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125章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125章

小说: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一包质量上乘的“飞鱼牌香烟”,实际上也是可以兑换的,不过每次兑换都需要整整10000点数。至今为止,除了托关系的霍尔蒂,劳动营里实际上还没有人换过“飞鱼牌香烟”。毕竟享受一次“飞鱼牌香烟”的点数,够他们换一百次“清扬牌香烟”了。

    再说了,他们无论怎么省吃俭用也凑不出换飞鱼牌的点数!

    虽然在外界,飞鱼牌香烟的价格非常平民化,军队里更是每人每月都能免费领导一条。但是在劳动营里,物以稀为贵,这确实是珍宝一样的存在!

    压榨工人给莱因财团带来了千百倍利润的霍尔蒂,对于自己每月得到一条“飞鱼牌香烟”的福利,无比的满意。他不止一次,散出去一两跟香烟,或笼络自己的小团体,或找来几名替自己加班工作的工人,作为给他们的“工钱”。

    毕竟,在霍尔蒂这里做事,几次就能得到一跟“飞鱼牌香烟”,放在工厂车间里加班,那可是进一千小时才换的到一根的!

    霍尔蒂很满意自己拼死拼活换来的福利,殊不知,这在外面只不过是一名普通士兵的待遇之一。

    可今天,霍尔蒂突然遇到了一场重大变故。

    他和他那帮属下,要被拉走了!

    “我们要被带到哪里去?谁能告诉我吗!?”紧张的霍尔蒂,在党卫军押运士兵的枪口下,再一次体验到了刚进劳动营时的恐惧。

    释放自己,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霍尔蒂早就看透资本家的本质了,远的不说,就说他在劳动营里为那群资本家做牛做马,也只不过换来一小点微不足道的“福利”。现在要说这些抠门的资本家会放自己走,谁会相信?!

    若不是被释放,难道。。。。。。。。会被枪毙!

    难道是自己曾经在匈牙利当摄政王时,威胁莱因哈特的旧账被翻出来了?现在要被秋后算账!

    “我。。。。。。。。我为劳动营出过力。。。。。。。。。出过力的啊。。。。。。。。。你们不能这么对我。。。。。。。。”情急之下,霍尔蒂居然嚎啕大哭起来:“我不想死!我不想死!。。。。。。。你们要我做什么都行。。。。。。。。。我不想死!”

波兰不会亡(上)() 
当华沙高层得到莫得林要塞陷落的消息后,波兰政府顿时炸了。当然,前提是如果他们还算是代表波兰的政府的话。

    在斯米格雷的带领下,他那群贪生怕死的亲信大多都已经更随他逃离的自己国家的首都,华沙。

    在这位组建了独裁政府的波兰元帅带亲信逃亡后,名义上的波兰政府也随着他们的离开而搬离了华沙。

    华沙留下的守城大将,是斯米格雷所有亲信将领中,唯一一名愿意留下的指挥官。

    他叫费利波维茨,5天前,就是他不远万里带着自己麾下的第13骑兵师,从东线战场上匆忙赶来西线作战。

    可惜,他的部队在与党卫军第一装甲师的第一次狭路相逢中,便遭遇了一场巨大的惨败,一举丢掉了超过6000名精锐骑兵。

    而因为他带领这支精锐部队的离开,久攻不下的苏联军队居然也在铁木辛哥的指挥下,抓住空袭,勉强突破的东部波军防线。

    现在,西面能逃出来的残兵,都到了华沙城内。没能逃出来的,不是被德军击毙,就是被俘虏了。

    甚至听闻,有的部队因为其指挥官对战局的绝望,居然拒绝撤回华沙,转而主动跑去向德军缴械投降。

    东面就更不必说了,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大部队与南方集团军群序列下的党卫军第一装甲师,早就绕过华沙,向东推进了上百里。

    三天前在广播里,费利波维茨都听到了苏德会师波兰东部的胜利宣传。

    德国人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居然充满热情的呐喊着:“向由工人和农民组成的苏联红军致敬。”

    这简直是笑话,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向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致敬。放眼全天下,这也算是首例了。

    战前波兰政府曾经放过话:“如果德国人来了,我们有失去自由的危险。如果苏联人来了,我们有失去灵魂的危险。”

    依照这种结论来推测,波兰现在应该是既要失去自由,又要失去灵魂了。

    因为波兰的将领们一向鄙视防御,所以波兰政府不肯花气力去构筑工事。

    他们宁愿依赖反击,而且就算是缺乏机械,他们也仍然深信自己的军队能够有效地执行反攻任务。

    结果机械化的德军毫无困难地就可以找到奇兵突进的前路,而波兰人的反击也大都很轻松地被击破。就连唯一的一次主力反击,在曼施坦因的算计下,也只不过成为了德军的又一道功勋而已。

    如今,斯米格雷正带领流亡政府的官员们,逃到了罗马尼亚,试图在那里搭上英国的关系,逃到英伦三岛上建立一个相对安全的流亡政府。

    而费利波维茨则集结了前线陆续退下来的上万名散兵游勇,联合本部人马已经华沙的卫戍部队,试图捍卫波兰军人的最后一丝尊严。

    在费利波维茨的心里,他很清楚德国人的进攻有犀利,推进速度又有多快。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就连精心修筑的要塞筑垒区,竟然也难以迟滞德国人的脚步!

    平心而论,莫得林要塞的士兵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但是面对德国人层出不穷的各种新武器,波军的反抗似乎显得是徒劳无用的。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德国明显是将莫得林要塞这片波军筑垒区当成了试验场,把手头的各种新武器都拿过来试了试成色。

    小到单兵的火焰喷射器,大到重型突击炮,航空穿甲弹,甚至听说还有某种爆炸时候能产生高温火焰,并向四周溅射,发出一千摄氏度左右的高温,能粘在其他物体上长时间燃烧的要塞克星!

    很多非常不人道的武器让这场攻防战惨烈无比。在莫得林要塞,那里的波兰士兵虽然最终投降了,但他们绝对无愧于参军时的誓言,那里的许多波兰军人都为波兰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虽然德国人也很佩服波军这种勇敢精神,但是这似乎并不影响德军的神速推进。

    直达国防军的履带,纷纷碾压到华沙城外的土地后,拴在波兰头上的绞索终究还是彻底收紧了。

    这让整个华沙城都陷入了恐慌!

    留下的这半个波兰政府,不断号召所有公民奋起反抗,抵御德国人的入侵。

    而城内的波兰军队也在费利波维茨的安排下,修筑工事,布置街垒,试图跟德国人打一场巷战。

    巷战,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后战术。

    平心而论,城市巷战也确实是弱势方抵消对方部分优势的方法。

    不过巷战过程非常残酷的,就连当初在罗兹被包围的德军第30师精锐们,都差点被残酷的巷战给统统报销掉。就凭费利波维茨现在手上这些残兵败将能坚持多久,他自己都拿不准。

    城市巷战中,发生在街区或废墟的每场战斗,都将成为一个绞肉机,源源不断的吞噬双方士兵的生命。对于已经被包围,兵员捉足见肘且外无援军的波兰一方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当初德军第30师留下来打巷战,依仗的不仅是他们高昂的士气,精锐的士兵,优秀的基层指挥官,更多的,还有南方集团军群在外围存在的几十万大军作为外援。

    而现在整个波兰还能一战的部队,几乎都在华沙城里了。况且,这些部队士气已经低迷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且大多编制都已被打乱,毫无战斗力。

    按理说,这样的部队根本就不适合打巷战。可他们除了打巷战,又能有别的办法么?

    在城市外围,作为围攻方的南方集团军群发了疯的向波军阵地一次又一次冲锋。

    力求快速突进的龙德施泰德一反往日谨慎的打法,对阵枪少兵缺的波兰残军,居然牛刀杀鸡般的调集了大批主力部队,并多次呼叫空中打击。

    龙德施泰德不愧是一代步兵名将,指挥起步兵作战来,就有如泰山压顶一般,稳扎稳打的将战线一圈圈向城市中心推进。虽然费利波维茨几次试图阻止波军战线的后撤,但是都因为找不到龙德施泰德的破绽,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德军越来越接近自己的指挥部,却又无计可施。

    步步逼近的亡国危机,让身负华沙守城司令大任的费利波维茨连续两天都睡不好觉了。

    再这样下去,说不定用不了多久他就得进德军的战俘营区睡觉去了!

    确实,华沙是还有不少平民,全部拉上前线当炮灰的话,似乎也还是一笔客观的数量。

    但是,平民跟士兵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发生在城市外围的争夺战,已经随着德国人增援工兵到来变得更加残酷。

    这些工兵有时候借助地形或者装甲车的掩护,就能将大量炸药安置好。

    然后,他们居然可以做到直接爆破整座正在抵抗的大楼,瞬间清除干净所有打算负隅顽抗的波兰守军!

    有的时候,德军也会用单兵的火焰喷射器攻击正在射出子弹的地下室,将躲在暗处的波军战士干脆变成一堆黑乎乎的焦炭!

    仅仅两天,惨烈的战斗就让费利波维茨专门安排在前沿争取时间的精锐波兰士兵处在了崩溃的边缘。

    训练有素的士兵尚且这样,更别说刚摸几天枪的民兵炮灰了。

第两百零六章 波兰不会亡(中)() 
波兰城外,德军驻扎地,里昂的国防军第7连正在一个村子里修整。

    里昂一行看着眼前缓慢行驶的重型突击炮和穿着黑色制服,挺胸抬头,在战车上露出上半身装逼的党卫军,说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

    “那个大块头,你看侧面的焊缝,这家伙的正面装甲至少有四寸,再看它的炮管,这用的是150毫米口径火炮吧!”

    国防军7连围观群众中的一个高个子指着灰熊突击炮,大声显摆着自己的见解。

    而当街角闪现出170mm重型突击炮的身影时,包括高个子在内的所有人都停下了指指点点,转而惊讶的倒吸一口冷气。

    “这个东西的设计师简直就是一个疯子!”一直没有发声的一排长布鲁斯,冷不丁的不禁感叹起来。

    一路从罗兹打过来,7连的官兵们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可他们见到的所谓大场面,基本都是人山人海的波兰士兵,一梭子机枪下去,立马就全部扑街了。

    可这170毫米口径的重型突击炮,这黑洞洞的炮口,这庞大的体积,在7连官兵的眼里,可比人山人海的波军人肉靶子要震撼的多!

    7连的士兵们从来没见过如此丧心病狂的重型装备,整整170毫米的口径啊,这已经比他们用的PAK 37mm战车防御炮大了不知道多少圈!

    在这第一次近距离的观看中,7连的官兵们一个个都目瞪口呆的静静看着170mm重突击炮从他们身边隆隆碾过。随着重突击炮的经过,小村子里边的沿途土路都被厚重的履带碾的留下了深深的履带印。

    而村落中,少数因为舍得离开家园,而留下来躲在房间里边的波兰村民,则通过门缝看着这个钢铁巨兽,抱着孩子一个劲的瑟瑟发抖。

    170重型突击炮的车长卡尔上士探出上半身来,连带着所有能露脸的车组成员一起,一脸嘚瑟的接受周围国防军士兵的欢呼。

    “朋友!”作为7连的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