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456章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456章

小说: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提问到的少校睁开眼睛,有些腼腆的笑了笑,然后开口说道:“很简单的事情,我从制定好这份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向统帅部先打过报告了,听说元首亲自过问并同意了我的做法,柏林方面也已经出面和芬兰方面谈妥当了。芬兰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他们答应我们使用机场和设施,甚至连航空油料都准备好。”

    这件事芬兰答应的非常痛快,毕竟德国现在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与其吃硬不如吃软。与其让强大的靠山被苏联方面打败,不如协助德国,最后还兴许能分杯羹。

    确实,北线的战事愈发焦作,让芬兰的曼纳海姆元帅逐渐心灰意冷起来。不过,最近陆军方面其实已经有了新的进展,再加上德国元帅莱因哈特亲自与曼纳海姆与勒布进行了谈话,坚定表达了德国将抽调西线腾出的大量兵力,用于东线彻底解决苏联的态度。

    曼纳海姆认为,这或许到了即将决定交战双方在东线实力对比局势的关系时刻,于是咬着牙,拿出最后的最强力量,再次全力配合德军的作战计划。

    芬兰方面都非常欢迎德国部队轰炸列宁格勒,甚至还表示,愿意出动100架的炸机伴随德国飞机一起出动,加大破坏。不过因为双方轰炸机编队在飞行速度上有差距,所以这个协同作战计划变得不了了之了,变成了芬兰轰炸机尾随德国轰炸机,在德军返航的时候,进行针对油田的第二次轰炸。

    虽然目前苏联任然有美国在背后支持,但是不管怎么说,少校的这个计划确实是完全铺平了道路,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剩下的事情就只有执行这么一件事情了。

    “少校,你叫什么名字。”克勒司令非常行赏这位解决困局的少校。

    “黑斯廷斯,我叫黑斯廷斯。”少校听见堂堂第一航空队的司令问话,赶紧立正回答道:“我的志向是称为军神,在战争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军神黑斯廷斯,”克勒心情非常好的笑了起来:“或许,你的名字,真的能被无数人知晓。”

791待我回家() 
“威廉,你有必要开这么快吗?”穿着一身正装坐在副驾驶位置的满脸惊恐的女军人说道。

    “我以为你像别的女孩一样喜欢坐飞车呢”威廉满不在乎的调笑。

    看着男人的表情,芬妮有些微怒:“威廉布鲁斯,我是来评估你的,没有闲心看你表现飙车技术,你简直就是个自大狂。”

    威廉忍不住咧嘴大笑“我觉得你对我的这套心理分析很有道理。”

    见威廉的不正经一点没改,芬妮不禁提高了声音:“我奉命执行任务,请你严肃配合。”

    “任务?我执行任务的时候,你还在参加培训呢!”说着,威廉踩下油门,加快了飚车速度。

    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一辆军用越野车急速前进着,芬妮的身体控制不住左右晃动,看着周围的景象急速变化着,总感觉一不小心,车就会冲下悬崖。

    芬妮害怕的双手拉紧扶手,每到转弯时,都不由自主的双手合十做祷告状,当一辆货车从对面开来时,芬妮再也忍受不住地大喊道:“威廉,我让你停车!”

    “真的?”威廉略带调侃的问道,他觉得芬妮生气的样子都比工作时那种古板的样子可爱多了。

    “马上停车!”芬妮再次大吼道。

    于是,威廉转动方向盘并在路边稳稳地刹车,货车从车旁平静驶过。

    “你看,我完全能遵守女上司的命令。”威廉笑着对芬妮说道。

    芬妮觉得这句话从威廉口中说出来简直就是笑话。这个总是不听指挥的男人,十分令人头痛,她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派自己和这个家伙对接任务,不过威廉执行任务的能力确实不错,甚至不久前还完成过一个引爆苏联油田的重要任务,获得过元首亲自授予的一级铁十字勋章。

    虽然她有有许多怨言,但还是不得不承认很多棘手的事得交给这个总是一脸不正经的男人。

    想到这里,芬妮心里不是那么介意男人刚才的失礼行为了。

    不过,心里不介意,嘴上却没有服软:“威廉,你真是无药可救。”

    谁知道,威廉接下来从车里拿出一瓶看上去还算不错的红酒:“好了,芬妮副部长,我们先来为你的评估,干一个杯好吗?”

    威廉满脸微笑的将酒打开倒进杯中,绅士地递给了芬妮。

    实际上,威廉以前不是这么不正经的军人。

    相反,来自于勃兰登堡部队的他,曾经是一名实实在在的铁血军人,是最标注的铁面战士与特种部队指挥官。

    只是,经历过那场令他晋升为上尉,并获得铁十字勋章的特种作战后,威廉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屋子里,独自一个人,呆了整整一天时间,滴水不进,不让任何人见他。

    所有人都知道,威廉在为皮尔斯的牺牲而忏悔与自责。

    某种意义上讲,威廉确实是抛弃了皮尔斯,带着其他的士兵撤离了前线。但不可否认,他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若非如此,如果没有利用苏联驻防部队还没有弄清楚发生了什么的时机,迅速撤离。或许,他们就会被缠住,然后与油田工厂一起化为灰烬。

    没人去职责威廉,上级甚至还专门夸奖了威廉的果断与决绝。就连莱因哈特元首,也亲自为他们这些成功摧毁苏联油田的英雄授勋。

    可是,威廉自己却不能不怪自己。

    回来以后,他便再也无法安然入睡。

    再然后,他的上级认为威廉已经没有继续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能力,于是认同将这名最优秀的特工调到了后方,安排给宣传部接受采访,暂时把编制转到柏林驻防党卫军司令阿卡多那里,安心呆在首都调养。

    正是呆在柏林的那段日子,威廉认识到了宣传部副部长之一的芬妮。

    威廉承认,自己恋爱了。

    没有人规定军人就不能有七情六欲,也没有人规定英雄就必须孤身一人。

    至少,威廉在见到芬妮后,改变了。

    他不再像以前那么死板,同时也逐渐从那次行动留下的战争创伤中走出来。

    也幸好他被调到了党卫军的编制下。

    这些阿卡多带的兵,有两个最大特点。

    第一,忠诚于元首,是莱因哈特嫡系中的嫡系,最为心腹可靠的直属部队。

    第二嘛。。。。。。。就是因为太崇拜元首了,这些驻防柏林的党卫军官兵有意无意的被莱因哈特所感染,也可能是不经意的模仿自己的偶像,总之,他们在相对灵活的党卫军中,都算是最幽默风趣的战士了。

    比起曾经一成不变的国防军生涯,威廉在党卫军这里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这些党卫军战士,训练的时候一点不比国防军训练吃的苦少。他们认真完成每一场训练,严肃对待每一次军事课程。

    但下了训练场,他们就是一群不正经的小伙子们,可以和你嬉皮笑脸的谈天论地,甚至组队去调戏国防军军营里的女兵们。

    威廉没有跟他们一起去调戏过女兵,因为他已经决定要最求宣传部的芬妮副部长了。

    不过,他到时没从党卫军小伙子们那里学习经验,以及耳濡目染一些习惯。

    或许是大家都有意照顾这位调进党卫军调整情绪的英雄,也或许是他的运气确实很好。

    就连帝国宣传部门的戈培尔部长似乎都知道了这件事,而且还隐隐约约有支持的态度,特意安排芬妮专门负责对威廉他们那次英雄事迹的专题采访报道,用以做成一项宣传德国特战部队威风的宣传电影。

    这么以来,芬妮与威廉相处的日子,也就多了起来。

    时间一久,两人至少是变得熟络了很多,互相聊起天来也没有什么隔阂。

    当芬妮的专题采访最后一期结束后,她接到了最后一次关于威廉的任务——做一份关于威廉能否重回前线参与特种作战的个人评估。

    “你的评估结果是不合格,”芬妮有些赌气的对威廉摊手道:“所以你不能回前线了,你得留在这里。”

    芬妮以为,威廉会很高兴的欣然接受。她知道,他喜欢她。

    可威廉没有接受芬妮的话:“不对,我合格了。你知道的,我的状态已经恢复,可以离开后方了。”

    “为什么。。。。。。”芬妮不敢相信,威廉竟然会选择离开。

    她原以为,威廉和留下来,因为他是喜欢她的。

    而芬妮事实上,也对威廉动心了。

    然而,她不明白,威廉为什么要离开柏林,离开自己。

    “因为。。。。。。”只见威廉上前一步,搂住芬妮深情的说道:“我在阿卡多将军他们那里学到的,不只是党卫军的乐观,更多的,还有身为军人的责任!”

    “待我回家。。。。。。”说着,威廉吻了上去。

792列宁格勒的命() 
其实,莱因哈特针对列宁格勒的作战计划,已经开始准备像历史上靠拢了。

    没错,他也想围困列宁格勒。

    不过,历史上那次列宁格勒围攻战役,围攻从1941年9月9日开始至1943年1月18日,一条狭窄的通往城市的陆上通道被建立为止,而围攻全面结束于1944年1月27日。列宁格勒围城战是近代历史上主要城市被围困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和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包围战。

    然而,那一仗德军还打输了。

    可莱因哈特还是打算走历史的老路,通过围攻战来对付列宁格勒。

    当然,他并不指望围困可以使列宁格勒屈服。

    莱因哈特只是希望把苏军北线的主力,包进列宁格勒,然后用德国步兵,配合芬兰与挪威军队困住苏军北线主力,从而腾出北线的装甲部队,用于中路,直逼莫斯科。

    至于列宁格勒什么时候能拿下,就看“飞鱼工程”什么时候能完成了。

    是的,莱因哈特等的,是第三帝国的核武器成功研制。

    根据莱因哈特研究二战史,特别是研究美军后期对日作战得出的终极经验来讲,这个世上没有什么困难是一颗原子弹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用两颗原子弹。

    德国研制核武器其实是有先天优势的,同样,德国科学家,在历史上于1938年最先提出了核裂变理论。

    有先进的理论基础,德国却没有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得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这件事情首先就和历史上的第三帝国排斥其他种族,迫害许多非日耳曼科学家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实际上不仅仅只有一个爱因斯坦,超过两千名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技术专家,因为原本时空中第三帝国的激烈种族政策离开了这个国家。

    如果说这些人的离开,对德国的高级技术没有一点影响,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极端激进的种族主义迫使大量的科学家外逃之外,本土科学家走错了道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以海森堡为首的德国物理学家们,固执的认为核武器并不容易研制出来,困难和投入无法成正比。

    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插曲,比如说提炼武器级别铀原料使用的石墨被反战人士破坏,掺入了杂质导致提炼失败。

    又比如说海森堡的计算公式错误,是导致了德国对核武器的重量估算错误的重要原因等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