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258章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258章

小说: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答不答应,还是得由莱因哈特这位名正言顺的法国征服者来定夺。

    墨索里尼当然知道,他提出的条件,莱因哈特不可能全部答应下来。

    不错,墨索里尼是自大,是有膨胀的野心,可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个傻子。

    相反,墨索里尼在这次谈判中所表现出的技巧,甚至还相当高明。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

    深知谈判技巧的墨索里尼,故意把价位开的很高,为的也是让莱因哈特可以讨价还价。

    实际上,只要自己的要求,能有一半得到满足,墨索里尼也就会满意了。

    不过,让墨索里尼意外的是,莱因哈特这家伙,似乎比想象的还要豪爽?!

    只见莱因哈特一把拉起了墨索里尼的手,推心置腹般的感叹道:“领袖先生,您一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别说你今天来找我,就算你不来,我也会主动分出一部分既得利益给意大利,加强我们两国之间,加强我与您之间的友谊。”

    莱因哈特这话,可谓是半真半假。

    一开始,他也的确是准备分给墨索里尼一部分好处的。毕竟,意大利多多少少还是在南部牵制了部分法军部队。

    可是他没想到,墨索里尼这家伙一上来就狮子大开口,而且还忽视他莱因哈特的反问,自顾自的说个不停。

    这可让莱因哈特很是长了一番见识。

    他都有些奇怪,墨索里尼这样的人,居然能活到现在都没被人打死。

    要不怎么说生命是有无限可能性的呢?

    脸皮比城墙还厚的莱因哈特,硬是遇上了根本连脸都不准备要的墨索里尼。大哥碰上二哥,交流起来还真有些困难。

    不过莱因哈特转念一想,其实先把墨索里尼答应下来也无妨。

    反正等到意大利到处惹事,自己收拾不了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像历史上那样跑过来求德国救援。

    与其现在就拒绝墨索里尼,搞得大家都很没面子。倒不如先答应他,但是却不去认真实现这个承诺。等到墨索里尼不得不求助德国的时候,这些承诺他估计也不敢追究了。

    到时候,没面子的就只有墨索里尼一个人了。

    找到了“完美解决途径”的莱因哈特心中大喜,当即左手拉住墨索里尼,右手拍着他的肩膀,豪爽的答应道:“领袖放心,等收到法国的赔款货币后,我一定敦促财政部把其中40%的战争赔款货币支付给意大利王国。”

    这么爽快?!

    墨索里尼一时居然还有些不敢相信。这莱因哈特连讨价还价的过程都省了,他墨索里尼提出要40%,莱因哈特就给40%!

    幸福来得有些突然,一口气拿下了法国人给德国40%的战争赔款,而不是墨索里尼估计的20%,甚至10%。这让墨索里尼很是暗爽了一番。

    可是,墨索里尼不知道的是。法国针对德国的战争赔偿条约,大多数都是以货物支付。

    也就是说,法国配给德国的,大多数都是石油,农产品,工业品一类的实物。

    至于条约赔款的货币金额,只有象征意义的100法郎而已。

    那么,墨索里尼其实很快就能收到莱因哈特答应给他的40%赔款货币。

    莱因哈特甚至都不用给财政部长打招呼,他自己就能当即给墨索里尼掏出与40法郎等金额的纽克来给他。

    只不过,莱因哈特不想这么早揭秘这件事,免得气氛尴尬。

    毕竟当时的欧洲人,还没有尝试过80至90年代的文字游戏。

    虽然已经有了一点苗条,但是国与国之间,还很少这么无耻过。

    不过莱因哈特毕竟是后世穿越来的。早在德国执行凡尔赛条约时,他就玩了一把文字游戏,把作为赔款的帝国马克变成废纸,搞出一款帝国纽克作为新货币使用。

    只不过,墨索里尼没有接受法国人当年的教训,又一次的被莱因哈特用文字游戏绕了进去。

    对着乐呵呵的墨索里尼,莱因哈特继续大手一挥,装的很豪气的答应道:“等到意大利占领了埃及,德国将立即承认意大利对苏伊士的所有权,我莱因哈特绝不与领袖争夺!”

    实际上,这就是一个爷爷托付给孙子,孙子承诺活到意大利占领苏伊士运河那天的千古承诺。

    墨索里尼倒是开心,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军队完全打得赢非洲的英军与英军在埃及征募的附属军队。也就是说,苏伊士运河马上就是意大利的了。

    而莱因哈特也开心,因为他成功打发墨索里尼去非洲搞事情,分散英国注意力了。

    第三帝国可是和英国人搞得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了。莱因哈特与丘吉尔,也都是不弄死对方不罢休的狠人。

    那么,墨索里尼在非洲主导一场意大利与英国之间的大规模交战,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替德国分散压力。

    毕竟,当下的欧洲,公认实力排名前三的国家,就分别是德国,英国,意大利了。

    一旦这前三中的两强,同时对英国动手,哪怕是在舆论上,英国人也撑不下去。

    意大利在非洲纠缠当地驻扎的英军,德国去安安心心准备登陆英伦三岛。

    双管齐下,让丘吉尔首位不能相顾,这就是莱因哈特设想的理想情况。

    不过在此之前,还得再稍微等一等。

    英国人不会坐视维希法国拥有阿尔及利亚油田,因为这样同盟国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从法国人手里得到石油。

    所以,以莱因哈特对丘吉尔的了解,英法非洲驻军,很快就必有一战!

    至于意大利人嘛。。。。。。莱因哈特还准备了个好礼物送给墨索里尼。

    在非洲,意大利军队肯定是打不过英军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不过,当下的非洲,可不仅仅只有英国势力能给墨索里尼打。

第四百四十四章 拉拢(求月票)() 
    为什么莱因哈特如此厌恶墨索里尼,却还是要拉拢他,要借助墨索里尼来拉拢意大利。

    原因很简单,因为单凭德国自己的力量,想要在东线留下大军防范苏联的同时,出精兵登陆英国,并非轻而易举。

    首先,登陆地点的选择,对于登陆战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

    英国大致分为四块地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

    从地势上来看,英格兰地区相比于其他三个地区更有利于登陆作战,因为此地区地势相对平缓,海岸线较为连贯并且拥有许多的码头以及浅滩。

    从位置上来看,此地区处于大不列颠岛的东南面,东面紧邻北海与德国隔海相望,南面与法国相隔一条英吉利海峡,处于德军军舰航程最短所能够攻击到的目标,北面和西面都是地形相对复杂的山地和丘陵地区。

    而从战略方面来看,这一地区正是英国首都伦敦的所在地,战略意义重大。登陆成功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距离英国首都的失陷不久矣。

    并且,德军一向所擅长的大规模的装甲兵团闪击战,也能在此地区铺开施展起来。只有这里的地形,才能让德军装甲部队大规模出动。

    因此,德军未来选择在英格兰东部或南部沿海地区登陆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莱因哈特曾不止一次提道:“只有选择在英国南海岸登陆,才能够发挥陆军的最大优势。”

    当然德军能想到的,英军自然也能够想到,所以围绕大伦敦圈的一个巨大的环状防线由此诞生,一场史诗级的抢滩登陆战必不可免。

    这场战争也注定会载入参战双方的历史史册,而这场战争也会完全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势,成为二战的关键转折点。

    为了打赢这一仗,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

    所以,哪怕意大利能够在非洲多牵制一名英国士兵,哪怕意大利能在地中海多掣肘一艘英国战舰,对于第三帝国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助力!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

    想要登陆作战,最重要的还得靠自己的海军。

    而德国公海舰队一个月以前,还一直都被外界所不看好。

    甚至连它的对手,英国皇家海军也不看起它。

    直到现在为止,纵使英国海军刚刚在北海吃过公海舰队的大亏,损失惨重。

    纵使海峡彼岸的英国,还沉寂在敦刻尔克的失败之中久久不能走出来。

    但他们真的想不出,德国海军有什么底气敢在短时间内策划对他们本土的进攻。

    英国首相丘吉尔也公开说到:“凭借着德国海军的那几艘破船,他们是不可能有能力登陆英国本土的,民众们你们要相信政府,相信皇家海军有能力保护大家的安全,保护我们大英帝国免受战争之苦。”

    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指挥官司令坎宁也公开调侃道:“德国海军如果赶来试图登陆,那他们就将面临灭顶之灾!”

    所以英国上上下下都充斥着一种奇怪的情绪,他们都认为德国虽然在敦刻尔克取得了胜利,全歼了英国远征军,但德国在没有争得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对英国本土发起进攻的。

    伦敦泰晤士报曾在敦刻尔克失利后构想德军登陆英国的战争场面:“德军在敦刻尔克战争胜利后,选择了登陆英国。

    可在德军登陆英国后,英国的本土舰队已经反应了过来,花了2天就可以集结主力部队,很轻松的切断英吉利海峡德军的补给线。

    而德国海军的区区3艘战列舰根本就不是对手,于是马上撤退,避免与英国皇家海军以及皇家空军交战。

    而且大英帝国本土的空军,可以很好的掩护海军,同时再布下大量水雷锁死德军登陆部队的给养。

    海军截断德军补给路线后,分出一部分炮击德军登陆场。

    其他部队则是巩固防线,加紧封锁英吉利海峡。

    所以,登陆的德军基本根本无法有效得到支援。

    而德军的火力因为登陆的原因相对不会太强,也无法大量携带重型火炮。

    所以他们对英军城市和防线的攻坚程度就会薄弱很多。

    同样,当时的坦克也迫于登陆舰艇的要求不会选择登陆太多。

    就算是按一个师几百辆来算,德军一天消耗的物资也得按几百吨来计算。

    德军的将领会考虑补给问题的,所以无法强力攻坚和快速出击。

    德军势必陷入和英国守军胶着的态势,这对德军将领来说简直是恶梦一样。

    因为德国陆军一向就是以闪击战而出名。

    当他们会明白,自己的给养被英国军队切断,食物弹药越来越少。

    他们几乎天天被英军空军骚扰轰炸,而已方的空军飞到部队上空,迫于油耗基本上停留不了多大一会就必须回本土加油。

    但德军准备在英国本土修建的机场几乎还没动工,就发现其修建路线上天天都有英军的轰炸机群飞过。

    更不可原谅的是,面对英军一个个永固工事,德军的战士们要用血肉之躯去填补。

    呼叫火炮?大口径榴弹炮早就被英国飞机炸掉一大半了。

    剩下的那些,昨天和英国火炮对射时被压制的抬不起头来。

    损失不少不说,弹药只剩下了半个基数不到。

    而已方的士兵却要面对英国人的狂轰烂炸。

    后面更重要的是,德军在长时间的作战后食物已经无法满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