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 >

第122章

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第122章

小说: 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又林大声道:“介绍完涡喷甲发动机的基本性能参数,下面我们就有请中央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将军为本次涡喷甲发动机下线仪式致辞!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周将军!”

    在热烈的掌声中,周至柔大步走到了演讲台前,扫视了全场一眼,周至柔便开口讲道:“先生们、女士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高兴来到重庆飞机工业公司的发动机总装车间参加涡喷甲首批样机下线仪式,涡喷甲发动机是我们的争气机,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迈入世界领先水平行列,意义重大!我首先代表军事委员会和中央航空委员会感谢为涡喷甲发动机研制付出艰苦努力的设计团队、试制单位,特别要感谢的是涡喷甲发动机的总体设计人,雷霆上校。如果没有他,涡喷甲发动机就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跟大家见面,甚至有可能我们根本造不出喷气发动机。当然,中央航空研究院的设计团队也功不可没,没有他们日以继夜地奋战,涡喷甲发动机设计详图也不可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发图,还有重庆飞机工业公司以及承担涡喷甲发动机零部件试制的单位,都是好样的!感谢你们为我国航空工业付出的辛勤汗水,没有你们就没有我国空军的腾飞!”

    周至柔的话音一落,观众席就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的确,涡喷甲发动机是靠着数以万计的参研人员努力,才能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面,完成首批样机的试制。要知道英国和德国研制涡喷发动机,可是用了近十年时间,并且到现在也没有一款成功批量生产的涡喷发动机。

    就算是最初准备用于me…262的发动机bmw003,它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达到生产阶段的仅有的两种涡轮喷气发动机之一,另一种是容克斯公司的jumo004,这两种发动机成为实用喷气发动机的鼻祖。

    1939年,bmw公司兼并了bramo,其发动机计划改称bmw003。1939年晚些时候开始制造,1940年8月首次试运转,结果,推力只有250千克,不到预想的630千克的一半,me…262只好用jumo210活塞发动机进行试飞,直到1941年11月me…262才用上bmw003。但在试飞中两架原型机都失败了,在me…262上装bmw发动机的计划不得不放弃。

    jumo004是容克斯公司发动机部的产品,第一台004a原型机1940年10月首次试验,压气机叶片有震动问题,使计划推迟,到搞出新的静子才算解决。1941年8月发动机推力达到590千克,12月以980千克推力通过10小时续航测试。

    周至柔看着激动的人们,接着道:“虽然涡喷甲发动机的首批样机完成总装了,但是离定型批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希望参与研制的单位能够继续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争取尽快完成涡喷甲发动机的试验任务,尽早实现批量生产并装配到新一代飞机的机身上,让我国空军一举进入喷气时代!一切就看你们的了!大家努力吧!我的话完了,谢谢大家!”

    这次,仪式现场的掌声更加热烈了,每一个人都为国家的航空工业发展进步而欢欣鼓舞,同时对于将来的歼甲战斗机和翼龙远程轰炸机更加期待了。

    等到周至柔回到座位上,李又林又接着道:“下面,我们有请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李宗人将军讲话!”

    李宗人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到演讲台前,用他那严肃的语气开始讲道:“各位来宾,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共同庆祝我国第一款喷气式发动机首批样机下线,这是我们的节日,也是我们的幸运,我们应该感到很骄傲,因为我们见证了一个奇迹的发生!要知道喷气发动机虽然在纸面上看起来容易,但实际上要制造出来却是无比的困难。早在30年代,德国在喷气推进技术的研究上就走在世界前列,但是直到1939年8月27日,亨克尔公司he…178喷气试验机首次试飞,德国人才算是制造出了一台可用的喷气发动机,但是这还不算成功,因为发动机还有许多问题,还不能进入批量生产并装配到飞机上,直到现在德国人也还没有批量生产一款喷气式发动机。而我们的涡喷甲发动机,是歼甲喷气式战斗机的专用动力,也是翼龙远程轰炸机的动力装置,因而涡喷甲发动机的研制进度是这两种飞机研制进度的决定性因素,当这两种飞机试飞时,涡喷甲发动机必须要完成地面试车和高空试车,这个试验时间至少要达到上千小时。涡喷甲发动机的性能、可靠性等指标是否达到设计指标,还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来验证和完善,所以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涡喷甲发动机完成这一个试验过程,然后尽快批量生产装备新一代飞机。虽然道路漫长而又曲折,但是我相信我们国家的航空人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批量装备喷气发动机和喷气式飞机的国家!谢谢大家!”

    李宗人的话让大家既感到高兴,又有一道无形的压力。是啊,喷气动机研制并不是想象中的简单,就算是在涡喷甲发动机的设计和试制过程中,也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如果不是凭着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一股热情,涡喷甲发动机也不会这么快就试制成功。

    对于李宗人的演讲,大家同样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的确,现在不但要看到成就,还要看得更远,华夏航空工业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一系列的研制任务要完成,还有数不清的困难需要克服。

    掌声持续了很久,等到掌声稍弱,李又林才又继续大声地道:“感谢两位重量级嘉宾的讲话。这不啻于为我们的涡喷甲发动机研制指明了方向。要知道喷气发动机作为一种新型的航空动力,虽然有着性能上的巨大优势,但是研制起来也是相当的困难。在涡喷甲发动机的设计和试制过程中,我们的团队也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但是我们靠着参研人员的执着和努力,靠着他们对发展我国航空工业的一股信念,大家才能在今天看到首批涡喷甲发动机样机。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请参与涡喷甲发动机研制的代表来说说这些辛酸历程。首先有请的是,涡喷甲发动机的总体设计者,航空委员会特别顾问、西南航空学院院长雷霆上校为我们讲一讲涡喷甲发动机设计当中的一些事儿!大家欢迎!”

第217章 完美落幕() 
热烈的掌声伴随着雷霆一直走到演讲台前,仍未变弱。雷霆借此机会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缓缓开口道:“今天我很高兴代表参与涡喷甲发动机研制的人们上台,跟大家分享一些涡喷甲发动机研制的事儿。前面李局长已经把涡喷甲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向大家作了介绍,我就重点说说涡喷甲总体设计上的事情吧。”

    停顿了一下,雷霆又道:“涡喷甲发动机不但是我国第一款喷气式发动机,而且我们在设计之初还考虑了将它进行系列化发展的问题。大家可能不知道,喷气发动机不仅仅可以利用高速向后喷出的高温高压气流来产生推力,推动飞机前进,还可以有新的设计型式,让它得以实现系列化发展。那么它到底可以做成哪几种型式呢?大家听我一一道来。”

    看到嘉宾们一个个露出期待的表情,雷霆高兴地道:“大家想想看,如果我们在涡喷甲发动机的外面再加一层外壳,里面装上几级风扇,然后再把涡轮轴连接到这些风扇上面,利用涡轮的机械能让这些风扇高速转动,会产生什么结果呢?很显然,这些风扇也会产生推力,这样一来,涡轮燃气的机械能不但得到了充分利用,还产生了附加推力。这样一来,就能够克服喷气发动机油耗比较高的缺点,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涡轮风扇发动机。这就是涡喷甲系列化发展的第一种形式。”

    嘉宾们一个个听得如痴如醉,甚至还有不少人立即掏出纸笔,认真地记录起来。

    雷霆接着道:“另外,如果我们把涡轮轴的前端通过变速器连接到一副螺旋桨上面,把高温燃气产生的能量大部分都用于涡轮轴做功,在推动压气机工作的同时,也推动螺旋桨旋转起来,这样就变成了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具有比活塞发动机更高的功率,更好的推进效率,耗油率也和活塞发动机相差无几,是一种比活塞发动机更好的螺旋桨动力。如果用于速度较高的运输机和轰炸机,甚至是螺旋桨战斗机,它的性能也会比活塞式发动机提高很多,同样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甚至利用涡轮轴做功,我们还能够把这种发动机安装到船舶上,成为船舶的动力,它具有比柴油发动机高得多的功率,但是体积和重量却大大的缩小了,同时在启动速度和加速性等性能上面还有着巨大的优势。将来这种发动机甚至可以安装到重型坦克上面,让坦克成为一种可以飙起来的战车!同样的道理,这种动力输出方式,还可以让这种发动机成为一种非常实用的发电装置,在战场上也有着广泛的用途。”

    说到这里,雷霆满怀信心地道:“所以,我们的涡喷甲不只是一种喷气式发动机,而是一系列的发动机,大家要对它充满信心!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涡喷甲发动机一定会呈现出系列化发展的势头,同时它将带动我们各项基础工业的发展,这是在我们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的,大家就拭目以待吧。我的话完了,谢谢大家!”

    现场对雷霆的精彩演讲报以最热烈的掌声,每一个人听了雷霆的演讲,顿时感觉热血沸腾,恨不能立即投身于这场伟大的发动机研制行动之中,为涡喷甲发动机的系列化发展建功立业。

    李又林等雷霆下去之后,又站到演讲台前大声道:“感谢雷霆上校的精彩演讲,现在我们的信心更足了。下面有请中央航空研究院的院长王助教授讲话,大家欢迎!”

    在热烈的掌声中,王助大步走到演讲台前,用力地鼓着掌,然后大声道:“今天我很高兴代表中央航空研究院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快乐。一直以来,我国航空工业发展总是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我们这些航空人虽有心而力不足,现在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啊!涡喷甲发动机的问世,让我们这些飞机设计师也可以大展拳脚了。想想回到祖国的这十几二十年,我虽然一直为发展我国航空工业奔走和努力,却并没有什么成果。直到初教一飞机设计生产之前,我们国家的航空工业基本上就没有一架拿得出手的飞机,我们的几大飞机制造厂大多只能通过采用进口材料和发动机来仿制一些性能并不出众的飞机,仅有的几种自行设计研制的飞机,也需要采用进口发动机。可以说,这是我国航空工业的悲哀!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国家的航空工业能够为自己的空军提供先进的装备,现在我们不但有初教一飞机的大量装备和出口,又有了涡喷甲发动机的试制成功,马上我们还会有歼甲喷气式战斗机和翼龙远程轰炸机问世,到那时我们就可以真正的向全世界宣布,华夏航空工业已经站到世界航空技术的最高点,华夏空军装备已经领先于整个世界先进水平,我们有能力打赢日本人,也有能力保卫我们的国家!我期待着这一天能够快点到来,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为了这一天早日到来,让我们一齐努力奋斗吧!谢谢大家!”

    王助向来宾们鞠了一躬,然后大步走回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