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逆臣 >

第66章

逆臣-第66章

小说: 逆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楚灵帝依旧信任张谦,但正如王翰所言,张谦这些年来可谓是总揽朝政,不知不觉间手中之权已是太大了,而且年事已高,精力不济,今后难免容易出事。

    楚灵帝思索片刻后,心中暗暗下了决定,刚准备说些什么,却见那张谦面色苦楚,突然叩首道:“陛下,臣还有话说。”

    楚灵帝微微一愣,但还是点头道:“爱卿不必如此,有什么话说就是了。”

    只见张谦脸上皆是羞愧之色,缓缓说道:“正如之前王翰大人所说的那般,微臣现在年事已高,却又监管着太多的事务。受陛下所命,这些年来微臣一直负责吏部、礼部、户部、刑部、工部、九城调度、内库等等诸般事务,颇觉劳累,精力不济之下,难免容易出错,虽然陛下依然信任微臣,但微臣却自觉愧对于陛下的信任。还请陛下将这些事务收回一些,交给那些有能力有精力的重臣负责,也可让微臣休息一段时间,还请陛下恩准。”

    看着张谦那认真的神色,毫无作假之态,朝堂之上,所有的人皆是一愣,神色或喜或忧。

    而另一边,楚灵帝在听到张谦所说之后,心中暗松一口气之余,却又为自己之前心中所产生的那些许怀疑而颇为愧疚。

    是啊,张谦年纪已有六十有余,这些年来替自己总揽朝中事务,不辞劳苦,毫无怨言,确实忠心。此刻又主动提出分权,显然不是有贰心之人。

    不知觉间,王翰的布置不仅仅没使楚灵帝怀疑张谦,反而对张谦愈加信任了。

    然而,想到张谦手中权力确实过大,在张谦的坚决要求下,楚灵帝最终还是将张谦手中的权力收回了许多,分给了其他大臣。

    而在这些权力之中,除了那掌管户部之人依然是出自王翰门下,其他各部全皆被王翰之人所得。

    至于左灵辅和岳尚,因为朝中权力突然更迭的缘故,却是无人关注。直到下朝之后,楚灵帝才想起了他们两人,直接下旨将两人贬官为民,永生不得为官。

    而去年云州的州试,也被楚灵帝下旨宣布作废。

    如此大的动作,如若往常,必然引起一片哗然,但在此时,心思各异的大臣们,却是再无心思关注了。

    ~~~~~~~~~~~~~~~~~~~~~~~~~~~~~~~~~~~~

    丞相府,张谦书房内。

    听着张谦将今日早朝上的事情缓缓讲述一遍后,文先生却毫无沮丧之色,反而笑着说道:“丞相此举甚妙。在那个时候,丞相如若再不有所表示,就算陛下对您再怎么信任,心中也难免会留下阴影,今后再在那王翰的挑拨下,将来对丞相您影响甚大。此举虽说使丞相您一时失权,但却牢固了陛下对您的信任,而只要陛下对您依旧信任,这些权力,将来很容易就能收回来。”

    张谦却依然眉头紧皱,缓缓说道:“这些我都知道,我只是在明面上放弃了那些权力罢了。各部官员,大部分皆是出自我的门下,即使我一时放权,但它们依然掌控在我手中。而那王翰此次虽说夺去了些许权力,但他行事太过张扬,想要再夺回来却也容易,现在我所想的,却是王翰这次所施展的那些手段。”

    听到张谦的话后,文先生的面色也阴沉了下来,沉思点头道:“我也在想这件事,我们与王翰暗斗数十年,王翰的风格我太了解了,他虽然为人精明,善抓他人破绽,但此次暗度陈仓,造势相压,引起陛下猜忌之举,却并非他的风格,而他的那些门人,也根本没有哪人能有如此手段。”

    张谦点头,缓缓说道:“是啊,这般手段根本不是王翰所有,却是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位老朋友。”

    文先生眼中精光一闪,问道:“您是说……牛语贤?”

    张谦微微一笑,说道:“不是他还能是谁,看样子王翰因为斗不过我们,已经暗中与牛语贤那老家伙联手了。”

    文先生缓缓的点了点头,问道:“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张谦随手拿起桌上的《中庸新解》,慢慢翻看着,却没有回答文先生的问题。

    而文先生也毫不着急,只是品着手中的极品毛尖,默默的等待着。

    良久之后,张谦缓缓合上手中书卷,悠悠说道:“陛下心底太软,此次估计会自觉亏欠于我,想必过不了多久,他就要暗中亲自来我府上安抚了。”

    文先生似乎想到了什么,也是微微一笑,说道:“是啊,陛下每次来丞相府上,必会拉着丞相您在京城各处微服私访,丞相您可要好好把握啊。”

    张谦闻言后,不由哈哈一笑,面容之间,丝毫没有失权的沮丧。

    而另一边,在王翰府上,却另有一番密谈。

    ~~~~~~~~~~~~~~~~~~~~~~~~~~~~~~~~~~~

    PS:第三更,已更新七千字,后面还有!!!

    。。。

第六十五章。明争暗斗(下)。() 
作者专区出现了些问题,更新晚了,见谅。

    王翰这一日可谓是春风得意,早朝过后,无数朝中大臣前来拜访,其中甚至还有许多张谦的亲信,隐隐皆是有投靠之意。

    应付完这些前来拜访的朝臣后,张谦满脸笑意的回到房之中。

    在那里,有两名儒生打扮之人,已经等待多时了。

    “田先生、邓先生,真是抱歉了,应酬太多,直到此时才稍得清闲。”

    王翰对那两名儒生拱手说道,脸的笑意之间,不乏得意。

    王翰房内的两名儒生,正是嵩山院的两位院士,田茂林和邓尚全。

    看着王翰脸那遮掩不住的春风得意,田茂林皱眉道:“恭喜王大人,今日之后,您就要彻底将那张谦压在身下了。”

    王翰哈哈一笑,却是丝毫没有自谦,说道:“你们回去之后跟语贤先生说,我王翰说到做到,礼部依然是你们的,你们可让语贤先生拟一份名单,事后我自然会按照名单,慢慢把你们的人安插到礼部之中的。”

    “多谢大人了。”

    田茂林躬身致谢后,却终于忍不住说道:“不过,大人不要怪鄙人多嘴,我观今日拜访之人,多有张谦的亲信门人,张谦御下之道一向恩威并加,那些人根本不可能如此轻易就投于大人门下,所以对于那些人,大人还是暂时不要信任为妙。”

    邓尚全也跟着说道:“确实如此,大人您初掌大权,最好还是闭门谢客,行事低调为好,太过高调,会被陛下所忌。”

    听到两人扫兴的话语,王翰不由微微皱眉,但还是点头说道:“多谢两位先生的提醒,王翰知道了。”

    虽然如此答应,但看王翰的神色,却也不知究竟听进去了多少。

    接着,三人又商谈了一番今后合作的细节,田茂林和邓尚全就告辞离去了。

    离开王翰府邸之后,田茂林突然叹息说道:“王翰得意过头了。”

    邓尚全点头道:“确实,王翰虽说为人也算精明,家族势力颇大,且多有朝中权贵相助,但多年来一直顺风顺水,少有挫折,处于下风时还懂得小心行事,但一旦占了风,却是本性尽显。此时他终于压过了张谦一头,难免得意。此人即无语贤先生的隐忍,也不像张谦那般行事低调,一生成就,也就在此时为尽了。”

    田茂林却微微一笑,说道:“无论如何,礼部重新回到我等手中,王翰今后会如何,就与我等无关了。”

    ~~~~~~~~~~~~~~~~~~~~~~~~~~~~~~~~~~

    却说在那日早朝之后,王翰及其门下,尽揽朝堂过半政务,可谓是大权在握。

    一时间,投机者、讨好者、投奔者,接连不断,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王翰府外,车水马龙,无数朝堂大员,拜访不断。

    而王翰却是愈加享受这般受无数人追捧的感觉,虽说门下幕僚无数次提醒他应该行事低调,闭门谢客,但王翰在答应之余,却依旧我行我素。

    更重要的是,即使王翰几次闭门谢客,却依然无法制止那些纷纷涌来拜访的官员,尤其是原本出自张谦门下的官员,仿佛皆是在一夜之间抛弃了张谦一般,日日携着重礼前去拜见,各有充分理由,却也让王翰无法拒绝。

    与此同时,因为大量原先张谦一系官员投靠的缘故,原本张谦准备清洗张谦势力的行动,也是迟迟无法进行。

    而王翰在迎来送往之间,却是毫不知道,在这一个月内,张谦多次陪同楚灵帝微服私访,每次路过王翰府,见到那车水马龙,全体朝臣皆去拜见的情景,楚灵帝多有不快。

    接着,张谦治下的礼部、户部、刑部,因为张谦门下作祟的缘故,接连出现事故,让楚灵帝对张谦的办事能力大为怀疑。

    最终,在三个月之后,一次廷议之间,毫无预兆的,楚灵帝将王翰夺自张谦之权纷纷收回,再次交给了张谦。

    而张谦那些投靠与王翰的门人们,更是再次在一夜之间改头换面。

    事至此时,王翰终于知道自己已在不知不觉间被张谦再次算计,心中悔恨之余,却是毫无办法,而再次落入下风的他,也再次恢复了之前的小心谨慎,倒也没有被张谦再次抓住把柄。

    至此,张谦、王翰、牛语贤之间持续一年时间的明争暗斗,终于落下了帷幕。

    六部之权依旧大部分掌握在张谦手中,礼部依旧被牛语贤暗中控制,王翰依旧只是一个枢密使,一年时间的明争暗斗,彼此之间的势力范围,却是与一年之前毫无两样。

    而对于那些平民百姓,普通文人而言,他们并不了解这般权力更迭最后又维持原样的波折诡谲。

    他们此时,却是皆是在关注另一件事。

    自扰居士萧漠,再次出了。

    名《问儒》。

    此时的萧漠与当年早已不同,《中庸新解》一早已将萧漠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无数文人被其所折服。

    《问儒》一,在问世之余,就引来无数文人的购买,细细品读之后,更得无数文人的喜爱,继《中庸新解》之后,萧漠的名字再次传遍了大江南北。

    如果说《中庸新解》一只是说明萧漠在《中庸》一中的造诣的话,那么《问儒》一,就证明萧漠学识之博了。

    一时间,“天资横溢”、“大楚第一才子”、甚至“儒学大家”的名号,纷纷安插在萧漠头。

    然而,就在众人尚为《问儒》一而兴奋追捧的时候,萧漠却仿佛依然觉得自己名气不足一般,待《问儒》问世后的第二个月,《自扰词集》问世!!

    ~~~~~~~~~~~~~~~~~~~~~~~~~~~~~~~~~

    :K,今天更新完毕,明天更新会更多,至少六更!!大家也要继续多多投票哦,借着强推之机,虫子要冲一下首页点推双榜!!

    。。。

第六十六章。华灯夜市(上)。() 
如果说《中庸新解》和《问儒》两书,使萧漠在楚朝文人之间,建立了属于他自己的声望的话,那么待《自扰词集》一书问世后,却是将萧漠的名气,更加深入到了楚朝普通百姓之间。)

    毕竟,对那些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并不关心儒家经义出现了何种的演变,那些或优美、或绚丽的诗词,才是他们更加注意的。

    任何人都没想到,萧漠除了对儒家经义的深厚见识外,竟是还有如此才情。

    要知道,想要成为儒学大家,天分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却是多年不懈的苦读苦思,而想要成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