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逆臣 >

第40章

逆臣-第40章

小说: 逆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萧漠等人奇怪的眼神,邓尚全解释道:“赶车这种事我就会,而且比那人做的要好。”

    听着邓尚全的解释,不知为何,萧漠竟是有种想要大笑的冲动。

    但这种大笑的冲动,却与欢畅之类的情绪没有丝毫干系。

    时间已经不早,在萧慎言不放心的再次对萧漠叮嘱了一番之后,萧漠终于上车离去了。

    而萧慎言,则是在马车完全离开他的视野后,才叹息一声,返身缓缓回去了。

    另一边,进入车厢之后,萧漠却终于发现了这个“天”字号马车的不同,其他不说,但是那精致的小火炉,以及脚下和四壁所粘着的厚厚丝绸垫子,就不是普通马车会拥有的。

    马车之内,有一个小柜子,内中是一些价格不菲的零食,还有几本书,书内的一些书页都被打上了记号,萧漠翻开一看,却皆是事前猜测县试中会考到的内容。

    而就在王霁睿还在好奇的打量着这架马车之时,车厢之外,传来邓尚全的声音。

    “驾!!”

    马车移动,平稳的向着长子县的方向驶去。

    。。。

第二十五章。科举之路(中)。() 
本来,王霁睿这些年来一直跟着萧漠,早已熟悉了萧漠的性子,待萧漠坐入车厢后,他就也跟着进入车厢坐下了。

    只是,一路上邓尚全一直在车厢外赶着马车,时不时还为萧漠准备些茶水,或者煮些干粮,生怕萧漠受到丝毫委屈,伺候的极为周到,仿佛是世上最为完美的仆从,到了后来,却是让王霁睿也觉得不好意思起来,索性来到车厢外,在车厢前与邓尚全并肩坐着,再也没有与萧漠同坐车厢内的想法。

    本来经过这些日子,王霁睿已经在萧漠的影响下渐渐忘却了自己仆从的身份,但因为邓尚全的加入,让王霁睿再次想起了自己的身份,却再也不敢像之前那般与萧漠相处了。

    看到这一切,萧漠暗暗叹息一声,却也不阻止什么,只要王霁睿能在这次县试中考取功名,不用他在做些什么,很多事情自然而然的就会改变了。

    一路无话。

    正如邓尚全所说的那样,他驾车的水平确实要比那些车行里的老车手还要高,一路上萧漠根本没感到任何颠簸,看似马车行驶间速度极慢,但在长子县城门关闭前,三人已经准时的来到了长子县。

    进入县城中后,邓尚全仿佛对这里极为熟悉一般,赶车直接到了一家客栈之前停下。

    在邓尚全的搀扶下,萧漠从马车上走下,抬头向着面前客栈看去,却见这家客栈虽然并不豪华,却也简洁干净,而且也很安静,很符合萧漠的要求。

    看样子,在选择与萧漠合作之前,嵩山书院早已经把萧漠的各种品性打听的很清楚了。

    “少爷,我们在这里已经为您定下了一间上等客房,我现在去安排一下食宿,一路辛苦,您先去休息一下吧。”

    进入客栈之后,邓尚全对萧漠说道。

    “这也是你早安排的?还是说,这家客栈也是嵩山书院的产业?”

    萧漠皱眉问道。

    邓尚全笑道:“嵩山书院确实有一些客栈之类的产业,但都在京城和一些大城镇,在长子县却没有,不过少爷您也知道,这次长子县县试的四位副主考,有三位和我们嵩山书院有联系,这间客栈是他们安排的。”

    萧漠点了点头,在客栈小二的带领下向着嵩山书院为自己所订的房间走去。而邓尚全却是自去喂马,给萧漠安排食宿。

    本来王霁睿也准备跟着萧漠进入客房,但看到邓尚全的动作之后,却又准备随邓尚全一起去安排那些杂事。

    但就在这时,萧漠的声音却突然传来。

    “霁睿,三天之后你也要参加县试,这些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有邓尚全就可以了。而且有他在,你也帮不上什么忙,县试将至,跟我到客房一起温习功课吧。”

    听到萧漠的话,王霁睿微微一愣,犹豫了一番后,最终还是跟着萧漠来到了客房。

    房间很简洁,一客一卧而已,但卧室内只有一张床,显然这只是萧漠的房间,而王霁睿和邓尚全却另有住所。

    对于县试,萧漠虽然并无紧张之意,但反正无事可做,索性从包裹中拿出了一本《春秋》中的《左氏传》,躺在床上看了起来。

    因为萧慎言不在身边,所以这时也不会有人说萧漠如此看书有失体统。

    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但萧漠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却发现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的主流看法却是认为《春秋》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

    事实上,在读了《论语》这类文章后,萧漠也不认为《春秋》这般文笔如此简练的文字会是孔子所作。或者,萧漠在后世所读到的《春秋》,早已被儒家后人所修改,牵强的加入了许多儒家观点,其中有些有牵强附会的内容,在后世也颇多争议。

    相比较其他八本书,四书五经中萧漠最爱读《春秋》。在萧漠看来,《春秋》不仅仅只是一本史书,如果说四书五经中其他八本只是在教授读书人一些前人所得的书本知识的话,那么《春秋》一书就是在传授世人各种明争暗斗的智慧,每一次读《春秋》,萧漠总能得到一些新的东西。

    而自从卷入牛语贤和张谦之间的暗斗后,萧漠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品读《春秋》的时间越来越长了。

    看着萧漠躺在床上品读着《春秋》似乎已经入神,王霁睿索性也从包裹中抽出了一本《大学》,站在房内认真的看着。

    然而,就在这时,王霁睿却突然听到了萧漠的声音。

    “霁睿,你觉得邓尚全这个人如何?”

    听到萧漠的话后,王霁睿微微一愣,显然不明白萧漠为何会问这些,但还是答道:“我觉得他很不错啊,至少比我好多了,很勤快,也很本分,还很聪明。”

    萧漠叹息道:“是啊,比我想象中还要聪明。霁睿,我对你交代一件事情,你一定要记住。”

    虽然萧漠此刻看似正在认真的品读着《春秋》,但说话间语气之认真肃穆,却是王霁睿从未听过的,不由也认真起来,答道:“少爷,您说,我在听着。”

    “从今往后,如果邓尚全向你打听任何关于我的事情,或者我交代过你不能说的事情,你就让他来找我问,而你自己绝对不能透露丝毫,明白了吗?”

    王霁睿虽然不知萧漠为何会这么说,但还是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是,少爷,霁睿记下了。”

    就在这时,推门声响起,萧漠转头一看,却见邓尚全进入房中,来到萧漠床前,恭谨的问道:“少爷,晚饭我已经安排好了,不知您是在这里吃?还是下去吃?”

    “在这里吃吧。”

    邓尚全点了点头,没过多长时间就已经带着小二把饭菜端到房中。

    在萧漠吃饭间,邓尚全似乎想到了什么,又说道:“少爷,县试马上就要到了,两位院士离开前曾安排过一些小事,现在需要少爷您知道一下。”

    。。。

第二十六章。科举之路(下)。() 
这些年来,萧漠一直都是与王霁睿同桌吃饭的,但自从邓尚全出现之后,王霁睿也就不这么做了。因为每次萧漠让邓尚全与自己同席吃饭时,邓尚全总以上下有别、自己应谨守下人本分为理由拒绝。

    现在的情况是,萧漠一个人在房间内吃着,而邓尚全和王霁睿则垂手站在旁边伺候着,让萧漠总觉得觉得别扭。

    “你说,我在听。”

    听到邓尚全的话后,萧漠放下筷子,说道。

    然而,邓尚全却没有开口,反而看了一眼身边的王霁睿。

    萧漠暗叹一声,对王霁睿说道:“霁睿,你既然不愿和我同桌吃饭,那么就下去吃吧。你在这看着我吃饭也觉得别扭。”

    王霁睿愈发的觉得萧漠和邓尚全之间的关系怪异。直到这一刻,他才突然想起,他好像根本不知道邓尚全的来历,之前曾向邓尚全询问过,但却被邓尚全不着痕迹的转移了话题。

    待王霁睿离开之后,邓尚全终于开口了。

    “首先是这次县试的事情,两位院士曾交代过我,在县试之前,还请少爷您先随便写一点东西,交给我,让我转交给那三位副主考,这样也可以认认字迹。当然,以少爷的学识,一个头名解元并不困难,但为了以防万一,这些事情做一些还是有备无患。”

    听到邓尚全这么说,萧漠眉头微皱,从本心上讲,他还是很想通过这一次县试测试一下自己现在的真正水准的,但既然嵩山书院已经如此安排,萧漠还是点了点头。

    接着,萧漠却似乎想到了什么,向邓尚全问道:“嵩山书院每年涌现才子无数,这些所谓的才子名号,不会都是靠这种手段得来的吧?”

    听到萧漠的话,邓尚全微微一笑,答道:“不瞒少爷,这些年来出身于嵩山书院之人,在科举一途上或多或少都用过一些不应该用的手段。但事实上,这是为了公平起见。太祖改革前朝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确实保证了科举一途对天下文人的公正,但同样的制度延续了如此多年,再完美的制度也被人找出了漏洞,现在那些世家大族,他们的子弟参加科举之时哪一个没有后面家族出力?他们用了这些手段而我们没用,这本身就是对自己人最大的不公平,这些年来能参加殿试的进士,不是出身于各世家大族就是各大书院,而少有寒门子弟,并不是偶然。而我们嵩山书院中有很多寒门子弟,这么做也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公平。”

    顿了顿后,邓尚全又接着说道:“事实上,十年前殿试,头六十名进士中,有二十五人为我嵩山书院出身,那次殿试我们嵩山书院没有用过任何手段,所有成绩都是靠真本事获得的,但后来有人怕我们势力胀大,所以在历次殿试中多有压制,以至于后来嵩山书院的成绩大降,迫于无奈,我们只能施展一些不该施展的手段。最重要的是,那些被我们嵩山书院扶持之人,他本身必须要有符合我们扶持条件的学识才行,比如说少爷您,如果您没有相匹配的学识,我们是绝不会帮您夺取解元功名的。”

    听到邓尚全的这番话,萧漠诧异的看了邓尚全一眼,笑道:“我倒没想到,你竟然能有这般见识。”

    邓尚全自嘲笑道:“这哪里是我的见识,这些话是语贤先生对我说的。”

    萧漠微微一愣,问道:“你见过语贤先生?”

    听到萧漠的这个问题,邓尚全在萧漠面前第一次露出了自己的真实情绪。

    至少,在萧漠看来,在这一瞬间邓尚全所展露的确实是他真实的情绪。

    只见邓尚全脸上闪过一丝自豪与崇敬之色,然后轻声说道:“事实上,在伺候少爷之前,我是语贤先生身边的六名书童之一。”

    萧漠心中不由一惊,深深的看了邓尚全一眼,缓缓说道:“没想到你之前竟是语贤先生身边的亲近之人,而语贤先生竟然把你派到我的身边,倒是真让我受宠若惊啊。”

    邓尚全笑道:“少爷您自谦了,语贤先生的眼光是不会出错的,他在看过您所写的那篇故事后,就已经决定把我派到您的身边了。”

    萧漠点了点头,也不深究,只是说道:“我早在想,既然嵩山书院敢派你来到这里,当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