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239章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239章

小说: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究其缘由,是因为其火炮瞄准器有毛病,需要检修。否则的话,开上前线也打不准。

    再加上当时敌对方的英国或者法国装甲部队配备的多半是13吨以上的中型坦克,在他们面前,墨索里尼的这几个装甲师也是徒有其表,不堪一击。

    “尊敬的领袖。。。。。。”这位焦心如焚的意大利陆军中将真的很想大声说出来,告诉墨索里尼,告诉他意大利的装甲部队和德国那些装甲部队更本不一样,告诉他人和人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是有差距的。

    既然在意大利都没人指望你墨索里尼成为莱因哈特那样全知全能的人物,那你也别非得要求意大利德军队变得像德国军队那样战斗力爆表啊!

    可惜,欲言又止的中将最终还是被懂得看眼色的伊塔诺巴尔博给拦了下来。

    这位意大利空军元帅,可谓是意大利高层里少见的几位能人了。

    由于墨索里尼的提拔,巴尔博在1929年至1933年间担任意大利王国的航空部长,虽然此前他对飞行一无所知。但他很快学会了飞行,并且着手重组意大利皇家空军。

    在职期间,他努力发展意大利的军事和民用航空事业,力图把把意大利空军打造成一只最精锐的尖刀武力。巴尔博一向强调,只要拥有了制空权,意大利陆军就算打的在不济,也不至于失败。

    毕竟,空军既可以在陆军进攻时支援攻势,又能在陆军撤退时掩护性轰炸追击敌军,可谓是巴尔博心中的万金油兵种。

    不够也可能由于他声望很高,引起墨索里尼这位自负独裁者的疑忌。

    于是在1933年底的时候,巴尔博他在被升为空军元帅的同时,又被免去在空军的职务。

    这一点,倒是与莱因哈特把勃捞希契升为陆军元帅,同时免去其陆军总司令职务的手法颇有些相似之处。

    当然,墨索里尼和莱因哈特的动机却是完全相反的。莱因哈特降职勃捞希契,是为公,为国家。而墨索里尼就纯粹是为了自己私人的权力巩固。

    可惜的是,如果墨索里尼不那么早打压巴尔博,或许意大利现在的空军实力会更加庞大。

    毕竟在巴尔博做事的那段日子,意大利的航空技术是取得突飞猛进发展的。到今天为止,意大利已拥有轰炸机1132架,其中大约900 架具有作战能力,而这900架飞机里,就有600 架现代化程度非常高。而意大利的歼击机和攻击机也有了1100架,其中700 架具有作战能力。

    另外,意大利还有数百架运输机和侦察机,在东非还有323 架老式飞机。可以说,今天的意大利空军实力已赶上英国和法国两个被德军削弱过的空军,它的轰炸机和歼击机实力,甚至还超过当下的英国!

    所以,在巴尔博这位能人眼里,即便意大利的陆军不怎么样,他也有把握保证,空军那边是可以压制法国人的。即便,他已经很多年没有接触过意大利空军了。

第四百一十章 地中海之鹰() 
意大利空军其实很勇敢的,只是墨索里尼这位领袖大人一直不重视而已。

    不过,莱因哈特空军现在能够发展的如此迅速,最后还是的归功于莱因哈特这位“重视”盟友情谊的德国元首。

    早在西班牙内战时的空中交锋里,莱因哈特就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当时,德国空军刚刚起步不久,派去西班牙的战机数量也十分有限。

    结果呢,德军这边把战机和飞行员当宝贝,一同前去支援西班牙国民军的意大利,居然还在用300航速的双翼机愉快的送人头!

    再怎么财大气粗,也不能这么个玩法啊?!更何况,意大利哪里算财大气粗?

    就和打英雄联盟或者王者荣耀一样,虽然你们队伍已经占据了优势,可你的队友却反复不断的跑去送人头,鼓舞对面士气,换做谁看着也该急的骂娘啊。

    于是,实在看不下去盟友送人头的莱因哈特,早早的就搞了个德意空军联合开发的项目,准备拉这位兄弟一把。

    结果呢,意大利“伟大”的领袖先生不愿意领这个人情。他想当然的认为,接受了人情就让意大利在德国面前低了一头,这怎么行呢?

    意大利王国要的是和德国平起平坐,而不是当德国的跟班,以小弟的身份参加国际争锋。

    于是,联合开发项目一拖再拖,直到前段日子墨索里尼相通了找莱因哈特要坦克图纸时,这个空军合作的项目才被重新启动。

    当然,莱因哈特也不是没有小心思的好好先生。在于意大利这位盟友的合作中,他刻意留了一手,没有把坦克图纸交付意大利。而是选择性的只在空军以及海军方面与意大利展开了认真合作。

    毕竟,意大利可是在历史上两次反水背叛过德国的邻居。让这个邻居拥有了强大的陆军实力,对德国也并非全是好处,甚至,弊大于利。

    说不准哪天拥有了豹式坦克的意大利又想反水了,来个装甲突袭,闪击德国南部。那样的话,还真的让人伤脑筋。

    别让邻居的陆军太强,这是任何一个政治家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即便是盟友之间的合作,也不能触及这类核心利益!

    “陆军开始准备吧,空军也立刻开始调度。”墨索里尼用不容商量的语气命令道:“海军那边,已经扣押了一艘英国的邮轮,并击沉了一艘地中海上游弋的英国驱逐舰。也就是说,战争已经打响,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不着急不行啊,别人莱因哈特都快打完了,偏偏是自认为最野心勃勃的墨索里尼,却还一直没有动静。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形容的就是墨索里尼现在这种情况吧。

    实际上,墨索里尼在下令参战的同时,还不忘照理给莱因哈特汇去一张清单。

    在清单中,墨索里尼阐明观点道,在意大利未来对法国拟定的停战条件上,必须让法国交出包括南部领土,科西嘉,突尼斯,已经法属索马尼在内的土地,让给意大利王国。

    而莱因哈特的回复也很客气:“打下来的都归你,没打下来的领袖自己去和法国人谈,相信他们也不敢拒绝。”

    在莱因哈特的回复中,这位德国元首抱着看热闹的心情,建议墨索里尼先按照意大利的战略打一仗,等把法国打痛了,看法国人拿什么拒绝意大利的要求。

    而墨索里尼一想,觉得莱因哈特的话也在理,于是就气势汹汹的准备先痛揍法国人一顿再说。

    尽管法国此时已经被德国基本击溃,但“谨慎”的墨索里尼还是投入了整整32个师的重兵,从勃朗峰到地中海的200多公里的战线上发起多线进攻。

    不过,还不等意大利的军队打出战绩,他们还没来得及召回的,或在海上航行的,或停靠在外国港口的船只,就被英国迅速扣押。也就是说,战争尚未打响,意大利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商船。

    这种错误,放在其他国家是绝对不会犯的。偏偏就是意大利王国,犯了这么一个大错,搞得本国商船未能收到及时警报而被扣押,造成了及其严重的恶劣影响。

    。。。。。。。。

    “看来意大利的那位领袖先生,终于还是忍不住动手了。”在得知意大利连动员都没有进行,商船也没有召回,便稀里糊涂的宣了战后,一向话多的莱因哈特竟然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看着一脸坏笑的莱因哈特,他身旁的罗斯一脸不解的问道:“怎么?元首您认为意大利人不应该现在动手吗?”

    虽然不晓军事,但罗斯也明白,意大利出动35个师的精锐武力,对付法国南部那点残兵败将,胜算理论上还是很大的。

    或许意大利根本就不需要动员呢?

    至于那些别扣押的商船,那位意大利领袖不是也已经解释过了吗。等胜利以后,投降的法国自然会让出一些商船来补偿意大利王国。

    “意大利不止现在不应该动手,他们就永远都不应该动手。”莱因哈特笑着对罗斯点评道:“就算从我们联盟的角度来看,意大利动手也应该是在东非一带发起进攻,而不是来法国和我们抢夺胜利果实。既然他们既不愿意与德国商量长期战略,又不愿意听从我们的建议,那就等着出丑吧!”

    虽然莱因哈特在信中建议墨索里尼把法国痛揍一顿,好让法国听话投降。可实际上,他等的却是法国把意大利好好修理一遍,好让这个不太好的自负盟友,学到一点教训。也让他们知道,德国的胜利不是捡来的,也是硬生生打出来的,以后再想和德国谈条件,他们最好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等着看吧,法国只需要再往阿尔卑斯山那边加调3个师,意大利人就该哪里来的,回哪里去了。”莱因哈特毫不怀疑的预测道。

    当然,事实上,法国也确实加调了一个军前去应付意大利的投降。领军的,正是法国新晋名将——贝朗特中将!

第四百一十一章 入城() 
“你听说了吗?听说德军今天就会进入巴黎。”一个巴黎报社记者和自己的同事在办公室内商讨着,他们在巴黎日报社工作,天天发布着自己国家的军队打败仗的消息,对法国军队也是失望至极。

    “我的上帝啊,怎么这么快?他们今天就会进入巴黎?”另一位报社编辑吓得脸色苍白,盯着自己身边的同事,想象了一下自己的未来。

    因为法国政府为了让法国上上下下对德军都充满抵触情绪,一直在通过报社等媒体大肆渲染着德军的恶行。所以,法国人民对于德国的影响一直都停留在一个及其不好的层面。

    “这些德国人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一位编辑说道:“上次政府里面的一个官员,不是来我们报社让我们报道德军在敦刻尔克杀人不眨眼的恶行吗?不知道他们进入巴黎后又会怎么样摧残我们巴黎人民?”

    “谁说不是呢,我得回到家里去躲起来。”另一个人附和道。

    一个女记者反驳道:“怎么会,我在敦刻尔克做战地报道的时候见过德国士兵,他们看起来都挺友善的,其中还有很多帅小伙呢。我从他们旁边经过的时候他们还友好的冲我笑了笑。会不会这都是军队和政府的人胡乱编造的谎言!”

    他的同伴耸了耸肩膀回答道:“不过我确实不怎么相信这个说法,德国人虽然可恶,但军人们并没有错,要怪就得怪那个叫莱因哈特的恶魔,军人只是服从命令罢了。”

    而没有见过德军本来面目,只能靠报纸报道得到消息的巴黎市民,相比之下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他们全部都沉寂在了恐惧之中,他们都相信德军就是政府和报纸上所报道的那样恐怖和无情。

    市民们纷纷讨论:“听说他们会强奸妇女和小孩,抢劫食物和钱财,还会把男人全部抓起来,有力气的就劳动营,老弱病残就丢到荒郊野外去喂狗。”

    不远处,还有一个肥胖的法国商人正在问自己的手下:“你打听清楚了吗?这些传言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好决定今天是否要离开巴黎。”

    更远的地方,还有各种各样的问答接连发生。政府与军队的提前撤离,让留在城里的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

    然而,在这一天的早上,事实上已经有德国先头部队进入了巴黎,不过这些德军部队并没有停留太久,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