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逆臣 >

第61章

逆臣-第61章

小说: 逆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年,“云州科举舞弊案”被传的沸沸扬扬,虽然没有丝毫证据,但每个传言之人对这件事都确信不疑,而科举舞弊案的传闻,也开始从云州之地,渐渐向四方扩散,到了第二年,天下之间几乎已是路人皆知。一时间,左灵辅和岳尚两人的名声在民间颇为不佳。

    在这场风波中,萧漠的名字开始渐渐被天下人所知。但至始至终,在这场风波中萧漠都表现的极为低调,反倒是其他落榜秀才,动作颇大,甚至有人相互联系着要入京告御状。

    而这些秀才们各有老师长辈,他们的老师长辈又各有好友,通过这些关系,却也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此刻这股力量虽然顾忌着左灵辅和岳尚背后的张谦,依旧在潜伏着,但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但在这个时候,在天下人眼中,萧漠依然只是一个有才能有天分却被人陷害的无辜少年形象。

    而在这段时间,如果有人细心观察,就会惊讶的发现,云州与京城之间的信件来往,要比平时多了数倍有余。

    州试结束后第五日,萧漠与朱瑞德一番密谈之后,辞别回到单县。

    而州试之后的第二个月,一本名叫《中庸新解》的书卷,开始在楚朝境内各家“崇文书店”贩卖。

    。。。

第五十七章。名满天下(上)。() 
京城,自楚朝建立,历来就是繁华、兴盛的代名词。

    一百七十余年来,因为人口过多,京城前后共扩建过三次。到了此时,人口已有近百万,加上四周郊外之地的人家,虽然仅仅只是一城,但人口数量比之楚朝各州也丝毫不逊色。

    加上其有两条运河引入其中,又处于交通枢纽处,无数商贾汇聚,天下文人骚客云集,当朝权贵遍布,更添热闹。

    因为位于京城之中,天子脚下,见多了世面,这里的居民比之楚朝其他地方的居民,却是多了几分见识和傲气,同时也染上了文人们那喜欢清谈的习惯,所以无论何时何事,各种消息在京城中总是流传的特别快。

    选一家茶馆,和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坐在一起,叫上两壶或昂贵或廉价的茶水,兴致勃勃的讨论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以及漫步于京城繁华的街市中,浏览着天南地北聚集而来的各式商品,是京城中人在闲暇时最喜欢做的事情。

    前些日子,“云州科举舞弊案”的传闻开始渐渐的被京城中人所知,但对于这些骄傲的京城人而言,这只不过是一些不是很重要的谈资罢了,最多不过是会有些人得意洋洋的宣称他们“早就看出那左灵辅和岳尚不是好东西”,如此而已。

    云州太过遥远,比之京城的繁华兴盛,云州这种地方,他们并没有放在眼里。

    对于他们而言,某位大家又写了一首惊世诗词,某家公子与某家的千金私定终身,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总之,这是一个很独特的地方,爱它的人为自己京城居民的身份而自豪,恨它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也绝不愿离开。、

    ~~~~~~~~~~~~~~~~~~~~~~~~~~~~~~~

    丁博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京城人,虽然已经贵为集英殿修撰,朝廷六品官员,但出身京城市井之中的他,依然喜欢在无事之时,穿上便装,游走于市井之间,或在各家商铺中选购一些自己喜欢的物件,或者在茶馆中叫上两壶好茶,听着茶馆内众人的议论,感受着京城的繁华,惬意的呆上一天。

    这种习惯让他与各个朝中大员有些格格不入,因为虽然已经为官数十年,但他依然没有认清楚自己已是朝廷官员,不应再与平民百姓混在一起。只是自幼养成的习惯,却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

    更何况,因为张谦独掌朝纲,他虽贵为集英殿修撰,却毫无实权,郁郁不得志,也懒得与那些权贵们套交情,临老之后,索性开始混日子了。

    事实上,丁博也很清楚,如果不是他自己这种混日子的性格为人,张谦也不会容忍他担任集英殿修撰的官职,这可是一个能接触楚灵帝的位置。

    与往日一般,丁博一身便装,漫步行走于市井之间,看着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心情颇为不错,在他看来,只有京城,才能真正代表着楚朝的强盛与繁华。

    不知不觉间,丁博来到了城西商区之中,却突然发现,在不远处的一家书店内,此刻颇为热闹,人头云集,喧哗隐隐,似乎在为某些事而兴奋争论着。

    京城中人见惯了市面,能让他们如此表现的事情,却也让丁博心生好奇,来到这家书店门前,却见在这家书店的匾额之下,竖着一个巨大的商牌,上面写着十个大字——“自扰居士新作——《中庸新解》”。

    “自扰居士”的名号他自然知道,一个专门靠离奇故事而哗众取宠之人。但对丁博而言,这个人也仅仅只是故事写得好而已,虽然传闻当今圣上对这人所写的故事几乎已经达到了痴狂的地步。

    “《中庸新解》?虽然《中庸》一书在四书中地位不显,但也不是这个人能解注的,写这么一本书,他也太自不量力了吧?”

    能在无数才俊聚集的京城中顺利考取进士功名,丁博的才华还是有的,眼光颇高,看着这个商牌,皱眉自语道。

    “就是啊,那自扰居士也不知是何人,难道他以为解析四书和写离奇故事一样简单吗?”

    丁博的声音虽轻,却依然被身边一人听到了,接口讥讽道。

    丁博转头看去,却见身边人皆是因为这两句话而点头不已,所有人都觉得,只会写离奇故事的自扰居士,竟然也学那些文坛大家解析四书五经,并公开贩卖,只是一个笑话而已。而对于他们的态度,即使是再喜欢自扰居士的人,也无言反驳。

    然而,虽然所有的人皆不认为这本《中庸新解》会有什么精妙的独特见解,但他们依然随着人流挤入到书店之内,均是花钱购买了一本《中庸新解》。

    对这些人而言,这些日子“自扰居士”的名声颇响,日后如果与其他人谈及这《中庸新解》的事情,竟是接不上话,岂不是太没面子?只当用来买来打发时间好了,反正这《中庸新解》仅仅售价十五文,便宜的令人诧异。

    丁博犹豫了片刻后,却也买了一本,与其他人一样,在最初皆是抱着“找出其中粗陋之处,与友人聚会时一同嘲笑”的想法。

    傍晚之时,丁博回到家中,想到下午时所买的那本《中庸新解》,就拿出翻看。

    然而,当他翻开书页的那一刹那,却是突然呆住了。

    《中庸新解》最开始的两页,竟是嵩山书院的院长、一代儒学大家牛语贤亲自所写的序言!!

    序言中,牛语贤少见的对这本书极尽夸赞之能事,将它说成近百年来少有的儒家经典之作,称其为天下间所有文人必读之作。

    “《中庸新解》以《中庸》为基,而《中庸》则因《中庸新解》而耀……”

    仅仅这一句话,就可看出牛语贤对这本《中庸新解》的看重与推崇。

    在这篇序言之后,还有鲍弘杰、赵茂然、代力骁、朱瑞德等人所写的序言,但凡在北方之地可称为一方大儒的顶尖文人,竟有过半为这本《中庸新解》写序,其对之的夸耀之词,比之牛语贤,甚至犹有过之。

    而在朱瑞德的序言中,更是公布了自扰居士的身份。

    “萧漠?……”

    丁博皱眉,总觉得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却又想不起来,最终摇了摇头不再多想,继续看了下去。

    待将厚厚的十余篇序言全部看完之后,丁博已然不敢轻视这本《中庸新解》,开始以拜读的心情,细细品鉴起来。

    然后,丁博的双眼就再也没有从这卷书册上离开过。

    这一夜,丁博一直呆在书房之中,甚至连晚饭都没有吃。

    这篇《中庸新解》抛开序言,只有短短十余万字,但丁博却是看了一遍又一遍,沉溺其中而不可自拔,多次为内中观点而拍案叫绝,双手因此肿痛而毫不自觉。

    同样的事情,楚朝境内,大江南北,在这一天多有发生。

    而随着像丁博这般,待第一批接触《中庸新解》的文人为之而拜服后,萧漠和《中庸新解》的名气,开始渐渐在楚朝文坛中响亮起来。

    ~~~~~~~~~~~~~~~~~~~~~~~~~~~~~~~~~

    而就在丁博开始翻看《中庸新解》之时,皇宫之内,费三贵的心情颇为犹豫。

    费三贵是楚灵帝身边的亲近宦官,因为前些日子将几篇自扰居士所写的离奇故事献给了楚灵帝,这些日子颇得楚灵帝的宠信。

    但费三贵很清楚,像他这样的宦官,得宠失宠,不过是一件事的事情而已。他可以因为献上几篇离奇故事而获宠,但同样可以因为某件事做得不对而失宠,从此只能在御膳房打下手,所以依然兢兢业业,小心处事。

    这一天,接到“崇文书店”的通知,得知自扰居士又有新作后,费三贵连忙派人将之卖来,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自扰居士的新作是讨好楚灵帝的最好手段,他可不能被人抢先了。

    然而,待拿到自扰居士的新作后,费三贵却惊讶的发现,这次自扰居士所写的竟然不是那些仙侠鬼怪故事,而是四书讲义!!

    要不要将这篇《中庸新解》献给楚灵帝,费三贵颇为纠结。

    他并不认为这篇《中庸新解》会写的有多好,如果楚灵帝因为这篇《中庸新解》而不再喜欢自扰居士,那么自己的地位会不会也受到影响?

    犹豫良久后,想到即使自己不献,其他人也会抢着把这本书献上,费三贵最终一咬牙,捧着这本书来到“宣政殿”。

    “宣政殿”内,楚灵帝一脸的认真,正在埋头书写着什么。

    楚灵帝并非在处理政事,而是在构思一篇与《仙问》类似的仙侠鬼怪故事。

    这些日子迟迟等不到自扰居士的新作,楚灵帝颇有些焦急,竟是要自己写一篇用来自娱自乐。

    这是一个很少人知道的秘密,否则一旦被公布于世,恐怕马上就会有无数朝臣认为楚灵帝不务正业,要已死相谏了。

    “陛下,那自扰居士又有新作了。”

    来到楚灵帝身后,费三贵轻声说道。

    听到费三贵的话,楚灵帝先是微微一愣,接着却是满脸喜色,丢下手中的龙须贡笔,大声笑道:“哈哈,他终于出新作了?让朕等的好生心急,快快拿来。”

    费三贵犹豫的说道:“陛下,这一次那自扰居士所写的不是鬼怪故事,而是四书讲义,名叫《中庸新解》?”

    “哦?”

    楚灵帝又是一愣,眼中少了几分热切,却多了几分好奇,伸手接过费三贵捧在头上的《中庸新解》,细细翻看起来。

    与丁博一样,因为这本《中庸新解》,楚灵帝一夜未睡。

    ~~~~~~~~~~~~~~~~~~~~~~~~~~~~~~~~~~

    张谦最近很头疼,因为左灵辅和岳尚的事情。

    自左灵辅和岳尚从云州归来之后,关于两个人的麻烦事就再也没有少过。

    先是不断有御史参这两人在云州科举中舞弊,借机收拢大量钱财,明价标售功名,接着又有云州的读书人赶到京城闹着要告御状,然后又是关于这两人的种种不利流言开始遍布天下……

    虽然所有的事情都被张谦压下了,没有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