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137章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137章

小说: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有如此职位,曼纳海姆靠的全都是实打实的才干与功绩。

    他出身在一个落寞的贵族家庭,凭借自己出色的军事才华,领导芬兰白卫军打赢了内战,从沙俄的统治下独立出来,树立了“芬兰战神”的高大形象。

    后来因为芬兰更随的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德国扶持的曼纳海姆也随之退隐江湖,回归田园,没事打猎种花,倒也自在。

    不过随着国际局势不断恶化,曼纳海姆不得不在1931年重新出山,担任芬兰防务委员会主席,担负起芬兰国防军指挥权。

    在任内,他改组军队,加强防务,并在芬苏边境的卡累利阿修建了一条长达105千米的防线,史称“曼纳海姆防线”。

    而这条防线,就是曼纳海姆现在的应对之策!

    深吸一口气,曼纳海姆拖着下巴分析道:“国联那边,我已经让人去求助了,不过多半没什么用。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近年来一直指导帮助我们的德国人了。不过,这第一步还是得靠我们自己来扛。”

    “利用曼纳海姆防线进行静态防卫,将大部份部队集中在拉都嘎湖西岸的曼纳海姆防线上。毕竟这个狭窄的地带是俄国人传统上爱用的入侵芬兰路线。至于拉都嘎湖北岸一直到巴伦支海,暂时只配备少数的警戒部队,监视那整片无法穿越的密林和沼泽荒原即刻。”曼纳海姆很快就开始了逐步的分析规划。

    虽然这个曼尼海姆防线其实并不怎麽坚强,主要只是以沿线的碉堡群为防御的重心,碉堡群间的间隔也很大;许多碉堡更只是由原木建成,连混凝土都没用上。

    但这防线再怎么也算是构成了一个连绵的防御带,可以为芬军提供人工防御屏障。加上密林和沼泽荒原等天然屏障,兵力处在劣势的芬军也就有了与苏军一场防御战的本钱。

    把手放在着西拉斯沃的肩膀上,曼纳海姆郑重的嘱咐道:“你麾下的第三军,是我军最强的部队。你们能不能顶住,直接关乎这场战役的结局。顶住了,就是天堂!”

    “要是顶不住。。。。。。。。”曼纳海姆面色凝重:“芬兰这个国家就将成为一个历史代名词!”

    听到这里,西拉斯沃一反刚才的惊慌之态,表情刚毅的掷地有声道:“我的元帅!请放心!只要我们第三军还有一个人活着,就绝不会放苏联人跨过防区半步!”

    虽然西拉斯沃对苏联的进攻感到惊讶,但这绝非是因为他胆小的缘故。出身于一个没有军事背景的家庭,西拉斯沃之所以不如曼纳海姆的目光并成为其亲信,靠的可不是溜须拍马。

    如果说曼纳海姆在一战时赢得了芬兰第一儒将的荣誉,号称“芬兰之智”,那西拉斯沃可以说就是与之相配的芬兰第一勇将,堪当“芬兰之勇”!

    在这场“大象对决蚂蚁”的战争中,象征蚂蚁一方的芬兰,能够倚重的,也就只有这二位大将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全都发生在同一时刻() 
看着炮击中的彼得大帝号,乔治有些恍惚。

    他本以为苏联人“无意中”泄露彼得大帝号产自德国的消息,已经足以登上泰晤士报的头条。可现在,他却发现了另一个更重暴的新闻——苏联海军炮击芬兰军队!

    一天之内连续见证了两场大新闻,此刻身为记者的乔治,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今天,他得到的消息已经太多了,多到无法轻易的消化!

    “贵国让我登上彼得大帝号,真正地目的难道是要我充当你们进攻芬兰的传声筒,为你们报道吗?”乔治不愧被称作英国泰晤士报最称职的记者,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正处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处,并马上利用自己近水楼台的位置,找到了苏联舰队指挥官开始独家采访。

    “不错。”通过翻译,乔治听着舰队指挥官得意的夸耀到:“与我们伟大的苏联相比,芬兰这个国家实在是太小了。只要我们把嗓门稍微提高一些,芬兰人就会服从。如再不行的话,我们可以像今天这样炮击一轮,说不定芬兰人明天就会吓得举手投降。哈哈哈。。。。。。。。”

    乔治很清楚,自己今天要记录的新闻,必将载入历史!至于芬兰人会不会像苏联指挥官以为的那样乖乖投降,不久就会得到答案。

    近年来,芬兰高薪聘请德国“退役”军官训练芬兰军队,花重金请德国人建立机场网络的事,早已不是秘密。乔治听说,就连很多德国制造武器也已经秘密被芬兰买了一些。

    某种程度上来说,芬军就像是“德军的学生”一样,学习了很多德国人的战斗战术,成为了低配版的德军。

    这一切,苏联不会不知道。

    的确,不止苏联,全欧洲基本都知道这些消息,因为根本没人去刻意隐瞒。

    但也正因如此,当斯大林了解到莱因哈特收了芬兰政府多少钱之后,差点没笑死。

    相比与苏联的秘密交易,莱因哈特对芬兰的收费标准整整高出了十倍以上!

    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两相对比,斯大林很容易的就得出了这位德国元首实际上偏向苏联的结论。再者,德国赚赚芬兰的军火钱,对苏联大战略的影响也不大。

    毕竟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里,德国方面可是把芬兰划分给苏联未来势力范围,承诺不干涉的。

    卖过去一点武器而已,能掀起什么风浪。

    领袖是这个态度,手底下的人自然也差不了多少。

    于是,就出现了苏联舰队指挥官如此轻敌自负的言论。

    “乔治先生,过会我们炮击结束后,会带你们回到沿岸的机场。希望你回去以后,好好报道一下今天的所见所闻。”舰队指挥官一边微笑,一边看似随意拍了拍身后的铁柜。铁柜上,一个不太标准的铁十字被涂在了中央的位置。

    这暗示还能再明显一点吗?!

    很显然,这个铁十字符号不是德国人涂的。乔治明白,苏联人是想通过自己把德国人和他们之间的小秘密抖出去。

    一旦外界知道德国人和苏联之间有合作,那势必会下意识的将德国看做苏联的潜在盟友。

    在结合今天的所见所闻,乔治这种媒体界的老狐狸,也完全该推测出苏联人葫芦里卖的药了。

    进攻芬兰的同时抛出德国这位秘密合作者,以此分散国际注意力。让各欧洲大国,特别是乔治自己所在的英国,在制裁苏联的时候,因为德国因素而有所顾忌。

    或许,苏联政府就是看准这一点,试图利用英国犹豫顾忌的时间,效仿德国人的闪击战,迅速占领芬兰达成既定事实。由此想来,苏联的政客们倒也有点脑子。

    “请放心,我一定把今天的所见所闻,毫无保留的传递回去。”乔治顺水推舟的回应道。

    。。。。。。。。。。。。

    与此同时,在曼纳海姆的办公室内,他终于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德国方面回复。

    ——柏林方面的德国高层,今日都在元首莱因哈特的组织下,参加了一场盛大的“裸奔游行”。所有高层都已外出离岗,留守的低级外交人员,暂时没有权力回复芬兰政府的请求。

    裸奔游行!德国高层的脑子秀逗了?!

    接到这封回复后,曼纳海姆简直觉得这就是全人类智商的极大侮辱。

    这些年来芬兰指导教学的德国军官们,做起事来个个都有板有眼,严肃认真,也没见哪位发过神经啊?

    怎么一提到那位元首大人,一个二个的,就和发春一样的发神经。

    看来,再德国人发完疯之前,芬兰是指望不上了。

    。。。。。。。。。。。

    “敷衍过去了?”在等待龙德施泰德脱衣服的同时,莱因哈特与身后走来悄悄汇报的罗斯确认道。

    罗斯点了点头,尊敬的道:“元首,您真是料事如神。芬兰人果然在今天受到苏联炮击,并向我们发出求助请求。不过,我们的人已经用‘裸奔游行’的理由敷衍过去了。”

    看着罗斯崇拜的眼神,莱因哈特淡淡的道:“能拖就拖吧,总比直接拒绝好。以后再受到类似求助,统统往今天的事上面撤,就说后续处理的事太多,忙不过来。”

    在莱因哈特的努力下,芬兰与德国的关系比历史上的同一时期发展的还要更好。如果想历史上那样直接拒绝芬兰的求援请求,无意对两国好不容易建立的友谊是种巨大打击。

    而且现在来自英法的威胁尚未解决,对德国来说,苏联那边还是暂时不要撕破脸皮为好。条约中答应的事,也只能忍痛接受了。

    换一种思路来想,以芬兰政府“不结盟”的惯性。要不被苏联打痛了,将来也多半不会站在德国这边一起对苏作战。

    反正全世界的舆论都觉得我这位元首不靠谱,倒不如充分利用这点,发扬拖延精神,把这件事无限期的拖下去。论起推脱艺术,灵魂来自东方的莱因哈特还是很有心德。

    想通了这一点,莱因哈特释然的勾起了嘴角。

    “那边那个谁,笑什么笑!”腆着光秃秃的肚子,莱因哈特不怀好意的望向一旁正在偷笑的汉斯。冯。弗曼雷德少将。

第二百二十六章 这些是德国名将?() 
汉斯。冯。弗曼雷德少将,曾在布祖拉河会战中以一师之力,硬抗波兰一个集团军72小时的不间断强攻,并在大部队赶到后,率领不足千人的残部发起联动反击,与大军里应外合歼灭了一个兵力超过20万的波兰集团军级兵团。

    那一仗,所有人都认为,汉斯少将麾下的第30师绝不可能顶得住波军的攻势。

    哪怕是制定了布祖拉河围歼战计划的曼施坦因参谋长,也不相信30师能够撑到反击开始那一刻。

    在他的计划里,第30师只需要在最开始的24小时内牵制吸引波军主力,就能达到战略目的。

    毕竟那是一个师与一个集团军的较量,而这个师还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步兵师,在火力上处于绝对劣势。

    谁要是指望这样一个步兵师能长时间的牵制住一个集团军级的敌人,那他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军事白痴!

    可是,汉斯少将做到了。

    主力部队打残了,后勤营和卫生营接着填上去。还不行,汉斯便带着司令部的指挥连和制图排补进前线。最后,就连全师剩下的百余名炊事兵也捡起了战壕里的枪支,担负起作战任务。

    即便汉斯拼尽全力,在双方巨大的实力鸿沟面前,第30师的外围防线也仍旧在第3天时被迫放弃。

    但接下来,不足千人的第30师却在汉斯的部署下,于波兰第二大城市罗兹,与波军超过20万的大军以巷战方式继续着对峙。

    直到曼施坦因与龙德施泰德完成了外围的包抄,把波兰的反击部队统统装进口袋时,汉斯率领的第30师也依然保持着作战状态,坚韧而顽强!

    曼施坦因参谋长策划了一场以局部牺牲换取整体优势的局,汉斯少将则是让这场局部牺牲变得意义重大,远超预期成果。

    像汉斯这样的猛将,自然免不了战后的嘉奖授勋。第30步兵师,也凭此一役晋升一级作战部队,成为功勋师,享受一切一级作战部队的优先权,包括物资补充,兵源补充,装备分配等全部权利。

    在德军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波兰战场上频繁与国防军各部争缴获物资的党卫军,在与国防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