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101章

苏联英雄-第101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九师团?在上海老子没有足够的炸弹,这次有你好受的!”

    和安东诺夫协调后,林俊知道现在自己是个财主,不管有能够动大规模集群轰炸的飞机,弹药更是充足。远东红旗特别集团军不愧为苏联的老牌军区,家底还不是一般的厚:单单航空炸弹这一项,手头的所有飞机就是24小时连轴出击,就够差不多三个月的量。最让林俊高兴的是,在淞沪时一直紧缺的凝固汽油弹在这里管够——共青城就有一家生产航空炸弹的军工厂,不光生产传统的航弹,凝固汽油弹的生产线也已投入生产一段时间。

    林俊目前只担心一件事:日军是否会和历史中一样,只派出地面军队而不

    的航空兵。但这个担心也只是一闪而过,因为就是i的所有空中力量都派到边境,安东诺夫也有办法和实力把它们全打下去!

    东京时间1937年9月26日中午12点,朝鲜古茂山。

    第十九师团长尾高龟藏中将吃完中餐,正走向自己的临时指挥部。在日军中它一直有勇猛果敢的名声,尾高龟藏也没有辜负这个名头:在接到朝鲜军司令官中村孝太郎中将的出击命令后,它的部队在三天内就完成战备动员,现在自己将指挥部都从罗田搬到古茂山,为的就是能近距离指挥部队调动作战。

    尾高龟藏在接到命令后认为:“必须趁此机会给苏军一次打击,使它尝到日本军的威力,否则难以完成切实保障边境安全的重大任务。”。日军的一贯作风就是以武力解决边界纠纷,而且它对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充满自信,唯一让它有所不满的是:朝鲜军司令官中村孝太郎中将和参谋长吉田坚决不允许自己将战事扩大,甚至还禁飞了驻朝鲜的所有飞机。

    “两个胆小鬼!一群胆小鬼!”想到顶头上司给自己的那几份电报,尾高龟藏就一肚子的火。”这边境冲突的爆原因它很清楚,是司令部的直接命令让边境警备队占领两处高地以显示皇军的威仪,同时达到震慑苏军的目的,这里面甚至连关东军的几只边防部队都有份参加。可以说这次事件是朝鲜军和关东军历史上难得的一次联手,当时还让尾高龟藏兴奋了一段时间,以为能和苏联大干一场。

    “一群废物,简直就是帝国的耻辱!”

    想到这次事件事态的展,尾高龟藏更是脸色难看。

    “师团长,司令部的最新电报。”正在尾高龟自生闷气的当口,它的参谋长吉田少将走了过来。

    “吉田君,上面怎么说?”

    “还是老一套,要我们不扩大事态。一天一份,还没完没了了!”

    小个子的吉田和尾高龟藏简直是对“绝配”,一个壮实的像头公牛,另一个却瘦的皮包骨头。吉田比尾高龟藏晚一些调到十九师团,两个人的籍贯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吉田是北海道札幌人,而尾高龟藏是九州熊本人。尾高龟藏一直为自己是熊本人自豪:熊本人有一句自吹之辞:“天下日本兵第一,日本九州兵第一,九州熊本兵第一”。但它却还在为自己有一个精明的北海道参谋长感到庆幸:这个小个子简直就是天照大婶派给自己的福星。

    一个“英勇果敢”,一个“足智多谋”,两个在一起简直就是绝配,而且私人关系也非常好。

    “尾高君,司令部还是没有同意我们航空兵支援的申请。”

    “没有那些长翅膀的家伙我们也能轻松打赢这场战争!说什么要避免进一步扩大事态,我看上头是被淞沪战场的形式吓破胆了!那么多师团都被派往上海却还是拿不下来,我看那些一等师团也是徒有虚名。”

    “有消息说,现在的东京高层里都在谈论上海方面的战况,我军在那里遭受了相当惨重的损失,而这次和苏军动手是为了找回点面子。”边上没有其他人,吉田和自己的师团长说这些敏感话题就不需要遮遮掩掩。

    “这个我也听说了。这次是东京为了找回些颜面才动的手,在上海他们让支那军队拖住了,而苏联的空军还把它们引以为傲的航空兵和海军打得一塌糊涂,连航母都被炸成了一艘。一天到晚都在叫喊着要建设海军,还从我们陆军这抢走了那么多军费,现在倒好,都打了水瓢。这战争还是要靠我们陆军,而不是那些只会浮在水上的仪仗队!”现在日军的舰船和航空兵在上海惨败的事已经在日本上层传开,虽然这些不光彩的战况不会让一般老百姓知道,但高级军官们自有消息来路。

    尾高龟藏对海空军的失败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它一直是铁杆的陆军制胜论者。

    “刚接到报告,先头部队已抵达洪仪里,正在做攻击前的最后准备。”

    “很好,吉田君,现在是让上面看看我们十九师团厉害的时候了!关东军那帮胆小鬼按兵不动,没它们我们照样能击溃苏军。”

    “是的,尾高君。那我先去准备。”

    “一起去。”

    。。。

第一百一十四章 炸弹对刺刀2() 
万诺夫是第五十九国境警备队工兵排长,现在他正趴壕100米的地方干活。缓缓的后退身体,碎石磕的生疼,还要避开那些讨厌的残肢碎肉,唯一不用担心的就是昨天自己带人布下的那些地雷:刚才出来时已经查看过,它们都已经引爆。

    昨晚日军的夜袭让己方损失惨重,幸好前天自己带人在阵地前布了一个白天的地雷,要不这边阵地也会和两公里外的高地(沙草峰)一样失守。

    想到昨天晚上的夜袭,伊万诺夫就有些头皮麻,夜色中的日本兵是悄无声息的摸上来的,一直到阵地前百来米的地方才被现:这还不是哨兵的功劳,是那些日本兵绊响了自己埋设的地雷。前面的日军被炸得血肉模糊,可后面的日军在被现后不仅没有撤退,反而叫嚣着冲了上来。不断有日本兵被地雷和自己这边射出的子弹放倒,可还是有少量的日军不要命的冲进战壕,双方生了白刃战。

    “妈的,这帮野兽!”一想到白刃战,伊万诺夫条件反射般的紧握了一下手中的工兵锨——昨晚自己就是靠它砍翻了一个浑身是血的日本兵。这些小日本个子才到自己的肩膀,可手里的刺刀扎的是又狠又准,自己这边牺牲了不少同志,要不是战壕里那些步枪施展不开,自己这边的伤亡可能还要大。但不管怎么说,阵地是守住了,这里面有一半多的功劳要算在那些地雷的头上。所以今天一早自己就带人继续埋雷,把这次带到高地的地雷全埋上,说不准什么时候对面的日本人又会进攻。

    趴在地上,用工兵锨挖出一个坑,再从背包里拿出一个pz…1防步兵棒状雷,把这个像手榴弹一样的地雷塞进坑里,再用泥土和碎石盖上,只露出雷体上部的预制破片罩。取出几条绊线,勾在破片罩底端的击环上,再一条条的小心拴在附近的灌木和石块上,最后退到埋雷的地方,小心翼翼的拔出保险销,一枚最新式的防步兵地雷就这样埋设完毕。这种绊雷对白天的巡逻队没多大效果,只要有所提防就很容易被现,但对夜晚偷袭的敌人就是噩梦。

    其实伊万诺夫更喜欢那些踩类型的地雷,但现在却不适合在这里使用:上头的命令里只允许自己埋设易排除和现的地雷,手头上也就只有这pz…1防步兵棒状雷符合条件。

    “也许是上面在考虑什么时候需要反击。”伊万诺夫对于这条命令自有他的解释。可问题是手头的pz…1防步兵棒状雷数量根本不够,怎么办?

    排里的同志出了个大胆的点子:用手榴弹代替地雷,现在他们就在这么干。把1914/30铁柄手榴弹的保险销一头锉细,使得它很容易被拉出来——这是个非常危险的活,伊万诺夫是和几个老兵一起进行的改装,免得那些新兵蛋子毛手毛脚把自己炸上天。工兵手册里是有将手榴弹应急作为地雷使用的条例,可要是不自己动手改进一下,除非绊上绊线的是头大象,否则根本就别想能引爆这种结构复杂的1914/30式手榴弹。

    伊万诺夫观察了下左右的情况,手下的弟兄们每埋设好一枚地雷就叫一声,再做一下手势好让附近的同志注意——埋地雷用的是不规则的子型布设法,需要所有人统一行动,免得把自己陷在雷区里出不来。

    每隔五六米埋一颗,所有人统一往后退,一直埋设到距离战壕二十多米的位置:这里已在手榴弹的攻击范围内,就不需要地雷了,在说埋得离己方太近反而会影响射击。

    退回战壕后,伊万诺夫看到负责高地防御的第五十九国境警备队二连连长车尔琴科伏着身子跑了过来。

    “安东诺夫同志,都埋好了?”连长同志一脸的硝烟,军服破破烂烂,看得出来这两天他根本没有时间打理自己。

    “到现在已经在前面埋了八百多枚地雷和手榴弹,小日本想冲上来没那么容易。”伊万诺夫接过车尔琴科递过来的水壶猛灌了几口。从刚天亮一直到现在,他带着手下还有战斗力的二十多号人就没停过,把阵地前的灌木丛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死亡地带。

    “车尔琴科同志,有图科舍尔同志的消息吗?”

    图科舍尔是一连连长,在昨晚的夜袭中被子弹打

    部,已经被送往后方抢救。

    “没新的消息,只知道已经被送到诺沃基耶夫斯科耶(就是现在的克腊斯基诺)的医院去了,希望他挺过来。”车尔琴科说,现在他是阵地上的最高指挥官,原来军衔比他高或者平级的同志不是牺牲就是受伤,而阵地上整整两个连再加一个工兵排的人到现在加起来还不到两百人还有战斗力。

    “快带同志们去吃点东西,后面给你们准备了点热的。”工兵排的人一直到现在都还没吃饭,车尔琴科让在山坡另一面的炊事班做了点热食(把生火冒烟的家伙放在山坡后面是有原因的,虽然日军的大炮能打到那个位置,但只凭冒烟的位置很难正确定位——因为这不是平原是山地。为了吃顿热饭而丢了脑袋的事不是没有,车尔琴科必须防着点。)。

    伊万诺夫收拾自己的装备,正想沿着战壕撤往后面,看到通讯兵跑了过来。

    “连长同志,诺沃基耶夫斯科耶方面的紧急通知。”

    拆开密封的信件看了一下,车尔琴科对工兵排长说:“好消息,最多再过两小时援兵就到。下午两点就要向高地(沙草峰)起总攻,上头要我们一直坚守阵地,防止日军在援兵抵达前偷袭。”

    “还有不到一小时。”伊万诺夫看了下手表说。

    “你立刻返回诺沃基耶夫斯科,告诉他们,我们坚决守住阵地。”

    “是,连长同志。”

    看到通讯员反身往回跑,伊万诺夫叫过自己的两个手下:“去趟炊事班,把吃的东西搬到这来。”

    “老家伙,吃饭的功夫还是有的。”车尔琴科对伊万诺夫说。两人一直在警备队里,伊万诺夫的军龄比他还长两年,只不过因为兵种原因难得升职,车尔琴科有时候就叫他老家伙。

    “这功夫在后面不安生,还是呆在这好。”伊万诺夫都有点懒得理这个上司。

    两点不到几分,正在阵地里严密监视前方动态的苏军官兵听到一阵嗡嗡声,往天上一看:有一大群飞机正从波谢特平原上空飞向高地(沙草峰),飞行高度最多只有一千公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