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逆臣 >

第51章

逆臣-第51章

小说: 逆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先生——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姓名,即使是张谦对他也是如此称呼——自二十五年前他偶然间与张谦相遇后,就一直跟在张谦身边,成为了丞相府的客僚,为张谦出谋划策,帮着张谦处理着丞相府的大小政务,甚至统领着张谦数十年来所经营的种种暗中势力。

    可以说,他是张谦最重要的助手与臂膀,现在,他更是丞相府下一任主人张衍圣的老师,在丞相府的地位,除了张谦之外,无人可及。

    所以,这个文先生虽然毫无功名,在民间更是无人知晓,但只要是消息灵通的朝廷官员却都知道,当今世上,有三位参知政事,两位在朝,一位在丞相府中。

    这一日,文先生正如往日那般整理着各地传来的种种消息,并对这些消息所产生的种种利弊分析详细的写了下来,然后再在晚上交给张谦抉择。

    事情繁杂,但文先生处理时却是游刃有余,即使看到再重要的消息,他也一如既往的淡定冷漠,最多不过是多思考片刻罢了。

    然而,当文先生看到云州、寰州联合汇报的一项消息时,脸色却是微变,再次细细看了手中密信片刻,又独思片刻后,突然站起身来,向着张谦的书房快步走去。

    他在丞相府中地位及其特殊,也颇有些无所顾忌的味道,来到张谦书房外后,门也不敲,直接推门而入。

    看到是文先生,正在处理政务的张谦也不生气,只是笑着问道:“你在这个时候来找老夫,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是为了王翰,还是为了牛语贤?”

    文先生摇了摇头,将云、寰两州的密信递给张谦,然后说道:“这件事不是很大,但将来却可能对我们威胁不小,丞相大人您还是亲自看一下吧。”

    张谦接过密信,细读了一遍后,脸色也是微变。

    “这件事可确认了?写那些仙侠故事的人,当真是当年萧家的后人?而且他还以十四岁之龄获得了解元功名?”

    张谦抬头皱眉问道。

    “云、寰两州的负责人联合来报,事前也反复查证过,消息应该错不了。”

    文先生点头道。

    听到文先生的回答,张谦的神色马上严峻了起来。

    经历了朝中风雨数十年,张谦的政治敏感度无疑是极高的,任何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都能在一瞬间看透这件事情会对他产生的种种利弊。

    数个月前,当他得知楚灵帝在这段时间特别喜欢一篇名叫《问仙》的故事后,也特意将那篇故事找来,虽然对他而言这篇故事并无太大的可取之处,但依然认真的看了两三遍,好在楚灵帝询问时可以应对。

    事实上,他的做法很聪明,自《问仙》上册这篇故事问世后,楚灵帝每天谈论的最多的就是这篇故事的后续发展,而在绝大部分大臣对这篇故事毫无所知的情况下,张谦却能与楚灵帝熟练的应对,使楚灵帝对他的好感却是又加深了三分,只觉得“知我者张谦也”。

    所以,他很清楚,一旦写这篇故事的人进入朝堂,楚灵帝会对他产生怎样的兴趣。

    更何况,从这个萧漠小小年纪就能获得解元功名的事情上来判断,他除了会写离奇故事之外,本身也有着不俗的真才实学。

    众所周知,楚灵帝平生最喜欢的事情,除了炼丹长生,就是与文人谈儒论赋了。

    可以说,在这个萧漠身上,具有着所有可以吸引楚灵帝的因素。张谦也毫不怀疑,一旦这个萧漠进入朝堂,不用花太长的时间,他就能很容易的成为楚灵帝身边的亲信近臣!!

    如果萧漠是其他人,张谦必然会在第一时间将他收买,但可惜,萧漠出身于萧家,从种种迹象上来判断,萧漠对丞相府并无好感,而且是一个有心机城府的人。

    “你怎么想?”

    张谦向文先生问道。

    “丞相大人您曾说过,任何隐患,无论大小,都必须扼杀。所以,决不能让这个萧漠进入朝廷为官。”

    文先生眼中一片冷漠,缓缓的说道。

    张谦点了点头,又问道:“今年外派各州主持州试的礼部官员确定下来了吗?”

    “还没有。”

    “那么云州的州试,让左灵辅和岳尚两人去吧,跟他们提一下,不要给那个萧漠任何出头的机会。”

    “知道了。”

    虽然朝廷规定,州试时外派主持的礼部官员,只能在事前临时抽签决定人选和去处,但事实上,只要张谦愿意,其中可动手脚的余地,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文先生迟疑了一下后,又问道:“丞相您就不怕,那萧漠会用和您当年一样的手段进入朝廷吗?”

    “你是说‘鸿儒取荐’?”张谦笑了:“先不说那萧漠能否能达到‘鸿儒取荐’的标准,从古至今,科举得官,即使寒门之士,也能获得同届、同窗、以及科举时各个师长的支持,而像‘鸿儒取荐’这般进入朝堂的人,又有哪一个能获得实权的?毫无根基人脉,却在进入朝堂之初就获得了莫大荣耀,只会招他人嫉妒而已。如若他再有圣眷,更会让他变成孤家寡人。即使是老夫,当年如不是因为卫煌大人的事情,又哪里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听到张谦的话,文先生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就此退去了。

    而萧漠将来的命运,似乎也在两人的谈话中,被彻底的确定了下来。

    。。。

第四十二章。两位老师。() 
萧漠并不知道这一年来围绕在他身边的种种暗流涌动,虽然生活逼着他必须学会复杂深沉,但在学着复杂深沉之余,他还是向往那种简单随意的生活。

    转眼间,已是初秋,各地的县试已经开始举行,而县试结束后,州试也就要开始了。

    自换了住宅之后,再无太多的打扰,萧漠的生活确实变得很简单。

    早晨起床厚练习五禽戏,然后与王霁睿一同听萧慎言讲课,下午完善自己的《中庸新解》,晚上练习书法,虽然很简单,但却很充实,目标明确,从无无聊之感。

    随着一年来不断的练习五禽戏,萧漠那原本病弱不堪的身体明显好转了许多,虽然偶尔还有小病,但已经无关紧要。

    而随着八年来坚持不断的大量练习书法,萧漠的“萧体”也渐渐有成型之势。

    而最让萧漠开心的是,经过这一年来的努力,又经过了萧慎言的完善和检查,他的《中庸新解》也终于完成了。

    而随着这一年因为要完成《中庸新解》所需要查询的种种资料,以及无数的佐证查论,再加上一年来萧慎言的不断传授,他的学识确实如萧慎言所说的那样,在不知不觉间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篇《中庸新解》,他也终于把自己后世的种种见识系统的整理出来,与这个时代的儒家观点进一步融合在了一起。

    现在萧漠与萧慎言谈儒论义,萧慎言胜在经义熟练,学识厚度,而萧漠却强在思路清晰,见解新奇。基本上已经是有来有往,势均力敌了。

    经过了这一年的历练,虽然不再会有嵩山书院的帮助,但萧漠依然很有信心自己能在州试中取得不错的名次。

    总而言之,这一年的生活虽然平淡,但各方面皆让萧漠满意。

    唯一让萧漠不开心的是,时间流逝,一年的时间转眼即过,转眼间州试又要来临,而上一次的县试的经历,无论是县试之时还是县试之后,留给萧漠的印象皆不是很好。

    ~~~~~~~~~~~~~~~~~~~~~~~~~~~~~~~~

    这一日,萧漠正在书房内最后一遍检查着他所写的《中庸新解》,同时心中尚有一些犹豫,这一篇《中庸新解》虽然完成了,但不知现在是否到了问世的时候。

    文人最讲资历,萧漠虽然对自己的这篇《中庸新解》很有信心,但想到自己尚不到十六岁的年龄,却也很难让人信服。

    就在这时,邓尚全突然进入书房中,对萧漠禀报道:“少爷,县令大人有请您到他府中一叙。”

    听到邓尚全的话后,萧漠不由苦笑,痛苦的喃喃道:“又来了。”

    这一年来,单县县令柳宗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把萧漠叫去畅谈一番,当然,是他畅谈,而萧漠只能在旁边听着。

    期间柳宗盛会反复讲述他当年的奋斗史,并不断呼吁萧漠向他学习,不断以师长自居,然后在萧漠离开前暗示“老夫对你期望如此之大,更把你当做弟子看待,有师徒之谊,将来如果你出息了切不可忘记老夫”云云……

    同样的内容,柳宗盛这一年来对萧漠说了不下五十次。

    有时候,萧漠甚至怀疑,以柳宗盛的资历和学问,之所以现在还在单县担任着区区县令之职,迟迟无法再上一步,就是因为他太罗嗦了。

    看到萧漠脸上的无奈,邓尚全不动神色的又加了一句:“听说,朱瑞德大人也在那里。”

    听到邓尚全的话后,萧漠不由一愣,愕然道:“老师也在那里?”

    萧漠之所以称朱瑞德为老师,是因为朱瑞德是一年前长子县县试的主考官,曾亲自评判过萧漠的答卷,并使萧漠获得秀才功名。按照这个时代的习俗,萧漠对他应以师长之礼相待。事实上,这种师徒关系也是这个时代的文人经营自己关系网的重要手段。

    在一年前,得知自己获得解元之名后,萧漠在第二天就备着厚礼前去拜访朱瑞德,然而朱瑞德虽然接见了他,但态度却颇为严厉,没有丝毫的赞扬或鼓励之语,反而很严肃的要求萧漠继续苦读,并指出了萧漠的不少缺点,没说几句就端茶送客了,在萧漠临走前,更是把萧漠所送去的厚礼全部退还,那次经历让萧漠颇为尴尬。

    不过,也正因为这件事,萧漠对朱瑞德的为人倒颇为敬仰,事后逢年过节依然会托人送去礼物,并时常向他写信汇报自己的学问进度。而两人虽然从此再无见面,但朱瑞德对萧漠的态度反而稍稍热情了一些,回信中很多建议倒都是在真正的为萧漠着想。

    当然,朱瑞德的人品虽然很好,但太难相处,所以萧漠至今也没有再去拜访的打算。

    也正因为如此,此刻听到朱瑞德也来到了单县,萧漠自然吃惊。

    “难道……这朱瑞德之所以来到单县,是因为我即将参加州试的事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人虽然看上去对我颇为严厉,但在心中倒是真的把我当成他的弟子了。”

    想到这里,萧漠心中那不愿与朱瑞德相见的想法也淡去了不少,起身对邓尚全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快些走吧。”

    向萧慎言说了一声之后,萧漠就带着邓尚全向着柳宗盛的府邸赶去。

    这一年来萧漠已经不止一次来过这里,自是熟门熟路,柳府的下人见到来人是萧漠后,也不通报,直接领着萧漠来到客堂之内。

    进入客厅后,萧漠就见到两名老者正在那里轻声谈论着什么。其中,那神采飞扬口中话语不断的美须老者,却是单县县令柳宗盛。旁边那位一脸严肃隐隐露出不耐烦之色的老者,正是云州通直郎朱瑞德。

    萧漠见到两位老者后,连忙疾走数步来到两人身前,深深躬身一礼,恭谨的说道:“弟子萧漠,见过两位老师。”

    之所以也称呼柳宗盛为老师,却是年前被柳宗盛逼着答应的,意义与朱瑞德决然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