者若注意积聚力量将可能逐渐由弱变强。我们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和德国人的闪击战有些地方是相同的,尽管有突然性和高度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力,但毕竟这个冲击力有个极限,终究有个顶点。战争的最终胜负并不是单单取决于冲击力,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要素,所以这点也是我们需要做思考的。”

    林俊走到墙上的欧洲地图边:“我们有宽大的纵深,而德国在占领了波兰后也有。”用指示杆指了指南部欧洲部分,“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很有可能会加入德意集团,更不用说德国必将占领的法国等地,这样德国的战略宽度也将及其宽大。”

    “一个小小的波兰能够一鼓作气拿下,但如果对方的战略纵深足够、先期防御得当,因为闪击战靠的是度,如果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