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733章

天兵在1917-第733章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不其然,当某人的电报送到曼纳海姆手中的时候,这位未来的芬兰国父被气坏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人,某个打芬兰坏主意的混蛋,竟然恬不知耻的要求他去做芬兰临时政府的工作,让他们收回警告和关于制裁的决定。

    尼玛,欺人太甚!

    反正当时曼纳海姆直接就撕碎了电报,作为一个民族荣誉感很强的人,曼纳海姆绝对是属于那种特别有原则有坚持的人。在芬兰内战最激烈的时候,以斯温胡武德为首的内阁是竭力的请求德国的援助,要求德国人直接出兵,帮助芬兰赶走俄国鬼畜。

    为此,曼纳海姆是火冒三丈,直接就向斯温胡武德表示,如果内阁敢这么做,那他立刻就辞职!

    对此,斯温胡武德和德国方面不得不大量的做他的工作,在满足了他的两项要求的情况下,曼纳海姆才做出让步。

    第一,德**队在芬兰领土登陆之时起,就归芬兰最高司令官指挥;第二,德国远征军司令必须向芬兰人民发表一项公告。说明德**队到芬兰不是来干涉芬兰内政,而是为了帮助芬兰对闯入芬兰境内破坏法律和秩序的成群结队的外国杀人凶手而战。

    当时,兴登堡同意了这两项请求之后,曼纳海姆才勉强留任。

    可想而知,当曼纳海姆收到某仙人那份很是无理的电报之后,将是多么的气愤。对他来说,这是俄国佬在赤果果的干涉芬兰内政,是说一套做一套。

    不过让曼纳海姆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在收到某仙人这份极端气人的电报之后没多久,更加让他气愤的事件又发生了。很快斯温胡武德就向他转来了一封德国大 使馆的电报。在电文中,德国人也要求芬兰政府不要再对安布雷拉和北方工业两家公司指手画脚,要求芬兰政府收回一切不切实际的制裁行动。

    这一下,曼纳海姆是真的暴跳如雷了,前有某仙人后有德国政府,这一前一后两伙人的意图是再明确不过了——这就是在干涉芬兰内政嘛!

    曼纳海姆可以想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明显,德国人跟俄国人达成了肮脏的政治交易,通过牺牲芬兰国家利益的方式,来达成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当时,曼纳海姆很激动的向斯温胡武德建议,必须向德国和俄国政府提出强烈的抗议,必须让他们知道,芬兰独立和主 权完全是完全不容亵渎的!

    不过,斯温胡武德不是曼纳海姆,他没有那种军人才有的坚持。政客出身的他,更愿意接受政治交易。在他看来芬兰很弱小,如果同时激怒了德国和俄国,后果不堪设想。

    两害相比取其轻,斯温胡武德认为芬兰只能忍耐:“卡尔,我们必须忍耐。我们还需要德国的援助,没有德国盟友,我们很难打赢这场战争。这是为了芬兰的未来,卡尔!”(。。)<;/dd>;

242 征兵(上)() 
从大局出发,对于李晓峰的挑衅行为曼纳海姆虽然暂时不能做什么,只能咬牙咽下这口恶气。但是这并不代表未来的芬兰国父什么都不会做,只要找到了合适的机会,曼纳海姆一定会让某仙人付出惨重代价的。

    不过,对于曼纳海姆的愤懑,李晓峰一点儿都不知道,前面说过了,他并不知道芬兰临时政府的警告出自于曼纳海姆的授意。所以他自以为聪明的看穿了芬兰人的意图,完全就不在乎这种程度的试探。

    当然,就算李晓峰知晓了曼纳海姆的本意,恐怕也不会在意。从一开始这货打的主意就是利用曼纳海姆。为此,他才可以的拉进同曼纳海姆的关系。

    如果曼纳海姆拒绝被利用,那么李晓峰也不会跟这位芬兰国父客气,大家各为其主,有什么本事只管使出来好了,历史是由胜利者说了算的游戏!

    所以为了赢得胜利,为了迎接芬兰内战爆发,李晓峰在积极的做着准备工作。首当其冲的就是征兵!

    实际上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现在就是一个巨大的兵营,成群结队的前线溃兵激动地迎来复员的时刻,而和他们一样激动的工人阶 级却迫不及待的拿起钢枪,准备用鲜血和生命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府。

    两股完全不同的潮流在两个革命的巨大中心汇聚,但是一切都很和谐,不管是退役的还是服役的,双方之间平稳交接,从前的灰色牲口脱下了军服卸下了钢枪。转手交给迫不及待上岗的年轻工人。然后各奔东西各回各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幕是相当的有喜感。至少李晓峰是这么觉得的。

    “马克维,我们那里也是人潮涌动吗?”

    李晓峰看着人潮攒动的征兵处,听着大喇叭里放的托洛茨基慷慨激昂的征兵演说,这样的一幕让他想到了后世和谐国闹非 典时抢购物资的那一幕幕。

    马克维有气无力的回答道:“不知道,不过上一次边防警察部队招人的时候,可是没招满的,似乎工人……工人群众更愿意参加红军。这一次大概也差不多吧!”

    马克维一点儿都不想道闹哄哄的街道上来,以前他倒是很喜欢挎着妹子的小手在彼得格勒街头找一点浪漫。可是随着彼得格勒变成一所大兵营。这座城市越来越充满了喧嚣,简直就像一个菜市场。作为一个上流社会的公子哥儿,他没兴趣逛菜市场!

    不过李晓峰却是有兴趣,不光是有兴趣,他还带着相机,一边走一边拍,一路上已经被热情的群众无数次的误会为新闻记者,一波又一波骚包的新兵小伙子不断的在他面前摆造型,似乎打算在报纸头条上留下自己的影像。

    不过李晓峰的好心情完全被马克维的话给毁了,作为一个死要面子的仙人。他最讨厌低人一头。小伙子们都参加红军,冷落他的边防警察部队。让这货觉得输给了托洛茨基。看着热火朝天的红军征兵处,这货开始考虑,要不要学托洛茨基也发表一番演讲呢?

    “走,我们回去!”

    一想到自己的边防警察部队征兵处可能是门可罗雀的状态,李晓峰的高兴劲头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最讨厌被人看笑话,尤其是看笑话的那个人还是跟他不对路的托洛茨基,这让某仙人的心情是万分恶劣。

    在回去的路上,李晓峰耿耿于怀地说道:“要加强宣传工作,一定不能让托洛茨基的人看咱们的笑话,一定要把征兵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办……”

    不过某仙人的话却没有说完,还没等他靠近兔子岛,就被长长的队伍吓坏了,从彼得保罗要塞的大门口一直到对面的特洛伊茨卡亚广场,长蛇阵一般的队伍将要塞的东入口堵得严严实实。

    以至于某仙人不得不向广场上卖格瓦斯的大娘打听情况。

    “征兵,都是来报名的!”大娘眉开眼笑的一面收钱一面简洁地回答某仙人的提问。

    李晓峰狐疑不已的看了马克维一眼,那意思是非常明确的——小子,你不是说招不满人吗?怎么现在却人潮攒动呢?

    实际上马克维也摸不着头脑,上一次的征兵工作结果不说惨不忍睹,总体上也是不堪入目的。本来边防警察部队准备一口气招满6千人的,可是过了整整一个礼拜,经过多方努力,还强行让共 青团中 央配合,才招到了两千人出头,将将的完成了三分之一的指标,不得已之下,才进行第二次征兵。

    可是今天这是怎么了,光看排队的人流,少说也在一万上下,而且还有年轻人源源不断的涌过来,这是怎么回事?

    负责征兵工作的罗科索夫斯基也不比马克维强多少,前两天他是闲得蛋疼,但是从今天早上开始,他忙得四脚朝天都应付不过来,报名的人群太踊跃了。实际上从早上八点开始,征兵工作就可以结束了,剩下的四千人的名额已经全满了,可是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年轻人可不吃这一套,不管罗科索夫斯基怎么解释,他们就是坚决的不走。

    “安德烈同志,您必须想想办法了,在这么下去可能会出大乱子!”罗科索夫斯基一面整理自己的军装,一面心有余悸的说道。

    “有多少人报名?”李晓峰若有所思的问道。

    “截止中午十一点,已经有一万八千人报名了,”罗科索夫斯基苦笑着摊了摊手,然后指了指窗外的长蛇阵,“初步估计外面还有两到三万人在排队……”

    这个数字让李晓峰震惊了,他惊讶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报名?”

    这个问题确实很困扰人,比如说站在长长的人流中排了几个小时队的马特维。库利科夫,对的。就是那名十月革命中参加了莫斯科白军的年轻少尉。

    十月革命在莫斯科取得胜利之后。身负重伤的库利科夫像其他的白军士兵一样被缴械了。经过两个月的修养,当他初步的恢复了健康之后,等待着他的命运就是退伍!

    库利科夫所在的军队被第一批遣散了,他获得了一张返回什利谢利堡的车票,那是他的家乡。数年之前,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随着沙皇陛下一道诏书,他被迫走上了战场。而现在,他又一次被迫走下了战场。

    当然,对于能活着回家,库利科夫是感到庆幸的,同一批离开家乡的同伴之中,十有七八已经死在了白俄罗斯,剩下的十之一二也是缺胳膊断腿的离开了军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数次战役,他能全须全尾的回家,可以说是极其的幸运了。

    坐上火车,走了两天。然后在彼得格勒转车,又是一天的颠簸。当他又一次看到清澈的拉多加湖时,库利科夫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接下来的日子,平凡中带着一丝惊喜。随着布尔什维克的土改工作队开始在什利谢利堡行使权力,这座曾经的湖边小城迸发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地主和贵族老爷的地产被没收充公,小城中的每一个无产阶 级都分到了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库利科夫家也不例外,他的父亲、他、他的弟弟都获得了土地,甚至在他最小的弟弟成年之后,也能获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对于数百年来为地主家打长工过日子的库利科夫家来说,这种喜悦简直就是爆发性的。从来都不懂政治,甚至不识字的老马克维破天荒的买了一份印有列宁头像的报纸,小心翼翼的将导师大人的照片裁剪下来,贴身藏好。而库利科夫笃信东正教的母亲,不止一次的暗暗为伟大的导师祈福,祝愿他长命百岁。

    总而言之,库利科夫一家,不,是整个什利谢利堡的穷苦人家从来没有像1917年年底这么高兴过。

    库利科夫一样也很高兴,离开了战场,脱离了军队,终于过上了安宁的生活,相比死在莫斯科的其他兄弟,库利科夫觉得自己太幸福了,他深深的为死去的团长和其他兄弟不值得,为那些天杀的贵族老爷们卖命,太不值得了!

    好日子在继续,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方面传来的都是好消息。尤其是在捷克军团叛乱之后,在布尔什维克号召俄罗斯的好儿男拿起武器参加红军保卫革命的成果之后,属于马克维的那份安宁立刻就消失了。

    作为镇上唯一出过远门,有过战争经验的人,马克维被镇长授予了一项光荣的使命,带着小镇上志愿加入红军的年轻人前往彼得格勒报道。

    “马特维大哥,在彼得格勒能见到伟大的列宁同志吗?”同乡的小不点奥列格很希冀的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