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嫡女重生记 >

第1730章

嫡女重生记-第1730章

小说: 嫡女重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窦侧妃并不知道,那年闵氏给启轩喂药差点掏空他的身体。后来太医给他调理身体时说,若是再这样不加节制很可能会英年早逝。太医的话,让启轩落下了阴影。自此以后,他对男女之事就看淡了。

    很快,启轩就发出轻轻的打鼾声。

    窦侧妃抱着启轩,自言自语说道:“其实现在这样也挺好的,该惜福的。想要得太多,会折福的。”

    回到京城,启轩让人送了窦侧妃跟毅康回王府,他直接去了百花苑。

    在百花苑陪了云擎下了一盘棋,用过晚饭这才回王府。

    进了院子,启轩就听到一阵嘤嘤的哭声。启轩最讨厌女人哭了,所以他立即转身去了书房。。

    一直到天黑,他才回主院。

    启轩问道:“宣姨娘何事找你?”有事好好说即可,嘤嘤地哭个不停像什么样。

    戴彦歆正要跟启轩说这事:“宣姨娘说想将七姑娘许给她娘家侄子。”

    前面五个姑娘已经出嫁了,六姑娘也已经定了婚期,就在九月。戴彦歆已经在给七姑娘相看人家了。

    启轩问道:“他娘家侄子是个什么情况?”若是好的,可以考虑。

    戴彦歆说道:“从六岁念书到现在,还是个童生。”

    若是以前,宣姨娘要将雪雁嫁给她生童生侄子戴彦歆不会管的。可启轩对庶出子女的婚事很上心,她也就不再敷衍了。不管是为庶子选媳还是为庶女选婿,她都很用心。

    “今年多大年岁?”

    听到十七岁,启轩脸色就不好看了:“我若是没有记错,宣家以前很落魄,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宣家以前是官宦人家,后来落魄了。不过宣姨娘长得很漂亮,性情也很温顺。启轩稀罕了一阵,然后觉得她太木讷无趣就不喜欢了。

    戴彦歆嗯了一声说道:“是。”

    “既家里紧张,为何还念了这么多年书?”若是有天赋,家里咬紧牙关供他念书还可以理解。十七岁还只是个童生,可想而知天赋如何了。

    戴彦歆看了一眼启轩,轻声说道:“这些年,都是宣姨娘在供他念书的。”

    娘家人过得不好,出嫁女过得好的很多都会帮衬的。可宣姨娘却与一般人不同,她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都拿回娘家去。有一次,还将府里给七姑娘做的新衣裳送回娘家。

    宣姨娘用自己的梯己帮衬娘家,戴彦歆不管。可将七姑娘的衣裳拿去给娘家侄女穿,这事就触到了戴彦歆的底线。那次,戴彦歆不仅将宣姨娘骂了个狗头淋血禁足半年,还扣了她三个月的月钱重新给七姑娘做了一套新衣裳。之后,还将七姑娘挪出了宣姨娘的院子,让她单独一个院落。

    启轩听到这些话,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宣家都沦落到靠她过活,她怎么还会想着将雪雁嫁到宣家?”

    若是宣家那小子是个惊才绝艳的,哪怕现在宣家穷些宣姨娘要将女儿嫁他,启轩也能理解。可很明显,黎家那小子读书根本没天分。

    戴彦歆有些犹豫,她怕说了自己的猜测启轩听了会更生气。

    “有话就说。”

    戴彦歆说道:“我猜测,她是看到大姑娘她们的嫁妆丰厚,想着若是雪雁嫁到宣家,宣家以后生计就不愁了。”

    王府嫁女,宫中都会拿出五千两银子置办的嫁妆。

    五千两银子的嫁妆,在京城也算体面了。因为启轩的叮嘱,戴彦歆在给府邸里姑娘置办嫁妆时也是花了心思。不仅给他们买了田产,还买了铺子。虽然田产跟铺子位置有些偏僻,但每年也有两三百两的出息。这对豪富人家来说不算什么,但作为一个庶女有这样的产业却很不错了。

    启轩气得脸都绿了。

    戴彦歆见状忙宽慰道:“你别生气了,那就是个糊涂蛋。这婚事,只要我们不点头也成不了。”

    过了半响,启轩才平复了心情,然后他对着外面说道:“去叫了七姑娘过来。”

    没多久,七姑娘就过来了。

    启轩前些年一直在外游玩,这几年又醉心画艺。别说女儿,儿子他都没管过。几个嫡出的子女这几年见得到,可是庶出子女十天半月见一回,都没什么印象了。对这个七女儿,他也生疏的很。可是再生疏那也是他的骨血,岂能由着宣姨娘拿他的孩子去帮衬娘家。

    七姑娘继承了宣姨娘的美貌,自小就是个美人胚子。不过以前跟在宣姨娘身边,被养得畏畏缩缩的,看到人都不敢抬头说话声也跟蚊子似的。戴彦歆瞧着不对忙指了个教养嬷嬷给她,这些年才好些。

    七姑娘进门给戴彦歆与启轩福了礼以后,就垂下头。

    启轩坐在软塌上,说道:“你姨娘刚才过来,说要将你嫁到宣家去。这事,你事先可知情?”

    七姑娘吓得整个人都抖了起来:“父王、我不嫁、我不嫁宣家……”说这话的时候,眼泪扑哧扑哧地掉。

    以前七姑娘年龄小不懂事,宣姨娘让做什么做什么。哪怕后来戴彦歆让她拿着自己的月例银子,可只要宣姨娘一哭诉,她还是将月例钱交给宣姨娘。还是教养妈妈将这些事掰开了揉碎了给她讲,她才明白过来宣家的人就是一群吸血鬼,这些年一直吸他们母女的血。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她再不将月例银给宣姨娘了。为了这事,母女两人闹得很不愉快。

    启轩看着她这模样,就知道这孩子事先不知情的,心头宽慰不少:“你不用害怕,我不会将你嫁到宣家去的。”

    听到这话,七姑娘的心才落回到原处。要让她嫁到宣家,她宁愿死。

    戴彦歆让七姑娘回去,见她还是一脸惊恐不敢回去的模样说道:“你放心,我跟你父王会给你挑一门好人家的。”

    有了这话,七姑娘彻底踏实了。

    启轩择婿的标准是上进有责任心能自律,家世或者身世差些也无妨。而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选,一般都不差的。所以王府已经出嫁的几位姑娘,过得都挺不错的。

    ps:一作者朋友的儿子太调皮,不听话气得打了他一顿。打完以后又特后悔,跑超市给他买了一堆好吃的。过了几天,她儿子对她说:‘’妈妈,你打我吧!“我朋友莫名其妙,然后就听到她儿子说“妈妈,你打完我,我又有好吃的了。”

第1921章 启轩番外 (81)

    戴彦歆看着启轩仍阴沉着脸,宽慰道:“别生气了,要为这些事气坏了身体,那就太不值当了。”

    启轩还是无法理解:“雪雁是她唯一的孩子,她怎么就能将孩子往火坑推?”

    戴彦歆想了下叫了山楂过来问道:“宣家这几天是不是又有送了口信给宣姨娘?”之前宣姨娘并没有这个想法,若不然她早就将其训斥一顿了。所以,这个念头应该是这两日才起的。

    山楂作为内院的管事,府里发生的事情她是一清二楚:“是,前日宣老太太求见宣姨娘。这事,奴婢回禀给了大奶奶。大奶奶想着既来了,就让她们见了面。”

    文氏,如今管着府里一部分的庶务。也是觉得这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所以一忙起来文氏就没将这事忘了。

    “去将宣氏叫来。”

    戴彦歆说道:“何苦跟那糊涂人计较。再者,这事也不适宜闹出来。若不然,传出去会影响七姑娘的声誉。”坏了闺誉,亲事可就不好说了。

    启轩冷冷地说道:“如是谁敢往外说一个字,乱棍打死。”

    戴彦歆看启轩是动了肝火,也没再劝了。总得让他将心头的怒气发泄了,憋着伤身。

    没一会,宣姨娘就过来了。

    从蜀地回来除了窦侧妃,其他妾室启轩全都不待见。而宣姨娘也不像于夫人黎夫人那样时常会来主院或者去花园走动,她基本就待在屋内不出门,所以这几年除了逢年过节启轩就没见过她。

    可今日,他却是特意看了宣姨娘。结果一看,他的脸就黑了。

    就见宣姨娘穿着一身半旧不新的石青色衣裳,头上什么首饰都没有戴。别说其他姨娘,就是刚才山楂都比她穿得体面。

    启轩转头看向戴彦歆,问道:“我记得府里姨娘每季都会做衣裳。”

    姨娘一季四套衣裳,姑娘一季有八套衣裳。这成年人又不长个,一般隔年的衣裳都还能穿。可就算是隔年的衣裳,也不可能这般旧。宣姨娘穿成这样,简直是在打他的脸。

    不等戴彦歆开口,宣姨娘就忙解释道:“回王爷,府里每季都有四套新衣裳。贱妾出来的匆忙,没来得及换。”

    戴彦歆轻笑道:“你的新衣裳不是都拿去当铺当了,换得的钱送去了宣家。”

    宣家以各种名义要钱,什么宣父宣母生病要钱治病,宣姨娘弟弟要成亲。后来有了孩子,又说要送孩子去念书。而宣姨娘总是想尽办法满足娘家人,从不拒绝。而她只是一个姨娘,又没其他产业。实在凑不出来,就只能当衣裳了。有时候,前脚府里做好的衣裳送到她手里,后脚她就拿去给当了。

    宣姨娘没成想戴彦歆会说出这样的话,不过她也还有些急智:“王爷,贱妾的父亲生了一场重病,需要一笔巨大的医药费。贱妾手里也没钱,就当了衣裳首饰凑了些银子送回家去。”

    戴彦歆好笑不已,当着她的面扯谎,胆儿倒是也大了。

    启轩也懒得扯她跟宣家的那些烂事:“你下午跟王妃说,想要将雪雁嫁到宣家去?”

    宣姨娘心头一紧,心里斟酌了一番才开口:“是。王爷,我侄子性子好又是童生,我爹娘跟兄嫂也都很喜欢雪雁。雪雁嫁到宣家,我也再不用为她担心了。”多少女人嫁到夫家,被夫家的人磨搓致死。雪雁嫁到宣家,就不会有这个担忧了。

    启轩气得都笑了:“十七岁的童生,你觉得很了不起?”

    听说启轩言语之中的嘲讽,宣姨娘忙说道:“阿智才学很好,只是运气不好才没考中秀才的。王爷,贱妾相信明年阿智肯定能考上秀才的。”

    启轩气得差点站起来去踹宣姨娘。感情他的女儿,配个秀才还高攀了。

    戴彦歆瞧着不对拉着启轩的胳膊,然后朝着宣姨娘说道:“你下去吧!”

    宣姨娘还想再说,可他一抬头就看见启轩恨不得打死他的模样,赶紧起身出去了。

    戴彦歆一边给启轩顺气,一边说道:“我早说了她是个糊涂蛋,你偏不信。你看,现在不是凭白地生了一场闲气。”

    冷静下来以后,启轩叫来了大管家:“明日将宣氏送到通州的庄子上去。这事,不要让不相干的人知道。”

    大管家锤头道:“是,王爷。”

    戴彦歆有些迟疑,说道:“相看好了人家,七姑娘就得出嫁了。这个时候送宣姨娘走,有些不大妥当。”比较讲究的人家,一年是不会办两场婚事的。不过轩王府孩子太多且同龄的就有好几个,若是一年办一场婚事后面的都别嫁娶了。所以庶出子女只要相看好了人家,一般三个月内就会办喜事。

    启轩要送走宣姨娘,也是有他的考量:“她眼里心里全都是宣家,从不为雪雁考量。若是不送她走,等回头她找雪雁要钱,你说给是不给?”

    戴彦歆听到这话说道:“这两年,雪雁的钱都是自己掌着没给宣姨娘。”除了月例钱,逢年过节的礼物以及红包还有给的赏赐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