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逆臣 >

第187章

逆臣-第187章

小说: 逆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巴勒这般人物,秋族岂是能如想象般可以轻易控制的?

    待陀狼也离去后,巴勒沉思片刻后,向身边亲随说道:“有请东方先生。”

    ,,,,”,。,

    东方华来到巴勒的大汗王帐时。心情颇为复杂。

    是他亲手助巴勒取得如今的成就的。如果没有他的出谋划策以及内务的处理,秋族想要称霸草原,至少还要晚五年之功。而巴勒待他也不薄。他在秋族,更是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与重视,十余年的努力,看着秋族一步一步的强大,对于秋族的认同感,对他而言实则不在楚朝之下。

    但是,东方华毕竟是楚人。

    在楚时,就算回忆再如何痛苦。境遇再怎么不堪,也改变不了这般事实。

    所以,对于秋族侵楚之事,东方华颇为矛盾,既不希望秋族胜利,也不希望楚朝胜利,如此种种,却是让他的地位变得更是尴尬。秋族的贵族首领们对他的态度,从最初的尊敬,变成了之后的隔阂,在屋败于萧漠之后,更是演变为了敌视。

    他曾屡次劝过巴勒不要侵楚。但巴勒这般人物,又岂是他可以劝住的?而屡番规劝,更是加深了他地位的尴尬。

    而另一边,因为顾虑到东方华的身份,所以巴勒虽然在侵楚之时依然将东方华带在身边,却没有让他参与到任何事务之中。

    数个月来,这还是东方华第一次收到巴勒的接见。

    当东方华步入巴勒的大汗王帐时,还在思索着巴勒究竟为何召唤自己而来。以为巴勒想让他担任与楚

    他不想在这个,时候与楚人相见。

    但当他步入大汗王帐时,所见到的情景,却是让他吓了一跳。

    只见巴勒站在大帐门口处,已是不知等了多长时间,见到东方华出现后,竟缓缓的躬下了身子,一副负荆请罪的模样。

    “大汗。您何必如此?老朽愧不敢当!”。

    但巴勒却是无论任东方华如何搀扶。都不肯起身,只是说道:“当日先生曾言,我秋族虽然已是草原霸主,但一来不熟悉楚朝形势,二来相对于楚朝兵少将寡,三来不熟于攻城作战,四来粮草积蓄不力五来内部心力不齐,六来水土不服,种种准备不足,虽将士勇猛,楚也远逊于当年,但亦不可攻吧勒未听先生之言,只是一意孤行,而今当日之言一一应验,却是酿成如今局面,这乃是本汗之过。让先生十余年之经营,毁于一旦,这般罪过。本汗必须要向先生致歉

    听到巴勒之言,让东方华脸色不由一红。

    当日他的种种理由,只是不想让秋族攻楚罢了,顺口再言,又哪里当真想到今日局面。

    想及这里,看着巴勒那诚恳的神色,东方华不由愧疚,连道不敢后。又宽慰道:“大汗不用担心,楚人外交,一向是以德服人,此次相战。虽然损失严重,但日后得到了楚人的支援与补助,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听到此言,巴勒叹息一声,终于直起身来,回到帐中,与东方华分宾主落座后,却是一脸沉痛,将刚刚的到的草原噩耗,说与东方华知晓。

    得知八贤王竟是在草原精锐攻楚期间,带领野族和残败之兵横扫草原。而草原四大族留在草原的妇孺老弱损失严重后,东方华更是一脸的惊骇与沉痛。

    而待得知巴勒的决定后,东方华的情绪终于稳定了下来,长出一口气。沉吟道:“大汗您的决定是对的。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是保住仅有的力量为上策,而绝不是与楚人死拼。大汗不必为一时之损而难过。如今的情景,虽说损失严重,但比之十余年前已是好上许多,我等奋力,日后又有大楚之援助,必然可以恢复着气如初。”

    巴勒点了点头,看似认真,实则却是并没有把东方华的话当真。

    根基受损,又岂是区区数年可以恢复的?无数妇孺的死亡,想要让秋族彻底恢复一年前的强大,恐怕至少需要二三十年之功。

    巴勒却不想等待这么长的时间。

    更何况,东方华对于此次和谈、以及日后楚人的援助又太过乐观了。

    巴勒几乎可以肯定,以萧漠的心性。必然会在日后的谈判以及援助中大动手脚,利用各种手段限制、消耗乃至于控制草原各族,如果当真把希望寄托于楚人,恐怕秋族沦落为楚人的附庸之日,已是不远。

    所以,巴勒只是走捷径,另想方法,快速恢复壮大秋族的力量,让秋族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可以复仇于楚朝的力量。

    这般捷径,巴勒已是想到。

    而对草原人而言,壮大实力最有效的方法,永远只是侵略。劫掠人口、劫掠财富、劫掠土地

    所以,与东方华商量了一番回到草原后的诸般应对之策后,巴勒突然问道:“东方先生,我前些日子曾托付于你之事,办的如何了?。

    东方华叹息一声,说道:“被大汗所俘获的楚人中,读书人虽然不少,但有能力且适合大汗所用者。却是极少,大多数人只会之乎者也罢了,而有能力且肯离开楚境为大汗卖命者,更是少上加少,适合之人。多日观察下来,不过区区十余人罢了。”

    原来,秋族侵楚之后,一路攻城掠地,却也抓住了不少楚人书生。有鉴于东方华这些年来对秋族的帮助之大,所以巴勒就请东方华在这些书生中挑选可用之人。

    这些书生当中,身有功名或者有名望有基业之人,自然不肯归附于秋族,就算肯归附,巴勒也不敢用。其后大部分都用来与萧漠交换粮草。而主要目标,却是集中在了如当年东方华一般,虽科举屡试不中却有着真才实学之落魄书生之上。

    而听到东方华的话后,巴勒却并没有失望,只是笑道:“如若这些书生能有先生一半的能力,这次我们就算没白来

    顿了顿后,巴勒看似不经意的问道:“记得两年之前,曾有西方的一个商队通过我秋族领地前往大楚,据他们自称,乃是波斯之人,对于这个波斯国,先生可有了解?而在我草原之西,除了那波斯国,可还有其他国度?人口几何?实力如何?。

    东方华微微一愣,答道:“在大楚之西,国度颇多,波斯只是其中一个罢了,只是太过遥远边缘,老朽也是所知不多。那波斯据称为宝石之国,虽然国土多为沙漠,但人口颇多,盛产宝石、兵器、马匹此外还有大食人、位于波斯之西,与波斯为宿敌,多有交战,实力相差无几,另有天堑国,位于波斯与大食之南,大楚之西南,虽然四分五裂。但号称黄金之国,听说土地颇为富饶,上下生活富足”

    楚人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对于当时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少有了解。

    东方华这番讲述,错处颇多。若让后世学者听到,更是贻笑大方,但较这个时代而言,已是可称作博知了。

    而听着东方华的讲述,巴勒在点头之余,着腰间的刀鞘一这是他下定某种决心后习惯性的动作,光更是渐渐变得飘远,带着某种坚毅与绝然,似乎已是看到了十年之后的事情。

    而东方华,对于这一切,却是毫无察觉。

    历史虽然已是改变,但偶然中却带着某种必然。”,,,,一

    股第二更,恩,状态基本恢复,实习的事情也忙的差不多了,更新开始加速。恩,到了明天,情节差不多就能和手中的存稿连上了。

    。。。

第十章。远方所见。() 
就再只勒与东方华商谈兰时。另一边小示城内,萧幔甘”宗种种事情之后,自觉万无一失,待王翰和众官员离去后,却是召见了张衍圣所遣来的信使。

    萧漠总觉得,张衍圣信中的种种,除了隐讳的暗示危机外,还有许多更多的含义。

    唤邓尚全前去召唤信使之时,萧漠再次将张衍圣的密信拿出,细细品读,同时又在脑中不断思索着他种种安排是否存在漏洞。

    片剪之后,叩门声响起。

    同时响起的,还有邓尚全的声音。

    “少爷,张承旨的信使来见。”

    萧漠答道:“让他进来吧。”

    随着萧漠声音落下,书房之门推开,邓尚全带着一名瘦小汉子,来到了萧漠的身前。

    见到邓尚全身后的那名瘦小汉子。萧漠却是不由一愣。

    原来,这名信使竟是熟人,正是承相府三大高手之一,一直护卫在张衍圣身边的暗杀大师秦君!!

    没想到为了这封密信,张衍圣竟会将从不轻离的秦君派来,微微一愣后,萧漠转瞬间已走了然,秦君身为楚朝顶尖的暗杀高手,潜伏隐形之术天下少有,由他送信,自是万无一失。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这般举动,却也说明了张衍圣对密信的重视。

    待秦君站定之后,神色一如既往的低调沉稳,向着萧漠微微躬身行礼,低声说道:“见过萧大人。”

    萧漠站起身来,集自将秦君扶起身来,吩咐落座后,才再次坐下,然后笑道:“却没想到竟是秦前辈。多日不见,秦前辈可好?张兄可好?”

    秦君垂首缓缓答道:“多谢萧大人的关心,在下一切皆好,公子他这些日子以来领兵作战,费心费力,多有劳顿,消瘦清减了许多,但身体安好,精神依旧健旺,萧大人无需担心。”

    虽然应答之间看似冷静平稳。但垂首以余光打量之间,秦君这位一向心静如古井的武学大师,此玄心底却是不由的暗暗叹息,少有的感慨之意,充斥心间。

    他还记得他第一次见到萧漠时的情景,那时他跟随张衍圣前往云州。代表承相府与初露锋芒的萧漠讲和,却是偶遇于街头闹事。

    在那个时候,萧漠虽然已是名满天下,成为一代文坛大家,但气质之间,依旧带着几丝稚嫩与生涩,气度风范,更是远未成型。与张衍圣应对之间,虽然强自镇定,但神色深处的那丝紧张与不决,却是逃不过秦君的双眼。

    然而如今再见,萧漠竟已是初露为人上者的雍容华贵气度,或许当真是居移气、养移位,这些日子萧漠掌控一方军政,手握万千人之生死。短短月余之间,当初的生涩稚嫩竟已是全部不见,与自己应对之间更是自如,仿佛坐在他面前的不是天下顶尖的武学宗师,而仅仅只是平常的某位下属,谈话之间,隐约竟是让秦君看到了王翰、张谦、八贤王这些相阁之人的苏子。一向孤傲如秦君,在萧漠面前,竟是不由的有些

    谨。

    再想到战场后方,张衍圣这月余来的种种转变,秦君更是不由暗叹。

    战场,当真是最能让人成长的地方。

    事实上,上元城之战之前,萧漠每次见到秦君,尤其在知道秦君是当今世上数一数二的暗杀大师时,确实总会不由自主的感到紧张,每次与秦君对视,面上虽然没有表现出异常,但实则心底已是剧颤不已,仿佛自己好像被蛇盯住一般。

    然而,经过了上元城之战,因萧漠而死之人,不下十万。萧漠亲眼所见的生死血尸,更是不计其数,时刻徘徊于生死之间,更让萧漠忘记了死亡的恐怖。

    最重要的是,经历过了战争。经历过了掌权一方,萧漠已是深深明了,所谓的武林高手、武学宗师,或许个人实力凌绝于常人,或许可百人敌,但对于掌权者而言,一个人的力量即使再如何强大,也是渺无比,仅仅只是稍稍强大一些、利用价值更大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