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15章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15章

小说: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西德尔的轻蔑已经露于言表“戴高乐上校不会认为,一群民兵会对法兰西的精锐产生威胁吧。”

    无奈的戴高乐放弃了与西德尔之间的争论,“将军说的有道理,是我多虑了。”

    懒得和眼里谨慎到胆小的戴高乐纠缠,西德尔拍了拍戴高乐的肩膀“上校,我已经下令全师休整。午饭过后,我们第一装甲师会在下午2点准时发动进攻。到时候,你们观察团的人可以都来看看。我向你保证,这将会是一场精彩的攻坚战。”

    自此,戴高乐也只能安慰自己,但愿德国的这群民兵如同西德尔说的那样好对付。

    回到观察团营地的戴高乐,立即找来他的副官“你马上通知比利时的盟军,就说联合指挥部下令。让他们务必在中午12点之前,对前方的德军高地发动团级规模的试探性进攻。”

    “上校,违背西德尔中将的意思,这样不好吧。”知情的副官一脸担忧的问。

    “你只管去通知比利时人。出了问题我负责。”戴高乐一咬牙,狠狠的道:“与法兰西的荣耀比起来,这点险我还是敢冒的。”

    当然,戴高乐除了得罪西德尔之外,并不会受到真正的惩罚。毕竟戴高乐明白,法国还从来没有对维护自己军队利益的将领开刀的先例。

    于是,同样急去捏软柿子建功的比利时第5,第6,第7步兵师的师长抢着接受任务。妥协之后,3个师各出一个团,协同进攻党卫军这个区区5000人的阵地。

    正午12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法的又一次交锋,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高地上展开了。为了纪念这场战役,德国历史后来给这块高地取了一个外号“鲁尔之盾”,有的人也把这里称为“德意志之盾”

    卡特是一名党卫军的十人长。由于党卫军现在还是一个民间军事组织,所以并没有实行军衔制度。所有职位被张承天按照古代东方的标准,划分为十人长,百人长,千人长,万人长。

    不过,卡特对这些职位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接下来的战斗,再一次为了德意志战斗。

    战斗开始后,局势立刻向有利于党卫军的方向发展。发现互不隶属的比利时军队协调混乱的缺陷,史蒂夫立刻抓住时机下令反击。

    奔跑中的卡特立刻熟练向敌军的开火,从高地半腰,杀到比利时的出击阵地,再汇合另外一个方向杀过来的党卫军士兵,一起对溃退的比利时军队进行追击。

    他原本就是一名百战余生的老兵。曾经参加过东线与沙俄军队的交锋,也参加过凡尔登那场号称“绞肉机”的战斗。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他已经不知道在战斗中杀了多少敌人了。可是,国内左翼的投降,却让他屈辱地放下了手中的枪。据说,参加停战谈判的人里面,没有一个是军人,全是躲在后方的无耻政客!

    他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手中那支G98式的老久毛瑟步枪,每发射一发子弹,就会轻微地震动一下。这种震动,对他来说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

    卡特跳入了一个比利时人先前挖好的散兵坑,蹲下来一枪干掉了一名正在溃逃的比利时士兵后,随即飞快地和战友们穿过比利时的出击阵地,冲上道路,汇入党卫军的追击洪流中。

    粗重的喘息,并不让他觉得疲劳。恰恰相反,这同样熟悉的感觉,正在让他原本僵硬麻木的身体渐渐复苏。

    压抑在每一个细胞里的力量,都在这一刻尽情地释放了出来。身旁数不清的尸体与散兵坑飞快地退后。身前身后,数不清身穿漂亮的黑色制服的党卫军士兵,如同黑色潮水一般涌动着。

    那些和战友们一起冲出战壕,向敌人的阵地进攻的岁月,又回来了!

    那些在自己身旁一起冲锋的背影,是如此的清晰!无论是曾经的,还是现在的!

    对比之下,原本急着捏软柿子,争着进攻,互不协调的比利时军队,纷纷溃退。大量的基层军官挥舞着手枪,试图稳住溃逃的士兵。可惜,大势所趋,军官的嘶吼声被远方党卫军的冲锋声盖过。

    仅仅是2个小时不到的时间,装备低劣的比利时军队,就从全面进攻转为了全面溃逃。他们被党卫军追击至离法国第一装甲师不足5公里的位置,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来自3个比利时师的这些部队已经完全失去战斗力。比利时联军,士气大减!

    震惊的法比联军指挥部,将原定于下午两点的法军进攻推迟了整整2个小时。法国第一装甲师师长西德尔,立刻下令调动手下最精锐的3团准备进攻高地。

    整整50辆“雷诺”FT…17轻型坦克,整装待发。一个炮兵营奉命协调进攻。

    西德尔已经容不得失败,法比联军也容不得失败!他们要一举打破这支德国民兵刚建立起来的士气。否则,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第二十三章 风云莫测() 
与紧张的鲁尔前线比起来,远在柏林的一个酒店房间里,一场同样紧张的讨论正在进行“西克特一定要下台获罪。如果不是他穷兵黩武,不断申请军费。政府怎么会拿不出赔款,法国和比利时又怎么会出兵鲁尔工业区。”一个看似温文儒雅的男人,以和他外表不相称的凶恶语气说到。

    “说得对,不能再由着他们这么折腾下去了。据说这次半路杀出的那个党卫军,就是西克特默许甚至支持组建的。要是惹火了法国方面,等到法国大举进攻,我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一个大腹便便的胖子,口沫四溅的叫嚣。

    两位代表人物后发言后,酒店秘密会议的房间中,立刻发出了嘈杂的讨论。

    “各位都是有身家的人,和那些穷鬼不一样。局势已经开始失控,我们如果再不出手,就只能给西克特和他的国防军陪葬了!”一名四代继承家业的容克贵族提醒到。

    在这些人看来,德国崩溃的物价,苦苦挣扎的百姓,甚至国家的荣耀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在乎的只有自己那点私利。可悲的是,这样一群人,偏偏是可以左右德国政局的一群人。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座的各位都是德国各大集团的老总,政坛不倒翁,在野党的领袖。个个老成持重,深谋远虑。这仗,他们原本就不同意打!

    事实上,他们本来是成功的。魏玛政府在他们的操纵下,已经放弃了对法国的入侵抵抗。新兴的帝国英雄之一,鲁登道夫,也默许了己方的行为。

    可是,半道杀出一个自称属于德意志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党卫军。德意志社会主义工人党,他们没有听过,无非是一个小党派罢了。可党卫军他们不能不管,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武力!更何况,这支不受控制的武力已经和法军交火了。

    在这种一眼就能看透结局的时候。投降!这个以前不敢不屑的词,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忌讳。当年的德皇威廉多神气,最后还不是投降了。

    可是,偏偏有人就这么不识时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让在座的利益既得者坐立不安。他们害怕,害怕战端一开,自己会失去已经拥有的东西。

    坐在一个重要位置上的中年人,对这些“大人物”的忧虑发出不屑一顾的冷哼。这个人就是德国工业届的无冕之王,克虏伯。作为少数几个了解党卫军的人,克虏伯对自己那位妹夫与党卫军的关系多少还是清楚的。抛开私情不说,克虏伯对德国的一腔热血也不允许他与这些无良商人,堕落贵族为伍。

    一群躲在首都,从未上过战场的软骨头,竟然一次又一次的妄图出卖了这个国家。他们散布无耻的投降言论,他们只在乎自己的生命和利益。对于战场上沾染着鲜血的德意志军旗,他们不屑一顾!

    好,讲利益是吧。我克虏伯集团的利益就是制造军火。按照你们的逻辑,我还真就得支持这场战争了。

    克虏伯一怒之下,起身吼道:“我们克虏伯集团绝不会和你们同流合污,你们的肮脏交易我是不会参与的。”

    克虏伯话音刚落,一位年轻的过分的年轻人也跟着说道:“莱因公司也不会参与。”

    对于这位青年人,克虏伯了解的并不多。他只知道这位青年人是最近几年飞速发展的莱因公司总经理。

    年轻人对克虏伯释放出了善意的邀请:“克虏伯先生,这里的空气过于浑浊,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换个地方和杯咖啡。”

    接受邀请的克虏伯和年轻人一同立刻了这个秘密会议,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贵族与政客。

    “重新自我介绍一下,我叫亚尔马·沙里宾,现担任莱因公司的总经理”坐在环境舒适的咖啡厅,年轻人笑着对克虏伯自我介绍。

    克虏伯愣了几秒,试探的问到:“亚尔马,沙里宾。你和德国经济部长是什么关系?”

    沙里宾无奈的耸了耸肩,“好吧,我就知道你会对家父有印象。不错,亚尔玛,沙赫特正是我的父亲。不过我今天想和你聊的不是这个话题。我知道克虏伯公司秘密接受了大量来着苏联的订单。别急着打断,我们莱因公司也和苏联有业务往来。今天我前来找你,就是希望我们能够进一步加深合作。”

    克虏伯显然没有想到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别的公司能够接到苏联的订单。很明显,这也和自己那位妹夫有关。

    “那么,你们想要如何跟我们合作呢?”克虏伯抢先一步试问对方的条件。

    不过沙里宾却随意的回答到“准确的说,这不算合作。是我们单方面无偿提供给克虏伯公司更先进的生产技术。”

    对于沙里宾的回答,克虏伯显然不相信。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天上掉馅饼的事在商界是不可能的。

    “你们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克虏伯凶狠的盯着沙里宾的眼睛,全然不顾沙里宾之前释放的善意。

    “哈哈哈”沙里宾大笑着回复克虏伯“要说目的的话,我想应该是希望克虏伯公司能够积累更多更好的技术储备,好在日后为德意志生产更多更好的武器。”

    克虏伯任然不认同这个回答,盯着沙里宾的眼睛还是没有放下。

    “好吧,我投降”沙里宾玩笑似得举起双手“这么说吧,我们的董事长是你的妹夫,莱因哈特上校。这样你该相信了吧。”

    沙里宾继续说道:“之前我们没和克虏伯公司共享技术,完全是因为怕技术不成熟,自己先试点。如今我们发觉技术可行,不就马上来联系克虏伯公司的你了吗?”

    一想到自己那位为了国家,跑到意识形态都与德国敌对的苏联呆上两年的妹夫。克虏伯对于莱因公司的戒备就少了一半。只不过,克虏伯想不通,这位妹夫什么时候又成了莱因公司的董事长?

    另外,对于沙里宾技术不成熟的话,克虏伯全都没相信。克虏伯相信,当初张承天可以拿出那份88毫米高射炮的图纸,背后一定有成熟的技术支持。对方现在才提出技术共享,多半是确定了自己和那些容克贵族不是一类人才释放的信任。看来自己那位妹夫,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大大咧咧。

    似乎是感受到有人在想自己,张承天在西克特的办公室里打了个喷嚏。

    自从上午接到鲁尔工业区的冲突报告后,张承天就被西克特迅速叫去了办公室。随行的还有被张承天临时拉上的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