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152章

苏联英雄-第152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列宁格勒军区正在加紧战争前的训练,像瓦西里这样的狙击高手正是最好的种子,人才不能放在自己这里浪费,到列宁格勒就去指导狙击分队的训练。而现在瓦西里还只是班级指挥员,林俊干脆把他的军衔升个两级,就当是被“踢”出卫队和内务部部队的补偿。

    内务部

    享有些许特权,在津贴方面也相对优厚些,更是一种

    “你的使命在战场,而不是在这里。去列宁格勒后记住自己是颗种子,要为苏维埃培养更多的优秀狙击手,用敌人的鲜血证明内务部第一狙击手的荣誉。还有,卫队里的花名册里留着你的名字,等我认为合适的时候会把你调回来,但不是这几年,你还是我的卫兵。”

    林俊的话已经很明白,而且要瓦西里保护好自己,不会因为被调离卫队而丧失某些信心。其实对于一名普通的军人而言,林俊前面的话已经给了他足够的信心——直接向军区副司令员报到就是巨大的荣誉和重视,而且还有上一线杀敌的机会:不会成为长时间的教员,因为林俊要他用敌人的鲜血证明内务部第一狙击手的荣誉。

    “是,长。”

    长的命令只需要不折不扣的执行,这是到内务部这两年来学会的,不需要任何疑问,意见那是参谋们的事,更不用说自己身份是卫士。

    —

    “保克尔,那个瓦西里有双让人奇怪的眼睛,就像能够看透这个世界。”

    回程的路上林俊还在想那个瓦西里:那不是双鹰的眼睛,也不是狼一般的眼神,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安德烈同志,我从那双眼睛里看到了勇气、毅力和敏锐,这个狙击手会变成战争中敌人的恶梦。”保克尔不会看错,“是不是要内务部再给卫队配备一名狙击手?”

    “你去安排吧,还有,后天我要去趟塞瓦斯托波尔,让炮兵方面派几个专家一起去。”

    “是,安德烈同志。”

    “那不是鹰的眼睛,也不是狼的眼神,和它直视竟然会让人变得胆怯,有意思。”心中想。

    、、、、、、

    权倾朝野的副国防人民委员要炮兵方面派专家一同前往塞瓦斯托波尔,但又没有具体的指示,合理的解释只有两条:一是视察前年要塞的炮兵驻防情况,二是视察要塞对重型火炮的防御情况。但嗅觉敏锐的同志们还是察觉出一丝异样:一贯在统筹全局的安德烈同志不会闲着没事就往塞瓦斯托波尔跑,一定是有其他重要的问题。

    为了让副国防人民委员满意,也是为了能够解决一切可能出乎预计的问题出现,红军炮兵主任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沃罗诺夫在第二天就亲自造访林俊。

    “如果你是进攻塞瓦斯托波尔的军队指挥官,要怎么样才能摧毁要塞的工事?”

    林俊的话让沃罗诺夫知道了事情的重要性,他也已经知道北边的特殊情况,能够理解林俊的意思。

    “很难,安德烈同志,因为我们手头没有合适的重型火炮,对于要塞的坚固工事基本上没有办法。”

    “幸好这样的要塞也只有我们有。我想让炮兵同志从塞瓦斯托波尔得到些启,怎样才能有效的摧毁卡累利阿地峡的芬军重型工事。”

    短暂的会面后决定由炮兵主任同志亲自陪同林俊前往塞瓦斯托波尔,原本“陪同团”还有一大帮子的炮战专家与设计师,但林俊认为现有的火炮与正在实验的型号已经能够满足要求,而且集合设计师也劳师众众,只让几名炮战专家随行。

    92日上午7时,沃罗诺夫和手下几名参谋来到装备部,他们将和林俊一同前往莫斯科火车站。

    炮兵主任随员中的一人引起了林俊的主意,沃罗诺夫介绍这是炮兵部的资深参谋,原定这段时间就要前往列宁格勒担任职务,由于业务出众才被吸收入考察团,将前往列宁格勒的时间推后。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瓦连佐夫?”

    在这位三十六七岁军官自报姓名后林俊问。

    “是的,副国防人民委员同志。”

    “叫我安德烈就成。”

    刚想上车,突然见想到件事:“如果以后碰到一个名叫奥莱格…潘科夫斯基的人,立刻向我报告。”

    林俊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让瓦连佐夫有些愣神,而林俊自己的幕僚已经习惯了长这样天马行空般的话。

    “安德烈同志的话是有道理的,这点不容置疑。”这是在火车上兰德斯科奇单独对瓦连佐夫的提醒。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千年要塞() 
同用早餐。

    原来按照保克尔的意思是要为林俊准备一趟专列,但林俊认为这未免有些兴师动众,虽然自己目前的身份已经能够享受这样的待遇,但有可能会让莫斯科的大佬们私下认为自己过于摆谱——其他副国防人民委员可都没这么干过,而且还会给铁路部门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专列的级别可是远远高于专机,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的,如果不是这次一同前往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的人过多,林俊早就选择乘飞机去:专列要铁路部门进行整条线路班次的重新调整,所有其它客货运列车都将为专列让车,还要时刻预备长一时兴起的停车,这其中而引起麻烦不是专机能够比拟的。

    保克尔遵循了林俊的意思,通知铁路部门给前往克里米亚半岛(也有译为克里木半岛的。)的旅游列车增挂两节专用车厢——保克尔不会让安德烈同志和普通的旅行者一同乘坐普通的包厢,那样可是他的失职。

    接到国防委员会的命令,敏感的铁路方面同志为那名不知名的长多准备了一个火车头,力争火车能够在9月4日上午准点抵达尔。

    早餐时列车已过库尔斯克,下一个大站就是哈尔科夫,这次林俊没功夫去看望科什金同志,要直奔目的地,前面就要进入辽阔的乌克兰大平原。

    今天起来胃口特别好。吃了满满一份土豆泥。早餐不吃肉已经是自己多年养成地习惯,当然在战争条件下例外,那会是有什么就吃什么。

    旅游列车提供地伙食本就不错。更不用说最后两节车厢里的重要人物,铁路局为这趟列车准备的是最高标准地服务与物资储备,这到让林俊的卫士们饱了口福。

    黑海沿岸的塞瓦斯托波尔虽然是军事重地,但怎么说也已经不是苏维埃的腹地,靠着黑海,而且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民族成份与地域历史有些复杂(主要是1918~c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那里曾先后被德军和英﹑法﹑希军以及邓尼金的白军占领。),保克尔死活要林俊带上卫队——去这样的“复杂”地区长必须有万全地安全保障。

    林俊也算是被自己办公室主任的敬业弄的没辙,只得带上一个分队的警卫员——按照保克尔的意思是整个卫队全部出动,被林俊否决了,不然也太夸张了。

    但就是十人的卫队就已经让当时接待的莫斯科火车站领导有些想不明白,这倒不是人数的原因,而是有这些一看就不是一般军人地同志个个都背着个黑口袋。

    “有些事最好不要想太多,好奇害死猫。”见惯了大人物的铁路同志只是将注意力在那些口袋上停留了半秒钟。

    内务部考虑的很周到。目前那些新式武器是绝不能在公众面前出现的,只能出现在军营里,但安德烈同志地卫队执行任务又必须配备,干脆专门设计了可快打开的专用偕行袋与偕行箱。布袋里地a47甚至以在必要时不开袋射击。

    现在卫士们就按照无数次的练习一样执行着自己的职责:狗熊一般的阿廖沙就坐在林俊身后。

    林俊身后的位置已经不再是兰德斯科奇的专利,一出门阿廖沙就会忠实的站在自己身后——还好他没有拿着一只a47或rpd在自己身后晃悠。不然真有点后背凉。

    一身崭新的大士制服,一看就是特制的货色,比量产的那些好看的多(两米的身高不特制估计不行。),领章上的特殊符号表明它的主人是内务部直属部队的精英。由于是在列车里,阿廖沙没有戴他那顶特大号的布琼尼帽,露着一颗大光头,武装带上别着托卡列夫33枪的枪套,林俊估计里面的手枪是实弹。

    昨天林俊问过阿廖沙:托卡列夫手枪对于他蒲扇一般的大手会不会显得有些小?

    “是的,安德烈同志,但已经习惯了,再说目前手枪已经不是我的主要装备。”

    同一支部队当然要用相同的武器,这样弹药会通用,但手枪在林俊的卫队里相对来说已经不是很重要——当然在a47能光明正大的出现前同志们还得用段时间。

    “左轮手枪用的惯吗?”

    “还好,以前我很长时间用的都是左轮手枪,就是原来的纳甘手枪用着不怎么舒服。”

    林俊知道阿廖沙说的是m1895甘转轮手枪,沙俄的老爷货,好处只有不卡壳这一点。就是到现在苏维埃很多重要人物的警卫员都还在用转轮手枪——弹容量不大没问题,一枪就够了。

    “我那有把美国产的11。43毫米大口径:。美国佬的家伙你用估计刚合手。”

    上次装备部进口了批美国最新制造的手枪和弹药做试验,林俊看着做工不错就利用职权拿了把玩玩,结果现11。43米的家伙自己当玩具还是有些不合适:后坐力过大,块头也嫌大。

    美国佬的左轮手枪都已经是种文化,很多型号根本就是为特殊的人群“量身定做”的——谁让自己看中的是把大号的柯尔特,自己一米八二的块头用着都嫌大,估计就是为阿廖沙这样的巨人准备的。

    这美国人也有些过分,连一起进口的子弹都是清一色的露铅开花弹,根本不是记忆中的美军制式枪弹,弹壳比军用点四五手枪弹长出一节,要是用来对着人来上那么一下,估计就是一个大窟窿,最适合阿廖沙这样的魔鬼筋肉人。

    “装备部进口这样的民间玩样干嘛?!”

    林俊这也不是因为好玩才想到

    武器——t33::地时候。自己身后的那位有支一枪能把人打飞的大家伙也未必不是好事,再说自己拿来地子弹都有个上千,足够阿廖沙去熟悉手中的新玩样。

    、、、、、、、

    餐桌上林俊并没有和炮兵主任同志聊大炮或是要塞。而是把话题放在了车窗外的黑土地上——一望无际的乌克兰大平原就在前方,这里是苏维埃的粮仓,苏联的命脉之一。

    每次经过乌克兰平原,林俊都会想起前世到过地三江平原——黑土地在世界上仅有三大块,除了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就是中国东北的黑土地。

    —

    乌克兰大平原的面积约为190平方公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20平方公里,它们和东北黑土地一样,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叶难以腐化、分解,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

    铁路两边的麦田无边无际。给人欣欣向荣地感觉——有件事是现在的苏维埃人刻意不去提及的:因为十多年前的政策失误,由于过度毁草开荒、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这里生破坏性极强地“黑风暴”,粮食歉收导致乌克兰大饥荒。

    乌克兰的黑土虽然肥沃。但由于完全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