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134章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134章

小说: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他毕竟是一个能够接触到足够多信息的人,他知道英国,美国,日本,都建造了自己的海军航空力量,法国意大利也同样在这方面不断尝试。就连一直看上去安分守己的德国海军,也在情报中出现了改装商船做航母的动向。

    虽然目前来看,海军航空兵攻击军舰可能尚且吃力。但是这种相对于传统战列舰更“不寻常的”炮击,这种超越视距的,将二维平面战斗拉入三围立体空间的战斗方式,无疑是一个新时代的萌芽!

    这萌芽,各国海军都有人看出来。虽然态度各不相同,但却从没有哪个国家的海军,会像苏联海军这样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看着那个可能就比自己大几岁就能统领如此庞大舰队的苏联舰队司令,乔治在心里暗暗的叹息。那场被意大利人报道出来的苏联大清洗,对苏联军事体系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仅仅从这一段对话中,便能管中窥豹!

第两百一十九章 大新闻() 
今年33岁的乔治是英国著名的随军记者,也是泰晤士报的特约撰稿人。

    生在海军世家,作为朴斯矛斯海军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他本来可以成为一名颇有前途的军官在海军服役。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因为一次舰上演练事故,乔治永远失去了自己右手的小指和无名指,并且因此离开了热爱的海军。

    不过万幸的是,乔治是个左撇子,而他的上级也觉得他就这么退役是在可惜,甚至有一名皇家海军的少将明确表明,假如乔治愿意,依然可以走后门留在海军。

    私底下很多人都认同少将的话,当年纳尔逊不也是独臂独眼么,少俩指头咋了?

    但是乔治觉得,哪怕不能作为一名军人在海军服役,依然可以为皇家海军尽职尽责。为国效力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一定非要在一条已经不合适的路上走到底。

    就这样,他成为一个随军记者,跟随大英帝国的军舰巡洋四海,并把沿途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乔治也曾经服役于海军,出于职业病的缘故,他对沿途各国海军建设十分的关注。

    每当结束巡游结束,他都会找一间安静的房间,认认真真将沿途各国海军建设现状,军舰上奇人异事写出来,发表到泰晤士报上。

    有时候因为篇幅较长,甚至还会连载。

    英国民众本来就崇尚海军,加之乔治本身的写文功底也十分扎实,所以读者颇多。

    短短两年多,乔治就成了著名的随军记者和泰晤士报专业评论员。

    不久前,发生在北海的那场追逐战,让乔治相当留心。

    对于因为没有参加那次巡逻舰队而错过的机会,乔治颇为后悔。

    这份惋惜的情绪,困扰了乔治将近半年。哪怕波兰战役爆发,也没能分散走乔治的注意力!

    事后他专心研究了那艘“苏联战列舰”的所有资料,不光找关系看到了原版照片,还和当时的舰队司令约瑟华准将,私下聊了关于这条船的一切信息。

    好吧,这条被命名为彼得大帝号的“苏联战列舰”,在舰队司令约瑟华准将的眼里,无疑是羞辱了整个皇家海军的存在。

    但约瑟华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这条的战列舰,或者称其为乔治更倾向的快速战列舰,确实十分优雅且现代化。

    他曾经在皇家海军的荣耀——闪光的胡德号上带过。虽然时间不长,却深深迷上那艘巨舰。

    然而,彼得大帝的横空出世,无论颜值还是性能,都稳压了胡德一头!

    (毕竟胡德建造已经20来年了)

    外观上,彼得大帝号和胡德号同样身材苗条大气不说。

    那尖锐的大西洋舰首,简洁大方的上层建筑,还有匀称的三联炮塔,哪怕不懂海军外人也得承认,这是一艘非常漂亮的军舰!

    在对比下产生了技不如人的感受后,也难怪之前一直作为胡德脑残粉的约瑟华看它不爽。

    可就事论事的乔治不同于约瑟华!

    当乔治刚拿到报道那一期自己没有参与编辑的泰晤士报后,可是一眼就被这条船迷上了的。

    乔治也知道,这件事上发展至今,海峡对岸一直煽风点火的德国人绝脱不了干系。要不是他们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不断报道此事,事件热度哪能持续这么久?!

    苏联得了面子无所谓,关键落了大英帝国的威风!

    恰恰在英国丢脸这件事上,整个欧洲舆论都是喜闻乐见的,毕竟,英国作为“欧洲搅屎棍”,早已积怨忒多,欧洲随便一家往上翻几代都跟大英有深仇大恨。

    不过乔治不知道的是,德国报纸闹得如此厉害,绝不只是为了在民众中起哄而已。

    实际上,各国海军早已经因为这条战列舰横空出世的消息,弄得七上八下。

    英国自然不必说,追求绝对制海权的他们,对于苏联这位意识形态本就对立的国家,怎么可能安心任其海军坐大?!

    而日本联合舰队,也一副如临大敌的感觉。

    毕竟,苏联发展海军技术,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掌控远东。菠萝地海跟黑海的舞台实在太小了,根本配不上这么一条高速主力舰!

    不过对于这条彼得大帝号,目前的日本是拿一点辙没有。

    这速度,金刚级战列舰肯定是追不上了。

    高雄级的重巡洋舰倒是能勉强追上,可高雄级打的过么?!

    根据现有情报显示,别人彼得大帝号的12寸炮,对付日本几条上一代的重巡,还不跟抽孙子似的?

    万一再有这么一条类似的苏联战列舰,出现在日本的海上交通线上……不用多,就搅和一来回,不说损失多大,海军省门口的抗议人群还不滔天了?

    罗斯福倒是看得开,代表美国政府表示出一股非常暧昧的态度。这么淡定,估计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打算加入战争。

    而法国,则表示出无所谓的态度。毕竟,法国人的思维回路总是跟欧洲大势不一致。他们的目光,都还停留在欧洲大路上,时刻提防着德国邻居的陆军。

    乔治因为从小就出生在海军世家,又是朴斯矛斯海军学校高材生,之后更是在皇家海军呆了将近十年。久而久之,也就有了那么一套自己的关系网。

    对英国正在建造的主力舰,以及其他国家的主力舰情况,他基本上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说实话,他至今也觉得苏联这场大张旗鼓试航,多半有什么猫腻在里面。

    当然,他不可能猜到苏德两国在这条船上,在波兰问题上,有过什么私下的交易。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从中闻出些诡异气息。

    百年海军!以苏联的科技积累与科学人才水平来看,这艘战列舰的出现似乎有些太过于提前了。曾经被日本海军打到丢盔卸甲的俄国海军,短短数十年,怎么可能摇身一变就拥有了不逊于大英帝国的战舰技术?!

    另一方面,被认为最有可能挑战英国海权的德国,最近不但没有继续新造战舰的消息,反倒是一直在大张旗鼓的生产大型邮轮(航母的伪装)。都特么打仗了,还生产这玩意,以乔治所处的角度,他实在不懂这些德国人在想什么?

    最后,乔治下定决心,一定要上彼得大帝上看一看!

    即便这种可能性似乎有点低,他还是不死心的通过苏联驻英大使馆提出了登舰请求。没想到的是,苏联那边居然回复说同意了?!

    好奇心盖过了怀疑心的乔治也没多想,次日就照安排上了苏联方面派来的飞机(为了对国内地形保密)。

    怀揣各种复杂心情,临走还在泰晤士做出预告,激起读者的热度后,乔治辗转来到了一个大型的军港。

    当他看见港口中的巨舰时,他一眼就认出充满的三条为首战列舰中,鹳立鸡群的彼得大帝号。没办法,论颜值,彼得大帝号完全胜过苏联人按问题图纸仿制的2艘低配误导版战列舰。这种低配仿制版战列舰的干舷太低,看起来很不协调,而且做工看上去似乎也比彼得大帝号要粗糙不少。

    突然,乔治发现事情似乎有点不对劲,这几条主力舰锅炉已经生火,烟筒也已经冒出了淡淡黑烟。。。。。。。。

    他脑子翁的一声炸开声来——这帮苏联人要搞出大新闻!

第两百二十一章 蒙羞() 
一路上,通过迷宫般的舱室,乔治一行终于来到了轮机舱。

    这里有一群正在轮机长指挥下忙碌的水手,在乔治眼里,这些苏联水手看上去非常有活力。

    他也是在前前后后军舰上呆过近十年的人,一眼就看的出来,眼前的苏联人正在对轮机进行出航前最后调试。

    负责为乔治翻译的那名上尉挥了挥手,把那名头发已经有点花白的轮机长叫了过来。

    “来,老伊万,给我们从英国远到而来的客人介绍下咱们彼得大帝野兽版的心脏!”

    上了年纪的技术军官走到乔治身前,敬了一个英式军礼,并用带有浓重俄罗斯口音的英语说:“欢迎您的到来?”

    乔治很惊讶,下意识回起礼来:“没想到您不但会英语,还会英式军礼?!”

    老伊淡然道:“我当年在甘古特号上服役时,干的就是轮机舱里的工作。而我的教官,就是来自你们英国皇家海军的一名中尉,是他教会我如何照顾帕森斯轮机。而我,也是在那时学会的英语。”

    一战的时候吗?说起来,那时的英国和俄国还是军事盟友呢。没想到转眼之间,只过了短短几十年,双方就闹到了今天这种势不两立的地步。

    或许这也应了最近混的风生水起的丘吉尔先生那句话“没有意义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但苏联这个国家威胁到大英帝国的利益时,成为敌人,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感叹造化弄人的同时,乔治也没忘了指着轮机问道:“那么,前辈能告诉我,这头野兽到底有多么大的力量吗?”

    “12座高温高压锅炉,4台蒸汽轮机,设计时额定功率15万马力。实际运转时,功率甚至能达到15。5万的水平。假如过载运行,轮机可以稳定输出16。8万峰值17。2万马的澎湃动力。”习惯了和机器打交道的伊万淡淡道。

    “对了!”伊万看上去突然想起了什么:“那次碰上你们的轻载试航里,彼得大帝号可是凭着这头野兽跑出了33。7节的高速。假如当天气象条件好,冲击34节也不是问题!”

    听完以后,乔治默默的点了点头。

    这也难怪在那次追逐战时连皇家海军的驱逐舰都追不上,毕竟这样的动力系统已经可以蔑视当今绝大多数的主力舰了。

    再加上彼得大帝身材苗条阻力小,试航时又是轻载,很多附属设备还没装,如此动力跑出这个速度倒也不奇怪了。

    说实话,老伊万对莱因哈特提供的这套德意杂交动力系统还是非常满意的。

    在他看来,动力系统只要能输出足够功率就够了,至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毛病很正常,哪国都一样。这四台轮机只不过更倔强罢了,只要能挨个摸清他们的性格,这些“孩子们”还是非常听话的。

    正真让他不满的,是手下这帮新兵!

    老兵还好,中规中矩但也不会犯错。

    可新来的那些人,有时候真的是各种作死,各种瞎操作,简直能把他气死。

    说了多少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