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逆臣 >

第54章

逆臣-第54章

小说: 逆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漠也未解释,只是把范贯手中的《中庸新解》交给朱瑞德、柳宗盛审阅,两人刚开始还不以为意,但到后面却是越看越沉溺,越看越激动,几乎不能自已。

    两人皆是有眼光的文人,自然都知道这篇《中庸新解》代表着什么。

    良久之后,两人终于将萧漠的《中庸新解》看完,依依不舍的将之放在一边,依旧满脸赞叹。

    接着,两人皆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眼光,向着萧漠注视而去。

    看完这篇《中庸新解》后,朱瑞德和柳宗盛此刻打量萧漠的眼光又有不同。如果说在之前两人只是认为萧漠是一个天资聪慧又懂得刻苦用功的难得少年的话,那么在此刻,在两人眼中,萧漠已是一个将来的儒学大家了。

    至少,单论对《中庸》一书的领悟,天下间就再无人及!!

    “说来惭愧,自当年获得举子之后,老夫多年来再未翻看过《中庸》一次,此次看过萧漠的这篇《中庸新解》,才知道《中庸》一书竟是囊括如此之广,意境如此之深,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治国平天下,莫不包含其中,身处宝藏而至今犹觉,老夫真不知此刻是该庆幸还是该羞愧了。”

    说着,柳宗盛突然站起身来,竟是走到萧漠面前对着萧漠躬身一礼,叹道:“萧漠你才自天降,今日更是让我如醍醐灌顶,文人以文才相交,只论才学,不区长幼,我年龄虽为你长,但今日你实为我师,受老夫一拜。”

    萧漠从未想到一向唠叨不已,时而喜欢自吹自擂的柳宗盛竟然还有如此一面,见到柳宗盛向自己行礼,不由大为惊慌,连忙站起身来还礼,连称不敢。

    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赏本应该是很高兴的事情,但此刻看到众人注视自己时的眼神,却让萧漠浑身别扭,但心底深处,隐约间又有一些满足和激动。

    “漠儿,这篇《中庸新解》真的是你所著?”

    而另一边,朱瑞德眼神中犹自带着震惊,向萧漠问道,似乎还不敢相信。

    萧漠苦笑点头,解释道:“县试后我读《中庸》一书时,心中突有所感,就将之花了一年时间写了出来,让老师您见笑了。”

    得到萧漠肯定的答复后,朱瑞德反而平静了下来,转头向萧慎言问道:“萧兄,此书可是漠儿独立完成的?”

    萧慎言点头笑道:“确实,漠儿他近年来一半的时间都花在这本书上面了,从立论,到佐证,再到整理成册,皆是他独立完成。我不过是帮他查漏补缺罢了。”

    朱瑞德点了点头,说道:“怪不得漠儿他在短短一年之内,学问进度竟是如此之大,原来如此。”

    而柳宗盛更是拍着萧漠的肩膀,大声说道:“萧漠他在将来必然将会成为一代儒学大家,甚至成为一个三元及第也不是问题,哈哈,我单县倒是要借萧漠名扬天下了。”

    看他的神色,倒是比自己扬名天下还要兴奋。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就在萧漠不断接受众人的赞扬、以及解答众人对《中庸新解》的种种疑问中渡过。

    至此,不提柳宗盛,即使是一向主张严师出高徒的朱瑞德,此刻也再无法继续对萧漠有任何苛求了。

    至于范贯,因为朱瑞德和柳宗盛的缘故,却是插不上嘴。但场上最数他的神色最为激动,如果之前他对萧漠的学问还只是佩服的话,那么此刻他看向萧漠的眼神简直带着崇拜了。

    而另一边,肖桓却依旧在捧着《中庸新解》的原稿看个不停,之前他只注意萧漠竟是自扰居士的事情,对《中庸新解》一书并未重视,现在看到朱瑞德和柳宗盛两人竟是为此书如此痴狂,自是拿来观看,此刻却是完全沉溺其中,对其他人的谈话毫不知觉。

    这般询问、赞扬直直持续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柳宗盛突然想到了什么,迟疑的又向萧漠问道:“对了,萧漠,我刚才听肖桓说,你还是自扰居士?近两年来出现的那些离奇故事当真也是你写的?”

    听到柳宗盛的话,萧漠再次苦笑。

    怎么柳宗盛还记得这件事情。

    果然,转头一看,朱瑞德脸上好不容易出现的笑意渐渐开始收敛,看着萧漠的眼神也重新变得严厉起来。

    。。。

第四十七章。绝世之才(下)。() 
自扰居士的名号,朱瑞德自然也有听过。

    朱瑞德性格严厉,为人古板守旧,对于《仙问》这种鬼怪故事所抱的态度,可想而知。

    事实上,大部分守旧文人,对萧漠所写的这些离奇故事,最开始皆是抱着抗拒甚至斥责的态度,只因为有了牛语贤的那篇序言,这种情绪才略略收敛了一些。

    但很可惜,众所周知,朱瑞德和嵩山书院的关系不佳。

    “漠儿,这些年来传的沸沸扬扬的那些离奇故事,当真是你所写?你当真就是那个自扰居士?”

    朱瑞德满脸严肃的问道。

    萧漠犹豫了一下后,终于点了点头,垂头等着挨骂。

    他的种种理由,或许可以说服萧慎言,但却绝对无法说服顽固如石的朱瑞德。

    果然,看到萧漠点头确认,朱瑞德之前的好心情瞬间不再,脸上更是怒气勃发。

    “漠儿,你让我说什么才好!!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圣人的教化你难道也不放在心上吗?以你的天分,将来成就必然不可限量,而这本《中庸新解》,更是足以让你青史留名,但你写这种离奇故事的事情,一旦被他人得知,其他文人会怎么看你?那会成为你一生的污点,你愿意一辈子都被其他文人耻笑吗!!??”

    朱瑞德虽然生性严厉,但却也很长时间都没有如此生气了。

    萧漠如果仅仅只是他的一个普通学生那也罢了,但偏偏在他无数学生中,他对萧漠期望最高,所以也更加严于对待。而看过那篇《中庸新解》后,朱瑞德更是认定萧漠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说不定自己百年后还要借萧漠青史留名,更是容不得萧漠出现任何纰漏,所以此刻才会如此生气。

    在他旁边,柳宗盛却有些不以为然,他也看过萧漠所写的那些故事,颇为喜欢。但也知道一个正统文人不应该涉及这些,所以也不劝阻。

    另一边,范贯更是听的连连点头,他本就不认同那些鬼怪故事,只希望在听到朱瑞德的怒喝后,萧漠会大彻大悟。

    肖桓虽然面带不服,但朱瑞德地位比他高的太多,一时间也不敢反驳。

    而就在这时,萧慎言却突然说话了。

    “这件事情,还是让我来解释吧。”

    听到萧慎言的话后,朱瑞德马上住口不言,询问的向着萧慎言看去。

    对于一手教出萧漠的萧慎言,朱瑞德还是很尊敬的,而且经过之前的谈话,他也知道,萧慎言虽然毫无名气,但学识实不在自己之下。

    “说来惭愧,这些年家中用度,其实都是靠漠儿写书在支撑着,我这一生光做学问了,却经营无道,曾有一度,我和漠儿甚至连衣食用度都有些勉强,为了继续供漠儿读书,我只能出去做教书先生,漠儿不想让我受苦,所以才不惜自己的名声,写了那些故事前去卖钱,也正因如此,我们一家老少现在才不会如此窘迫。”

    听到萧慎言的解释,朱瑞德的脸色渐渐好转了许多。而旁边柳宗盛和范贯,看向萧漠的眼神更是充满了赞赏和理解。

    人就是这样,只要真正的接受某个人,那么无论事后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误,都会下意识的为他开脱。

    而孝道,本就是儒家最为提倡的思想之一,按萧慎言的说法,萧漠的行为似乎也情有可原。

    “漠儿,今后在钱财用度这方面你不用再操心了,老夫尚有一些积蓄,大约两三百贯,回去后我会让人先给你捎来一百贯,如果不够你可以再向我要,而你在今后专心读书就好,切莫再做这种自损声誉的行为,这种行为为正统文人所不容,对你将来影响很大,明白吗?你写这些故事的缘由,将来也必须要找机会向世人说清楚,否则……哎!!”

    听到朱瑞德的声音满是诚恳,竟是为了自己不惜拿出一生积蓄,萧漠不由感动,躬身道:“学生知道了,今后自不会再做这种事了。不过,关于钱财之事,老师您的心意学生领了,但现在家中钱财已足,而那又是老师一生积蓄,学生怎敢接受?还请老师您收回此言。”

    柳宗盛接口道:“对啊,瑞德兄,漠儿的生活你不用关心,不管怎么说我也是漠儿的老师之一,之前不知道那还罢了,今后自然会为漠儿操心,钱财之事,你远在德阳城,就由我来做吧。”

    肖桓、范贯两人更是向前一步,齐声说道:“晚辈家中也有一些余财……”

    很快的,众人间的话题就变成了对萧漠捐赠大会,萧漠、萧慎言两人不由苦笑连连,好不容易才证明了自己家中钱财已足,打消了众人向他们送钱的想法。

    在众人谈论间,不知不觉天已渐黑,索性除了朱瑞德之外,柳宗盛、肖桓、范贯三人也决定此夜就住在了萧漠家中,围绕着萧漠的将来进行彻夜长谈,而萧漠现在换了大宅,却也不怕家中客房不足。

    晚饭过后,萧漠就被朱瑞德赶到书房中温习功课去了,发现萧漠的天分和成就后,他对萧漠的要求反而更加高了。

    而他和柳宗盛则留在客厅中,不断的向萧慎言打听着萧漠的过往经历,想要更加的了解自己的这个得意弟子。而旁边的肖桓与范贯也是听的兴趣盎然,此刻在两人的心中,萧漠虽然还要比他们小上几岁,但却已然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偶像。

    期间,当得知萧漠尚在幼时就已经立志要创造适合他自己所书写的字体,至今已经苦练近十年后,众人更是吃惊,皆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来到萧漠书房,正好撞到了正在练习“萧体”的萧漠。

    朱瑞德不由分说,直接将萧漠笔下的纸张抢了过去,与柳宗盛等人细细的品鉴了起来。

    经过十年时间的苦练和摸索,“萧体”已经渐渐成型,初见神韵,至少要比当年萧慎言最初所见的那些“四不像”字体更容易让人接受,对朱瑞德和柳宗盛而言,这种字体虽然尚未成熟,但也可初见其独特的神韵。

    但在之前,萧漠的《中庸新解》之所以能很快的就被众人接受,并推崇之至,除了萧漠所写的那些理论确实很有一番道理外,也是因为《中庸》一书地位的提高,到了此时已是历史必然,而萧漠的《中庸新解》不过是因势利导而已,而且萧漠在书中所提出的种种理论,也十分符合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的价值观。

    但一种新的书法想要得到世人的承认,其难度却要远远超之,毕竟之前的“颜体”、“柳体”等等经典字体早已深入人心。

    所以朱瑞德和柳宗盛两人在品鉴了一番“萧体”后,虽然承认这种字体确实有独到之处,但并不像初见《中庸新解》时那般惊艳,只是看向萧漠的眼光却更加复杂。

    萧漠在这一天,给他们的震惊——或者说是惊喜——实在是太多了。

    萧漠将来的成就究竟会有多大?

    一代儒学大家,再加上一代书法大家,虽然都只是未来式,但已经超出两人认知范围了。在这个时代,任其一项,就可轻易成为顶尖的文豪大家,被无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