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351章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351章

小说: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样的,”科尔森点了点头,从保安室监控位置的座椅上转过身子,望向施陶芬贝格道:“刚才亮的是绿灯,这就表示大门那边被打开了。从绿灯亮的时间持续长度来看,应该进来了不少人。”

    厂区大门为了方便管理,一直都设立了一道常规的电路控制开关门。而在保安室内,只需要根据灯光的闪烁光线,就可以轻松判断出大门的开关状况。

    通常情况下,门是关上的,保安室内显示灯亮淡红色。而当大门打开时,灯光的颜色就会改为鲜艳的绿色。

    当人流通过大门进入厂区时,大门自然会一直开着,而保安室内就能一直看见亮绿灯。这一点,就是科尔森推算进入人数的根据。

    “来的人数不是关键。”施陶芬贝格倒是不怎么在乎莱因哈特带了多少人进来:“我们要干掉的,只有莱因哈特一个人而已。没了他,剩下其他人也无所谓。”

    “我大概安排一下,带几个人去伏击莱因哈特。”施陶芬贝格对科尔森摆了摆手道:“给你留下一个人,到时候他会掩护你逃走与我们汇合的。”

    施陶芬贝格一共带来了8个人,其中2个战斗力稍逊,6个战斗力更逊。而施陶芬贝格准备给科尔森留下的,是更逊那6个人中的1人。

    并不是施陶芬贝格人多的用不完,相反,每一个战力对他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哪怕是在逊色的人手,那也是宝贵的战力。毕竟,多一位人手,就多一份保障。9个人中,只要有一人打中了莱因哈特,这次刺杀就可以圆满结束了。

    虽然9人都只弄到了毛瑟战斗手枪,并不像步枪那样拥有极高精度。不过,施陶芬贝格他们的底牌在于,每一颗子弹上,都被涂山了毒素。

    只要有一颗击中,哪怕只是擦伤,莱因哈特不死也残废!

    这样背景下的刺杀,劣势在于,一旦暴露,没有奇袭性可言,那就难以利用手枪这种装备击中有了防备的莱因哈特。

    而同样,施陶芬贝格他们的优势在于,自己在暗处,可以选择一个最有利的时机迅速动手。

    为了扩大这方面的优势,施陶芬贝格甚至还抽调了一个杀手保护科尔森。

    之所以给科尔森吃下一颗定心丸,也是因为他最为了解研发区的环境路况。一旦刺杀结束,施陶芬贝格一行想要逃离这里,还得依靠科尔森的帮忙。

    就施陶芬贝格策划的脱离方案来说,在涂山毒素的子弹击中莱因哈特后,他们就将迅速离开,然后穿上科尔森提前为他们弄到的9套保安制服,在科尔森这位保安队长的带路下悄然离开。

    刺杀结束并脱离后再换装,也是为了不暴露他们利用保安制服这个掩护。

    毕竟,刺杀中要是被看见有人穿着保安制服行凶,那接下来研发区内的数千党卫军,肯定就会针对保安进行严密排查。

    又或者是有身穿保安制服的杀手被击毙,他的尸体也会暴露这一掩护。

    所以,施陶芬贝格谨慎的安排事后再换装。

    “刺杀的事,交给我们去办。接下来的事,就靠你来办了。一切结束后,新政府会把你当做功臣,恢复你之前一切财富的。”临别之际,施陶芬贝格最后对科尔森再次利诱道。

    科尔森的作用实在太关键了,等施陶芬贝格带撤下来的杀手换装后,就全靠这位保安队长利用职权带他们逃出生天了。

    “放心吧,我知道该做什么。”科尔森也不拒绝,只是跟着再次保证道:“我会帮助你们,一开始不也就是说好了这些吗。我为你们服务,事后你们帮我拿回失去的工厂。”

    在反抗组织最开始接触科尔森的时候,利用的也就是科尔森的仇恨与贪婪。

    一方面科尔森对之前的拥有,后来失去的工厂,必定还有留念。失去了以后,会愤怒也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在听说还能拿会曾经的工厂后,哪怕机会很渺茫,科尔森多半也会铤而走险。

    他是过了好日子的人,如今生活水平下降了不少,而眼前就是一个重回当年高质量生活的机会。

    过了好日子的人,往往都过不惯变坏的生活水准。虽然保安队长的薪酬也不算差,甚至相比很多人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科尔森曾经可是拥有一整个工厂的男人。有对比就有不满,有不满就有挤压。

    挤压到一定程度,反抗组织突然告诉科尔森有机会拿回一切。

    那么,只要科尔森还有贪念,他很大概率上就一定不会拒绝。

    不是因为没有危险,而是因为回报够大!

    至于再给科尔森留下一位杀手保护他,也是为了让他安心,并卖一个小人情。

    至于等到施陶芬贝格他们撤退的时候,需要科尔森帮忙的地方估计就多了去了。能卖一个轻松的人情,当然会卖。

    可就当施陶芬贝格带着剩下7个杀手准备走出保安室的那一瞬间,科尔森的声音,又叫了出来:“等等!”

    回过头,施陶芬贝格立即看见的,是惊讶不已的科尔森,还有显示厂区大门的显示灯早已由之前的淡红色改为了绿色。

    “又有人进来了?”施陶芬贝格虽然猜到了,但还是对科尔森多余的问了一句。

    “进来了一些人。”科尔森望着亮了十几秒后,缓缓褪为淡红色的指示灯,叹了口气:“该死,看样子又进来了好一些人。”

    根据灯亮的时间,科尔森猜到进来的人,至少也还会有十人,甚至更多。

    “哪一批才是莱因哈特在的那队人?”一位西服杀手疑惑不已道。

    “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不能搞错!”另一位杀手也紧张的问道。

    座位上,科尔森已经是满头大汗,一脸无奈的望向施陶芬贝格:“莫名其妙的亮了两次灯,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第六百零六章 会成功() 
    ,“这次刺杀行动,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应该是会成功。一切都考虑到位了,刺杀的位置与时间也是精心准备的。就算有什么意外,也阻止不了整个计划的进行。”少校相当自信的拍着胸口保证道。

    “你确定没有问题,对吧?”有些谨慎的齐亚诺,第5次问道。

    在意大利,针对墨索里尼的刺杀,随着国王的默许也拉开的序幕。

    不得不说,莱因哈特与墨索里尼这对表面兄弟,到最后居然还成了难兄难弟,在同一时间段内双双被算计在刺杀计划中,这也是很可怕的巧合。

    当然,如果说两次刺杀都成功的话,那接下来的战事也就没有任何悬念了。

    同盟国中,正真负担主要兵力供给的,就是德国与意大利这队钢铁同盟国家。

    而新重建起来的国际联盟中,也只由德国与意大利主要支撑,维希法国,西班牙等“准大国”协助出力,这才有声有色的办了起来。

    如果德国与意大利同时失去领袖,先不考虑舆论与士气上的打击,光是最高权力陷入真空期的这段时间,就足够让两国前线的军队崩盘了。

    最先出问题的肯定是德军。

    因为没有统帅部的指挥,哪怕重新建立起以陆海空三军总司令部为中枢的指挥系统,那也得花费大量的缓冲时间。

    而瞬息万变的战场,根本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

    英国战场还好说,最多攻势停滞而已,不会危及第三帝国本土。

    可东线已经大打出手的苏军,根本不会给德军重新恢复指挥系统的机会。

    已经磨刀霍霍,全力以赴的朱可夫等苏联名将,现在还众力支撑着全线攻势。虽然德军靠着预设的二线防御攻势加上天然的地理防御地段,成功的拦住了苏军气势汹汹的进攻。

    但是,已经在莱因哈特支持下,赶往东部南线准备发起大规模反击作战计划的保卢斯,莫德尔等国防军与党卫军将领,在失去了元首这一后盾以后,能否顺利发动进攻也确实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东线的中部与北部,诸如古德里安与曼施坦因等莱因哈特亲信将领们,也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挫折。

    特别是史蒂夫麾下那些一直疯狂效忠元首的党卫军,罗斯领导下那些暗中为元首奉献自己的盖世太保,德国那些一直把元首当做救世主崇拜的民众

    太多的德意志人都会陷入悲伤,影响,混乱,甚至惶恐!

    依靠传奇般的经历与不可思议的政绩,莱因哈特已经受到德国各地,甚至欧洲其他国家一些人的疯狂崇拜。

    这些人中,有工人、农民、国防军士兵、知识分子、政府公务员,还有中小学生。

    每一天寄往元首府邸表达崇敬之情的信件都络绎不绝。而来信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参差错综。

    “莱因哈特·海德里希,我们相信你,没有你,我们就是一盘散沙,有了你,我们就是一个民族!”

    “敬爱的元首,在您的带领下,德意志人民,完全学会了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冷静、勇敢来克服一切困难!德意志的未来,一定会充满光明!”

    “二十年前,我对祖国未来感到惶恐和不敢相信。二十年后的今天,我期待着每一个明天,还有伴随而来的捷报。”

    类似的信件,还有很多。

    但无一例外,每一封来信都表明了一个事实,德意志人大多都沉浸在崇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之中,一心认为要跟随伟大元首投身到无比壮丽的革命洪流中,去创造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神圣事业。

    在这种时候,一旦施陶芬贝格真的刺杀了莱因哈特,哪怕保守估计,全德国也会有5成以上的人唾弃施陶芬贝格这个混蛋。

    剩下的5成中,大部分人属于想要直接杀了施陶芬贝格的那一类。

    说到底,莱因哈特还没有输过。

    苏军的突然袭击是有些唐突,但是这也被元首提前准备防范到了。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莱因哈特从没有发动一场真正意义上为侵略而发动的战争。

    德奥合并,是人民的选择。

    德匈合并,也是人民的选择。

    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合并,是因为要从虎视眈眈的波兰大军手上保下这块土地上的民众(至少当时的表面理由是用的这个。)

    波兰战役,是因为但泽走廊被侵占而发动的报复。

    挪威战役,更是为了保卫挪威人民的自由与安定,出兵替他们赶走英法侵略者。

    法国战役,英国战役就更不必说了。

    早在波兰战役的时候,这两个国家就对德国主动宣战了。人就都放话要打你了,能不打他们吗?

    苏德战役这是真坑,苏军纯粹的搞了一场偷袭,德军还真是地地道道的奋起自卫。

    这种情况下,莱因哈特从来都没有提出过土地扩张理论(心里怎么想不重要,至少就是没有说过),理论上还真不算一个战争狂人。

    刺杀这样的元首,而且还是一位带领德国从崩溃边缘一路走向强大,合并了当年脾斯麦都没能合并的奥地利。打败了周边所有欺负过自己的国家,除了大快人心的事外,元首真的没有做错什么。

    关于施陶芬贝格刺杀元首的态度,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反对。

    另一方面,意大利就好得多了。

    在意大利人那里,墨索里尼的威信与成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